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蔗糖水预防献血反应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君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582-2583
目的:用喝糖水来缓解献血反应,减少和预防献血反应。方法:尝试在献血前给献血者口服蔗糖水和的方法来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结果:献血前口服糖水组的反应率为0.73%,明显低于口服温开水组的1.81%,有显著性差异(χ2=4.337,P<0.05)。一次献血200ml和400ml的总反应率分别为1.34%和1.26%,差异没有显著性(χ2=0.09,P>0.05)。结论:献血前口服糖水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降低献血反应率的方法,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推广一次献血量400ml是科学的、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讨一次献血从200ml向400ml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对34 766例无偿献血者,根据不同献血量的年龄、性别、职业、空腹与否、献血方式、献血次数、体重、心理因素、疲劳等统计分析。结果:在不同献血量不同情况下,献血反应与献血量没有直接关系,也与年龄、性别、体重没有直接关系,而与空腹与否、心理因素、疲劳、职业、献血次数、献血方式等有关。结论:在做好无偿献血的宣教工作,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的前提下,一次献血完全能够从200ml向400ml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在整个献血过程中的变化及反应。方法:选择本中心2台流动采血车自愿无偿献血者从献血开始至献血结束后半小时观察。结果:献血反应与献血者年龄、献血次数、献血体位及采血者有关系。结论:献血者捐献200~400 ml基本没有献血反应,只有少部分因身体、心理、年龄等诸多因素会发生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4.
李玉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254-254
一般健康成人每次献血200~400ml无碍身体健康,不会引起献血反应的发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随着献血模式的改变和护理水平的提高,运用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及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现对献血过程中出现的献血反应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吴贵兰 《吉林医学》2010,31(21):3510-3510
目的:通过对安顺市2005年~2009年无偿献血200ml与400ml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索献血400ml无碍身体健康的科学依据和固定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对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有效节约成本的重要性。方法:采用相应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安顺市5年来无偿献血200ml与400ml献血人次占献血总人次百分比、1次献血与≥2次献血不合格率、献血反应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次献血和与2次以上(含2次)献血的血液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200ml与献血400ml发生献血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无偿献血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以提高献血服务工作质量,建立稳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方法对实验组献血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献血者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献血者有疼痛感觉、献血反应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献400ml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无偿献血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明显减轻献血者的疼痛,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献400ml人数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7.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正常情况下,献血200~400ml(占全身血容量5%~10%),不会发生不良反应。由于献血者个体差异及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亦可导致献血反应的发生,甚至严重献血反应。2002年l~12月共发生45例献血严重反应,通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献血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献血200~400ml,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但也常有献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献血反应的发生并非器质性病变所致,其主要原因是精神高度紧张、恐惧、扎针时疼痛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反射性迷走神经活动性增强,导致血输出量骤减,出现一般性脑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引起短暂性意识丧失,发生抽搐、昏厥等现象,尤以晕厥反应为多见。晕厥反应是献血者采血过程中或采血后较常见的症状。临床轻者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四肢无力、心悸,严重者可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和分析常年定期献血人群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情况跟踪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常年定期献血者800例和同期体检的与其人口学特征相近的未参与献血或非常年定期献血者500例,定义为固定献血组(n=800)和非固定献血组(n=500)。另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院咨询的300例意向献血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n=150)和对照组(n=150),研究组根据本次跟踪随访结果给予针对性健康宣教,对照组健康宣教不公布本次跟踪随访结果。跟踪随访固定献血组和非固定献血组人群2年内血栓性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和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献血情况差异。结果固定献血组血栓性疾病及相关疾病发生率10.88%显著低于非固定献血组19.60%(P0.05)。研究组总献血率69.33%明显高于对照组54.00%(P0.05)。研究组献血量300 ml、400 ml、2次以上累计400 ml的人群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献血量分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年定期性献血可降低献血人群血栓性疾病及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其可显著提高意向献血人群献血率和献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学生团体组织在献血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献血安全,提高重复献血率。方法:对茂名市中心血站2009年1月~2010年12月学生团体献血与学生街头献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学生团体献血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高于街头学生献血。结论: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空腹献血、休息睡眠不足是学生团体献血时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和气氛,加强献血前的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袁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2,(25):155-156
目的探讨献血年龄及环境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站1 141例献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不同年龄段分组,18~25岁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26~40岁组和41~55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车内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94%,献血屋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献血者年龄和献血环境密切相关,采血前采取必要的预防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加强献血知识健康教育,加大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严格护理人员的操作规程。结果:通过有效护理措施的应用,献血反应率明显降低。结论:心理护理、严格筛选献血者、优化献血环境、提高护士技术水平是降低献血中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临床献血中各种不良反应诱因采取恰当的个体化护理措施来预防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方法:设置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随机挑选200例首次无偿献血者。研究组则根据献血者的现状,做好献血前的心理分析,针对个体化采取不同的疏导方式,减少首次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结果:收集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组在献血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在首次无偿献血群体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减少了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献血者平静接受献血;促进献血者再次献血;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市106例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益康 《广西医学》2010,32(2):239-240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心理情况。方法对106例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进行心理反应分析。结果献血前出现紧张、恐惧等严重反应者,则出现较严重的献血心理反应(P=0.000);第一次献血者发生紧张、恐惧等严重心理反应的比率明显高于第二、第三次献血者(P=0.000)。结论献血前有心理紧张、恐惧者,容易发生献血反应,对这类献血者应做好安抚工作,以防止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为200ml~400ml,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生活习惯制定的。我国公民大都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而西方国家主要是高蛋白饮食。目前国内大多数采供血机构一直采用一次献血量200ml的献血模式,在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到底一次采集多少量的血液为适宜,不能千篇一律。随着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经过我们多年来实践,女性体重在48kg,男性体重在53kg以上的献血者,一次采集血液量可以为300ml~400ml;低于者在合格范围内采集200ml,当然也可抽取300ml~400ml血液,这完全根据献血者自愿的原则。我站自2002年开始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产生的原因,为减少献血反应,保障献血者身心健康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 646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献血反应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 646例献血者中,以轻度献血反应为主,共出现献血不良反应79例,总发生率为2.17%.其中轻度不良反应71例,占总不良反应的89.9%;中度不良反应8例,占总不良反应的10.1%;无重度不良反应。结论:造成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主要原是枸橼酸钠中毒,其次是捐献者的心理因素、个体差异及不良刺激等,采血医务人员应加强业务培训,熟练撑握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和防治知识,确保血液捐献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采取稳定充足血源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近3年来符合机采血小板条件的健康献血者1 46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1 466例献血者中有76例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率5.2%;其中轻度58例,占76.3%;中度12例,占15.8%;重度6例,占7.9%。所有献血反应者中,枸橼酸钠中毒引起者47例(61.8%),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惧怕)引起者14例(18.4%),身体因素(过饥、过饱、疲劳等)引起者11例(14.5%),其他因素(痛觉过敏、晕针、晕血等)引起者4例(5.3%)。年龄对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性别、体重、采集量、献血次数等对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尽量选择较大体重(体质量≥55 kg)、献血2次以上、身体综合素质良好的男性献血者机采血小板有利于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济南血站查采二科2001年采血13438人次,其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118人次,现将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献血对象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主要来自济南市的大中专院校校方、学生会、团委自愿组织的无偿献血者。2005年我科到单位采血6610人次,占总采血量的49.2%;乙组主要是在街头流动采血车上所采集的无政府指令的自愿无偿献血者。2005年我科街头采血共6828人次,占总采血量的50.8%。按血液采集技术和采血规程,用密闭式塑料袋采血。采血量为200~400ml。在采血过程中至采血后20min内,严密观察献血者有无献血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献血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情况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例献血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献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情况的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研究显示,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与患者的心理,献血的环境以及疼痛等因素有关.此外,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后发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减少.结论:在患者献血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纳入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18~60岁机采血小板捐献人群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者39例,对献血者性别、年龄、精神、饮食、睡眠、设备及反应类型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机采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机采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固定献血者,女性首次机采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女性固定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首次机采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与男性固定献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睡眠不足及疲劳和设备因素引起的献血不良反应占总反应人数的56.4%、23.1%、17.9%、2.5%。18~30岁的女性占41.0%。结论加强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针对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的献血者,给予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