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C(MM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在40例(50眼)难治性青光眼实施青光眼滤过手术过程中,通过放置0.4mg/mLMMC棉片进行巩膜下处理,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总有效率为92%。术后眼压为2.32±0.58kPa,与术前(7.54±2.06kPa)比较,t=10.875,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联合应用MMC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FPT型巩膜瓣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FPT型巩膜瓣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5例15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例,其他类型青光眼7例.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及视力变化,随访12月.结果 视力:术后5眼有不同程度地提高,10眼无变化.眼压:术后1月眼压由术前(51.25 ±7.08)mm Hg降至(12.21 ±5.05)mm Hg,总成功率为100%;随访6月,眼压降至(18.50 ±5.81)mm Hg,总成功率为87%;随访12月,8眼眼压降至(17.40 ±6.45)mm Hg,总成功率80%.结论 FPT型巩膜瓣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13例(15眼)进行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6、12个月多次进行眼压检查,分别为(1.16±0.54)kPa、(1.86±1.52)kPa、(2.25±1.17)kPa和(2.45±1.43)kPa;分别与入院时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出院后3个月前房恢复4例(26.7%),视力提高6例(40.0%),不变8例(53.3%),下降1例(6.7%)。患眼术后仅1眼出现前房出血,无术后白内障、创伤性虹膜睫状体炎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观察组所有患眼中Ⅱ型滤过泡有14眼,占93.3%。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军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2):53-53,60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00例(11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测量眼压,检查视力,观察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为0.04~1o,较术前提高者106眼(94.6%),其中最佳矫正视力〉0.3者91眼(81.2%)。术后1周眼压1.89±0.73kPa,较术前3.26±(I.65kPa明显下降p〈0.01)。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虹膜反应、角膜水肿及术后大瞳孔。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损伤小、视力恢复快、降低眼压、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并持续门诊随访1周~12个月,分析患者的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本组30例(30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均顺利完成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3.33%,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其中眼压偏低4眼、脉络膜脱离2眼,经对症治疗后,显著缓解;末次随访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均具有积极作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光眼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术后眼压、视力的影响。方法:对24例(28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术后反应的变化。 结果:此联合手术有效地控制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使患者视力无下降甚至有所提高,术后反应轻.结论:青光眼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青光眼冷冻术后的并发症,并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及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8例(10眼)难治性青光眼均采用瑞济冷冻干燥羊膜移植联合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术中于巩膜瓣和结膜瓣下放置0.3mg/mLMMC2min.术后1周、1月及1年,检查记录术眼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情况。结果术后1周无浅前房出现,术后早期持续性低眼压1例,术后1年除1眼眼压23.78mmHg需用药物控制外,其余9眼眼压在7~18mmHg之间,均保持功能性滤过泡及良好的前房深度。结论羊膜移植及MMC联合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可减少滤过道疤痕的形成,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应用及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180眼)青光眼随机分成三组;治疗1组56例(60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2组56例(58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应用,治疗3组56例(62眼)行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观察比较各组术后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2组术后高眼压率低于治疗1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治疗1组,早期低眼压、浅前房发生率高于治疗1组;治疗3组手术成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治疗1组,早期低眼压、浅前房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2组。结论: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并在术后合理控制巩膜瓣缝线的拆除数目及时间,可以明显提高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早期有效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通过对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5例(15眼)进行治疗,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观察术后滤过泡的形成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22.15±3.15)mmHg(1mm Hg=0.133kPa),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13.35±2.15)mmHg(P〈0.01)。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范围0.05-0.80,其中≥0.3者10眼(67%)。术后随访期内未使用降眼压药。术后早期并发症角膜水肿5眼(33%),纤维渗出性虹膜炎2眼(13%),浅前房1眼(7%),前房出血1例(7%);晚期并发症后发性白内障5眼(33%)。结论: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便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羊膜移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例双眼视力、眼压、视野相近的开角型青光眼病例,采用自身对照,1只眼行小梁切除术,另1只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和房水情况,评估疗效。结果两种术式术后降眼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要比小梁切除术少。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巩膜瓣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采用巩膜瓣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低温保存的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9眼,术后对其眼压、前房、滤过泡、视力随访观察6~1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27眼眼压由术前32~46mmHg降至术后6~21mmHg,两眼手术失败,眼压未控制;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有22眼,有功能性滤过泡25眼;术后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2眼)和浅前房(1眼)。结论 巩膜瓣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的形成.有利于青光眼滤过通道的建立,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手术中应用的术后疗效。方法 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节缝线)对35例慢闭青光眼,20例急闭青光眼,15例开角青光眼,2例难治性青光眼(共72例,73只眼)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进行了3~24个月术后观察及随访。结果 52眼眼压〈21mmHg,成功率为76%。10眼术后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显效率为14%。7眼加药物治疗眼压〈30mmHg,有效率9%(总有效率为91%)。4例手术后服压仍不缓解,约占5%。并发症脉络膜脱离6只眼,发生率8.2%,低眼压性黄斑病变一只眼,占1.3%。无滤过泡渗漏及感染。结论 复合小梁切除术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若丝裂霉素C(MMC)应用过程中的药物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放置位置适当,其副作用引发的并发症与传统小梁切除并发症比较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hmed引流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1例(63眼)难治性青光眼的病人施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随访24月观察术后的眼压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月,63眼的眼压变化从术前眼压(43.53±6.42) mmHg 降到(16.29±4.02) mmHg,成功率达到88.9%;而随访达12月的有44例,这部分病人术后眼压平均为(17.16±5.05) mmHg,成功率达84.1%。术后并发症包括浅前房、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引流管内口堵塞、引流管与角膜接触等等。结论: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是难治性青光眼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小梁切开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年龄较大的难治性先天性青光眼。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眼压控制良好,在1.33~2.00kPa,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5.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术后效果。方法青光眼120例(144眼)随机分为两组。复合式手术组(观察组)64例7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常规小梁切除组(对照组)56例(68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早期观察组浅前房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滤过泡及眼压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远期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非功能性滤过泡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角膜损伤、前房出血、低眼压、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和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40眼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和可拆式巩膜瓣缝线等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视力、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情况进行观察,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眼压控制良好,Ⅰ、Ⅱ度浅前房发生率低,滤过泡形成良好,78%视力保持不变或改善。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手术眼均无伤口漏和滤过泡漏。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式简单、安全、效果好,易掌握,是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适合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2例(26眼)难治性青光眼施行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26眼中有24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23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24眼眼压控制在15-20mmHg,全部病例无滤过泡漏,伤口漏,迟发性感染和排斥反应发生。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做好术后健康教育和术后随访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 1 5例难治性青光眼 ,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3例 ,先天性青光眼 4例 ,外伤性青光眼 2例 ,滤过手术失败青光眼 6例 ,术后观察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 6个月测量眼压为 :2 .1 2~ 4 .77k Pa,平均眼压为 (2 .35± 0 .6 0 ) k Pa。 1 2只眼术后眼压降至 2 .88k Pa以下 ,仅3只眼压高于 2 .88k Pa。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胶原膜排斥反应。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尤其在基层医院可以代替价格昂贵的进口引流性植入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40只眼的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滤过泡形态,随访6~24月。结果11只眼术后视力提高,术后早期(1~5d)Ⅱ度浅前房发生率7.5%,3~5d后前房逐渐恢复。出院时40只眼眼压为6~14mmHg,平均(9±2)mmHg;术后6月,40只眼平均眼压(13±2)mmHg,36只眼压处于12~17mmHg之间。随访1年,功能性滤过泡占95%(38/40)。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岳立晖 《当代医学》2011,17(17):103-104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42眼)难治性青光眼患眼行810nm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眼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首次激光治疗后,33眼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眼压控制良好,手术有效率78.6%(33/42);9眼眼压控制欠佳,其中绝对期青光眼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眼。经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再次治疗后,6眼眼压控制在〈30mmHg,临床症状缓解;3眼眼压控制不良眼压〉30mmHg,行睫状体冷冻术,眼压控制,症状缓解。所有患者术后4~6周平均眼压(25.39±8.01)mmHg,与治疗前眼压(61.92±16.66)mmHg相比,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显著差异性。41例(42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术后多数患眼出现不同程度的结膜水肿,前房积血2眼,反跳性眼压升高12眼,葡萄膜炎1眼,但经积极治疗后并发症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应用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能显著降低患者眼压,缓解疼痛症状,且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