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血管内科包括诸多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风湿性心脏病等.临床上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主要采取住院治疗的方法.多项临床资料表明,由于受病情的影响,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非常容易产生焦虑、烦躁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患者的这些负性情绪会对其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会使其住院时间延长,降低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高位颈椎骨折常伴有神经根或脊髓损伤,且损伤部位靠近延髓生命中枢,症状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患者突然失去自我生活照顾能力又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因而出现焦虑情绪,此时向患者交谈给予安慰,向患者宣教卫生科普知识,使其对疾病有一定认识,说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胃溃疡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探讨神经质人格对胃溃疡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疾病感知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大五人格-神经质分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疾病感知量表简版,对某三甲医院就诊的472例胃溃疡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胃溃疡患者焦虑情绪得分为(49.78±12.57)分,焦虑情绪发生率49.29%.神经质人格与疾病感知、焦虑情绪正相关(r=0.290,P<0.05;r=0.372,P<0.05),疾病感知与焦虑情绪正相关(r=0.450,P<0.05).疾病感知在神经质人格与焦虑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29.1%.结论 胃溃疡患者存在着较为广泛的焦虑情绪,应该注重对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性认知.  相似文献   

4.
刘改云  柴小琴 《包头医学》2008,32(3):181-182
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情绪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对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结果:由于情绪差异导致患者在相同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下,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紧急抢救、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情绪稳定,以利于疾病的好转或康复.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为一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病人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疾病缺乏信心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以致不能有效的应对疾病.同时,某些精神疾病患者,如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发病率较高,说明糖尿病的发生于精神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某些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是外科综合治疗中的一项主要措施.而手术又是对机体有创伤的治疗措施,且手术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手术对每一个理智正常的患者,都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它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而使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和预后.护理人员一定要准确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把准患者的"心理脉搏",通过心理护理,调节患者的情绪,使患者顺利的度过手术期,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内科病人多数都是一些长期慢性疾病,由于病人长时间的受疾病的折磨,从性格、精神、情绪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变.由于病人精神情绪的不稳定,而对疾病的发展、发生和治疗效果,以及转归都有着极其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首发高血压患者由于对疾病了解有限,疾病初发时,内心难以接受,使其出现不良心理情绪.部分患者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自我管理能力差,造成血压水平控制不佳,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本文探讨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负性情绪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 对与脑血管疾病患者相关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经历,应激情绪体验,应付应激心理防卫方式以及个性特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应激情绪体验持续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结论 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对脑血管疾病的"致成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 对与脑血管疾病患者相关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经历,应激情绪体验,应付应激心理防卫方式以及个性特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应激情绪体验持续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结论 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对脑血管疾病的"致成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临床症状.长期的便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增添焦虑紧张情绪,并对人体内环境、内分泌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日久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其它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弄清老年人的情绪对心肌梗塞、脑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老年心肌梗塞和脑出血患者的情绪变化对疾病的影响,揭示心理护理在老年心梗患者和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证明情绪剧烈波动是影响病人康复乃至危机生命的重要因子.结论提示对老年心梗和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必须首先作好稳定情绪、消除顾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不仅损害患者身体,还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心理障碍和异常情绪等.心身疾病产生的负性情绪,影响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使病情加重,是给予心理干预的高危人群.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下降,影响了患者血糖控制值水平.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探讨该方法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相关诱因.方法 综合分析228例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相关诱因及其临床特点.结果 228例急性脑血管病中起病时有诱因者165例,无明显诱因者49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诱因者占73.05%(122/167),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70.49% (43/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因素、过度劳累、用力(排便、咳嗽等)、行走活动以及饮酒等均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相关因素.在179例起病时有诱因的脑血管病患者中,情绪因素影响占35.2%,过度劳累影响率为16.20%,行走活动占24.58%,其中如饮酒、外伤、寒冷等因素也占一定的比例.以上各相关因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数患者都有一定的发病诱因.情绪波动、用力、活动等因素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诱因.患者在原发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在诱因的激发下,可诱发急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由于患者年龄大,机体抵抗力低,基础疾病多且病程长,病情重预后差,因此病死率较高.同时由于患者对疾病的反应迟缓,负性情绪多,家属的期望值高,给工作量较大的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是骨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认真做好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骨科护士必备的要领,作为一名护士不但要有熟练精湛的护理技术,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增强信心,战胜疾病,早日恢复健康,现就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沈莉  张蕾  汪凯  曾召仑  朱春燕  刘娟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9):2773-2775
目的 与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对比,了解癌症患者对疾病感知的认知特点,促进癌症患者的康复.方法 使用中文修订版疾病感知问卷(CIPQ-R)对210例癌症患者与7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癌症与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感知存在差异[Wilks' Lambda=0.69,F(8,268)=15.08,P<0.001,η2=0.31],癌症患者的疾病后果与情绪表达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疾病后果F(1,275)=23.32,P<0.001,η2=0.08;情绪表达F(1,275)=25.95,P<0.001,η2=0.09],而癌症患者各控制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糖尿病患者[P<0.001].相关分析表明,癌症患者的个人控制和治疗控制因子与症状和情绪反应负相关,而与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正相关.性别是影响癌症患者的疾病感知重要因素,与糖尿病患者显著不同,男性癌症患者在疾病的一致性、时间持续性(周期性)、情绪表达3个因子得分高于女性[一致性F(1,275)=5.57,P<0.05,η2=0.02;时间持续性(周期性)F(1,275)=12.40,P<0.01,η2=0.04;情绪表达F(1,275)=13.06,P<0.001,η2=0.05].结论 提高对疾病认识和理解可促进癌症患者正性、更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本研究为通过对慢性病患者疾病认知的调整,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康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柴小琴  刘改云 《包头医学》2002,26(3):130-131
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高峰与某些疾病一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及发病的高峰时间.主要与气候变化、情绪波动、劳累等有一定关系.现将我院收治的106例AMI患者的发病时间及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姜芳  高利  黄芬  张翠华 《大家健康》2016,(3):253-25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疾病患者关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76例呼吸疾病晚期患者,住院时对其心理、情绪状况进行评估,住院期间对其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其在心理、情绪等方面变化.结果:在入院时此类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恐惧、失眠等情况,但在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后67例患者焦虑、失眠等症状明显好转.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的缓解呼吸疾病晚期患者不良心理和情绪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重视情绪障碍对疾病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①80例内科住院患者,年龄在60-79岁之间,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各包括20项题目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转化为标准分,并进行有关统计分析.结果 ①80例患者中有焦虑情绪者占31.25%,有抑郁情绪者占51.25%,明显高于常模.②对12例不同程度的抑郁患者给与抗抑郁剂治疗,观察8周,有效率92%.结论 ①老年患者病种越多,其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突出表现在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中.②情绪障碍是影响躯体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临床医生在治疗基础病的同时应积极关注心理疾病,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医学等方面来多维诊断和处理病情,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