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兴华 《世界中医药》2009,4(3):142-143
《素问·宣明五气篇》主要以五脏为中心,结合五行学说,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活动变化的规律,并从病因、脉象、药物性味、饮食忌宜等方面,加以分类归纳。邓沂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于己百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黄帝内经》教学工作20余年,不仅理论水平过硬,而且临床经验丰富。邓师认为《素问·宣明五气篇》中“五气所病”乃指五脏气机失调,所见特殊症状为主,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笔者在硕士学习期间有幸随师临教,以下择其“五气所病”治验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 (篇名解释) 本篇从生理、病理、诊断等方面,论述了五脏与五体、五味、五色、五脉之间相生相克、相因相成的关系,体现了“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观点。高士宗说:“天主生,地主成,五脏之色征于外,天气之所主也,五脏之脉行于内,地气之所主也。色者气所附,脉者味所归,合色脉气  相似文献   

3.
“■饪”■气”二词,先后见于《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第一”,及“五藏风寒积聚第十一”。前篇:“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后篇;“病有积,有聚,有■气……。■气者,胁下痛,按之财愈,复发为■气。”《医宗金鉴》[按]云:“字典  相似文献   

4.
中药基本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七情、毒性、作用趋势、十八反、十九畏等内容,这些基本理论的形成,是以古代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按阴阳的属性把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气,温热者属阳,寒凉者属阴;按着木火土金水自然之常性,把药物分类为酸苦甘辛成五大类;又按五行之规律把五味、五包与五脏对应起来,总结出五味五色入五脏的归经理论;根据阴阳的属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的"咸入肾"理论揭示了五味之咸与五脏之肾的密切关系。生理上,"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咸,先走肾","咸生肾";病理上,"五味入胃,各归其所攻","咸先入肾","夭之由也";治疗上,后世多用盐引药气入肾脏以治其病。  相似文献   

6.
中药中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分别依次归属于肺、脾、肝、心、肾五脏,《内经》对此称为“五味所入”。如《素向·宣明五气篇》中就提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也是后来形成药物归经学说的理论依据之一。据此理论,五味对五脏当分别有特定的选择作用,在众多的药物中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五味所入”又称为“五入”或“五味所合”,是指中药中的辛、甘、苦、酸、咸五种药味分别依次归属于肺、脾、心、肝、肾五脏.“五味所入”最早见于《素问·宣明五气》篇,它是指导中医临证用药、中药归经以及食疗的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自先秦战国时期提出后,历代相传,至今仍受到中医药界的重  相似文献   

8.
《素问·宣明五气》所论“五气所病”阐明了人体五脏之气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特点, 历代医家对此认识不一。本文针对各家看法展开讨论与总结,并结合临床经验,旨在阐明“五气为病” 理论对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内经》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源,内容广泛,其中关于五味的论述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内容既有专篇,亦多散列他篇。综合诸篇,可以发现五味更多的临床运用规律,并进一步理解《内经》阴阳五行的含义,以更好地服务临床。五味与五气相对应。气属阳,味属阴。气由天所生,味由地所化。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  相似文献   

10.
<正> [篇题解释] 本篇讨论了咳嗽的病因、病机、五脏六腑咳的症状和治疗原则等内容。因通篇专论咳嗽,故篇名“咳论”。 [本篇主要内容] 一、咳嗽的病因病机及与四时五脏的关系。二、五脏六腑咳的兼症和相互传变关系。三、咳嗽的治疗原则。 [原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相似文献   

11.
“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这一观点说明,五味对于人体五脏,虽各归所喜,但其所起的作用,却有利害不同的两面性。五味作用于五脏,积之日久,能增强各该脏之气,这是五味入胃后所起气化作用的一般规律,亦即药物或食物所发挥的治疗或  相似文献   

12.
<正> [篇题解释] 平人,为无病之人,即正常之人,亦即气血和平之人。气,在此指脉气;象,指脉的形象。如吴昆说:“平人,气血平调之人,气,脉气;象,脉形也。”高士宗说:“平人气象者,无病人之脉气与脉象也。”又《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本篇首论平人脉象,再论病人之脉象,且以平人脉象来衡量病人之脉象,故以“平人气象论”命篇。 [本篇主要内容] 本篇论述了平人的脉息至数与变化,以及各种疾病的脉象和诊察方法。其主要内容有: 一、计算脉搏至数的方法;平脉、病脉和死脉  相似文献   

13.
出于对《中医养生学》中四时五味观的质疑,从病理、四时、五味3方面分析《素问·脏气法时论》四时五味观的本源意义,认为该篇中的"脏气"为病理状态而非生理状态;所法之五"时"是天干物候十月太阳历的产物,其中的"长夏"大致在现行农历四月中旬到六月下旬的72天,读长(cháng)夏而非长(zhǎng)夏;调理脏气之"味"指食味而非药味。"脏气法时"系指五脏病态下的饮食调治而非生理情况下的饮食调养,《中医养生学》所持时味观不符合原文本意且其养生指导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14.
中药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目前中医界关于五味对应五行、五脏等关系的认识主要以《黄帝内经》为主,但《黄帝内经》中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论述也有让人费解之处。在《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下同)一书中也有关于五味与五行关系的描述,且该书还有以五味补泻五脏的方剂。然而这两部巨著在论述上述五味补泻五脏时出现了不同的内容,致使目前业界对五味补泻五脏的真实情况出现了模糊认识,难以识别孰对孰错。本文试以《辅行诀》中五脏小补、泻方的药味组合为切入点,分析五味与五行、五脏的对应关系,并阐明五味是如何补泻五脏的。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6):783-784
目的:探讨五味消渴方治疗糖尿病立方机理。方法:从五味消渴方的由来、组成及配伍特点、药物五味五性理论、五味补泻理论等方面归纳总结。结果:《灵枢》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五脏柔弱"为消渴(糖尿病)的重要病机。《素问》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脏精气不足,故当以五味养之。据此在《内经》五行理论指导下,紧密联系"五味"、"五脏",以五味消渴方论治糖尿病,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三、全篇小结本篇是运气七篇中讨论运气学说临来具体运用的专篇,也是运气七篇的总结.内容非常丰富。上分重要、 (一) 在总结气候变化与物化、疾病密切相关的基础上指出,作为医生必须认真研究运气学说,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和变化的规律,并从中得出诊断、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原文谓:“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  相似文献   

17.
郑建功 《养生月刊》2006,27(3):201-203
五味是古人对食物与药物从“味”的角度进行概括与分类,以说明其功用及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藉此指导人们养生与防病。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五类,实际上还有淡味。《黄帝内经》在叙述五味的功用的同时,常按五行学说将五味分属五脏,进一步说明五味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十分丰富,涉及面也十分广泛,今对其相关论述,尤其是在养生防病方面的论述,作如下探析。《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最先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其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说味相对于气(性),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18.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一、概说本篇论述五脏中风、中寒、真脏脉、三焦各部病证以及脏腑积聚等病证。因均属五脏病变,故合篇论述。五脏中风、中寒,断不同于《伤寒论》所论外感中风与伤寒,亦不同于中风历节病篇之中风。文中“风”,“寒”二字代表两种性质不同的病因。由阳、热、实邪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五脏证候即属中风,由阴、寒、虚邪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五脏证候则属中寒。  相似文献   

19.
早于《神农本草经》的《五十二病方》已有味的记载。《黄帝内经》用阴阳五行学说阐发人体生理、病理及治则等,并对药物性质进行归纳,把五味与五脏、五色、五臭等相配属。《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代以前的本草学成就,正式定名药的“四气”、“五味”,明确提出“药有酸、成、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记栽温性药有95种,热性药1种,寒性药125种,平性药123种;  相似文献   

20.
《灵枢·五色篇》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历代医家对此经文有两种不同的解析:关键在对入于脏腑之大气指何而言?附合王冰的医家认为,此大气即为大邪之气,其根据是遵《素问·热论篇》“大气皆去,病日已矣”至其大邪之气为何?未予阐明,顺其意即为:大邪之气入于脏腑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