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肺气虚证的认识及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肺气虚证的生理病理的研究和诊断标准的历史沿革的回顾,对肺气虚证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于进一步研究肺气虚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肺气虚证的实验研究—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Ⅰ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通过对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各种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提示:肺气虚证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流免疫功能均有降低,为探讨肺气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肺气虚证”肺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实验性“肺气虚证”肺组织病理学研究杨牧祥李澎涛韩树芬方朝义刘淑君王占波田元祥中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050091)关键词肺;中医学;病理学;大鼠在“肺气虚证”实验研究中,有关数据表明,“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存在着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并认为是“血瘀”之...  相似文献   

4.
肺气虚证定量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收集了182例肺系疾病患者的四诊资料,应用计数资料的两类差别方法,从四诊的角度探讨肺气虚证的定量诊断,建立了一个肺气虚证的计量诊断表,并进一步简化成诊断计分表。该表与全国对肺气虚证的诊断参考标准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3.4%,由于表是建立在基础上,因此可以认为是一个对肺气虚证较为客观化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肺气虚证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气虚证是肺系疾病的常见病证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本证发展缓慢 ,多是渐进性、持续性 ,进而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 ,后果严重 ,难以逆转 ,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第一位直接病因。目前对肺气虚证的研究涉及肺气虚证的诊断标准、肺气虚证实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肺气虚证的治疗研究等 ,均有待进一步深入。1 肺气虚证候研究的现状中医学认为 ,肺主气 ,合皮毛 ,司开合 ,输布精液于全身 ,维持各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肺主一身之气”,“诸气者 ,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篇》)。皮毛位于体表 ,是人体抗御外邪的屏障 ,肺气充则腠理…  相似文献   

6.
肺气虚证患者血清IL-8、TNF 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为肺气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方法:对58例老年肺气虚证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肺功能、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测定.结果:肺气虚证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肺气虚证候患者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肺气虚证患者气道阻塞,肺功能下降,而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升高,两者成负相关关系,共同参与肺气虚证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虚证大鼠血清IL-8、MDA、SOD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对肺气虚证大鼠血清白介素 8 (IL 8 )、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的实验研究,为肺气虚证客观定量化诊断和深入研究肺气虚证的本质提供依据。方法:将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复制肺气虚证模型,分别检测动脉血中IL 8、MDA和SOD水平。结果:模型组IL 8、MDA升高, SOD下降, (P<0. 05或P<0. 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肺气虚证大鼠血浆中IL 8、MDA和SOD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肺气虚证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及其中药干预的尿液代谢组学特征,探索其可能存在的生物标记物.方法 选择40例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气虚证组),给予六味补气胶囊进行干预,并设健康对照组37例.分别对健康对照组及肺气虚证组药物干预前后进行肺功能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仪检测尿液代谢物,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尿液代谢组学原始谱图和数据.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肺气虚证组治疗前肺功能明显下降(P<0.05),治疗30 d后仍低于健康对照组.肺气虚证组治疗前的代谢谱与健康对照组明显不同,但治疗后有向健康对照组回归的趋势.发现13种COPD肺气虚证可能的疾病标记物.结论 运用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发现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存在代谢谱改变,并发现其潜在的疾病标记物.对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进行中医药干预,其代谢谱具有积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肺气虚证大鼠肠组织sIgA含量的测定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熏烟及气管内加滴脂多糖的方法建立肺气虚证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肠组织sIgA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揭示肺与大肠的密切联系。结果肺气虚证大鼠肠组织sIg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肺气虚证大鼠肠道免疫功能降低,肺与大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肺气虚实验研究Ⅱ——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从血液流变学入手,探讨肺气虚证的客观指标。结果提示:肺气虚时全血粘度比、血浆粘度比、全血还原粘度及RBC压积均升高,RBC电泳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1.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朱文锋教授创立的"证素及证素辨证",从证素基本概念内容特征及发展、证素与证候要素辨识、证素数理研究方法、舌象与证素关系的研究以及证素相关的实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指出"证素"有望使中医诊治变得精准化、规范化,但证素的研究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有共识的研究机构,对所有证素进行逐一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医证候研究的几点想法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中医证候学研究是目前中医药研究工作的前沿领域.近年来,虽从不同的角度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本质而言,依旧没有明显的突破.虽然证候的传统定义是基本清楚的,但证候的宏观(定性)标准不十分规范,证候宏观(定性)标准量化研究方法有待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整个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证候的现代研究思路值得进一步探讨.在证候研究过程中,建议:(1)以现代疾病为切入点,从基本证候(单证)着手,逐步向复证研究过渡;(2)以人为研究对象,取得相当成果后再进行动物实验才有意义;(3)不仅要与生命科学接轨,更要与整个的自然科学接轨.  相似文献   

13.
对20余年来湿热证动物模型(包括温病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肾病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肺炎湿热证及多发性肌炎湿热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中医湿热证病因及证候特征的角度对不同的造模方法、造模条件进行比较评价,为湿热证实验研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湿热证是多种重大疾病常见证候,古今文献报道众多,多集中于疾病诊疗和单一疾病的关联分析,缺少对湿热证的证本质、分布规律、辨证标准研究等.本研究系统梳理已发表的现代证候文献,以"湿热证"+"临床研究or流行病学"为关键词,检索CNKI、万方、VIP、PUBMED等数据库,采用改良Jadad量表和质量指数量表分别评价和筛选全部文献,最终纳入193篇.对所选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湿热证临床研究关注度日益提高,发表文献增量明显;②湿热证是多种临床重大疾病的常见证候,以消化病、代谢病、泌尿系统疾病最为突出,但多为单病研究,罕见"异病同证"研究;③湿热证地区分布广泛,但病源区域却较为集中,多为经济发达区域,缺少全国性的协同攻关.因此,亟需系统开展湿热证的证本质研究,特别是湿热证在常见重大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胃炎、肾炎等疾病中的共性研究.同时,需要开展大样本、多区域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并建立湿热证现代辨识标准.  相似文献   

15.
大鼠和小鼠辨证论治方法和标准是具有中医药行业特色的方法和标准,其建立有助于满足中医药辨证论治研发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建立大鼠和小鼠辨证论治标准所开展的系列研发工作,发现:(1)大鼠和小鼠可以用于模拟中医临床的诊法和辨证,可以采集到大量的四诊信息,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2)利用大鼠和小鼠可以实现诊法和辨证的标准化、计量化,所建立的方法便于实验操作与普及;(3)正常大鼠和小鼠存在体质和证候的差异,常见疾病大鼠和小鼠会自发形成证候,发生证候的兼夹和演变,与人类近似;(4)证候存在复杂的物质基础,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各组织基因表达与剪接的差异;(5)利用大鼠和小鼠可以开展个体化辨证论治及计量化疗效比较与评价。该方法和标准的主要用途包括:(1)证候模型动物的证候属性鉴定;(2)中医基础学科的研究,如藏象理论、证候的物质基础、辨证论治方法和作用机制、中医诊断学等研究;(3)中医临床学科的研究,如辨证论治疗效的比较与评价、辨证论治方案的优化、防治未病的研究;(4)中药学科的研究,如中药药性的研究、中药和方剂的药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证候概念发展轨迹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概念是随着人类认识深度和广度的增加而逐渐发展的。证候概念的发展亦是如此。隋唐时期,明确了证候概念的内涵,形成了除六经以外的脏腑辨证纲领的雏形。宋金元时期证候内涵的发展,体现在各派医家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体悟,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探索与完善。明清时期,通过建立八纲辨证实现对辨证方法的规范和完善。当代,对于证候概念的发挥,表现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疾病及其证候进行的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论述中医证候理论与热力学理论的内在关联性,详细阐述采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基本原则、方法、技术、手段,以及热力学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特点和优势等,提出证候热力学研究概念.并举证典型的证候热力学病例、证候热力学循证研究及红外成像中医研究的文献报道,对证候热力学研究的科学性进行佐证.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回顾与学习2000年以来有关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的文献,以证候标准化研究流程为序,概述其获取辨证信息、建立辨证标准及检验辨证标准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分析其中利弊得失.指出: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标准化,两者之间的适配性较差;用专业知识判断或修正数理统计结果,两者之间的把握度较难;用临床疗效验证辨证标准,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较低.对目前的研究进行反省,正是为了争取早日建立科学的中医证候规范,从而为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规范化辨证基础上构建量化辨病论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型的规范化研究是证本质研究的前提与基础,但规范化辨证标准不一的混乱状况依旧存在,无法真正指导临床治疗,这主要是因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不恰当。在辨病分型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证候研究是证型规范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准确定量症状是证型规范化研究结论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有力保证,正确选择统计学方法是确定辨证阈值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采用统一量表,开展专家研讨,用复杂性科学理论,对证候进行处理是当前证型规范化研究的最好方法。证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无法反映证的全面情况,应在规范化辨证的基础上,针对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进行辨病论治,确立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临床科研中使用证候调查量表后反馈出来的未能展示辨证思维,未能体现整体特色,难以满足临床辨证要求,不便于临床操作使用,辨证结论不易确定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使中医证候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既符合中医自身特点,又能建立统一、客观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