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段逸山先生《“解[亻亦]”》一丈申说,由文字、音韵再证“[亻亦]”义为惰。从音读相类之“易”“夜”同有相近之语义,印证惰乃“[亻亦]”义之确。藉此阐述解构字形以诠释词义,循字音以证得词义的底蕴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逍遥散为例,结合临床体会,分别从和法精义与应用,逍遥散的渊源、发展及其和法方义,逍遥散的适应病、证及以之和之的理论依据,逍遥散"和"的案例及其和精髓的分析等方面论述此方的和法方义。  相似文献   

3.
以痛泻要方为例,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分别从和法精义与应用,痛泻药方方源考证及和法方义,痛泻药方的适应病、证及以之和之的理论依据,痛泻药方"和"的案例及其和精髓的分析等方面论述痛泻方的和法方义。  相似文献   

4.
原穴探义     
原穴探义510407广州中医学院赖新生主题词原穴/历史考原穴之沿革,变义甚多;如十二原穴,五俞穴所赅之原,络穴代原,三焦所行之原等,其义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每昧学者使无所适从。今笔者就平日读札整理,以祈辨析得正。一、十二原十二原穴之间名,首见于《灵...  相似文献   

5.
分析"察同"、"察异"两词在《黄帝内经》一书中的词义,参照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以及结合上下文,认为"同"、"异"分别为人之阴阳与天地之阴阳相同、异之义.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主办的<中医文献杂志>历经20年风雨,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从早年的<引玉>,到后来的<杏苑>,及至1994年正式更名为<中医文献杂志>,其中甘苦得失,唯编者自知.今日回眸创刊20年的历程,其价值可用"发遑古义,推陈致新"赅括之.  相似文献   

7.
《内经》联合式复音词的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山东中医学院(250014)夏青关键词联合式复音词语素内经从语法关系来说,《内经》的复音词可分为“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而联合式复音词的数量居各类复音词之首〔1〕。每一类别复音词的两个语素与复音词之...  相似文献   

8.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余云岫著。云岫名岩,号百之,字云岫,以字行。1879年(光绪五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省镇海县澥浦镇余岩村,1954年1月3日卒。余氏著作较多,《古代疾病名候疏义》属工具书类,颇为读者青睐。该书原定主旨为汇集古书疾病名与证候名逐一疏释,并与现代医学名称相对照,故名"名候疏义",为编著中国医学史提供文献资料。经始于1937年抗战时期,落成于1947年,前后凡十年,堪为精心结撰之作。综览全书,其学术意义与文献价值,远远超轶既定宗旨。  相似文献   

9.
涉医性状词是中医词汇中颇具特色的一类,指用于描述与中医相关的性质或状态的词。涉医性状词的词义相对空泛,即便有古代训释,也通常训释得比较模糊,且常见误释,因此有必要运用多种训诂方法对这些词汇进行训诂考据。这些训诂方法包括:因形求义的训诂方法,以"嘿嘿"为例说明;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以"施"为例说明;因源求义的训诂方法,以"几几"为例说明;因文求义的训诂方法,以"漐习"为例说明;因实求义的训诂方法,以"翕翕""蒸蒸""熇熇""暍暍"等词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训诂与古医籍的整理工作密不可分,不仅可以运用"因形索义""因音求义""因文定义"等训诂方法解释词义,还可以通过训诂来分析句读进而正确标点,而训诂之理校更可帮助校勘出更佳的版本。把训诂运用到古医籍整理中去,是提高古医籍整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音韵学知识,从同族词的角度解读中医术语"疠"的语源及医学含义。"疠"的本意当直接训为蝎子蜇伤之病最为恰当,其同源字均有粗糙、凹凸不平义。通过对其同族词的分析,对词义阐释进行了疏理工作,总结了疠病发病时的刚烈性、急剧性及发病后的不平常性、皮损性,阐释了"疠"字丰富的医学内涵和文化内涵,以正本清源而晓喻读者。  相似文献   

12.
学习医古文,领会和掌握词义是很重要的一环。要确切地理解词义,首先就必须辨析词义。对于古典医籍中的僻字或僻义,人们因为眼生,反而不易忽略,可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或翻检工具书找到答案。因此,理解这一类词义并不是十分困难的。然而,对于古代属于同一意义范畴却存在细微差别的词语,以及古今汉语中同形义异的词语,人们有时就掉以轻心,或许把前者笼统地处理为同义词;或许在诠释后者时以  相似文献   

13.
在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疏释的基础上,收集其他相关材料,对"■""齺""齱""齵""■""■""龉"等词的字形、含义、命名理据、词与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经考释,"■""齺""齱""齵""■""■""■""龉"几字虽然都有牙齿参差不齐之义,但其中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是牙齿参差不齐之统称;"齺"为有些牙齿断折缺失而导致的牙齿参差不齐;"齵""齱"之参差不齐是以牙齿重迭生长为前提;"■""龉""■齖"突出上下牙之间的关系;而"■"则强调牙齿偏斜、不正。  相似文献   

14.
《伤寒杂病论》中有许多疑难字词,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可以训诂学的方法为基础,结合文字学以形索义,结合音韵学因声求义或因声别义,结合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历史学、校勘学等多门学科以寻求词义,探求正确理解《伤寒杂病论》中文字之形、音、义的多种途径,揭示中医经典中疑难词汇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词义的通别,讲的是同义词之间的会通与区别。“通”谓词义的会通,“别”谓词义的区别。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多有论述词义通别的文字。如《说文·疒部》“病,疾加也”、“疾,病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浑言则会通为疾病,析言则?..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自古以来被认为文字古奥,因而在其教学活动中,语言文字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新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在这方面较前几版教材有所加强,但在字音词义的注释方面仍不乏失当乃至错误之处。今就管见所及,谈谈个人看法。一、关于难字注音方面在阅读古典医籍时,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一些难字的读音问题,这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对难字注音应以汉语拼音为主要注音方法,以现代汉语读音为标准读音。然而,新版《伤寒论讲义》(以下简称《讲义》)在这方面均不够规范。  相似文献   

17.
费伯雄为孟河医派奠基人,学验俱丰,其主要著作为《医醇賸义》,推崇"和缓醇正"的医学思想。"醇"及治学醇正,究心经典,兼采众长,立论中肯。大畅"和缓"之风,以平为期,擅调和阴阳营卫气血,注重脏腑功能正常;立法和缓,用药平淡,顾护正气,强调扶助中州脾胃;治病首重病因,辨证为先,治病求本。费伯雄"和缓醇正"思想简朴归真,执简驭繁。本文结合原书论述及现代文献,探析"和缓醇正"思想真谛,总结相关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属于词义与文字通假者壮素问、骨空论(以下素问文仅举篇名):“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何谓壮?今皆以艾灸之柱数为壮,然未明所自来.说文:“壮,大也.”无所取义.段玉裁注说文“灼,灸也”说:“医书以艾灸体谓之壮。壮者,灼之语转也.”此以因声求义之法,得其所以为壮之义.艾灸体谓之壮,引申之,艾灸柱数亦谓之壮.骨空论:“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伤寒论·少阴  相似文献   

19.
自从孔子最早"义利之辨"之后,先秦儒道都表述了各自的"义利之辨"的观点而且成为中国哲学中探讨的重要内容。儒家"重义而轻利"但并非不言"利",只是将"义"置于"利"之上;道家则主张"绝义弃利",将"义"和"利"都看作"与我何有"的外物;墨家"重义亦重利",将"义"和"利"统一起来;法家则"利以生义,以利为义,以法制利"。通过浅析先秦义利观从而找到对现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医醇賸义》的学术思想特点主要有:一、倡和缓、醇正之学。主张议病用药,既不能凿执成法,又不可趋奇立异,故立论以和缓、平正为旨,治法以清润、平稳为旨,树一代新风。二、发六气病机之微。尤其于“燥”,认为必兼温、凉二义,故宜分治,从而脱出前人概以辛温统治秋燥之窠臼。三、重脏腑气血辨治。尤以对咳嗽、消渴、劳损、痿证、下利等慢性病的辨治最为精当。四、擅裁古而制新方。书中载费氏自制方近200首,以立法精细、实用、有效为切要,且多补前人之未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