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肌成纤维细胞是一种超微结构介于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泌细胞外基质及收缩的功能,在组织创伤愈合、纤维化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肌成纤维细胞的特征,及其在肾小球硬化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肌成纤维细胞与血管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是一种具有平滑肌细胞样特点的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组织中.1971年Gabbiani等[1]发现,在肉芽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获得平滑肌细胞特征,主要识别特征是胞浆内出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正是这类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参与组织修复.一旦创伤愈合,MF迅速回转到成纤维细胞或进入凋亡.若MF持续存在则形成组织纤维化,其特有的收缩功能产生肉芽收缩,即疤痕形成.同年,Gabbiani提议将这类具有收缩活性的成纤维细胞命名为MF[2].以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MF还参与肝纤维化、肺纤维化及肾间质纤维化过程,提示MF在器官重塑中的重要性[3-5].近来有学者提出血管损伤发生时是否也有类似修复现象的问题[6].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微小RNA(miRNA)芯片技术筛选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及心脏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myofibroblasts,CMFs)中差异表达的miRNAs,为寻找与心脏纤维化有关的miRNA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常氧培养传代至第2代,然后在37℃、3%O2条件下培养48 h得到心脏肌成纤维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心脏成纤维细胞和心脏肌成纤维细胞,mi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miRNA在心脏成纤维细胞及心脏肌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芯片实验数据分析软件V.4.0对芯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筛选获得80个在心脏成纤维细胞及心脏肌成纤维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s.相对于心脏成纤维细胞,心脏肌成纤维细胞中有55个miRNAs表达显著上调,25个miRNAs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心脏成纤维细胞和心脏肌成纤维细胞中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分子,差异表达可能与心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肌成纤维细胞在排卵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动情期大鼠卵巢,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肌成纤维细胞特征性标记α-SMA在该组各级卵泡卵泡膜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α-SMA 表达于动情期卵巢各级卵泡的卵泡膜细胞上(窦前卵泡、小窦状卵泡、大窦状卵泡),α-SMA在大窦状卵泡的卵泡膜细胞上表达最强,46.59±17.88数量也最多,组内各级卵泡间α-SMA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并且α-SMA表达与卵泡直径大小成正的直线关系(r=0.631)。结论:肌成纤维细胞可能在排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及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烧伤创面内肌成纤维细胞转归的影响 ,深入探讨bFGF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 30 %深Ⅱ°烫伤模型 ,采用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时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caspase- 3)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ASMA)、转化细胞生长因子 - β1(TGF -β1)的变化情况 ,并对照观察创面应用外源性bFGF后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 创面组织中 β -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早期变化不明显 ,伤后第 7天明显升高并达到高峰 ,随后逐渐减弱。创面外用bFGF ,伤后 7~ 14dASMA的表达明显增强。伤后 3h开始 ,TGF - β1的表达逐渐升高 ,至 14d略有所下降。外有bFGF后TGF - β1的表达明显增加 ,并强于单纯烫伤组。伤区局部加用外源性的bFGF ,caspasemRNA和蛋白的表达规律与单纯烫伤组相似 ,呈现先升高后降低 ,再升高样的变化。但第一次峰值低 ,第二次的峰值高于单纯烫伤组。结论 肌成纤维细胞数量的增加与凋亡过程是创面愈合的重要环节。外源性应用bFGF可能够通过提高TGF - β1的分泌 ,进而协同其他生长因子对肌成纤维细胞形成和凋亡发挥作用 ,最终影响愈合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肌成纤维细胞(MyoF)是一类呈现为激活状态的成纤维样细胞,它在器官发生、修复、再生和炎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旦该细胞过度产生,就会对机体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死亡.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MyoF也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通过综述MyoF激活机制的相关研究,介绍调控该细胞活化的信号通路,并为寻找其...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向肌成纤维细胞(MFB)转分化过程中Notch1的变化情况,探讨在此转分化过程中Notch1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CFs,以10μg/LTGF-β1诱导CFs向MFB转分化.实验分为对照组,TGF-β1作用24,48,72h组,采用消化法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实时定量PCR、免疫印迹法测定Notch1 mRNA及蛋白表达.利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75μmol/L)阻断Notch1受体活化.实验分对照组,DAPT作用24,48,72h组,检测SMA及胶原的表达变化.结果:TGF-β1作用后,与对照组相比较α-SMA,HYP表达量随TGF-β1诱导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Notch1则呈下降趋势,均以72h最显著(P〈0.01);加入DAPT后,与对照组相比较α-SMA,HYP表达量随DAPT作用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以72h最显著(P〈0.01).结论:TGF-β1可以诱导CFs向MFB转分化,Notch1在此过程中的表达呈下降趋势,而DAPT阻断Notch1活化后可以促进CFs向MFB转分化. 相似文献
1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实用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离及培养方法。方法:在传统HUVECs分离、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方法的改进,用Ⅰ型胶原酶分离HUVECs;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HUVECs生长情况,最后使用Ⅷ因子免疫荧光及摄取Dil-Ac-LDL实验鉴定HUVE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s纯度。结果:改进实验工序和精化实验操作后,HUVECs分离不受影响,原代HUVECs3~4d后融合,传代后2~3d融合,倒置显微镜下见细胞呈"铺路石"状,有接触性抑制现象,Ⅷ因子及摄取Dil-Ac-LDL实验呈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查细胞纯度达92.9%。结论:本培养方法操作简便,培养周期短,获得的HUVECs纯度较高,有助于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三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离和培养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取“灌注消化法”、“机械刮取法”和“灌注搓揉法”来分离HUVECs.通过苔盼蓝排斥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数,进行免疫荧光法鉴定,比较这3种方法在获取的细胞数目、细胞活力和纯度方面的差异.常规进行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取第3代培养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根据细胞生长特点,形态及表型特征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灌注搓揉法”所分离的细胞无论从细胞数目、细胞活力和纯度方面均优于传统的“灌注消化法”和“机械刮取法”.培养的细胞从形态、生长特点和表型鉴定证实为血管内皮细胞(ECs).结论 “灌注搓揉法”是一种获取血管ECs成功率高,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藤黄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新藤黄酸培养细胞24、48 h后,采用MTT法观察新藤黄酸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UVECs细胞形态变化;通过DAPI染色后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新藤黄酸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新藤黄酸对HUVECs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新藤黄酸对HUVECs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新藤黄酸能够明显抑制HUVECs的增殖,并呈时效及量效关系;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新藤黄酸作用HUVECs后出现大量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新藤黄酸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新藤黄酸对HUVEC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新方法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与鉴定新方法。方法: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HUVEC,含内皮细胞生长添加物(12.5mg/L)、肝素(100mg/L)的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M199培养系统培养HUVEC。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其endoglin(CD105)、血小板源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结果:HUVEC均表达CD105和CD31;HUVEC CD105^ 百分率为96.56%,CD31^ 90.42%。结论:该培养系统简便、可行,CD105和CD31有助于鉴定HUVEC的分离纯度。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细胞在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当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然而就其各种亚系细胞有何特点和优劣,国内尚未见报道。现通过总结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延长寿命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系、永生化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系等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和进展,对不同种类之间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cicalveinendothelialcell,HUVEC)体外分离、培养、冻存、复苏与鉴定的可靠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胶原酶灌注消化法对HUVEC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遵循”慢冻快复”的原则进行冻存与复苏,同时使用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法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的HUVEC生长良好,细胞总数可达I-3×10^2。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鉴定结果为95%以上阳性,冻存后复苏的细胞活性超过90%。结论:HUVEC可以从脐带获得并通过原代培养成为细胞系,获得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冻存、复苏与鉴定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体外研究平阳霉素(PYM)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的HUVE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YM,培养0.5h及1h后取贴壁细胞及培养液进行研究。结果:⑴作用1h后,25μg·ml1以上浓度组均可见细胞多数收缩,随浓度增高,细胞脱落增多。⑵随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增加,培养液中LDH活性及细胞杀伤率明显升高。结论:PYM对HUVEC损伤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防止局部注射药物流失可能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冻存、复苏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体外分离、培养、冻存、复苏与鉴定的可靠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胶原酶灌注消化法对HUVEC体外分离、培养,按慢冻速融原则对第3代细胞进行液氮冻存、复苏.采用免疫组化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和活体细胞荧光DiI-Ac-LDL鉴定.结果:分离的原代HUVEC总数平均为1×106个细胞,最多达3×106个细胞;两种鉴定结果HUVEC均为95%以上阳性;冻存后分3批复苏细胞活性均超过90%.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冻存、复苏与鉴定方法,获得了足够数目和纯度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持了细胞的同源同代性. 相似文献
19.
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对大隐静脉移植物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使用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时对大隐静脉移植物内皮有无损伤。 方法 对 10例使用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在主动脉吻合器使用前和使用后 ,切取自体大隐静脉片断 ,进行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 ,对照血管内皮损伤情况。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均匀着色 ,为深褐色颗粒 ,损伤处褐色颗粒排列中断。吻合器组内皮损伤处平均为 2 .5 5处 ,对照组为 2 .0处。结论 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对静脉内皮细胞无明显的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Tet)对体外培养的人脐带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新生血管形成的药物效应。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Tet(10-3、10-4、10-5、10-6M)对HUVEC的抑制作用,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P-2蛋白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Tet能抑制HUVEC增殖且具有量效依赖关系;MMP-2蛋白在1640对照组、Tet实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628±0.054、0.350±0.061,提示Tet明显降低MMP-2蛋白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P〈0.05)。结论Tet下调HU-VEC中MMP-2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HUVEC的增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