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涩法一般用于体虚、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本人在儿科多种虚、实病证中,均辨证使用涩法,提高了疗效,兹简介如下。1敛肺止咳用于剧咳而少痰之证,常用药有诃子肉、五味子、罂粟壳等。例1丁某,男,6岁。1998年3月30日就诊。咳嗽3天,加重1天。咳势剧烈,...  相似文献   

2.
九仙散     
正九仙散载于明代医家虞抟所著的《医学正传》,为敛肺止咳固涩剂。方药组成:人参30克,款冬花30克,桑白皮30克,桔梗30克,五味子30克,阿胶30克,乌梅30克,贝母15克,罂粟壳(去顶,蜜炒黄)24克。以上共为末,制为散剂,每服9克,白开水温服调下,具有敛肺止咳,益气养阴的功效,用于治疗久嗽不已,肺虚气弱,咳甚则气喘自汗,脉虚数。本方主治久咳不愈,以致肺气耗散,肺阴亏损之证。久咳伤肺,肺气虚损,必致咳嗽  相似文献   

3.
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感冒、流感、百日咳、急、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等等.祖国医学认为,咳嗽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又称新咳;以实证为多.内伤咳嗽起病缓,病程长,又称久咳;以虚证为多.沈金鳌在《沈氏尊生》中说:“咳之为病,有新久虚实之殊.”所以,倘若不问新久,不辨虚实,遇到咳嗽一证便开出一张止咳药方,有时反而为害: 外感咳嗽外感咳嗽多由风、寒、热、燥等外邪从口鼻而入,侵袭于肺,壅阻肺窍,使肺气上逆而生病.此时必须辨清风寒、风热、暑湿、燥火,审因论治.风寒者疏风散寒,风热者疏风清热,暑湿者清暑利湿,燥火者润燥清火.总之,均应宣通肺气,疏散外邪,不宜单用或重用镇咳药,以免闭门留寇。正如《医门法律》所说:“凡邪盛咳频,断不可用止涩药,咳久邪衰,其势不锐,方可涩之.”病例:张××,男,16岁,因打球出汗,卧而受风,次日便咳嗽。咯稀薄白痰,低烧,鼻塞流  相似文献   

4.
五脏咳案议     
五脏咳案议李仁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40中图分类号R256.11咳证虽多,无非肺咳(肺疾),而“五脏之咳”,乃各有其“兼症”耳。如“心咳”、“肝咳”、“胃咳”、“肾咳”等。《素问·咳论》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  相似文献   

5.
小儿咳喘     
王烈(长春中医学院附院儿科副教授主任) 王烈老师对小儿喘咳的治疗有极为丰富的经验,强调辨证施治,并以表里寒热虚实的辩证的纲领。例如咳嗽,王老师临证分为四种类型,即寒咳、热咳、虚咳、实咳,寒咳者为寒邪客肺,寒从内生,凝敛肺机,故见咳声重短,有痰则白,形寒面白,唇白鼻润,舌苔薄白,脉迟。用温肺止咳汤(自拟,下方同):紫苏10g 杏仁10g 半夏5g 米壳5g 紫苑7.5g 陈皮7.5g 桔梗7.5g。热咳者多为内伤化热郁肺所致,证见咳声频数、痰稠、身热、面赤、唇于鼻燥,舌苔白厚,脉数。用  相似文献   

6.
麦门冬又称麦冬或寸冬,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其性微寒、味甘,具润肺养阴、益胃生津的功效,中医常用于热病伤阴、肺痿、肺痈、咯血、燥咳等症。如《本草正义》称,“其味大甘,膏脂浓郁,故专补胃阴,滋津液,本是甘药补益之上品。凡胃火偏盛,阴液渐枯,及热病伤阴,病后虚羸、津液未复,或炎暑燥津,短气倦怠,秋燥迫人,肺胃液耗等证,麦冬寒润,补阴解渴,皆为必用之药”。  相似文献   

7.
沙参麦冬汤出版在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有甘寒养阴,生津润燥之功效,主治肺胃阴伤之燥咳,为治咳之名方之一.  相似文献   

8.
周仲瑛教授治疗外感咳嗽具有丰富的经验.认为其病因以风为先导,常挟寒、挟热、挟燥,表现风寒、风热、风燥为患.病机总属肺气宣肃失常,治应祛邪利肺,因势利导,以宣通肺气为基本要法,同时重视化痰祛痰.临证时当慎防病情演变转化,须治随证转,并注意审证求因,切勿见咳止咳,慎用收涩镇咳药,必要时结合辨病用药.  相似文献   

9.
承气入胃虚盛则亡案1,男,59岁,职员.患者因胃癌晚期转移,在某医院治疗无效出院,后邀我往诊。形瘦如柴,脘痛呻吟,呃声低微,频吐稀涎白沫。查其左锁骨上,肿块大如鸡卵,胃脘高突,坚硬如石.脐突腹胀,少腹发凉,小便短少,10余日未大便。舌紫而润,上铺白润残苔数片:手足不温,脉沉细涩。比乃症积日久,脾肾阳衰,阴结垂危之象。余勉拟黄芪建中汤合附子■米汤加减,以试动静。药尚未取,另有某医往诊曰:“胃肠燥结,经久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燥咳辨证论治的关键点,以期提高对该证的治疗疗效。方法:试对在咽痒燥咳之证论治中几个尤应注意的证治要点加以阐述。结论:燥咳治疗要点为:收敛止咳为先,结合病住选药,正确选用服法,坚持整体调摄。  相似文献   

11.
辛润理肺汤     
一、药物组成:带节麻黄4克,带皮杏仁(去尖)10克,炙甘草6克,桔梗5克,甘草(包)10克,橘红5克,当归10克,炮姜4克,生姜一片。二、适应证:凉燥束肺,气逆干咳.症见:干咳无痰,喉中燥痒。甚时咳则遗尿,胸膺隐痛,咳声嘶急,或见咯血.舌净苔薄有津,脉细或弦.三、制法:用适量水将药浸泡30分钟,  相似文献   

12.
《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脾咳之状,咳则右下胁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诸)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则腹满,不欲食饮。笔者细省百日咳痉咳期之面浮,体乏,咳时呕  相似文献   

13.
女患,35岁,1991年11月23日初诊。 宿患慢性咽炎,久治不愈。平时咽喉干涩,微咳。2月前因重感冒引发剧烈咳嗽,住院7天,中西药配合治疗,全身症状基本消失,而咳嗽不减轻。乃自动出院服中药,先服金沸草散数剂,咳嗽反而加重;继服止嗽散、清燥敖肺汤、沙参麦冬汤等十余剂,亦似效非效。现症:咽喉干涩,不时发痒,痒则呛咳,愈咳愈烈,气促面红,涕泣俱出,连咳数十声不止;痰少而呈颗粒状,极难咯出,昼重夜轻,入睡很少被咳醒,但次晨起床后又剧烈呛咳不已。纳尚可,舌质偏淡欠润,脉象无明量异常。 考虑为风燥伤津液,咽喉失濡养之“喉源性咳嗽”。病程虽历2个月,脉亦无浮象,但因治不如法,尚虚浮邪失于表散。其治疗方法,首宜轻(表扬散)祛风(?)燥,试投喉科六味汤加味;荆芥、防风、桔梗、生甘草、薄荷叶、僵蚕、白马勃、射干、蝉衣各6g,木蝴蝶15g,鲜梨皮50g,3剂。  相似文献   

14.
大运燥金太过,燥乃大行,全年燥金之气偏盛,病多与肺、肺有关,多见燥邪为患。亢则害,承乃制,待到火热之气来复时,病多与心、肺有关,多见热邪为患。金气胜,木气郁,郁甚而发;木郁发作无定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现代医学中的难治性疾病,其整个发病过程中多伴难治性的持续性干咳,该症状与中医学"内燥咳嗽"病因病机相似,因此,提出将之归属于内燥咳嗽范畴论治。其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即为津伤化燥,而肺肾气阴两虚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故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尤以缓解其持续性干咳症状,减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运用内燥咳嗽的主要治法即滋阴润燥、补益肺肾为主治疗手段。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其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是治疗内伤燥咳的重要方剂,其主要作用是滋阴润燥,加入山药、玉竹等药共奏补益肺肾之功,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可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总结陆家龙主任医师以“燥咳”辨证治疗昆明地区咳嗽的临床经验。陆家龙主任医师认为昆明地区的咳嗽以燥咳多见,发无定时,非独秋有,且燥常兼温,寒热不甚。其病机特点为燥热伤阴,肺津亏虚;肺胃气阴两伤,胃阴渐涸;余热未清,余邪未退。其治疗当清宣凉润、和胃肃肺、渗湿通利、资胃养脾。用药宜轻扬流散而不粘滞,同时煎药时间不能过长,使汤液澄清,气味清淡。陆家龙主任医师治疗燥咳有较独特的见解,处方用药平稳精炼,对进一步提高咳嗽诊治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皆若燥,急食辛以润之”,语出《素问·脏气法时论》系《内经》五脏若欲补泻理论之一.何谓肾燥?辛味药何以能润?这是一个千古以降,向有争论和难以理解的问题.大凡燥证,则有内、外之分,肾燥乃属内燥范畴.一般认为,内燥证是津伤液耗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8.
酸味初探     
《尚书·洪范》曰 :“曲直作酸”。曲属阴 ,直属阳 ,曲直作酸是说阴中有阳而后作酸。药性酸味 ,其功悉是若此 ,能曲能直 ,曲者收之义 ,直者散之义 ,故《汤液本草》谓 :“酸能收能散也。”下面就酸味的作用做初步探讨 ,不当之处 ,请同道斧正。1 收敛固涩酸味能收能散 ,用之得当 ,可收敛正气 ,治正气耗散诸证。正气耗散 ,在上见久咳虚喘 ,在外见自汗盗汗 ,在下为久泻久痢 ,在男科则为遗精滑精 ,在女科则为崩漏带下等。酸味药如五味子、五倍子、乌贼骨、金樱子、罂粟壳、地榆等皆能收敛 ,分别治上述诸证。酸味药用之不当 ,则收敛邪气 ,遗患种…  相似文献   

19.
《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笔者在临证时发现,确有相当一部份患儿咳嗽与牌之病变关系密切,从脾论治,每获良效,现简介如下:痰食互阻:肺失消肃:孙某某,男,6岁,1993年3月6日诊,孩患儿有气管炎史,近日来进食香燥油腻之品过多,致宿痰复萌,咳嗽阵作,咯痰不爽。喉间痰鸣,入夜尤甚。咳时呕吐,痰白稠粘,大便二日本行,食欲不振。T38℃舌红,苔厚腻,脉滑。此乃痰食互阻,肺失清肃所致。治宜消食化痰,清肺止咳。方用二陈品合保和丸裁:法复、陈皮、神曲、杏仁、浙贝、连翘各10克,鸡内金、炒莱服子各5克…  相似文献   

20.
肺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内脏。位于五脏之最高处,故有“华盖”之称。肺性娇嫩,喜润恶燥,不耐寒热,易受内外邪气侵害成病。陈修园氏说:“肺为脏腑之华盖……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外感内伤皆可引起肺脏功能失常而形成感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