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妇科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不同Autar分级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utar各分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妇科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不同Autar分级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utar各分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Autar评分的VTE护理对策对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骨盆和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Autar量表的风险评估等级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utar量表评估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程度,从而给予相应的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于上海市浦东医院骨一病区进行下肢手术患者36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86例及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分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3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15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干预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将8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为15.9%;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3%。干预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Autar量表评估预防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基于Autar量表评估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基于Autar量表评估预防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防治对策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作为乳腺癌术后护理质量评价过程的关键性指标,基于Autar量表评估预防护理的应用能明显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降低下肢DVT的形成,提高术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晓玲 《妇幼护理》2023,3(8):1995-1997
目的 分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自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 收治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120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晓、深静脉血栓 Autar 评分、 SCL-90 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Autar 评分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 晓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术 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康复,改善症状,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李永红 《当代护士》2017,(12):66-67
总结了Autar评估表在预防骨科患者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本科2016年7~12月收治的6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并根据分险评估及时制定分级预防的护理措施,预防血栓形成。认为Autar评估表在预防骨科患者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将30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术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下肢骨折手术术后的患者通过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指标,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3、7 d,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7 d,观察组的D-二聚体(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措施对预防地震髋部骨折伤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对195例地震髋部骨折伤员进行分级评估,并针对性实施综合康复措施,观察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和体征,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地震髋部骨折伤员应用综合康复措施后,尚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结论:综合康复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地震髋部骨折伤员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calcium injection,LMWH)围术期应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接受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A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B组运用普通血管活性药物,术后14~20d患侧下肢行彩超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A组0例(0%)发生深静脉血栓,B组为6例(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量(295±80)ml,B组(272±80)ml,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大出血。结论: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围术期应用可安全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Autar量表对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入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脑外科的43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11例和对照组221例。对照组按照脑卒中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改良Autar量表的风险评估等级采取相应的DVT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4.74%)低于对照组(11.76%)、住院天数[(34.289±5.620)d]少于对照组[(42.036±8.2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改良Autar量表能预警脑卒中患者DVT的发生风险,从而对中高风险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侯丽  孙宁 《全科护理》2010,8(28):2549-2550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糖尿病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14例糖尿病合并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未发生DVT,对照组发生7例,两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骨科糖尿病病人术后并发DV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肿瘤重症病人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145例肿瘤重症病人分为对照组70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病人采用重症监护室(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早期评估、行为训练、物理治疗等早期护理干预。每隔14d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比较两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中有5例发现深静脉血栓,对照组病人中有13例发现深静脉血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肿瘤重症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行髋部手术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使用骨科髋关节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使用骨科髋关节手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6%)远低于对照组(22.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满意81.7%,一般15.5%,较差2.8%;对照组患者满意40.8%,一般42.3%,较差16.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切实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护理学科发展,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在老年肺癌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例肺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DVT,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预防DVT。观察术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水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下肢肿胀、DVT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能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底动静脉泵对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髋部骨折手术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实验组应用足底动静脉泵。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伤后7d内患肢肿胀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足底动静脉泵能有效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早期功能锻炼及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8例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早期功能锻炼及以健康理念模式为指导健康教育模式,评价两组不同护理应用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施后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评分、髋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肢DVT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早期功能锻炼结合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DVT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手术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术中对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3例患者在术中发生了肺栓塞,术后1月内有5例出现了DVT;干预组1例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了肺栓塞,术后1月内发生DVT 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术中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后期康复风险,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