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维超声静态表面成像技术检测胎儿体表形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探讨三维超声技术检测胎儿体表形态和排除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静态瞬时超声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对145例妊娠10-42周的胎儿进行体表结构和形态的重建。结果显示:在有一定羊水量包围的胎儿体表区域,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可检测胎儿体表的任何感兴趣区域(ROI)部位的宏观形状及细微特征,如轮廓、边界、平滑度等。由此,可重建胎儿面部不同角度的镜像形态,包括面部各个器官的发育形态,并可重建胎儿肢体和手指、足趾的形态和数量,以及呈螺旋状的脐带。145例中有132例成功地建立了胎儿体表不同部位的三维图像,成像率达91.03%。一次性超声检查诊断胎儿体表有无畸形的正确率达85.61%。结果提示:三维超声技术比二维超声更为详细和全面的提供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形态信息和数据,是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三维超声静态表面成像模式诊断胎儿脐带绕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全方位立体直观检测胎儿颈部表面解剖结构,并进一步精确诊断胎儿颈部脐带缠绕的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静态表面成像模式,对215例胎儿颈部进行三维重建,以直接的镜面状效果显示其外表解剖结构特征。结果 215例要求检测脐带绕颈的孕妇中,三维超声检测出脐带异常5l例,发生率为23.72%。其中脐带搭颈23.53%,脐带绕颈l周52.94%,脐带绕颈2周13.72%,脐带先露9,8l%。重建的胎儿颈部形态直观、清晰、层次分明,富有质感;重建的脐带形态生动,定位、走向明确;重建的脐带绕颈图像一目了然,并可显示和判断绕颈的松紧程度。结论 三维超声能更全面、直观、形象地显示脐带绕颈的存在及其两者的空间解剖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应包括全程脐带在宫腔内的走势轨迹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模式及透明成像模式技术联合应用在诊断胎儿畸形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8例妊娠16~38周的孕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后,再进行三维超声检查。成像模式包括表面成像、透明成像。畸形病例存储3~5幅图像。将结果与引产或出生后的结果比较,采用四格表运算法分别进行计算实时三维超声及二维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得出两种诊断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对658例胎儿检查中,共有畸形胎儿19例。其中单部位畸形11例,多部位畸形10例,共有畸形30处。二维超声对病变部位判断正确者18处(70.0%),漏诊9处,漏诊率30.0%。三维超声对病变部位判断正确者27处(90.0%),漏诊3处,漏诊率10.0%。30处胎儿体表畸形的二维、三维超声诊断情况对比其中实时三维超声正确诊断胎儿畸形17例,假阴性2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4%、100%、99.7%。二维超声正确诊断胎儿畸形13例,假阴性6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68.4%、99.3%、97.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相比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提高胎儿畸形的确诊率,是产前检查胎儿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应用于胎儿亲子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态表面成像技术,对145例妊娠12~40周的胎儿进行面部体表结构和形态的重建,在操作成功后请胎儿父母对胎儿的面部特征与父母的相似性进行评价.结果112例面部器官正侧位完全清晰成像,同时显示眼部、鼻部、唇部,成像率77.24%,孕21~32周为高成像率时机.三维超声显像充分表达了胎儿面部宏观形态和面部器官的细微特征,在相当程度上能够显示出其父母的外表遗传特点.包括面部总体轮廓外观,如脸型,面部器官的分布形态;面部单个器官特点,如眼睛的大小、方向,眼凹的程度;鼻梁的挺直度、鼻根的凹陷或突起程度、鼻翼的宽度、鼻孔的开口形状、方浇向;嘴唇的形态、宽度比例、唇厚度等;立体层次感丰富,具有生机气息.结论三维超声技术通过表达胎儿面部外观特征,从而可以对胎儿的表象与其父母进行遗传学外观性状的比较,对当事者具有强烈的震慑作用,为无创性胎儿亲子鉴定和性暴力的侦破线索提供了一定可信度的依据,值得深入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1):1327-1328
三维超声是评价胎儿面部畸形的重要手段,其对胎儿面部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对于选择适宜的产科处置方式及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1-3\]。因此,本研究应用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面部畸形,探讨其诊断效果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超声表面模式显像观察胎儿颜面部结构,选择最佳时间,提高胎儿唇裂的检出率。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volusion730三维容积探头,频率3.5/5.0MHz,采用三维超声表面模式,对唇裂胎儿面部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应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可使胎儿唇裂畸形的图像直观、形象、逼真、准确。结论:三维超声作为二维超声空间信息补充,应用其表面成像模式,可提高胎儿唇裂畸形诊断的准确率,具有安全、可靠、易于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蒋伟红  孙燕  高枫 《浙江医学》2010,32(4):496-497,500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体表成像技术及其在产科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730对16孕周以上的3810例胎儿进行产科常规检查,再用三维超声重点观察胎儿体表结构,进行面部、脊柱、四肢等进行三维体表重建,统计并比较超声诊断与随访结果。结果16—24、25~32、33~40孕周体表成像成功率分别为602%、90.7%、64.0%。共检出体表畸形16例。二维超声检查诊断正确者12例,4例体表畸形胎儿二维超声检查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由三维超声进一步检查确诊。误诊1例为胎儿足内翻,出生后证实正常;漏诊1例单纯唇裂,2例小耳畸形,1例多指畸形,出生后随访证实。胎儿体表成像的最佳时间为25~32孕周。三维超声对胎儿体表畸形检出的敏感性、准确性较二维超声高,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能更直观、立体地显示胎儿头面及四肢的体表结构,在筛查胎儿体表畸形方面与二维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胎儿体表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三维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肢体畸形胎儿30例,均在产后得到证实。所有产妇产前均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并同产后肢体结构进行对比,对两种产前检查方法在肢体畸形的病变细节和病变部位检出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前三维超声对于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可为胎儿肢体畸形部位和细节描述提供准确的信息,同二维超声相比对于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表面成像、透明成像、多平面与成像模式及经腹三维容积探头对34例中、晚期妊娠的胎儿进行二维及二维超声成像。结果发现:①在判断胎儿面部结构时,二维超声对胎儿上唇结构的识别率较三维超声低;②二维超声仅能显示胎儿脊柱和肋骨的断面图像,而三维超声透明成像能整体显示胎儿脊柱和肋骨结构的连续性及其连接关系;③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模式可对感兴趣区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能快速得到诊断所需的平面。因此认为三维超声可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断层超声技术(TUI)结合三维表面成像分析唇腭裂的图像特征,评价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对16例18~40周唇腭裂患者进行三维表面成像后行断层超声扫查,将采集到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6例18~40周唇腭裂胎儿包括6例单纯唇裂,9例唇裂合并硬腭裂,1例唇裂合并软腭裂,应用断层超声成像结合三维超声表面成像诊断胎儿唇裂准确率100%,9例唇裂合并硬腭裂有2例仅诊断了唇裂漏诊了硬腭裂,诊断率77.8%,1例唇裂合并软腭裂仅诊断了唇裂漏诊了软腭裂。结论TUI技术能显示胎儿唇腭部各个切面的断层图像,三维图像能直观地将胎儿鼻唇部各结构展现在人们面前,二者结合,诊断唇腭裂准确度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应用肱动脉二维超声检测硝酸甘油( NTG) 耐受性的临床价值。方法:35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持续应用NTG 贴片6 日,于用药前后,应用二维超声测定舌下含化NTG 04 mg 对肱动脉内径的影响。结果: 应用NTG 贴片前舌下含化NTG04 mg ,肱动脉内径的舒扩张百分率为1224 % ±555 % ,持续应用NTG 贴片6日后,该反应降至568 % ±204 % ( P< 0 .01) 。结论: 临床应用肱动脉二维超声检测NTG 耐受性方法简便、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2.
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检查胎儿畸形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探目前胎儿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检查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73例孕龄7~40周的胎儿进行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73例中2139例实时三维超声检查重建面部图像较满意,占98.43%(2139/2173)。胎儿内脏异常图二维超声检查做出诊断46例占2.1%(46/2173)。50例2.3%(50/2139)胎儿体表畸形三维做出明确诊断,二维超声48例2.2%(48/2139),无明显差异(P0.05),仅有1例胎儿左耳廓畸形,产前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均未能做出诊断。【结论】胎儿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图像,直观立体感强,能实时反映胎儿的体表结构及实时动态声像,弥补二维超声立体空间不足,在检查胎儿畸形中有极高的价值,与二维超声相结合,可在检查胎儿畸形中体现出更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裂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唇腭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5例20~40周胎儿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怀疑唇裂后应用IU22三维容积探头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重建图像与二维超声图像对比,确定是否可以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结果65例中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清晰显示胎儿唇部58例,检查出9例唇裂胎儿,均产后证实。三维显示率为89%(58/65),诊断唇裂准确率100%。结论实时三维超声重建中图像逼真直观,可以更客观地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对胎儿唇裂能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男性不育症阴囊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男性不育症患者95例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睾丸、附睾、精索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临床拟诊的9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检出率89.47%(85/95)。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阴囊疾病准确、安全、无创,可重复应用,已成为发现男性不育症阴囊内病变的主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辅以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常规检查4 480例孕妇,观察胎儿肢体及骨骼发育情况,并同引产后结果及侵入性染色体检查结果对照分析.检出肢体畸形54例(1.21%),同引产后大体标本及X线片检查比较,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在18 ~24周检出有47例(87.0%),17周发现并确诊的仅1例(1.8%),32 ~ 34周晚孕筛查时发现的为6例(11.2%).54例胎儿中有46例进行了侵入性染色体检查,13例为染色体异常,33例为染色体正常.  相似文献   

16.
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雯娜  杨培德  王莹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5):352-353,F0003
目的比较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GE V730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对门诊及住院18-42周妊娠妇女的胎儿唇部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结果二维超声筛查出胎儿唇腭裂畸形6例,而三维超声仅有5例能清晰显示胎儿颜面部。结论三维超声图像逼真、直观,使人更易接受、理解,可增强诊断者的诊断信心,但仅能佐证二维超声的诊断结论,并不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在产前检查中,二维超声是三维超声的基础,三维超声不能取代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17.
李佰君  史庆丰 《吉林医学》2004,25(12):35-36
目的:探讨X线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可能性和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9月至2003年7月,采用X线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胰腺癌28例。根据包绕计划靶区的等剂量线(80%的等剂量曲线)确定治疗剂量,5~10Gy/次,隔日1次,使计划靶区边缘剂量达35~50Gy。结果:治疗结束8~10周后评价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率为32.1%,部分缓解(PR)率为39.3%,无变化(NC)率为28.6%,总有效(CR+PR)率达71.4%。1年累计局部控制率为75%,1年累计生存率为57.1%。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患者均能耐受。结论: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胰腺癌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为不能手术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方案与效果。方法选取脑胶质瘤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术后2~3周对照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替莫唑胺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观察生存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46.7%、23.3%、13.3%和75.0%、46.4%、21.4%,中位存活分别为10个月和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i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有确切的疗效,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维CT及三维CT成像相结合在颌面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颌面骨病变患者行二维CT及三维CT成像检查,并将二维CT及三维CT成像两种方法相结合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颁面骨病变三维CT均能立体显示,三维CT在显示颌面骨骨折比二维CT或平片更为优越,在显示骨折的类型、位置、走行等空间信息优于二维CT。而二维CT有利于鉴别肿瘤的囊性或实性改变及周围软组织以及颁骨内的表现。结论二维CT及三维CT成像在颌面骨病变中的显示和诊断中各有其特点,两者相结合能提高病变观察的准确性,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对各类单角子宫的分型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20日来我院就诊,临床可疑单角子宫的患者,先行二维超声检查初步诊断,然后行三维超声成像明确诊断.结果 ①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共发现单角子宫39例,其中Ⅲ型单角子宫30例,Ⅳ型单角子宫6例,Ⅱ型单角子宫3例;②二维结合三维超声对单角子宫的诊断与手术及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对比符合率达100%.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查将成为各类单角子宫分型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