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症状为外阴搔痒、白带增多、局部出现尖形赘生物。我院1990年1月—1991年6月采用三氯醋酸治疗女性尖锐湿疣658例,其中外阴尖锐湿疣414例,阴道尖锐湿疣150例,外阴与阴道尖锐湿疣并存94例,经治疗20天后复查,一次治愈者占95%,提示:此药是治疗女阴尖锐湿疣较为理想的药物. 治疗方法 如合并淋病、霉菌、滴虫等应先控制感染后再行治疗;合并妊娠可治疗,预防婴儿通过阴道而感染。 1 药物浓度:根据病情,早期用30%,中期用50%,晚期用80%的三氯醋酸。  相似文献   

2.
田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75-417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尖锐湿疣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应用微波治疗32例糖尿病合并尖锐湿疣的患者,精心做好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32例糖尿病合并尖锐湿疣的患者经微波治疗术后,无一例继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创面愈合良好。结论术者除技术熟练外,通过与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自我监护以及术后的自我护理是防止并发症、继发感染,保证微波治疗尖锐湿疣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87年至1988年采用CO_2激光治疗了56例外阴尖锐湿疣。治疗方法:首先对局部病灶进行常规消毒,再用0  相似文献   

4.
女性因其自身生理解剖特点 ,尖锐湿疣治疗后易复发。作者于 1 997年 1 0月~ 1 999年 1 0月间共门诊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患者 1 46例 ,其中 96例采用CO2 激光加奥平栓联合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组门诊就医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共 1 46例 ,年龄 2 0~ 5 5岁 ,平均 36岁 ,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 ,醋酸白试验全部阳性 ,部分经病理证实诊断 ,78例配偶有感染 ,2 6例有非婚性性接触史。发病部位 :单纯发于大小阴唇内侧、会阴、肛周者1 0 3例 ,单发于阴道者 2 3例 ,阴道内外合并发生者 2 0例 ;疣体直径为 0 1~ 3c…  相似文献   

5.
综合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采用静脉滴注更昔洛韦、局部干扰素封闭、CO2激光清除所有病灶的方法综合治疗尖锐湿疣(CA)20例,病情稳定后用中药黄芪煎汤当茶饮治疗。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类固醇激素水平增加,局部血循环丰富,更容易感染尖锐湿疣,且生长迅速,数目多,易复发.临床上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较多,苗青等用自体疣植入法治疗尖锐湿疣,血清白介素-Ⅱ水平明显升高,尖锐湿疣复发率明显降低.2006年1~12月,笔者采用自体疣植入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12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朱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0):1184-1184
尖锐湿疣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点涂足叶草脂或冷冻、激光、电灼等。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院门诊用氟尿嘧啶 (5 FU)注射液治疗外阴尖锐湿疣 ,并与复方足叶草脂治疗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3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16~ 3 9岁 ,病程 2周~ 2个月 ,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其性伴侣建议到外科检查、治疗。 5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 (5 FU组 ) 2 9例 ,对照组 (足叶草脂组 ) 2 4例 ,两组年龄、病情、病程等差异无显著性。1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为局部瘙痒、疼痛 ,部分患者无症状。本组皮损特点为…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皮肤大疱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皮肤表现的一种 ,多见于四肢 ,多发于糖尿病病史较长、合并多系统损害的老年患者 ,近期曾有报道其发病率为 6 .4 1% [1] ,其中 75 %以上的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2 ] ,处理不当可导致局部坏疽、截肢等严重后果。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10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2 14例 ,发生糖尿病皮肤大疱 9例 ,占住院糖尿病病人的 4 .2 % ,经积极治疗、护理现已痊愈 ,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例患者均诊断为 2型糖尿病 ,均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中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5 6~ 6 7岁 ,病程 1…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在临床工作中较常见 ,其病情复杂 ,治疗效果差。我科自1995~ 2 0 0 0年共收治肺结核 90 7例 ,其中合并有糖尿病者 5 6例 ,占 6 2 % ,现将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6例中男 36例 ,女 2 0例 ,男女比例为 1 8∶1。年龄 39~ 7  相似文献   

10.
张玉琼  陈传真 《华西医学》2002,17(1):101-101
尖锐湿疣由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 ,常好发于有不洁性生活史的患者。我科从 1999年至 2 0 0 0年采用CO2 激光治疗特殊部位的尖锐湿疣 4 0 6例 ,疗效满意 ,治疗体会如下 :1 资料、器械与方法1 1 资料尖锐湿疣临床多见于女性外阴、阴唇内外侧及会阴等 ,男性包皮、冠状沟、阴囊及肛周。本组 4 0 6例病例全部位于特殊部位。所谓特殊部位是指视野小、暴露困难、易致手术出血 ,术后可能影响局部生理功能的部位 ,如尿道、阴道、宫颈、肛管内及直肠下段 ,给手术操作带来很大难度 ,造成术后复发率增高 ,伤口出血 ,阴道直肠瘘 ,阴道腹腔穿孔及术后伤…  相似文献   

11.
尖锐湿疣两种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附9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万东芳 《新医学》2003,34(3):174-175
目的:评估外用氟尿嘧啶、电灼加干扰素α局部注射两种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尖锐湿疣90例,67例采用电灼联合干扰素α局部注射治疗,23例采用2.5%氟尿嘧啶外用涂抹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电灼联合干扰素组和外用氟尿嘧啶组治愈率、复发率分别为96%、69%和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灼加干扰素α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见效快、创伤小,但较易复发;外用氟尿嘧啶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糖尿病前期血糖代谢紊乱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 674例NP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T2DM组、糖尿病前期组和血糖代谢正常组,比较3组NP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后OM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1 674例NPC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86∶1,平均年龄为(48±12)岁,其中合并T2DM患者166例(9.9%),合并糖尿病前期糖代谢紊乱患者372例(22.2%)。合并T2DM或糖尿病前期的NPC患者相对于血糖代谢正常NPC患者具有以下特点,1年龄相对较大,吸烟、饮酒者较多,高血压、心脏病病史相对常见;2N分期及临床分期较晚。T2DM组及糖尿病前期组的OM总发生率及Ⅱ级、Ⅲ级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是NPC患者治疗后发生OM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合并T2DM、糖尿病前期的NPC患者初治时有较晚的局部淋巴结分期,临床分期也相对较晚,提示血糖代谢紊乱可能与NPC转移有关,在其病情进展中起作用。不仅是合并T2DM的NPC患者易发生严重的治疗后OM,糖尿病前期血糖代谢紊乱也是NPC患者治疗后OM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严格控制合并T2DM或糖尿病前期的NPC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并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干预过程中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血糖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血糖水平、睡眠质量评分展开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经测定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各维度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应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可有效稳定血糖水平,增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尖锐湿疣 (CA)是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HPV)引起的以乳头瘤样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STD) ,其局部治疗易复发。我们采用二氧化碳激光与中药联合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9例尖锐湿疣患者均为门诊或住院治疗后复发病人 (排除再感染 )。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2 1~ 5 0岁 ,平均 36 65±8 88岁。对照组 37例 ,男 2 4例 ,女 13例 ;年龄 2 0~ 60岁 ,平均31 48± 9 2 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相似文献   

15.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调节作用。方法 比较 6 3例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即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 (CSII)或者多次 (>4次 /d)皮下注射胰岛素 (MSII) ]并连续服用辛伐他汀 2周与 4 2例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单纯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CSII或者MSII) 2周后血脂的变化情况 ,同时了解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 (FBS)、餐后 2小时血糖、肝功能 (LF)、肾功能 (SPS)及心肌酶学等的变化。结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并连续服用辛伐他汀治疗组血脂显著变化 (P <0 .0 0 1 ) ,而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脂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前者调节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有效率达 93.6 % ,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7.93% )而轻微。结论 辛伐他汀对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调节作用疗效肯定 ,副反应小 ,可作为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60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取住院的200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出院1年复发率及MBI、FMA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为14.7%,显著高于对照组6.5%(P=0.004);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1年复发率分别为27.2%和5.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高血糖患者(>7.0 mmol/L)病死率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患者(P=0.025,P=0.000);治疗后对照组MBI及FMA评分显著优于观察组(P=0.000).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重,预后差,高血糖水平可加重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病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差.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比较。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稳态的时间、所需胰岛素剂量、感染控制时间、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7.1±2.2)d和(9.5±3.0)d(P〈0.01),达标血精时间分别为(4.6±0.8)d和(7.1±2.6)d(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O.5±0.7)次/人和(1.0±1.1)次/人(P〈0.05)。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患者疗效可靠,控制血糖快速平稳,胰岛素泵是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急性期的一种理想的胰岛索输注模式。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治(附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胜 《临床荟萃》2000,15(23):1066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 ,由于糖尿病与结核病的相互影响 ,如不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可使两病急剧恶化。因此 ,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临床医疗中非常关键的问题。为了提高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认识和诊断 ,现将我所门诊1996~ 1998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2 5例患者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5例患者中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40~ 6 5岁。40~ 49岁 4例 ,5 0~ 5 9岁 12例 ,>6 0岁 9例。其中先发现糖尿病后伴发结核病 2 0例 (80 % ) ,先发现结核病并在治疗中才发现糖尿病 5例 (2 0 % )。诊断糖尿病依据 1985年 WHO…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醋酸白试验辅助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方法  2 0 0 2年 1~ 3月将 80例尖锐湿疣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 ,观察组在治疗前用 5 %冰醋酸涂拭皮损及周围部位 ,3min后再行高频电灼治疗 ;对照组则不涂冰醋酸 ,直接进行高频电灼治疗。结果 观察组尖锐湿疣的治愈率为 80 % ,对照组为 45 % ;3个月复发率观察组为 2 0 % ,对照组为55 % (P <0 .0 1 )。结论 醋酸白试验辅助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比常规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显著 ,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HIV感染合并巨大型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确诊为HIV感染合并巨大型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均在骶管麻醉下行尖锐湿疣切削术,无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采用手术切削术是治疗HIV感染合并巨大尖锐湿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