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震  李南林  董文鹏 《安徽医学》2006,27(3):185-186,182
目的探讨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2005年6月27例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的病人。结果手术切除率为77.8%,根治切除率为59.1%,根治性手术后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50%及37.5%。结论胃良性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I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预后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及残胃再发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1997~2006年我院收治的17例残胃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70.5 %,首次手术Billroth Ⅱ式占82.4 %.本组残胃癌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6.4 %和52.9 %,根治性切除患者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76.4 %、51.6 %、33.5 %,Ⅰ期、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0.2 %.结论 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残胃癌39例诊治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23例,姑息性手术切除14例,剖腹探查术2例,并对手术方法、术后生存率进行总结。结果:39例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76.5%。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22.5%,2年存活率63%;非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为0,2年存活率为58%。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残胃患者,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外科治疗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7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残胃癌缺乏典型症状;BillrothⅡ式术发生率高;仅3例为早期胃癌,其余均属中、晚期;可发生在残胃的任何部位;根治切除率为61.4%(35/57),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0.4%.结论 对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定期随诊并行胃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残胃癌外科诊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40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因良性疾患行胃切除占27例,首次手术重建方式为Billroth-II式占27例。手术切除率85%,根治性手术切除率65%。5年存活率25%,2年存活率70%。结论根治性外科治疗是决定残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季政一  沈洋  瞿磊  裘正军 《上海医学》2006,29(3):153-155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外科诊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1月至2005年6月行外科治疗的55例残胃癌患者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率为83.64%,根治性切除率为58.18%。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40.62%,5年生存率为21.88%。结论根治性外科治疗及病期是决定残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5年收治的38例残胃癌病人。结果:手术切除率75%,根治性切除术者2年生存率50%。结论:病期及外科手术治疗是残胃癌治疗预后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胃癌患者再手术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胃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85例复发性胃癌再次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结果 本组85例中,复发局限于残胃46例,复发时间<2年58例.全组再手术切除45例,其中根治性切除34例,姑息性残胃切除11例,联合行脏器切除19例.根治性残胃切除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7%和21%,中位生存期56个月;姑息性手术及其他综合治疗者的生存时间为6~26个月,中位生存期16个月;未切除患者均于半年内死亡.结论 术后定期复查有助于复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复发性胃癌以残胃复发多见,具有较高切除率,应积极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发病规律以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收治的1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病变行Billroth Ⅱ式胃切除术残胃癌发生率80.3%,胃镜加活检的确诊率为91.7%,X线钡餐造影的确诊率为66.7%,本组手术切除率83.3%,根治性切除率66.7%,术后3年生存率为33.3%,5年生存率为8.3%。结论 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尤其是Billroth Ⅱ式术后10年以上的患者,都应每年1次胃镜加活检随诊。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42例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06月—2012年06月4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非手术治疗,4例行剖腹探查术(2例胃空肠吻合,1例空肠造瘘,1例仅探查,均置入中人氟安颗粒),8例行姑息性残胃切除术,26例行残胃全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根治切除率68.4%(26/38)。术后30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3年。4例剖腹探查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均不超过8个月,5例姑息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60%(3/5)、0,21例根治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100%、71.4%(15/21)。结论胃部分切除手术后10年内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残胃癌早期诊断、外科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例残胃癌发病率、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首次手术方式均为毕II式吻合;间隔时间10~35年。结果23例行残胃癌根治术病人的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26%、34.80%和26.10%。4例未手术和9例行姑息性手术者均于一年内死亡。若将这23例分为残胃全切除(n=15)和残胃次全切除(n=8)两组,前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0%、66.70%和62.50%,而后者1年、3年的生存率为75.00%和33.33%,无一例生存逾5年。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残胃癌的手术切除率有重要意义,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手术以根治术为主,无论是早期还是进展期残胃癌均提倡全胃切除。清扫一般包括癌肿周围第1站和第7、8、9、10、11、12、13组淋巴结,同时清除空肠系膜根部第14组淋巴结。重视残胃癌预防,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残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1例残胃癌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其他胃癌982例进行对比。结果本组51例残胃癌中男性为绝大部分,占84.8%(43/51),中位年龄为58岁,首次手术因胃溃疡行BillrothⅡ吻合为主者占96%(48/51)。残胃癌发病在吻合口行再次手术切除率者占56.86%(29/51),其中行根治性切除率者占25.49%(13/51),非根治性切除率者占60.78%(38/51)。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51),与同期其他胃癌(5.1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P=0.637)。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48.7%和31.6%,非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61%、0.00%和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χ^2=4.028,P〈0.05)。总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3%、29.41%和13.73%,与同期其他胃癌对比(74.95%、46.95%和2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结论残胃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疗效与胃癌手术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3.
残胃癌和残胃复发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5年2月~1995年10月间共行胃癌手术1903例,其中残胃癌手术34例,残胃复发癌手术19例,分别占同期胃癌手术的1.787%(34/1903)和0.998%(19/1903)。两种特殊胃癌的手术方式:根治性残胃全切除术(R2式)35例,左上腹内脏联合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8例,剖腹探查9例。35例残胃全切除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7.1,34.7,23.6%。故认为胃部分切除术后应定期行胃气钡双重造形或胃镜检查,一经确诊为残胃癌或残胃复发癌,力争行根治性残胃全切除术,并辅以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总结25例残胃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3年我院收治的25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并对手术方法、术后生存率进行总结讨论。结果25例残胃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34.2%、18.16%,作根治性手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48.2%、36.7%。结论残胃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外科治疗残胃癌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蔡茁  黄志新  娄安亭  夏旻  蔡光泽 《安徽医学》2012,33(10):1307-1308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2000~2011年收治的18例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38~79岁,首次手术胃肠重建方式BilrothⅡ式14例(78%),BilrothⅠ式3例(17%),胃空肠Roux-en-y吻合1例(0.5%)。癌灶发生于吻合口附近10例(55.5%),残胃小弯侧6例(30.3%),胃底贲门部位2例(14.2%)。18例中行根治性残胃切除8例(44.4%),姑息性残胃切除6例(30.3%),联合脏器切除5例(27.8%),剖腹探查+空肠造瘘4例(22.2%)。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期分别为87.5%,50%,12.5%。姑息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期平均为15个月,剖腹探查组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残胃癌多发生在残胃吻合口附近,以Bi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就诊时多属于中晚期,联合脏器切除率高,根治性手术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2例残胃癌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残胃癌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全部病例均随访3~5年,行全残胃切除术22例,生存3年者18例,生存5年以上者11例,5年生存率为50.00%。行部分残胃切除术8例,生存3年者4例,生存5年以上者1例,5年生存率为12.50%。采取保守治疗12例在3~11个月(平均6.5个月)内死亡。结论: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胃大部切除后应高度重视残胃癌发生,特别是采取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对残胃患者进行必要的胃镜检查,5年内应每两年行一次胃镜复查,术后大于10年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对于有症状异常改变的也建议胃镜检查;若发现病变,能手术者则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切除和(或)胆管切开取癌栓术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6/28)、35.71%(10/28)、10.71%(3/28);而胆管切开取癌栓术和(或)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20.0%(3/15)、0%(0/15)、0(0/15);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18%(19/43)、23.26%(10/43)、6.98%(3/43)。结论外科治疗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存时间,而肿瘤切除和(或)胆管切开取癌栓术是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积极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