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甲苷检测在黄芪及其制剂质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芪为豆科紫云英属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ceus(Fisch)Bge.)或蒙古黄芪(A.mongholicus Bge.)的干燥根。我国药典规定这两种黄芪作为正品药用。该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补中益气等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  相似文献   

2.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将黄芪列为上品,作为传统的补益类中药,黄芪的应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各种中成药的组方中。  相似文献   

3.
HPLC-MS测定黄芪药材中3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敛疮生肌等功效。黄芪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证实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维持血中NO浓度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药理活性,而黄芪皂苷在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肌和大脑缺血等多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汪华 《北方药学》2005,2(6):51-52
黄芪为豆科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其品种之一内蒙黄芪(蒙古黄芪)Atra ga lus membranceus(Fisch)Bge.var mongolicus(bge.)P.K.H siao在内蒙古有广泛的天然分布和大面积的人工种植并建有符合GAP标准的种植基地.为内蒙黄芪的药用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黄芪有多方面的药理和功效,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就国内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临庆应用综述.  相似文献   

5.
黄芪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继  徐纪民  赵京春 《中国药师》1999,2(4):211-213
黄芪是一味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历代中医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另有一种红芪来源于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它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原名“黄耆”,列为上品,后代诸家本草多有记载。1 黄芪的产地 黄芪产地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名医别录》陶弘景谓:“生白水(今四川松潘或碧口附近)者冷,补……生蜀郡(今四川梓潼、平武、成都、雅安)白水、汉中(今陕西南郑)。  相似文献   

6.
中药黄芪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是常用补气中药,其用药历史悠久,临床用药广泛。近年来,因黄芪栽培变异及多种混淆品充斥市场,致使黄芪质量良莠难辨,故其质量评价方法一直是黄芪药材研究的热点,其中如何建立体现中药整体观特点以及中医药特色的黄芪质量标准,一直是黄芪研究的难点之一。因此,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报道,分别从黄芪的形态学信息(来源、性状、显微)、化学信息(化学成分)、生物学信息(遗传和药效为核心)3个方面对黄芪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反映黄芪药材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和一致性,旨在为黄芪的质量控制及其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1],药用的有两种[2]。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3]。它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有人将中、日、朝三国的中医处方用计算机处理,黄芪的使用频率居于第11位。它最初载于《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间医学和官方医学中应用了不同种类的豆科黄芪,中国药典记载了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cus(Fisch)Bge.〕和内蒙黄芪〔A.mongolicus(Bge.)Hsio.〕的根部以及扁茎黄芪(A.complanatusR.Br.)的种子作为法定药物,膜荚黄芪在日本、朝鲜和苏联也被作为制剂中的成分而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该药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对治疗胃溃疡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报道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别名箭芪、绵芪、棉芪等.黄芪药用历史迄今已逾2 000年,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相似文献   

10.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aus(Fisch.)Bge.的根.在我国资源丰富,全国大范围种植.黄芪是最常用的中药,传统名方中以黄氏为主药且疗效显著者甚多.如黄芪建中汤、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等,近代名方则如抗心梗合剂、参芪、黄芪生脉饮等.  相似文献   

11.
黄芪具有补中益气、托疮生肌等功能。黄芪品种繁多,最常用者为内蒙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和山东荚膜黄芪(A.membranaceus),而以内蒙黄芪为佳。文献报道黄芪的主要活性成份为多糖①、三萜皂甙、氨基酸等。由于原生黄芪来源较  相似文献   

12.
黄芪是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 var.mongholicus(Bge.) Hsi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的干燥根,为甘肃大宗药材,其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黄酮、皂苷、生物碱、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有机酸等。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促进机体代谢、降血糖、利尿消肿等方面。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黄芪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梳理总结,围绕传统药性、功效、化学成分和不同配伍等方面对黄芪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Q-Marker)进行了预测分析,最终预测了黄芪多糖、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皂苷Ⅰ和Ⅱ、黄芪甲苷等中药成分,为黄芪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黄芪(Radix Astragali)别名黄耆、绵黄芪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ns(Fisch)Bge.和内蒙黄芪A.mongholicus Bge.的根,味甘,性温,为补气圣药,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效。临床用黄芪主要治疗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有研究表明黄芪多糖水溶液在短期内对体外成骨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 var. 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Fisch.)Bge。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文别名:箭芪、绵芪、口芪、黑皮芪、白皮芪、红芪、独芪等。黄芪属约有2000种,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均产,但主要产于北温带。中国产270余种,分布于东北至西南部。由于野生品较少,在中国各省区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疆产阿克苏黄芪(Arstragalus aksuensis Bge)的总皂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山西产的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为对照,比较阿克苏黄芪与蒙古黄芪皂苷类成分的异同.结果阿克苏黄芪总皂苷含量为4.713 mg*g-1,蒙古黄芪总皂苷含量为4.75 mg*g-1.结论二者总皂苷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所含皂苷成分不同,可用作二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  滕桂艳  朱波 《黑龙江医药》2001,14(2):129-130
现代药理学认为,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促进机体代谢,利尿,强心,降压等作用。目前已较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本文就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简述如下。1 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黄芪具有扩张冠脉、增强抗缺氧能力、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对重度 CHF 患者39例应用黄芪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 qd,2w 治疗,结果与  相似文献   

17.
黄芪注射液是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精制的灭菌水溶液制剂,其主要成分为黄芪总甙和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炎降压、养心通脉等多种功效.黄芪甲甙含量是生产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光检测法测定黄芪甲甙含量已有不少报道[1-4],但紫外低波长(203 nm)检测时,存在杂质干扰多,信噪比低,溶剂背景吸收难以消除等问题,另外样品前处理均较复杂,回收率不够稳定.本文使用SEP-PAK C18柱处理样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监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甙含量的方法,本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梁丽娟  谢俊大  赵奎君 《中国药房》2009,(36):2877-2878
黄芪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材,是常用的补气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黄芪药材为豆科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  相似文献   

19.
黄芪的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芪为重要的和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我国年产量很大,畅销中外。不仅在中医处方中,而且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上,也广泛应用各种剂型的黄芪,并取得了一定疗效,引起较普遍的注意。因此在对黄芪的各方面的科学研究,也已作了不少工作。在生药学、中医应用、药理研究等都有专著或综述。一、生药学简介黄芪为豆科紫云英属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ceus(Fisch)Bge.)或内蒙黄芪(A.mongholicus Bge.)的根。本属植物几分布于全世界。大概有1,600种(1,200~2,200,  相似文献   

20.
《中南药学》2017,(1):85-87
近年来,大量的医学研究证明中药黄芪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肾小球滤过屏障、调节免疫系统、改善水钠代谢、抑制炎症因子、抗癌、抗菌等作用。目前中药黄芪在肾脏疾病中应用广泛,对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及IgA肾病等多种慢性肾脏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使黄芪治疗肾脏疾病的研究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本文将对黄芪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