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芪对心肌细胞缺氧时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心肌细胞缺氧时黄芪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五组 :正常对照组 (N组 )、缺氧对照组(H组 )、缺氧加黄芪组 1(A1组 )、缺氧加黄芪组 2 (A 2组 )、缺氧加黄芪组3 (A3组 )。A 1组、A2组、A 3组于缺氧前加入黄芪 ,黄芪的终浓度分别为10mg/ml、10 0mg/ml、10 0 0mg/ml,缺氧 3 0min ,观察心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和上清液中丙二醛 (MDA )、肌酸磷酸激酶 (CK )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心肌细胞相比 ,缺氧 3 0min ,培养上清液中MDA和CK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1) ,且心肌细胞内SOD活性降低 (P <0 .0 1)。与H组比较 ,A 2组、A 3组提高SOD活性 ,MDA、CK水平降低 (P <0 .0 5 ) ,但是均未恢复正常 (P <0 .0 1~ 0 .0 5 )。结论 :一定浓度的黄芪可能通过抗氧自由基、稳定细胞膜来减少缺氧心肌细胞损伤 ,但该作用并非与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及其基因第 3 0 8位G→A变异与 2型糖尿病 (DM )胰岛素抵抗 (IR)的相关情况。方法  ( 1)放射免疫法检测 70例 2型DM患者和 6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TNF α水平。 ( 2 )以PCR RFLP检测TNF α基因型。 ( 3 )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评价IR。结果  ( 1) 2型DM组及对照组血清TNF α水平分别为 ( 1.2 6± 0 .2 8) μg/L和 ( 1.15±0 .2 4) μg/L(P <0 .0 5 ) ;FINS分别为 ( 11.3 1± 4.3 1)mIU/L和 ( 14 .67± 4.96)mIU /L(P <0 .0 1) ;HOMA IR分别为 5 .5 4± 2 .2 5和 3 .3 9± 1.48(P <0 .0 1)。 ( 2 ) 2型DM组和对照组GA +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 .3 0和 0 .13 ,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16和 0 .0 7(P <0 .0 5 )。 ( 3 ) 2型DMGA +AA基因型组及GG基因型组TNF α分别为 ( 1.3 5± 0 .2 5 ) μg/L和 ( 1.2 2± 0 .16) μg/L(P <0 .0 5 ) ;FINS分别为 ( 13 .42± 4.73 )mIU /L和 ( 10 .40± 3 .63 )mIU/L(P <0 .0 1) ;HOMA IR分别为 7.42± 1.93和 4.11± 1.3 1(P <0 .0 1)。( 4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HOMA IR与TNF α及TNF α基因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NF α第 3 0 8位G→A变异与中国闽南人 2型DM的发生有关 ,A等位基因可能通过增加TNF 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黄芪对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 2 4只腹腔感染柯萨奇病毒B3(CVB3)后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每天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 10 0mg/ 10g)及对照组。第 8d取心脏标本 ,进行病理学检查、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分析Fas和FasL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黄芪治疗组病变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②黄芪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I)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③黄芪治疗组心肌组织Fas和FasL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黄芪可通过下调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Fas和FasL基因转录 ,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研究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VMC)对心脏组织白细胞介素 2 (IL 2 )mRNA、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mRNA及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VMC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 :6 0只小鼠随机分成 4组 ,其中黄芪治疗组以黄芪口服液灌胃 ,0 .2ml/次 ,2次 /d ,共 10d。采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所有存活小鼠心脏组织中细胞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病毒对照组比较 ,应用黄芪治疗后 ,VMC小鼠心脏组织中IL 2mRNA与TNF αmRNA表达下降 (P <0 .0 5 ) ,而IL 10mRNA表达则升高 (P <0 .0 5 )。结论 :黄芪通过改变细胞因子在心脏组织的表达而发挥其治疗VMC的有益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炎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有无致凋亡作用。  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分别以浓度 2 0 μg/ml单独或二者共同与平滑肌细胞培养 3 6h ,实验分 4组 :TNF α组 (T组 )、IL 1β组 (I组 )、TNF α+IL 1β组 (TI组 )及对照组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  结果 :①细胞凋亡分析显示 :TI组两种因子的联合作用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明显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二者单独作用未能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②细胞周期分析发现TI组在TNF α +IL 1β刺激下 ,细胞增殖能力与其他组比有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生长逐渐停滞 ,而二者单独作用对细胞增殖有轻微刺激作用 ,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促炎因子TNF α和IL 1β的相互作用 ,可以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肿瘤坏死因子-α与心源性恶病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与心源性恶病质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法检测 6 9例心力衰竭(CHF)患者 (NYHA 2~ 4级 )和 2 2例正常人血浆TNF α,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蛋白。测量患者身高、体重和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 α明显升高。高TNF α浓度 (≥ 2 2 pmol/L即正常人( x± 2s)的患者体重、TSF和血清蛋白较低TNF α浓度 (<2 2pmol/L)者明显减少 (P <0 .0 5 )。高TNF α浓度组恶病质发生率占 40 % ,而低浓度组仅占 13.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TNF α含量与体重减轻呈负相关。结论 :TNF α水平在心力衰竭恶病质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 (BPEC)损伤的机制及在急性肺损伤 (AL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BPEC的体外培养 ,采用流式细胞仪膜联蛋白V 异硫氰酸荧光素 (Annexin VFITC)、碘化吡啶 (PI)染色检测TNF α、IL 1β对BPEC凋亡的影响以及抗TNF α单克隆抗体、AC DEVD CHO (caspase 3的竞争性抑制剂 )的保护效应。结果  (1)TNF α作用 2 4h ,随着其浓度的增加 (浓度为 50 0、10 0 0、2 0 0 0U/ml) ,BPEC凋亡率逐渐增加 [分别为(8 2 1± 0 70 ) %、(9 63± 0 71) %、(17 43± 1 99) % ] ,与对照组 [(3 0 9± 0 0 8)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 <0 0 5) ;(2 )TNF α (2 0 0 0U/ml)培养时间延长 (分别为 6、12、2 4、3 6h) ,BPEC凋亡率逐渐增加 [分别为 (6 72± 0 3 8) %、(7 72± 1 66) %、(12 95± 0 3 2 ) %、(17 70± 1 79) % ,P均 <0 0 5] ;(3 )加入抗TNF α单抗、AC DEVD CHO的TNF α组的BPEC凋亡率 [(7 78± 0 2 1) %、(7 3 2± 0 11) % ]显著高于单纯TNF α(2 0 0 0U/ml)组 [(10 59± 0 49) % ,P均 <0 0 1] ,而加入IL 1β的TNF α组的凋亡率 [(10 73±0 60 ) % ]与单纯TNF 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ALI过程中是TNF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胰岛素抵抗 (IR)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5 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老年健康志愿者和 30例非老年健康志愿者空腹胰岛素、TNF α ,选择空腹胰岛素与血糖乘积的倒数(IAI)作为评价老年人心衰状态下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对IA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功能分级及TNF α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老年心衰组的IAI低于老年健康组 (- 1 75± 0 17对 - 1 36± 0 16 ,P <0 0 5 ) ,并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进一步降低 (- 1 87± 0 16对 - 1 6 8± 0 15 ,P <0 0 5 ) ;但不同病因组IAI差异无显著性 (F =2 0 2 ,P >0 0 5 )。老年心衰组的空腹胰岛素和TNF α均显著高于老年健康组〔(18 2 9± 6 80 )对 (8 78± 3 35 )mIU/L)和 (0 36± 0 13)对 (0 2 1± 0 12 ) μg/L ,P <0 0 5〕 ,且心衰程度越重 ,空腹胰岛素和TNF α的水平越高〔(2 2 46± 9 12 )对 (16 41± 5 0 6 )mIU/L和 (0 41± 0 17)对 (0 31± 0 15 ) μg/L ,P <0 0 5〕。老年心衰患者TNF α与IAI呈显著负相关 (r=- 0 76 ,P <0 0 5 )。  结论 老年心衰患者的IAI和TNF α存在着相关性 ,IAI和TNF α水平可作为评价心衰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Crocin)对大鼠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SD大鼠心肌细胞,应用氯化钴(CoCl2)方法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损伤实验模型.研究分为两部分,(1)实验分组(各组样品数η=6):空白对照组、CoCl2组(CoCl2 250 μ mol/L)、不同浓度藏红花素[10(-7~ -3)mol/L]+ CoCl2组和阳性对照组(丹参酮ⅡA 磺酸钠组).采用细胞活力和细胞毒性检测法测定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对缺氧心肌细胞活力影响.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2)实验分组(各组样品数η=3):实验对照组,缺氧组(CoCl2 250 μ mol/L)、藏红花素(10-5 mol/L)组和藏红花素(10-5 mol/L)+ 缺氧细胞组.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脯氨酰羟化酶1、2、3(PHD 1、2、3)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藏红花素10-5 moL/L+ CoCl2组与CoCl2组比较,心肌细胞活力增强(P<0.01),缺氧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P<0.01),丙二醛的含量降低(P<0.01).②藏红花素(10-5 mol/L) +缺氧细胞组与缺氧组比较,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其下游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均增高(P<0.01).③藏红花素(10-5 mol/L)+缺氧细胞组心肌细胞PHD2蛋白和mRNA表达较缺氧组均明显增加(P均<0.01),PHD3 蛋白和mRNA表达则均明显减少(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藏红花素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藏红花素激活缺氧诱导因子-1 介导的低氧反应通路有关,PHDs可能参与了该反应的病理生理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缺氧心肌细胞的影响,探讨G-CSF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心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缺氧组和G-CSF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和坏死率。Northern blot法检测3组心肌细胞中Bcl-2、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心肌细胞中细胞色素C(Cyt C)、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6μg/LG-CSF开始发挥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150 μg/L保护作用最强,30μg/L和750μg/L保护作用相似。对照组、缺氧组和G-CSF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和坏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缺氧组比较,G-CSF组Bcl-2mRNA表达增加,Bax、caspase-3 mRNA、Cyt C和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0.01)。结论缺氧心肌细胞中,G-CSF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发挥抗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