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性,71岁。于半月前自觉吞咽食物梗噎,进食困难,有烧灼感。呕吐物为食物。有声嘶、呛咳病史,并伴有持续性胸背疼痛。于1990年12月4日入院。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女,46岁。因进行性下咽梗阻40d,且伴胸骨后疼痛及呕吐,于1978年6月26日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106次/min,血压15/9.3kPa。较瘦有轻度脱水,浅表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食道平滑肌肉瘤较少见,最近我院见到1例,兹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0岁。因食后呃逆、上腹部胀痛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X线检查食道下段长约5cm管腔内充盈缺损,边缘较光滑,钡过有偏流现象,临床及X线诊断均为食管平滑肌瘤。手术所见:食管下段结节状肿物,呈分叶状,约8cm×4cm,呈暗红色质韧有包膜,肿块表面坏死出血,行瘤体局部摘除,病理报告为平滑肌肉瘤。术后1年余,病人又因进食不适伴呕吐而就诊,X线表现,可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4岁。因中上腹部隐胀痛2月伴恶心、呃逆就诊。发病后无呕血或便血,无溃疡病史,无明显体重减轻。查体:心肺正常。中上腹部有深压痛,肠鸣音正常。血红蛋白142g/L,白细胞8.2×10~9/L,血小板102 ×10~9/L,大便隐血(-)。心电图正常。行纤维胃镜检查,见胃底局灶性充血、肿胀、胃底小弯侧近贲门处有一半圆形隆起息肉样物,直径约1.5cm,表面光滑,未见糜烂,呈鲜红色,基底部较宽,粘膜质脆,轻触易出血。胃窦、胃体部未见溃疡。胃镜诊断:①胃底息肉样改变、胃癌?②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胃体部)。在息肉顶部及基底部共取活组织3块,病理诊断为炎性息肉,未见癌。曾两次复查胃镜及取活检病理切片,胃镜下见息肉已经逐渐增大,末次复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男,55岁,消瘦乏力,食欲减退一年余。曾因摔伤后在某院诊为“脾脓肿”行剖腹探查腹腔引流术,经消炎支持疗法后引流管内每天仍流出混有坏死组织的脓性液体200余ml,身体渐瘦,乏力贫血,左上腹日渐膨隆。半年后以腹腔脓肿入我院。入院时体检呈慢性病容,消瘦贫血外观,左上腹明显膨隆,中腹有纵行疤痕,中段瘘口处有一胶管通向左上方,深达15cm,左上腹可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 男患,54岁。左上腹部包块1a,近3个月生长迅速伴有明显腹胀与行动不便。发病以来无消化道出血、腹痛、发热病史。入院查体:见腹部高度膨隆,于剑突下至耻骨联合上均可触及巨大椭圆形肿物,占居整个腹部,似呈囊性,活动受限,界线不清。各项血常规、生化检验无异常。彩超:腹部巨大混合性肿物,来自后腹腔可能性大。CT:原发性腹腔占位性病变,不除外恶性肿瘤。充分准备后于2000年6月26日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瘤体表面略呈凹凸不平,附有粗大血管环绕并与大网膜紧密粘连,分离后将瘤体托出腹腔,测体积30… 相似文献
7.
胡某,男,45岁。因咽部不适,进食略感梗阻数年,近月来突感吞咽困难伴胸部剧烈疼痛于1992年7月11日入院。查体:体温38℃,心率88次/分,血压17.1/12kPa。消瘦、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胸闷气促。化验:白细胞10×10~9/L,中性0.80,淋巴0.90。胸透:纵隔阴影增宽、双肺未见异常。钡剂食管造影:食管下段呈漏斗状狭窄,以上食管扩张;食管后壁可见不规划充盈缺损,呈结节状,位于食管中段。诊断:食管癌并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行食管中下段贲门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手术见肿块位于食管中下段后壁,约5cm×6cm×4cm,有完整的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2岁。上腹部肿块二月,增大伴剧烈疼痛半月于1994年3月2日入我院。2个月前感上腹饱满,逐渐扪清一鸭蛋大肿块,伴持续钝痛,无腹胀,大小便正常,未行诊治。半月前无诱因下突然上腹部剧痛,肿块迅速增大,无恶心、呕吐,轻度腹胀,大便干结,无黑便。既往史和家族史无特殊情况。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发育正常,消瘦,贫血貌,心肺正常。上腹部饱满,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肝脾未触及,脐上可扪及一10cm×10cm 相似文献
9.
10.
吕军吉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1)
食管平滑肌肉瘤是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今将我院1988年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男,61岁。间歇性吞咽不畅伴胸骨后烧灼痛10个月,加重10天,于1988年10月22日入院。食管钡剂造影:平第5~6胸椎处,管腔内约8cm×3cm 大小的梭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略示分叶,食管粘膜皱壁受压移位,病变处食管呈梭形扩 相似文献
11.
12.
14.
15.
16.
刘海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999,2(6):547-547
食管平滑肌肉瘤比较少见,1902年由HOWARD首先报道。迄今,国外文献报道45例[1];国内文献最多一次报告7例[2]。本文报告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平滑肌肉瘤。1 病例报告 例1:男,40岁,上腹不适伴吞咽疼痛7个月于1989年6月10日入院。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下段4cm充盈缺损,粘... 相似文献
17.
刘海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999,2(5):430-430
食管平滑肌肉瘤比较少见,1902年由Howard首先报道。迄今,国外文献报道45例[1];国内文献最多一次报告7例[2]。本文报告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平滑肌肉瘤。1 病例报告例1,男,40岁,上腹不适伴吞咽疼痛7个月于1989年6月10日入院。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下段4cm充盈缺损,粘膜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复习了胃平滑肌肉瘤的有关文献,讨论了胃平滑肌肉瘤临床和肿瘤的病理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问题。胃多发性平滑肌肉瘤十分罕见,查阅国内、外文献仅1例报道。本文报道为第2例,并提出了多中心生长问题。 相似文献
19.
胃平滑肌肉瘤较少见,国内有些报道,临床诊断困难,早期诊断可提高5年生存率,发病较胃癌早10~15年。近我们遇到一老年胃平滑肌肉瘤,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女,29岁。因不规律性心窝部疼痛2年,黑便1个月于1991年4月9日入院。当时病人神志清,面色和口唇苍白。T37℃,P90次/min,Bp15/10kPa。心肺正常,腹部平软,肝脾不大,心窝部压痛(+),无包块。WBC:11.0×10~9/L,Sg:0.70,RBC:2.25×10~(12)/L,Hb:40g/L。肝功能无改变。胃镜:贲门小弯侧可见新鲜出血,局部粘膜糜烂。以糜烂性胃炎并发出血行输血、止血治疗。住院8天便色转为正常出院。以同样病史于1991年5月25日二次入院。查体同前。胃镜:胃底贲门大弯侧可见半球形肿物,面积约1.0cm×2.0cm。取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