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同一时期随机选取15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胸正中切口102例,胸骨下段小切口50例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对术后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间的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与胸正中切口组对比,胸骨下段小切口组胸液引流量[(144.92±64.30)mL]少以及平均住院天数[(6.98±0.58)d]较短。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具有损伤小、不破坏胸廓连续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不同入路创伤,疗效,愈后以及临床指导。方法 对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左腋下小切口;4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鲁三联症患者行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36例瓣膜置换,法鲁四联症,心脏粘液瘤等患者行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36例及胸骨正中切口43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左腋下小切口与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相比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创伤、痛疼程度、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愈合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2.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组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组相比:创伤、体外循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疤痕等,有不同程度差异。3.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组相比:创伤、出血量、住院天数、胸廓畸形、疤痕程度也有差异。结论1.左腋下小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具有切口小、不去肋骨、出血少、不输血、创伤轻、不放胸腔引流管、痛疼轻、恢复快、刀口隐蔽、美观等优点。2.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切口小、无骨损伤、体外循环时间短、出血少、心脏不停跳、心肌损伤轻、恢复快、切口隐蔽、美观等优点。3.胸骨下段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出血少、胸廓稳定、恢复快、切口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右腋下小切口手术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5月84例成年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经右腋下小切口组及正中胸骨劈开组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主动脉阻断时间、关胸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气管插管带管时间、胸腔引流量、出血量、疼痛分级、镇痛药物用量。结果42例患者全部经右腋下小切口顺利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气管插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与正中胸骨劈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关胸时间、疼痛分级、镇痛药物使用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出血量与正中胸骨劈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对成人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应用良好且与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相比,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瘢痕小且隐蔽性好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徐燕  陈红 《安徽医药》2014,(5):983-985
目的研究比较右腋下直切口,右胸小切口,右胸骨旁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该科2011年1月—2013年8月经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64例,其中经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MVR)术40例,经右腋下直切口二尖瓣置换术20例,经右胸骨旁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AVR)术4例,并随机抽取同期经胸骨正中切口瓣膜置换术65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35例,主动脉瓣置换30例。对比分析小切口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术后各种观察指标和护理特点。结果小切口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相比,术后切口长度,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鸡胸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瓣膜置换术相比,小切口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刀口隐蔽,符合美容要求,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雷虹  严中亚  严宇  章庆春 《安徽医药》2013,34(9):1287-1289
目的比较经右腋下直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二尖瓣病变患者,分别行2种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右腋下直切口10例,胸骨正中切口组10例。两组病例皆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建立时间比胸骨正中切口组长(P<0.05);右腋下直切口组输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均比胸骨正中切口组少(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观察时间右腋下直切口组也比胸骨正中切口组少(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总手术时间基本相同(P>0.05)。结论右腋下直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具有良好的美观和临床效果,其微创和美观的优势给二尖瓣置换术提供了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四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疝气的治疗中选择小切口治疗方式与常规手术比较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小切口治疗方式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骨正中劈开手术在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胸及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及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电视胸腔镜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与胸骨正中劈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胸组有1例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电视胸腔镜组的总有效率与胸骨正中劈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较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胸腺扩大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微创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进行的微创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3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的正中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术前资料、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 全组无死亡,两组病例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的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15.31±10.30)h、术后24 h引流量(371.39±112.58)mL、ICU滞留时间(35.67±15.86)h、术后住院天数(22.25±5.8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略长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胸骨上段小切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主动脉瓣置换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96例心脏病患者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保持胸骨柄完整性,在停跳或不停跳下完成心脏直视手术,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50例,风湿性心脏病40例,左房粘液瘤5例,冠心病1例。结果全组患者成功施行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没有死亡及后遗症。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适用于大多数心脏直视手术,有良好的手术和美容效果,但不适合于部分心脏复杂畸形及巨大心脏的手术矫治。  相似文献   

10.
胸骨正中切口作为大部分心脏手术常规入路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其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弊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小切口入路逐渐增多,如胸骨上、下段部分切开,经胸侧壁小切口[1]、胸腔镜小切口辅助,全胸腔镜以及机器人辅助[2]等手术方式.这些手术保留了胸廓稳定性,患者恢复快,切口较为美观[3].我科于2009年3月-2011年11月行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3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季巍  周晓辉  王水云  魏志凌  崔鹏  方丹 《中国医药》2013,8(8):1066-1068
目的 分析经胸骨上段小切口(SPMS)行心脏瓣膜手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由北京市海淀医院门诊收治的病例中,经SPMS完成心脏瓣膜手术20例作为小切口组,平均年龄(51±15)岁,平均体重(66±11)kg.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同期行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的20例心脏瓣膜病例作为常规切口组,平均年龄(57±10)岁,平均体重(65±12)kg.观察2组患者的围术期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小切口组无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术后24h胸液量为(345±160)ml,较常规切口组的(436±101)ml明显减少(P =0.036),术后红细胞用量为(1.6±1.4)U,较常规切口组的(3.2±2.7)U明显减少(P =0.029).结论 经SPMS行心脏瓣膜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早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治疗外穿性脓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外穿性脓胸患者67例,采用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的36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手术的31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第1天复查胸片显示脓腔消失,涨肺良好.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充分术前评估基础上,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治疗外穿性脓胸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少、术后疼痛评分低及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在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以及江西省肿瘤医院共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方式行颈部"L"形切口,剩余30例为治疗组行颈部低位延长领式切口,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实验组,治疗组的术后继发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隐蔽,更加美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延长领式切口的甲状腺癌根治术相对于常规"L"切口短,术后继发出血低,有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美观,同时也能达到切除清扫目的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治疗异位妊娠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组48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手术组32例,采用同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术后体温,抗生素使用天数及住院天数.结果 48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均得到成功治疗,两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术后切口疼痛感较轻,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瘢痕小,术后发热少,抗生素使用天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右腋下小切口剖胸心内直视手术对婴儿室间隔缺损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手术矫治的5 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病例198例,手术入路包括右腋下小切口剖胸85例(右侧组)和正中切口开胸113例(正中组).比较围术期资料和呼吸参数(气道峰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差异.结果 右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正中组短[(144±22)min比(152±23) min,(7.1±2.6) d 比(8.9±3.7)d,均P〈0.05],其他围术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率均为0,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侧组3.5%(3/85),正中组5.3%(6/113)](P>0.05).2组病例麻醉后、手术后、入重症监护病房时、拔管前4个时间点的气道峰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腋下小切口剖胸心内直视手术不加重婴儿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通气(HFOV)治疗婴幼儿心脏术后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婴幼儿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患儿分为A、B两组。A组(治疗组)12例,采用高频通气治疗,B组(对照组)12例采用常频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A、B两组病例,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OI)的变化及临床症状:血性泡沫痰的变化。结果 A组治疗后的PaO2、PaCO2、SaO2、OI明显改善。P均<0.05,且A组治疗后呼吸机辅助时间、PaO2、PaCO2改善时间、血性泡沫痰吸收时间均较B组短、且气胸发生率低,提示A组在改善通气、氧合、血性泡沫痰吸收、肺水肿清除方面明显优于B组。结论 HFOV用于婴幼儿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疗效显著、肯定、安全性好,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新型机械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与氯胺酮分别复合七氟谜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0例ASA Ⅰ~Ⅱ级行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双盲法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与氯胺酮组(B组).肌注咪唑安定0.3 mg/kg基础麻醉后行静脉置管.A组于切皮前2 min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后用微量输液泵泵入瑞芬太尼30μg·kg^-1·h^-1七氟谜3MAC吸入直至术毕;B组于切皮前2 min给予氯胺酮2 mg/kg后用微量输液泵泵入氯胺酮3 mg·kg^-1·h^-1+七氟谜3MAC吸入直至术毕.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切皮前2 min(T0)、切皮时(T1)、切皮后15 min(T2)、术毕时(T3)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与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患儿分泌物的总量(痰量)、苏醒时间及有无喉痉挛、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痰量较B组少(P<0.01),苏醒时间较B组短(P<0.01);两组患儿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安静入睡,镇痛完善,无明显呼吸抑制,无喉痉挛、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谜用于小儿外科手术较氯胺酮术中循环更稳定,分泌物少,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肌钙蛋白(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 将在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行先心病房室修补术婴幼儿4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使用七氟烷与舒芬太尼及罗库溴铵麻醉,对照组患儿使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及罗库溴铵麻醉;比较术后两组在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复跳情况及各时段cTnI及CKMB水平值情况差异.结果 两组在转机、主动脉阻断时间及复跳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与ICU停滞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各阶段cTnI及CKMB水平值变化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七氟烷麻醉能使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cTnI和CKMB有所降低,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8 mm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眼科收治的9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将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患者45眼采用1.8 mm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5例45眼采用常规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散光度、眼压和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力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散光程度较对照组低,恢复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IOP)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效果。方法 60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每组300例。传统组采取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微创组采取乳腺微创旋切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24、48、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3.45±0.31)mm、手术时间(23.03±2.54)min均明显短于传统组的(22.93±2.17)mm、(36.96±3.58)min,术中出血量(8.25±1.11)ml明显少于传统组的(15.97±1.61)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多发肿块,相对于传统手术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切口愈合快,术后疼痛轻,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