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3-溴丙酮酸(3-BRPA)联合阿霉素(ADM)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3-BRPA 80、160、320mol/L作用于MDA-MB-231乳腺癌细胞18 h后,测定其对细胞内ATP的影响;分别用3-BRPA 10、20、40、80、160mol/L和ADM 0.75、1.5、3、6、12mol/L,以及3-BRPA 80mol/L与ADM 0.75、1.5、3、6、12mol/L合用作用于MDA-MB-231乳腺癌细胞24、48和72 h后,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情况;3-BRPA 80mol/L组、ADM0.75mol/L组以及3-BRPA 80mol/L与ADM 0.75mol/L合用组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 24 h后,利用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3-BRPA 16mol/L、ADM 0.2mol/L以及3-BRPA 16mol/L与ADM0.2mol/L合用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5 d后观察对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3-BRPA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 ATP的生成有抑制作用;3-BRPA联合ADM后可明显增强ADM的细胞毒性作用;3-BRPA 80mol/L与ADM 0.75mol/L合用组诱导乳腺癌细胞MDA-MB-231 24 h凋亡率为3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BRPA单用组和ADM单用组(P0.01);3-BRPA增强ADM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集落克隆形成的抑制作用。结论:3-BRPA可以增强ADM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增强ADM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在增强乳腺癌细胞对3-溴丙酮酸(3-BrPA)敏感性中的作用,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MTT法检测3-BrPA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溴化丙啶单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己糖激酶Ⅱ、乳酸脱氢酶、乳酸、三磷酸腺苷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CT1蛋白的表达,瞬时转染cDNA上调MCTl的表达后,检测3-BrPA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三磷酸腺苷水平的影响.结果 3-BrPA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不明显,200 μmol/L作用24 h后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仅为8.72%和7.8%;但200 μmol/L 3-BrPA作用MCF-7细胞24 h后其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为84.6%和82.3%.MDA-MB-231细胞的MCT1过表达后,200 μmol/L 3-BrPA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72.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5、50、100、200 μmol/L 3-BrPA作用细胞6h后,细胞内三磷酸腺苷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分别为96.98%、88.44%、43.3%、27.56%.结论 MCT1能增强乳腺癌细胞对3-BrPA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将3-BrPA转运到细胞内,从而抑制细胞糖酵解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取对数期生长细胞分为芹菜素40、80、160μmol/L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芹菜素40、80、160μmol/L和生理盐水进行处理。处理24、48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48h后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处理48h后,Pro-Caspase-3、Caspase-3和Caspase-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TT和流式结果显示,芹菜素80、160μmol/L处理组在24、48h均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生长,且160μmol/L处理组比80μmol/L处理组的抑制作用更强。40μmol/L处理组在24h显示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有一定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芹菜素40、80、160μmol/L组和空白对照组处理细胞48h后,Caspase-3和Caspase-6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芹菜素浓度的增高而依次上调,同时Pro-Caspase-3蛋白表达逐次降低。结论:芹菜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3、6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酵解抑制剂3-溴丙酮酸(3-BrPA)诱导乳腺癌细胞SK-BR-3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3-BrPA对乳腺癌细胞SK-BR-3增殖的抑制作用;碘化丙啶(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水平;DHE荧光探针标记法检测细胞内超氧阴离子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MTT结果显示,3-BrPA可抑制SK-BR-3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80、160、320μmol·L-1的3-BrPA诱导SKBR-3细胞24 h的凋亡率分别为6.7%、22.3%、79.6%。80、160、320μmol·L-13-BrPA作用于SK-BR-3细胞5 h后,细胞内AT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87.7%、60.6%、23.7%。160μmol·L-1的3-BrPA增加SK-BR-3细胞中活性氧的生成,同时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 3-BrPA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SK-BR-3的增殖活性,引起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并且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的糖酵解从而减少ATP的产生并升高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T)HS-10296对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HS-10296处理MDA-MB-231细胞24、48、72 h。CCK-8法检测MDA-MB-231细胞存活率;集落克 隆法检测HS-10296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JC-1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自噬抑制剂氯喹预处理后分为不含药物的对照组、单用氯喹组、单用HS-10296(4、6 µmol/L)组和两者联合组,CCK-8法检测MDA-MB-231细胞对HS-10296的敏感性变化;Western blot分析HS-10296对MDA-MB-231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以及EGFR信号通路的影响。 结果 CCK-8和集落克隆结果显示,HS-10296对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P<0.01),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8.393、2.777、2.016 µmol/L。JC-1与流式细胞术显示HS-10296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8 µmol/L HS-10296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为(21.63±2.97)%。电镜观察到经HS-10296处理后,细胞内出现自噬囊泡,使用氯喹预处理细胞后,观察到抑制自噬可增强HS-10296诱导的细胞死亡。Western blot显示经HS-10296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出现活化形式,并对其底物PARP进行剪切。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B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HS-10296可抑制细胞内EGFR及AKT蛋白的磷酸 化。结论 HS-10296可通过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iRNA沉默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增强顺铂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敏感性,以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
新的靶点。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2、4、8、16 μmol/L)顺铂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PI/Annexin
V 双染检测顺铂(8 μmol/L)对siRNA转染沉默GRP78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的影响,同时将未转染和转染空质粒乳腺
癌细胞MDA-MB-231 作为空白和阴性对照;Western blot 检测顺铂(8 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DA-MB-231 不同时间(0、6、
16、24 h)GRP78的表达以及siRNA转染沉默GRP78乳腺癌细胞MDA-MB-231 中GRP78的表达。结果8 μmol/L顺铂作用于
乳腺癌细胞MDA-MB-231 24、48、72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3.13%、54.22%、35.79%,但24 h细胞凋亡率仅为10.8%。将GRP78
沉默后,细胞的凋亡率为24.6%,沉默GRP78并合用顺铂进行刺激,细胞的凋亡率为48.9%,明显高于单用顺铂组。用顺铂刺激
乳腺癌细胞MDA-MB-231 GRP78表达先上调后有减弱趋势,而siRNA转染沉默GRP78后,GRP78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抑制
GRP78的表达可以增加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率,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38-42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隐丹参酮处理MDA-MB-231细胞24 h。采用MTT、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对MDA-MB-231细胞活性、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中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0μmol/L对照组相比,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隐丹参酮组MDA-MB-23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隐丹参酮在20μmol/L浓度时MDA-MB-231细胞凋亡率为(6.34±0.52)%,与对照组(6.09±0.76)%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40μmol/L、80μmol/L浓度时MDA-MB-231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8.74±0.65)%、(28.04±3.08)%,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浓度组之间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隐丹参酮在40μmol/L、80μmol/L浓度时,MDA-MB-231细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下调(P0.05),同时,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隐丹参酮可诱导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ax、Caspase-3和抑制Bcl-2等凋亡调控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体外观察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联合阿霉素(Adriamycin,ADM)抗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效应。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DMY、ADM单独应用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利用中效原理判定两药合用的效应,应用联合作用指数来定量DMY与ADM的联合作用。结果 DMY和ADM对MDA-MB-231细胞有剂量依赖性的增殖抑制作用,作用48h,DMY和ADM的IC50值分别为54.8μg/ml和1.3μg/ml。中效原理分析显示,当抑制效应(Fraction affected,fa)≤0.75时,两药联合应用为协同效应;在相同的抑制效应下可明显降低DMY和ADM单用时的使用剂量。结论 DMY可以增加MDA-MB-231对ADM的敏感性,降低其有效治疗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2-脱氧-D-葡萄糖(2-deoxy-D-glucose, 2-DG)联合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 HCPT)对乳腺癌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2-DG(0、1.25、2.5、5、10、20 mmol/L)、HCPT(0、5、10、20、40 μmol/L)单独作用以及5 mmol/L 2-DG与各浓度HCPT联合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与MCF-7,使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溴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检测5 mmol/L 2-DG、10 μmol/L HCPT单独作用以及联合作用对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不同浓度2-DG作用于MDA-MB-231细胞6 h后,测定细胞内ATP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Akt、P-Akt、Bcl-2/Bax、PARP、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结果  5 mmol/L 2-DG与HCPT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处理48 h结合指数(CI < 1),合用组凋亡率均高于单用组(P < 0.05), 同时两者合用抑制Akt蛋白的磷酸化以及增加了Caspase-3蛋白的活化,增加了对PARP蛋白的剪切。  结论  2-DG联合HCPT可以协同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能量生成以及抑制Akt蛋白的磷酸化和增强Caspase-3蛋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和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白藜芦醇浓度≥25μmol/L时,对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1).12.5、25.0、50.0、100.0和200.0μmol/L的白藜芦醇作用12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分别为(10.86±0.29)%、(17.36±1.20)%、(28.80±1.34)%、(38.78±1.19)%及(58.96±1.26)%,与对照组凋亡率(3.53±0.25)%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存在浓度依赖关系.10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12、24及48h,凋亡率由(38.78±1.19)%增加至(70.32±0.9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存在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白藜芦醇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方式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白藜芦醇可能通过诱导凋亡作用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DAMB-23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处理24、48、72 h,MTT法测定其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熊果酸(浓度分别为20、40、80μmol/L)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光光度计检测Casepase-3、Casepase-9相对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p16、p27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熊果酸(浓度10~100μmol/L)能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熊果酸(浓度分别为20、40、80μmol/L)作用MDA-MB-231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5%、21.4%、36.6%,对照组凋亡率仅为2.2%;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熊果酸能抑制细胞的G1期行进和G1/S转换,S期细胞比例降低;Casepase-3、Casepase-9的相对活性显著增加;p16、p27的表达升高,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熊果酸能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16、p27表达阻滞细胞周期并增加细胞Caspase-3、Caspase-9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熊果酸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与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药物联合处理MDA-MB-231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药物的生长抑制效应;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测定MDA-MB-231 细胞bcl-2家族蛋白表达.结果:75 μg/ml的西妥昔单抗与10 μmol/L的吉西他滨联合作用于MDA-MB-231细胞的48 h 存活率为48.53%;75 μg/ml的西妥昔单抗与2 μmol/L的吉西他滨联合用药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为 45.7%,较单用吉西他滨的凋亡率16.5%明显提高(P〈0.01);单用吉西他滨可以使蛋白 bcl-2 表达下调,合用后较单用下调更加明显.结论:西妥昔单抗与吉西他滨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细胞有抑制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两者联合表现为相加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性钾离子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4-AP)对多西紫杉醇(DOC)抗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比色法分析DOC、4-AP以及两药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法和PI单染法检测2种药物对MDA-MB-435S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0.04~50μmol/LDOC可剂量依赖性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的增殖;4-AP(5mmol/L)本身具有抑制MDA-MB-435S细胞的增殖作用,并可使DOC(25μmol/L)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达最大抑制率的时间明显提前,DOC和4-AP对MDA-MB-435S细胞的增殖抑制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DOC(2μmol/L)单用24h时促进MDA-MB-435S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不明显,当与4-AP(5mmol/L)联合应用后能明显增加细胞早期凋亡的发生率;单用DOC可使MDA-MB-435S细胞阻断在G2/M期,单用4-AP可使MDA-MB-435S细胞阻断在G0/G1期,两药联合应用可使细胞阻断在G2/M期。结论DOC和4-AP分别在G2/M期和G0/G1期抑制MDA-MB-435S细胞增殖,4-AP通过促进DOC诱导MDA-MB-435S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NRGs/ErbB2这种配体作用方式的信号通路活化,进而研究神经调节因子(Neuregulins'NRGs)对ErbB2受体信号转导活化和细胞增殖生长的作用.方法:以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为研究对象,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RG的表达.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处理两株细胞,MTT法检测比较两株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求出AG825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的IC_(50).40 μmol/L AG825处理MDA-MB-231细胞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与MCF-7细胞比较,MDA-MB-231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生长能力.NRG在MDA-MB-231细胞内呈显著表达,MCF-7细胞中无NRG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可见分子量44 kD的NRG抗体阳性反应条带.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后,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AG825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的IC_(50)为56.59 μmol/L.40μmol/LAG825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阻滞在G_0G_1期(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1).结论: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可能通过NRGs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方式使ErbB2受体信号转导处于激活状态,这与其高增殖、低凋亡恶性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溴丙酮酸(3-bromopyruvate,3-BrPA)联合顺铂体外抗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3-BrPA、顺铂单用及联用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选择低于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40 μmol/L 3-BrPA与1 mg/L顺铂单独和联合作用A549细胞48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3-BrPA作用A549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己糖激酶(hexokinase,HK)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3-BrPA对细胞内HK活性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3-BrPA浓度大于20 μmol/L时对A549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与单用顺铂组比较,3-BrPA联合顺铂组可显著增强顺铂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P<0.01);3-BrPA作用A549细胞48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到3-BrPA组大多数细胞出现凋亡,而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更加明显,部分区域出现细胞碎片等坏死征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3-BrPA和顺铂单用组及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P<0.01);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3-BrPA可将A549细胞阻滞于G1期;HK活性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3-BrPA组HK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 3-BrPA有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且与顺铂具有协同抗肺癌A549细胞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肺癌细胞糖酵解,进而影响肺癌细胞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6.
As2O3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As2O3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端粒酶及其亚单位hTERT-mRNA活性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s2O3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不同时间后,MTT比色法检测As2O3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TRAP-PAGE-银染法检测As2O3作用后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RT-PCR法测定MDA-MB-231细胞hTERT-mRNA的表达。结果:As2O3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且存在浓度、时间效应关系,其24 h IC50为24.73μmol/L,48 h IC50为6.99μmol/L;用终浓度分别为10、20、40μmol/L的As2O3与MDA-MB-231细胞作用24h、48 h,银染条带显示出端粒酶活性显著下降;RT-PCR产物电泳条带显示出hTERT-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As2O3在体外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生长,具有较明显的细胞毒作用;As2O3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端粒酶及其亚单位端粒酶逆转录酶的活性,且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结构类似物黄芩苷诱导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株MDA-MB-231(ER-)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不同剂量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及黄芩苷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RT-PCR技术分析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bcl-2、bax 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效、量效关系,IC50为151 μmol/L;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黄芩苷作用细胞48 h后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着黄芩苷的浓度增加而增大,并阻滞细胞于G2/M期;RT-PCR结果表明,黄芩苷作用细胞后bax mRNA水平的表达增加而bcl-2的表达降低. 结论:黄芩苷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bax的表达和干涉细胞周期而发挥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TRAIL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染色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se-8、Caspase-3相对活性;DAPI细胞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50μmol/L和100μmol/L白藜芦醇分别与50 ng/mL TRAIL联合作用后,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62.43±2.07)%和(87.32±1.44)%;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59±1.44)%和(73.72±1.96)%,与单独应用相应浓度的白藜芦醇和TRAIL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50ng/mL TRAIL分别与50μmol/L和100μmol/L白藜芦醇联合作用后,Caspase-8、Caspase-3的相对活性为(0.282±0.008)、(0.386±0.013)及(0.437±0.05)、(0.521±0.03),与对照组及单用TRAIL、白藜芦醇比较均明显增强,差异显著(P<0.01).结论 TRAIL与白藜芦醇联合可协同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白藜芦醇增强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Caspase-8和Caspase-3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金雀异黄素对乳腺癌细胞株线粒体损伤和G2/M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金雀异黄素(12.5、25、50、100、150、200μmol/L)作用48 h对MDA-MB-231和MCF-7细胞的增殖影响;碘化丙啶单染法检测金雀异黄素(50、100、150μmol/L,48 h)对MDA-MB-231和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JC-1、MitoTracker Orange CMTMRos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金雀异黄素(50、100、150μmol/L,48 h)对MDA-MB-231和MCF-7细胞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金雀异黄素给药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对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P<0.01);金雀异黄素可诱导MDA-MB-231和MCF-7细胞发生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P<0.05,P<0.01);金雀异黄素可有效降低MDA-MB-231和MCF-7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并降低线粒体活性(P<0.05,P<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溴丙酮酸(3-BrPA)增强人鼻咽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3-BrPA和顺铂对鼻咽癌HNE1细胞增殖的影响。集落克隆形成实验观察3-BrPA和顺铂对HNE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分析细胞早期凋亡情况。DA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变化。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ATP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ATP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Mcl-1、Bak蛋白的表达。结果3-BrPA(20、40、80、160、320 μmol/L)、顺铂(2、4、8、16、32 μmol/L)以及80 μmol/L 3-BrPA联合不同浓度顺铂都能明显抑制HNE1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8 μmol/L 3-BrPA+0.8 μmol/L顺铂组细胞集落数明显低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P < 0.01)。80 μmol/L 3-BrPA+8 μmol/L顺铂组细胞红色荧光向绿色荧光转变明显;细胞核碎裂及核固缩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P < 0.01);细胞内ATP水平明显低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P < 0.01);Bcl-2、Mcl-1蛋白的表达降低,Bax、Bak蛋白的表达增高,与3-BrPA、顺铂单独处理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3-BrPA能诱导HNE1细胞凋亡,并能增强HNE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ATP水平以及下调Mcl-1和Bcl-2表达、上调Bak和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