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十年来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情况,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1998~2008年本所收治的65例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结脑患者占总住院人的2.8%,其发病年龄14~35岁占50.8%,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为28d;合并脑外结核占55.4%,结脑症状明显的平均占85.8%,伴有意识障碍及神经症状的占86.2%;高颅压占73.8%,脑脊液检查符合结脑阳性反应的平均占86.3%;经抗结核、降颅压、激素、脑细胞活化剂等综合治疗,好转出院的占89.2%,病情恶化死亡占6.2%。结论结脑的预后取决于抗结核治疗的早晚,以及开始治疗的正确与否。因此,更加提高早期的诊疗水平,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静脉系统血栓临床特点及降颅压治疗。方法对2003年至2009年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住院的30例脑静脉系统血栓患者,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应用甘露醇、甘油制剂、速尿降颅压治疗。结果脑静脉系统血栓降颅压治疗总有效率90%。结论脑静脉系统血栓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降颅压治疗为明显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3.
孙静  刘燕  黄远成 《江苏医药》1999,25(12):951-951
培氟沙星(甲氟哌酸)属氟喹诺酮类的广谱抗菌药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难治性感染。我院在1995年4月~1999年4月间用培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脑炎(结脑)2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0例结脑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16~67岁,其中16~35岁11例,36~50岁7例,50岁以上者2例。二、重症结脑诊断:本组临床及脑脊液检查符合结脑改变,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二点以上:(1)治疗前病程超过1个月;(2)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严重,体温在39℃以上,持续1周以上;(3)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结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合并肺结核52例,并发脑积水31例,脑梗死13例,脑脊液多次检查均符合结脑的改变,头CT或头核磁检查显示脑积水或异常信号。结论:结脑的发病机制是结核杆菌侵颅所致,其临床表现复杂,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颅外结核感染是诊断的重要线索,早期正规抗结核治疗和激素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脑炎(二者统称结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3例结脑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结核药物及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颅压、临床体征、颅内病灶吸收情况和脑脊液(CSF)等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颅压降至正常,意识恢复时间及CSF中细胞数、糖、蛋白质、氯化物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患者颅内病灶吸收情况及并发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可缓解结脑的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该方法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报道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性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病例。患者,女性,80岁,右膝关节置换术后5个月无诱因出现肿痛。常规抗菌治疗无效后,临床药师及时开展经验性抗结核治疗,经治疗,患者症状缓解。1月后患者门诊细菌培养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消除,门诊随访至今未复发。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膝关节(knee)”“结核(tuberculosis)”“感染(infection)”“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为关键词对1992至2022年国内外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文献进行复习,符合纳排标准文献共有28篇,涉及病例23例。膝关节置换术后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出现症状时间从术后即发至术后44年不等。细菌培养为确诊结核的主要方式(18例,占78.26%),确诊所需时间为(3.679±1.301)周。14例(占60.87%)患者选择药物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时长为(1.000±0.324)年。患者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将7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抗结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和完全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支镜下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自 1991年以来,我们采用以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为主,联合应用链霉素(SM)或丁胺卡那霉素(AMK),吡嗪酰胺(PZA)或乙胺丁醇(EMB),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辅,降低颅内压等综合方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下称结脑)疗效满意,现将198例病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8例结脑均住院3个月以上,其中男77例,女121例,年龄16-70岁,平均29岁。单纯结脑43例(21.7%),合并肺结核153例(77.3%),其中合井Ⅱ型肺结核者11例(56.1%),高颅压者1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抗结核药物、肝损害、肝损伤等词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和维普医学数据库,收集2015—2020年抗结核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患者1 267例,男性患者799例(63.06%),女性患者468例(36.94%),患者年龄14~90岁。原发疾病均为结核病,发病时间为用药后7~90 d。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乏力、皮疹、发热为主,有症状者694例(54.78%),无明显症状者573例(45.22%)。其中轻度肝损害患者839例(66.22%),中度肝损害患者346例(27.31%),重度肝损害患者82例(6.47%)。停药并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后,治愈1 142例(90.13%),好转122例(9.63%),死亡3例(0.24%)。结论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1.03%,轻中度肝损害大多愈后良好,但要警惕重度肝损害及肝衰竭的发生。进行抗结核治疗时,须定期复查肝功能,以便早发现、早干预,有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从而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降低结核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8例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早诊断、早治疗,适当规范使用皮质激素,合理应用降颅压药,尽量避免抗结核药物副作用,精心护理等综合治疗是提高结脑治愈率,避免不良反应,减少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银春莲  黄欣欣 《中国药房》2011,(36):3415-3416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抗结核、降颅内高压、应用激素、保肝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两性霉素B注射剂,以1mg·kg-1·d-1为首次剂量逐渐递增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康唑注射剂200mg·kg-1·d-1,首次剂量加倍。2组均治疗45d,均于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脑脊液蛋白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脑脊液蛋白量下降至正常率为84.6%,对照组为5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5例(19.2%)、对照组有4例(15.4%)发生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可明显降低脑脊液蛋白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加强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分析2009-2015年我院两个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应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对病情进行评估。所有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均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中儿童结核病管理明确诊断。结果:3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中,6例接种卡介苗但上臂未见卡疤,29例存在脑外结核感染,8例前囟隆起,3例存在动眼神经麻痹,5例存在面瘫,6例诉有视物模糊。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实验29例阳性。5例体液免疫低下,16例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1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侧脑室扩张,9例丘脑及基底节低密度灶。10例存在大小脑半球脑沟裂稍增宽、加深。6例经未闭前囟行侧脑室穿刺减压,4例患儿行脑脊液侧脑室腹腔分流术。26例好转后转结核病专科医院治疗,5例放弃治疗出院,3例死亡。结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颅内感染的危重病患儿需警惕重症结核性脑膜炎,T-SPOT.TB试验可作为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辅助手段,脑脊液脑室穿刺减压或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改善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庆祝 《淮海医药》2007,25(5):418-420
目的 总结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以避免误诊.方法 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回顾性分析25例不典型结脑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与其它颅内感染及脑血管痛难以鉴别,只有综合分析,才能得以确诊.结论 在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情况下,脑脊液反复检查可呈典型改变,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彝族地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71例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住院患儿病例资料。结果农村彝族患病率高,占全组病例90.1%,全组病例仅4例有明确卡介苗接种史。全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胸部X线片或胸部cT异常31例(47.0%),其中粟粒型结核6例(19.4%)。全组69例行头部CT,42例异常,阳性率为60.9%,其中33例伴随脑积水改变(46.5%)。结论发热伴颅内压增高,脑神经损害是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常见的表现。彝族地区卡介疫苗接种覆盖率低,发病率高,应重视宣传及加强对基层的防疫工作。头颅CT是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比较有效的方法。对疑诊患者或脑脊液不典型患者应早期行头部CT及胸部X线片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4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了兴奋期、昏迷期,以及用药后、心理等整体化护理,观察护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结果45例患者中死亡3例,其余42例均治愈出院;昏迷合并褥疮2例,口腔念珠菌感染2例,均经局部护理、对症治疗后治愈;利福霉素针剂致肝功减低8例(17.8%),链霉素耳毒性1例(2.2%),结膜炎1例。结论结核性脑膜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治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关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治进展的文献资料。结果与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病,近年发病率有逐步增高的趋势,但早期常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导致误诊。结脑治疗以抗结核治疗最为重要,其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长期、分阶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50例进行了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对其中18例并发结核性脑膜炎的MRI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MRI影像表现为:头部平扫及增强扫描T1WI绝大部分病例显示程度不同的脑膜增厚,有明显强化;部分病例合并脑结核瘤;脑实质内粟粒型结核病灶增强扫描呈多发小结节状明显强化。结论MRI检查尤其是增强扫描可作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其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内结核的MR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33例经临床证实的颅内结核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每例患者行MRI T1WI、T2WI及增强T1W I像.结果 单纯结核性脑膜炎23例,脑实质结核4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实质结核6例.结论 MRI能准确反映颅内结核的病理变化,对颅内结核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秦锐连  徐月珍  陈光 《中国当代医药》2013,(4):146+148-146,148
【摘要】目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7月~2011年12月本院误诊的2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误诊患儿中,治愈14例,好转5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临床医师应当正确认识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尤其是早期临床表现,对可疑病例进行动态观察与多方面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0.
李家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3,(3):163-164,166
【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德江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德江县报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和随访调查,开展监测工作,对报告病例采集血清和(或)脑脊液进行流脑实验室检测。结果(1)2006~2011年德江县共报告流脑病例10例,年均发病率为0.31/10万,病死率为40%。2~6月份均有病例发生,但2、3、4月份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0.0%。发病年龄在16岁以下,0~6岁学龄前儿童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60%:男女性别比2.23:1。(2)采集1例流脑病例血清和(或)脑脊液标本,实验室诊断率为10.O%。(3)流脑疫苗接种史无和不详的占总病例数的80%,职业分布主要以散居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0%。青龙镇发病人数6例,最多,占发病数的60%。结论德江县2、3、4月是流脑发病高峰,有明显季节性,青龙镇为德江县城镇,人口密集,发病率高,有明显地区性,发病年龄在16岁以下,6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加强以流脑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为今后德江县流脑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