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交锁髓内钉断钉是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严重并发症之一,断钉取出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本院自1999年1月~2006年12月,运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各种股骨骨折359例,手术后取股骨交锁髓内钉154例,2003年8月~2006年10月,在手术取钉或骨折不愈合治疗过程中发现股骨交锁髓内钉断钉4例,采用锁钉孔间开槽法取出断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顺向锤击办法取出在体内留置时间较长、器械不配套的交锁髓内钉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无配套器械情况下,对21例交锁髓内钉留置体内5~11年,通过顺向锤击办法取出,观察出血量、手术时间、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21例交锁髓内钉均顺利取出,平均出血约80 ml,平均手术时间约55 min,其中1例锤击时出现交锁髓内钉下陷入骨髓腔,无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本组交锁髓内钉空锁孔内均有骨栓形成。结论采用顺向锤击的办法取出在体内留置时间长、器械不配套且有骨栓形成的髓内钉,简单易行、出血较少、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11月,用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25例,均取出原内固定物,顺行插入分叉交锁髓内钉,术中同时行自体松质骨植骨。[结果]2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0~26个月,所有病例4~10个月均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及骨髓炎的发生。[结论]分叉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能有效控制不良的剪应力,可提供牢靠固定,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引导下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取出术(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在微创条件下行股骨远端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的取出方法。方法在关节镜下对15例患者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取出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0min,术后3.5天下床,10~12天拆线后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关节镜技术在股骨远端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的取出具有操作简快,创伤小、功能康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逆行和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比较逆行和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愈合率和并发症。方法 前瞻性地研究应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138例,其中逆行钉治疗46例,顺行钉治疗92例。经平均25个月(6~62个月)随访。结果 逆行钉组中37例骨折正常愈合,延迟愈合5例,畸形愈合4例;顺行钉组78例骨折正常愈合,延迟愈合8例,畸形愈合6例。结论 在骨折愈合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无显著性差异。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膝关节并发症较常见,而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髋关节并发症较常见。  相似文献   

6.
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中虽然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也偶有脂肪栓塞、锁钉退出、主钉断裂等特有的并发症发生^[1]。损伤股动脉者极为罕见。本院自1997~2004年共开展顺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768例,术中损伤股动脉者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固定术(self-locking expandable intramedullary nail)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的临床结果,并探讨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技术要点。方法治疗胫骨骨折31例,其中自锁髓内钉组15例,交锁髓内钉组1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机透视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结果随访15~21个月。自锁髓内钉组、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2±17)min,(58±21)min,P0.05]、术中出血量[(71±25)ml,(145±31)ml,P0.05)]、术中X线透视次数[(6±2)次,(14±6)次,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胫骨干闭合骨折是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固定术的适应证,该术较交锁髓内钉术更微创,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与交锁髓内钉术大致相当,但其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固定术(self-locking expandable intramedullary nail)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9年6月治疗104例胫骨骨折,男58例,女46例,年龄20~65岁,平均34.2岁。采用自锁髓内钉方法治疗49例,交锁髓内钉方法治疗55例。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机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时间作对照研究。[结果]经15~23个月,平均17.5个月随访,自锁髓内钉组、交锁髓内钉组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0±15)min,(57±20)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70±23)ml,(145±29)ml,P<0.05〕、两组术中X线机透视次数(6±2,14±6,P<0.05),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固定术较交锁髓内钉术更微创,手术时间短,疗效与交锁髓内钉术相当。  相似文献   

9.
可膨胀髓内钉和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可膨胀髓内钉和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2004年6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胫骨干骨折57例,42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15例行可膨胀髓内钉固定。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膨胀髓内钉组在多方面均优于交锁髓内钉组。结论 可膨胀髓内钉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但费用昂贵,适应症较窄。  相似文献   

10.
交锁髓内钉断钉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心固定理论的逐渐推广 ,交锁髓内钉被认为是髓内钉骨折内固定技术的最重要进展 ,许多报道显示其较好的临床效果。本院自 1994~ 2 0 0 1年对 87例股骨、胫骨干骨折用交锁髓内钉治疗 ,共发生 3例断钉 ,断钉率为 3 .5 %。本文对交锁髓内钉治疗的病人作了回顾性分析 ,从生物力学方面分析了断钉的原因 ,并提出预防的方法。由于设计上的不足 ,手术操作不当及术后早期负重或功能锻炼不准确等原因均可能会发生骨愈合前期的钉断裂 ,因此必须取出断钉 ,再次予以固定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所以 ,预防交锁髓内钉的断裂尤为重要。交锁髓内钉位于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优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12.
交锁髓内钉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的卓有成效的技术 ,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交锁髓内钉技术在大大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 ,急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以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产生。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们近来施行交锁髓内钉术 2 39例 ,其中肱骨骨折 31例 ,胫骨骨折 142例 ,股骨骨折 6 6例 ,其中收入院再次施行交锁髓内钉术 2 3例次 ,术后骨折全部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2 3 6周 (13~ 5 2周 )。出现交锁髓内钉手术其它并发症 :会阴部软组织压伤 2例 (男、女各 1例 ) ;断钉 3例 ;股骨颈骨折 2例 ;…  相似文献   

13.
联合应用分叉状髓内钉和环抱片治疗肱骨干骺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扩大交锁髓内钉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3年3月行肱骨干骺端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的患者12例。12例肱骨骨折中,骨折线位于外科颈以上5例,距肱骨下端关节面3~4cm以内7例,其中累及肩关节2例。根据临床疗效综合评定该手术方式的可能性。结果 术后无1例发生伤口感染、骨不连、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随访10~36个月,平均25个月,肱骨远近端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0周、11周,所有骨折均愈合,术后6个月正常持物。评价按Rodriquez—Merchan标准:优良11例,1例畸形愈合,优良率为91.6%。结论 在肱骨干骺端骨折中使用交锁髓内钉疗效满意,扩大了交锁髓内钉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治疗股骨骨折7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6例和对照组(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7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36个月,平均12.8个月。其中两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膝关节和或髋关节疼痛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行和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疗效相似,但顺行较逆行交锁髓内钉的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疼痛轻,因此可以尽量缩小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引导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七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00年8月~2002年4月,在熟练掌握逆行交锁髓内钉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对膝关节干扰小、美观、并发症少等优点,通过7例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延迟愈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效果。方法 对27例骨折应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固定后的股骨和胫骨骨干延迟愈合患者,行近侧或远侧锁钉取出术进行动力化治疗。其中股骨干延迟愈合17例,胫骨干延迟愈合10例。结果 随访7—48个月,平均19.5个月。术后3—7个月(平均3.3个月)获临床愈合。无感染、断钉、关节损伤和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结论 静力型改为动力型是治疗交锁髓内钉固定后股骨和胫骨骨干延迟愈合的有效方法。应用时注意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选择取出锁钉也要得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交锁髓内钉组,45例)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钢板组,65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HS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HSS评分交锁髓内钉组均少(优)于钢板组(P 0. 05),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血少、愈合时间快、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8.
磁力导航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在磁力导航技术下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行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治疗,锁定远端锁孔时在磁力导航下进行。结果 84例获随访,78例骨性愈合取出髓内钉,6例尚在随访中。其中8例发生迟延愈合、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在磁力导航下操作可以解决远端锁定孔锁定困难的问题,操作简单,准确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9.
单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创伤性浮膝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单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创伤性浮膝的疗效。方法:回顾1996年1月-2000年4月期间16例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浮膝损伤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膝关节正中单一切口,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和胫骨小径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损伤程度评分平均为18.2分。术后平均随访3.4年(1.8-5.4年)。疗效评定采用Karlstrom和Olerud标准。结果:优良率为93.8%。胫骨骨折延迟愈合2例,感染1例。结论:单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结合术后CPM功能锻炼治疗浮膝损伤,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可膨胀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可膨胀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收治胫骨骨折40例,其中20例采用可膨胀自锁髓内钉(FixionIM)治疗(A组),20例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B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机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的减少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1),但两组发生并发症并无差异(P>0.05)。结论可膨胀自锁髓内钉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创伤,是治疗胫骨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