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景玲  胡晓燕  吴苏艳 《中国校医》2013,27(12):958-959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大咯血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患者加强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结果 3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经栓塞靶动脉和精心护理后即刻止血29例,72 h止血5例,咯血明显减少4例,其中3例栓塞术后2个月复发,二次栓塞成功,患者即时止血率达76%,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具有创伤小、止血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优点;充分做好围术期各项护理是确保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大咯血患者行胸部CT,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后,使用明胶海绵、PVA颗粒栓塞病变血管。结果: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24例(52.17%)即刻咯血停止;15例(32.61%)咯血显著减少,3d内咯血逐渐停止;共计治疗显效39例(84.78%)。7例(15.22%)治疗无效,其中2例(4.35%)死亡,5例转外科治疗。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症状均较轻,在3~5d后症状消失。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微创。为常规内科止血治疗无效,无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咯血患者在行支气管动脉栓塞(r3AE)后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是否可以提高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AE后是否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①联合组:在BAE后将垂体后叶素按0.1U/kg/h剂量持续静脉滴注或静脉泵入。②对照组:BAE后不再应用垂体后叶素及其它止血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控制出血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①联合组DSA有12例(63.2%)可见明确的对比剂外溢;全部患者可以见到病变侧支气管动脉增粗扩张,走形迂曲,杂乱;有7例为双侧出血,其余12例为单侧病变。对照组8例(53.3%)有对比剂外溢表现;有5例为双侧病变,另10例为单侧病变。②联合组控稍出血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礓)联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通过对症处理和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在BAE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的垂体后叶素显著减少了再出血风险,提高了BAE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经导管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5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动脉造影及动脉栓塞止血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再次出血情况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组50例患者手术成功47例,手术成功率为94%;术后再次出血者14例,再次出血率为28%,经再次出血影响因素分析,造影阳性栓塞再次出血率(25.7%)与经验性栓塞患者(33.3%)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再次出血率(47.1%)明显高于无凝血功能障碍者(18.2%),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个月随访,并未出现腹膜炎、肠穿孔、肠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腹痛,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最后死亡8例,病死率为16%。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经导管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妇产科急性出血患者开展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所呈现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为该类病种临床治疗积累实践性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新昌县人民医院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急性出血产妇,均行常规子宫动脉结扎术,为对照组;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出血产妇,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为研究组。记录两组产妇治疗前1d及治疗后48h末的血红蛋白值、术后出血量及总手术时间,同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总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少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7%(8/30),对照组为67.6%(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于妇产科急性出血患者相较于子宫动脉结扎术,能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并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杨国华 《中国校医》2019,33(10):75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后肺结核大咯血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BAE治疗的7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2组,其中复发组(30例)与未复发组(48例),分析肺结核大咯血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2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过度焦虑或紧张、过早活动或活动不当、剧烈咳嗽、并发并发症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过度焦虑或紧张、过早活动或活动不当、剧烈咳嗽、并发并发症为影响肺结核大咯血患者BAE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过度焦虑或紧张、过早活动或活动不当、剧烈咳嗽等均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BAE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需通过心理干预、控制呼吸等方式,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7.
杨国华 《中国校医》2019,33(10):75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后肺结核大咯血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BAE治疗的7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2组,其中复发组(30例)与未复发组(48例),分析肺结核大咯血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2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过度焦虑或紧张、过早活动或活动不当、剧烈咳嗽、并发并发症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过度焦虑或紧张、过早活动或活动不当、剧烈咳嗽、并发并发症为影响肺结核大咯血患者BAE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过度焦虑或紧张、过早活动或活动不当、剧烈咳嗽等均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BAE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需通过心理干预、控制呼吸等方式,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栓塞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6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观察组中行栓塞介入止血成功率31(93.93%)优于对照组25(75.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时,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止血效果较好,使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郭红  秦吉祥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322-4323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难治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其中6例栓塞术后咯血完全控制,4例患者术后有少量咯血,均于1周内咯血逐渐消失,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半后咯血复发,行再栓塞术后咯血完全控制,有效率为100%。2例患者术后d2出现胸痛或背痛,均自行缓解,1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支气管扩张难治性咯血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裘佶 《工企医刊》2007,20(1):6-7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组12例患者,6例为支气管扩张致咯血,4例为肺结核致咯血,2例为肺癌致咯血,均以明胶海绵颗料及明胶海绵条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结果:12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立刻止血,即时止血率为100%.随访4个月~3年均无复发.2例肺癌患者死亡,但死亡原因均不为大咯血.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疗效迅速、确切,并发症少,应为治疗急性大咯血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抢救急性动脉大出血中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例动脉性大出血患者介入诊治资料。均采用改良式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入路,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用明胶海绵栓塞出血靶血管或注射血管收缩剂进行止血。结果:37例大出血患者(盆腔大出血2例。肾出血5例,胆道术后大出血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8例,下消化道出血5例,肝癌破裂出血1例,妇科大出血8例,支气管大咯血7例),30例一次性栓塞止血成功,1例两次栓塞止血,1例栓塞止血失败,5例下消化道出血经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明显。结论:介入放射学经皮选择性及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对动脉性大出血定位诊断明确。经导管栓塞出血靶血管或注射血管收缩剂止血安全、高效,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就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肺结核咯血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入院的肺结核咯血患者60例,以每组3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BAE治疗;对照组则接受传统内科保守方法治疗肺结核咯血。通过统计和对比两组病例的治疗情况和效果评价该治疗方式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临床显效率观察组较大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E治疗对于肺结核咯血较传统治疗方法而言,止血效果明显,现阶段完全可作为肺结核咯血的首推方法,切实降低了肺结核咯血的复发几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法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方法,评价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大咯血或长期反复咯血的病人,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用明胶海绵栓塞支气管动脉。15例病人中,支气管扩张10例,肺结核3例,隐源性2例。首先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造影,确定出血血管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并用明胶海绵条加固,直到支气管动脉闭塞为止。结果:立即止血10例,术后咯血完全停止;5例咯血明显减少,其中2例仅痰中带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咯血停止。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3例复发并再次治疗。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方法,止血迅速且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0年--2011年收治的298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术(BAE)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268例患者栓塞后立即止血,随访一年无复发,逐渐止血者24例,其中有4例第一次栓塞后复发经再次栓塞后治愈,6例动脉狭窄或发育畸形,无法实施栓塞失败.结论 BAE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较为安全、有效,且能缩短住院日,复发率低,值得在边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胡守章 《现代医院》2014,(11):58-59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治疗安全性。方法 182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详细记录造影血管支、栓塞血管支及栓塞材料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4个月2年,其中治愈143例,显效22例,无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7%,治愈率为78.6%。治疗后共28例患者出现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均明显缓解,未出现肺栓塞、脊髓动脉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可作为大咯血的有效治疗措施,具有损伤程度轻、并发症少、病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微导管在介入治疗大咯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肺癌及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方法:对335例经内科止血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结果:335例患者治疗后即时止血率为100%,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5%和96.7%,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可快速有效治疗肺结核、肺癌及支气管扩张咯血,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SSBAE)治疗咯血的可行性、安全性、疗效,并发症。方法 29例咯血病人,男24例,女5例。年龄35-71,平均54岁。支气管扩张9例,肺结核12例,肺癌8例。共32例次SSBAE治疗。结果 29例病人,进行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33次,插管成功率96.9%(32/33),32次栓塞成功病人获立即止血效果:完全控制的21例(65.6%),不完全止血10例次(31.3%),无效1例(3.1%)。止血不完全的10例病人中,1例支扩,3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6例原发性肺癌。随访2-32月,7例复发出血,其中3例为慢纤空肺结核,余4例为肺癌病人。所有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是一安全,止血迅速、疗效确切的治疗措施,除肿瘤外,期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肺结核并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共 2 1例 ,其中危及生命的急性大咯血 9例 ,另 12例为顽固性慢性咳血 ,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理想 ,不能控制病情 ,从而寻求介入治疗。全部病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DSA造影 ,首先明确出血部位 ,然后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2 1例病人一次栓塞成功 19例 ,2例病人因肋间动脉供应脊髓和同侧胸廓内动脉供血 ,无法超选择到位而未能栓塞。 2 1例中栓塞一条血管者 17例 ,2条以上者 4例 ,即时止血率 90 % ,9例大咯血者立时止血率 10 0 %。所有病例均经 1年以上的随访 ,4例在半年内又有少量出血 ,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 ,1例于 1年后又发生大咯血 ,再次进行了介入治疗。结论 介入治疗在肺结核急性大咯血和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顽固性出血患者治疗中 ,疗效肯定 ,只要能完全栓塞供血动脉 ,可以立即见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急性大出血及反复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宫颈癌出血的患者采用股动脉穿刺逆行插管术,注入明胶海绵或碘化油至肿瘤的供血动脉,观察止血效果。结果21例于栓塞后24小时内完全止血,9例72小时内止血,2例于栓塞1周后仍有出血,宫颈癌患者栓塞止血总有效率为94%,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颈癌急性大出血或反复出血时,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迅速而有效的止血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大咯血为内科急症,以往多采取内科保守治疗,静脉输注垂体后叶素为首选,辅以其他辅助治疗[1 ] ,病死率为5 0 % [2 ,3] 。支气管动脉栓塞(BAE)为治疗大咯血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了病死率。现就我院应用BAE治疗急性大咯血患者32例,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我院2 0 0 0 - 2 0 0 3年内科大咯血病人32例,其中支气管扩张2 2例,肺癌3例,肺结核2例,血管畸形4例,二尖瓣狭窄1例。DSA造影表现:咯血病变的间接征象有血管迂曲、扩张、末梢紊乱2 9例,直接征象:造影剂外溢、涂抹5例。同时伴有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瘘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