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含左旋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钥藩  杨仪  陈尊杰 《临床荟萃》2004,19(12):663-665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 (MDR TB)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 131例复治涂阳耐多药肺结核 (MDR 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 6例和对照组 6 5例 ;治疗组化疗方案以左旋氧氟沙星为主 ,联合利福喷汀、帕司烟肼、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阿米卡星 ;对照组用氧氟沙星 ,联合用药同治疗组 ;所有病例疗程均为 2 1个月。结果 共有 12 8例患者完成疗程 ,治疗组 6 4例 ,痰菌阴转率 81.3% ;对照组 6 4例 ,痰菌阴转率 4 6 .9%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病灶显吸率 4 8.4 % ,空洞闭合率 6 3.0 %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用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涂阳耐多药肺结核 ,有助于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根据患者既往用药史及药敏报告,选择未使用药物及敏感药物组合化疗方案。2组均采用统一结核病化疗方案:3LivTHAK/15LivTH,治疗组肌肉注射母牛分枝杆菌菌苗22.5μg,强化期每10天1次,继续治疗期前3个月,15d/次,后12个月,1月/次,共用21次。对照组不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观察2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结果治疗3、6、9、18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58.6%、68.9%、82.7%、96.6%;对照组为31.O%、41.3%、55.2%、72.4%(P〈0.0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胸部x线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3.1%和68.9%(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2.6%和65.4%(P〈0.05)。随访治疗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的细菌复发率为9.5%(P〉0.05)。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能加快痰菌转阴、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的速度,随访一年无1例复发,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是非常有效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治疗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92例耐多药肺结核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对比两组阴转率、胸片病灶吸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痰菌阴转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6.1%),P〈0.05;实验组病灶吸收率(93.5%)高于对照组(78.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具有阴转率高、吸收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L型感染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不正规抗结核化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移民、贫困,加之结核分支杆菌自身生物学特性,造成耐多药结核病(MDR-TB)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和广泛传播。MDR-TB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是21世纪全球结核病控制面临的难题,严重威胁着结核病控制和治疗规划。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遗传学领域基因水平研究,以阐明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分子基础,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结核分支杆菌L型感染与MDR-TB关系及临床价值的研究报道极少。因此,通过对8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例中结核分支杆菌L型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左氧氟沙星对于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广泛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莫西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结果:莫西沙星组在治疗不同时期结核杆菌转阴率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莫西沙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 80例痰涂片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Ⅰ组 (4 0例 )和Ⅱ组 (4 0例 ) ,均采用 2个月异烟肼 (H)、利福平 (R)、吡嗪酰胺 (Z)、乙胺丁醇 (E)和 4个月异烟肼、利福平 (2HRZE/ 4HR)化疗方案治疗 ,Ⅰ组加用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治疗 6个月 ;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Ⅰ、Ⅱ组临床改善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Ⅰ组第 1个月痰涂片阴转率 30 .0 % ,痰培养阴转率 30 .0 % ,第 2个月痰涂片阴转率70 .0 % ,痰培养阴转率 70 .0 % ,Ⅱ组第 1个月痰涂片阴转率 2 5 .0 % ,痰培养阴转率 2 7.5 % ,第 2个月痰涂片阴转率4 5 .0 % ,痰培养阴转率 4 7.5 % ;初始 2个月痰菌阴转率Ⅰ组显著高于Ⅱ组 (P <0 .0 5 ) ;治疗 6个月后Ⅰ组痰涂片阴转率 97.5 % ,痰培养阴转率 97.5 % ,Ⅱ组痰涂片阴转率 95 .0 % ,痰培养阴转率 95 .0 % ,两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Ⅰ组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优于Ⅱ组 ;Ⅰ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能加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缩小关闭的速度 ,提高免疫细胞活性 ,是一种较  相似文献   

8.
9.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瑛  张晓  张会民 《临床医学》2009,29(5):49-50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方案治疗广泛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耐药涂阳,药敏试验结果左氧氟沙星、对氨水杨酸钠敏感,其余所有都耐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除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不同外,其他用药均相同。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2、4、6、18个月分别为41.9%、60.5%、88.4%、95.3%;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14.3%、31.0%、57.1%、71.4%。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7.7%、85.7%(P〈0.0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左氧氟沙星(左氧)控制耐多药肺结核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收集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11年4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8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空白对照相比,左氧可提高服药后3个月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②与氧氟沙星相比,左氧可提高服药后3个月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③用左氧代替乙胺丁醇或链霉素可提高服药后3个月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④与左氧相比,加替沙星及莫西沙星可提高服药后3个月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⑤各给药方案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其效果优于氧氟沙星、链霉素和乙胺丁醇,但不如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药物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微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 按诊断标准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扰素联合微卡治疗组(40例)和干扰素对照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HBeAg及HBV-DNA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肝功能复常率、HBeAg及HBV-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微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协同作用,促进HBeAg及HBV-DNA的阴转。  相似文献   

12.
应琴飞  林华志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85-188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对于SLE患者的治疗常需大量和(或)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导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使机体易受多种病原体感染,尤其是结核菌等细胞内寄生菌的感染。文献报道,SLE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发病率、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重症结核感染和肺外结核感染多见。因此,如何加强SLE合并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空洞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5例耐多药肺结核空洞患者每周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抗结核药1次,并加强操作前的准备、操作中的配合、操作后的护理.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空洞治疗有效率达73.30%,病灶治疗有效率达80.00%,痰菌转阴率93.30%,临床症状改善率100%.并发症:2例微量气胸,1例痰中带血,8例穿刺部位隐痛.结论:每周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入抗结核药治疗耐多药结核,并加强围术期护理,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探讨结核病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回顾性分析161例结核病患者院前转送过程中针对不同病情所给予的有效护理措施.除4例患者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57例患者均安全转送至专科医院进一步救治.科学的分析患者转送风险,并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使患者成功得到救治与转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青年肺结核患者营养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现况调查和专家会议法形成青年肺结核患者营养护理方案.选取某三级专科医院2019年8月1日—10月30日入院的青年肺结核患者为试验组,实施青年肺结核患者营养护理方案;选取2019年4月1日—6月30日入院的青年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结果:36例中经皮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及护理后,27例1次栓塞后止血;9例2次栓塞后止血,其中5例行支气管动脉和超选择行胸廓内动脉栓塞止血,1例在第2次栓塞后1周因再次大咯血而死亡.结论:经皮支气管动脉栓塞对肺结核大咯血的治疗是一种有效而快捷的手段,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PICC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强化期规范治疗完成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4例,同时给予患者和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同意应用PICC输液治疗者32例作为观察组,不接受PICC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于静脉用药治疗前和静脉用药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采用自制量表观察不同的输液途径对患者静脉用药1个月、6个月、9个月时依从性和规范治疗完成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静脉用药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维度得分、依从性、规范治疗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静脉用药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依从性、规范治疗完成率有明显差异;静脉用药治疗9个月后,两组患者依从性差异显著,观察组规范治疗完成率是对照组的5.6倍。结论应重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规范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PICC能明显提高长期输液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提高强化期治疗的完成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粘液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结核病人。方法:对2012年-2013年间我院肺结核住院患者的痰标本。分离出的粘液性铜绿假单胞菌,做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实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用药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效果好,与研究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在22例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证实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贝伐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贝伐单抗的剂量采用美国综合癌症网(NCCN)指南推荐的5mg/kg,每2周重复;或7.5mg/kg,每3周重复。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毒副作用。结果22例患者中有6例(27.3%)部分缓解,12例(54.5%)稳定,4例(18.2%)进展,客观有效率(ORR)为27.3%,疾病控制率(DCR)为81.8%。毒副作用主要为高血压4例、尿隐血阳性1例、血尿1例,均为1~2级;另出现1例蛋白尿3级,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另外,有3例患者出现III~IV度粒细胞减少,4例出现迟发性腹泻。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疾病控制率高、不良反应无明显加重,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成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某艾滋病高发地区确诊的24例HIV(+)合并耐多药肺结核进行分析.结果 24例HIV(+)合并MDR-TB患者均为获得性耐药,化疗方案不合理、对患者管理不善、药物的毒副作用、免疫抑制、耐受性差为其主要原因.经过抗病毒及9~12个月抗结核治疗,死亡率29.2%(7/24),存活者痰菌阴转率88.2%(15/17),病灶吸收率94.1%(16/17),空洞缩小率66.7%(4/6),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CD4^+淋巴细胞数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 HIV(+)合并MDR-TB,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抗病毒及多药联合抗痨治疗近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