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中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卒中单元病房的脑卒中患者176例为康复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84例为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及健康教育。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并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后QLI总分及各分项得分、BI指数得分康复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ADL,减少抑郁状态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单元康复组318例,普通病房对照组172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卒中单元康复组早期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给予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改良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同时比较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入院两组患者NIHSS、FMMS、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卒中单元康复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FM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病房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病房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病程,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卒中单元病房的脑卒中患者450例为卒中组和普通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80例为对照组,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卒中组同时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肢体运动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将2组患者的PSD发生率进行比较,对有PSD患者进行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卒中组患者PS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卒中组PSD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PSD患者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卒中单元病房综合康复治疗能降低卒中后PSD的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PSD患者HAMD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在二甲医院建立和运作康复卒中单元,以探讨脑血管病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及效果研究。方法将病情稳定、Barthel指数(BI)评分低于39分的104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在康复卒中单元病房(观察组)和普通病房(对照组)进行为期7d的相关治疗,运用BI、Fugl-Meyer评估(FAM)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抑郁和焦虑程度进行评定,比较患者的综合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前BI FMA HAMD在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与其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治疗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但是康复卒中单元的效果更明显,康复卒中单元是二甲医院实施脑血管病治疗更好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干预4w后,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且建立了良好护患关系,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 方法卒中单元158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为康复治疗组,普通神经内科4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为对照组,康复治疗组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未行综合康复治疗,依患者意愿辅助进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生活质量指数量表和Barthel指数的评分。 结果康复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卒中单元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 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多学科整合治疗模式——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学科整合治疗模式——卒中单元对脑卒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观察卒中单元试验组与普通病房治疗对照组在脑卒中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Index(BI)评分、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诊断、NIHSS及B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NIHSS改善91.3%(73例),高于对照组71.3%(57例);治疗后试验组BI改善93.8%(75例),优于对照组75.0%(6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学科整合治疗模式是脑卒中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8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卒中单元护理组(SU组)34例和普通病房护理组(GW组)34例,SU组进行规范系统康复训练及护理,GW组无系统的训练方法,行常规护理;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为观察标准.结果出院时SU组患者吞咽能力均明显好于GW组(p<0.05),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GW组(p<0.05).结论对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经口吞咽进食能力,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卒中单元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为脑血管病的治疗制订最佳策略。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疗效观察指标为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肺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采用成本-效果及增量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①出院时卒中单元组各项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普通病房组(P〈0.05);②卒中单元组患者的病死率、肺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普通病房组(P〈0.05);③卒中单元组与普通病房组的人均住院费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药费、康复治疗、各项检查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NIHSS评分每减少1分,BI评分每增加1分,MRS评分每减少1分,卒中单元组所需的花费均较普通病房组少。结论:卒中单元能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强调病因学检查,降低病死率和肺感染率,在提高患者疗效上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病房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0例急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康复单元组与普通病房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中医康复单元组同时制定标准化、量化的操作程序,以针灸治疗为主。配合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及健康教育。普通病房患者虽然也给予康复,但不系统。治疗前后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评定患者生存质量,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及改良Banhel指数评定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WHOQOL-100总分、Fugl-Meyer总分、改良Banhel指数得分中医康复单元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中医康复单元病房综合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史琴芬 《全科护理》2014,(32):2977-2978
[目的]观察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89例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4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可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保证营养的摄入,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重建及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加用项针疗法和电刺激。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并统计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之间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够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重建和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郭美芹  苗芬  韩桂兰 《全科护理》2013,(29):2693-2694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早期实施咽部冰刺激联合穴位针刺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冰刺激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早期实施咽部冰刺激联合穴位针刺康复护理训练能使病人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2月住院治疗的58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康复计划,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改善吞咽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专科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吞咽功能训练并采用PHYSIOMED 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增加综合康复专科护理,共治疗30d。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吞咽障碍明显好转(P〈0.05)。结论综合康复专科护理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伴认知异常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合并认知异常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对照组17例,两组均予吞咽功能训练、认知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治疗。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后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52.9%,两组比较,x2=7.884,P<0.01。结论生物反馈技术能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伴认知异常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魏建民  杨杰  刘郡 《全科护理》2012,(20):1908-1909
[目的]探讨多渠道加强脑卒中教育对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实验组(卒中单元组)和对照组(非卒中单元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卒中单元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与训练,以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Barthel(BI)指数评定,分别在入院后24h和治疗后30d对病人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FAM及BI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比较,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作为一种多元医疗模式,多渠道加强脑卒中病人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依从性,可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功能的康复,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两组在入院时和干预2个月后分别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疗效评定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4周后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及临床效果进行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以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而且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评估早期中风患者吞咽评估与加强口腔护理对降低中风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5月我院中风患者10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量表评估,评分15分者采取口腔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30 d后观察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鼻胃管饮食患者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鼻胃管饮食患者例数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后早期Gugging吞咽功能困难评估与加强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