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部分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胆管血流后对大鼠肝门部胆管、肝功能及胆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肝动脉结扎组(B组)和部分门静脉动脉化组(C组),每组15只,分别于术后3d、7d和1月应用HE染色观察胆管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ALP、GGT变化、肝门部胆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A组各时间点肝门部胆管未见明显改变,B组术后3d,可见部分胆管上皮细胞胞质空泡化,7d胆管壁增厚,伴腺体增生,仍可见少量上皮细胞胞质空泡化,1个月胆管壁恢复正常;C组仅3d时出现胆管上皮细胞轻度水肿,无胞质空泡化及腺体增生。血清ALP、GGT均值B组最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肝门部胆管上皮细胞均未检测到阳性凋亡。结论部分门静脉动脉化明显减轻肝总动脉结扎后对大鼠肝门部胆管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刘丽丽 《黑龙江医学》2021,45(5):478-479
目的:研究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肝细胞癌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患者术后肝脏合成和代谢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31)和B组(n=32).A组术中实施CLCVP,B组术中未实施CLCVP.观察两组手术、肝脏合成和代谢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的肝切除时间、肝门阻断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BIL、AST、ALT水平比治疗前高,ALB水平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TBIL、AST、ALB及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3.23%)较B组(3.13%)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癌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患者术中实施CLCVP,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肝切除和肝门阻断时间,且未影响肝脏合成和代谢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常温下间断肝门阻断在肝叶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8~2011年间采用常温下间断肝门阻断肝叶切除病例设立为A组,我院2000~2008年间采用连续肝门阻断肝叶切除术病例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术前黄疸患者胆红素术后第1、3、5、7天一直下降,ALT、AST术后第1天升高,第3天开始下降,第7天恢复正常。A组阻断时间明显长于B组,但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A组术后7d,54例患者肝功能完全恢复(100%),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发生近期并发症5例,间断肝门阻断优良率为90.74%,B组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23例,连续肝门阻断优良率为7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叶切除术中常规行常温下间断肝门阻断可以明显降低出血率及肝功能损害率,提高肝叶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逍遥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胆管结扎致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胆管结扎法复制肝纤维化大鼠病理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以生理盐水、阳性对照药、低剂量逍遥散、高剂量逍遥散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HA、PCIU、LN、Ⅳ—C水平。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血清ATJT、AST、TBIL、HA、PCⅢ、LN、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阳性对照药组、逍遥散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HA、PCⅢ、LN、Ⅳ—C水平均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P〈0.05)。结论逍遥散对胆管结扎致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体组织修复在肝门胆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自体组织瓣治疗肝门胆管良性狭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门胆管良性狭窄的治疗及其预后。其中肝总管狭窄14例,右肝管狭窄4例,左肝管狭窄9例,左右肝管汇合部狭窄5例。手术方法:带蒂胆囊瓣修复肝门胆管良性狭窄21例,肝圆韧带脐静脉片修复肝门胆管良性狭窄7例,带蒂胃壁修复肝门胆管良性狭窄4例。结果4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手术并发症(12.5%),均自愈。随访全部病例均存活,手术效果总优良率89.7%;3例术后2年狭窄复发,改行胆肠吻合术后效果良好。结论自体组织修复肝门良性狭窄总体效果良好,其中带蒂胆囊瓣可作为首选的修复材料。在肝胆管结石术中,若胆囊无明显病变应予保留,以备远期修复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种术式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CC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C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把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40例。A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胆总管切开胆管镜探查(OCBDE)+T管引流(TTD),B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切开胆管镜探查(LCBDE)+TTD,C组行LC+LCBDE+胆管一期缝合(PDC),D组行LC+经胆囊管胆管镜探查(LTCBDE)。统计对比四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和2年胆管结石累积复发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C、D组的手术时间均缩短,B、C、D组的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缩短,术后3 d空腹血糖、术后3 d血浆皮质醇、术后3 dC反应蛋白、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但住院费用均高(P<0.05)。与B组比较,C、D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缩短,住院费用、术后3 d空腹血糖、术后3 d血浆皮质醇、术后3 d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P<0.05)。A、B、C、D组术后3 d的AST、ALT、总胆红素均明显低于术前(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部分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胆管血流后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门部胆管、肝功能及胆管上皮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梗阻性黄疸5d行胆管再通组(B)、梗阻性黄疸5d行胆管再通+肝动脉结扎组(C)、梗阻性黄疸5d行胆管再通+部分门静脉动脉化组fD),每组10只。分别于术后1周应用HE染色观察胆管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ALP、GGT变化,TUNEL染色观察胆管上皮细胞凋亡及坏死情况。结果A组大鼠肝门部胆管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B组大鼠肝门部胆管病理学检查见少量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少部分胆管上皮细胞脱失;C组大鼠肝门部胆管可见大量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胆管上皮细胞多量胞质空泡化改变,大量胆管上皮脱失,可见胆管壁坏死,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D组大鼠肝门部胆管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散在数个胆管上皮细胞空泡化,少部分上皮脱失,凋亡指数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梗阻性黄疸情况下行肝动脉结扎会导致肝门部胆管严重的缺血缺氧改变,甚至胆管壁坏死,部分门静脉动脉化明显减轻肝总动脉结扎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门部胆管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胆肠吻合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四组各25例。A组给予肝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B组给予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C组给予肝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D组给予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各组疗效。结果 A、C组结石残留率明显低于B、D组,且D组明显高于B组(P 〈0.05);A、B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D组(P 〈0.05);A、B组术后总结石残留率明显高于C、D组(P 〈0.05);术后随访12个月,胆管炎发生率比较,C组〈A组〈B组〈D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胆道镜取石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只有在患者出现胆管狭窄、囊性病变的情况下,才必须采取胆肠吻合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HCCA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PTCD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PTCD组,将采用常规胆管支架置入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常规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AST、ALT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的生存率。结果PTCD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术后的AST、AL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术后6个月的生存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D可提升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并降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患者生存率更高,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对胆管结扎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48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和D4组,每组均为12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单纯胆管结扎组,C组为胆管结扎+低剂量非诺贝特治疗组[30 mg/(kg·d)],D组为胆管结扎+高剂量非诺贝特治疗组[60 mg/( kg·d)].术后7d分别留取血标本及肝组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ALP、GGT、TBA,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TNF-α、IL-1β,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数目以及Masson染色法检测肝组织胶原纤维含量.结果 结果发现,D组ALT、AST、ALP、GGT、TBA显著低于B组(P<0.01),D组AST、ALP、GGT、TBA显著低于C组(P<0.01);C、D组IL-1β显著低于B组(P<0.01),D组IL-1 β显著低于C组(P<0.01),D组血清TNF-α显著低于B组(P<0.01);C组肝细胞凋亡显著低于B组(P<0.01),D组肝细胞凋亡显著低于B、C组(P<0.01);C组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显著低于B组(P<0.01),D组显著低于B、C组(P<0.01).结论 短期应用非诺贝特可明显减轻胆道梗阻肝损伤,其原因可能与其改善血清肝功、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以及抗肝组织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管状吻合器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胆肠吻合的应用研究,确定管状吻合器在肝门胆管空肠吻合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优于传统的手工吻合。方法对于肝门胆管肿瘤局限于肝总管或分叉部(BismuthI/Ⅱ型)的病例,随机设立管状吻合器组(26例)和非吻合器组(24例),管状吻合器组:26例应用管状吻合器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非吻合器组:24例行常规手工胆肠吻合的病人,对二组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数据行统计学的相关分析。结果应用管状吻合器行胆肠吻合是科学的方法,手术时间缩短,P〈0.05;术后住院天数缩短,P〈0.05;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对于BismuthI/Ⅱ型肝门部胆管癌应用管状吻合器行肝门胆管空肠吻合术是可行的,较非吻合器组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在肠腔分流条件下正常巴马小型猪肝脏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限,为临床上阻断肝脏血流的时间及设计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18只正常小型猪随机分为A组(肝血流阻断90 min)、B组(肝血流阻断100 min),在肠腔分流的条件下,观察2组动物的术后存活情况、入肝血流阻断前后,再灌注0、1 h、1~5 d时肝功能及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①A组动物长期存活率显著高于B组(100%与44.4%, P<0.05).②2组动物ALT在术后2、3 d显著升高,术后4 d时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2、3 d时B组显著高于A组;复流1 h时2组AST水平达峰值,此后逐渐下降,术后3 d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复流1 h、术后1、2 d时B组AST显著高于A组;A组动物缺血时D-BIL、T-BIL显著升高,复流1 h后降至正常水平,B组动物至术后5 d才恢复正常水平,于复流前、复流1 h、术后1、2、3、4 d时B组动物D-BIL、T-BIL均显著高于A组.③2组动物缺血时肝组织损伤明显,复流1 h时损伤进一步加重,A组及B组长期存活动物肝组织结构于术后4 d恢复正常;与A组比较,B组肝组织损伤显著,坏死灶明显增多.结论 避免门静脉淤滞条件下正常巴马小型猪常温耐受入肝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可达90 m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狭窄所致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筛选胆管支架引流效果预测指标。方法采用ERCP技术对10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胆管狭窄病人行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分为:恶性胆管狭窄肝门部与远端组;恶性肝门部胆管狭窄BismuthⅠ型与Ⅱ~Ⅳ型组;恶性肝门部胆管狭窄BismuthⅡ~Ⅳ型中单侧支架与双侧支架组;恶性远端胆管狭窄中塑料支架与金属支架组;支架引流有效与无效组。记录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术前术后及各组引流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筛选可能影响支架引流效果的相关指标。结果106例病人术后1周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5),引流有效率70.8%。Bismuth Ⅰ型组、金属支架组引流有效率分别明显高于BismuthⅡ~Ⅳ型组、塑料支架组(P < 0.05)。恶性肝门部胆管狭窄较远端胆管狭窄的术后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胆管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 < 0.05)。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术中回抽淤积胆汁量与引流效果呈明显正相关(P < 0.05)。结论经ERCP置入胆管支架的姑息性减黄治疗安全有效,但对于引流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相对风险较高之BismuthⅡ~Ⅳ型组应谨慎对待。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术中回抽胆汁量可预测支架引流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某石油化工企业作业人员2009~2011年职业健康检查肝功能检测结果,查找作业人员肝功能检测结果异常与作业环境潜在危害因素的关联性,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职业健康防护及职业病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该企业一线作业人员三年(2009~2011年)的职业健康检查肝功能检测结果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功能检测异常项目中ALT、AST、T-BIL、D-BIL检测结果异常比例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5.32,P<0.001;x2=12.37,P<0.01;x2=14.22,P<0.001;x2=13.78,P<0.01);接毒作业人员肝功能检测结果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工种作业人员(x2=22.44,P<0.001),其次为粉尘作业人员(x2=9.176,P<0.05).结论 石油化工作业人员肝功能异常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与其长期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导管引流减轻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 SO)组、重症胰腺炎模型(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 SAP)组、重症胰腺炎+胸导管引流( cervical thoracic duct drainage, DC)组,各组均在2、6、12h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 α, TNF - 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以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动物在各时间点肝脏组织中核因子一K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3个时间点SAP组和DC组血浆ALT、AST、TNF—d和IL一6的含量均明显高于SO组,SAP组各指标均高于DC组(P〈0.05);②2h时3组动物NF—KBp65表达SAP组和DC组已明显高于SO组(P〈0.05);6h时SAP组、DC组NF—KBp65表达进一步升高,SAP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12h时SAP组NF~κBp65表达又有增强,与DC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Dc组高于SO组(P〈0.05)。结论胸导管引流对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的肝脏损伤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胸导管引流可减少NF-κB的激活,使炎症因子TNF-α、IL-6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茵陈丹芍汤治疗中期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病例组分为三组,均为孕25~28周ICP患者。A组为轻度ICP患者30例,口服茵陈丹芍汤治疗2周。重度ICP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B组15例,口服茵陈丹芍汤和思美泰治疗10d;C组15例,口服思美泰治疗10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瘙痒评分并用速率法检测血清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尿液总胆汁酸的浓度。结果:A、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瘙痒评分和血清TBA、ALT显著下降(P〈0.01,P〈0.05),血清TBA与尿液TBA浓度的比值显著下降(P〈0.01);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AST浓度亦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B、C组比较,瘙痒评分、血清TBA的浓度B组显著低于C组(P〈0.05),血清TBA浓度/尿液TBA浓度比值B组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茵陈丹芍汤能有效治疗中期妊娠ICP,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增加尿液中总胆汁酸的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猪胆管缺损修补模型,比较脱细胞基质修复胆管缺损与胆肠吻合术的优缺点.方法 建立猪胆管缺损模型,并使用脱细胞基质进行修补,对修补组与常规胆肠吻合组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建立猪胆道缺损修补实验动物模型,成功率为91%.在手术时间及中位生存期方面,修补组与常规手术组相比(P<0.05),修补组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 较短的手术时间,较低的手术后并发症,较长的存活时间均提示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胆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的常见原因和防治方法,以期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收治的25例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管炎、黄疸、肝功能异常,其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4例,凝血功能异常者2例.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25例(其中22例外院转入),行肝(肝门)胆管充分切开、整形与空肠袢Roux—y大口径吻合或盆式吻合,经修复重建后随访22例,随访时间6个月~6a,随访率为88.0%(22/25).结果随访期内3例因吻合口狭窄再次扩大吻合获得治愈,总优良率为92.0%.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是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的主要原因,采用肝(肝门)胆管充分切开、整形与空肠Roux—y大口径吻合或盆式吻合是治疗的最佳术式,术中注意胆管的显露及吻合方法可提高疗效,减少狭窄再发生率.医疗活动中,杜绝医源性胆管损伤是预防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胆汁酸的变化情况,探讨血清胆汁酸对肝硬化病情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以59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比较89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各肝功能指标情况,研究各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各肝功能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任意两组TBA、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级组ALT水平与c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级组AST水平与B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A、TBIL与Child—pugh评分均呈正相关(r=0.692、0.529,P〈0.05)。结论:血清TBA与Child—pugh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准确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