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MTT法测定巨噬细胞的存活率,研究了小鼠腹腔注射云芝多糖(PSK)对腹腔巨噬细胞所受叔了基脂红过氧化物(tbOOH)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特点。结果显示,小鼠腹腔注射PSK对tbOOH造成的巨噬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保护作用的效果与注射的次数无关,而与注射后取细胞的时间及注射的剂量有关,并在一定时间和剂量范围内呈现饱和性。体外将PSK与巨噬细胞共同温育,未发现其对巨噬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变化,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其与损伤后神经修复之间的关系。方法: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各损伤组和假手术组。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损伤后3、6、12、24、72小时MCP-1、BDNF阳性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急性脊髓损伤后3h,损伤区域MCP-1阳性细胞、巨噬细胞、BDNF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比假手术组增加(P<0.05)。MCP-1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在24h达峰值(P<0.05),巨噬细胞和BDNF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在72h达到最高(P<0.05)。结论:MCP-1与巨噬细胞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MCP-1对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巨噬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出现的高峰时间滞后于MCP-1阳性细胞;脊髓损伤后BDNF参与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3.
田忠  夏嫱  王新颖  陈阳  郭锦锦  杜联峰 《广东医学》2016,(23):3521-3523
目的 探讨西红花苷Ⅰ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方法 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用脂多糖(LPS)诱导建立巨噬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LPS组以及LPS+不同浓度西红花苷Ⅰ干预组,各干预组加入浓度分别为50、100、200、500μg/mL的西红花苷Ⅰ培养1 h后,向LPS组和各干预组加入LPS,使其终浓度为20μg/mL培养24 h,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 成功用LPS诱导建立了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与LPS组相比,西红花苷Ⅰ干预组在一定浓度范围(50、100μg/mL)内能显著降低巨噬细胞的损伤率、减少LPS损伤细胞培养上清中LDH的释放、提高LPS损伤细胞中SOD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论 西红花苷Ⅰ对LPS引起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其吞噬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PEC感染结肠癌TC-7细胞致微绒毛损伤的毒力分子.方法:分别用EPEC野毒株、Ⅲ型分泌系统删除株(Δcfm-14)、束状菌毛删除株(ΔbfpA)、外膜蛋白删除株(Δeae)、效应分子Map删除株(Δmap)、效应分子Map和EspF联合删除株(Δmap espF)、外膜蛋白受体删除株(Δtir)及相应质粒互补株感染TC-7细胞,通过扫描电镜(SEM)检测细菌黏附及TC-7细胞微绒毛脱落损伤情况.结果:野生型EPEC感染时,大量细菌先局限性黏附,接着紧密黏附在TC-7细胞表面,细胞微绒毛大量脱落;ΔbfpA感染时,极少细菌黏附细胞,微绒毛完好,但补充表达BfpA后可以恢复到野生型表型;而Δcfm-14感染时,大量细菌局限性黏附,但微绒毛损伤轻微;Δeae或Δtir删除株感染TC-7细胞后,可见细菌呈局限性黏附,但细胞微绒毛大量脱落,相应质粒表达互补后可以恢复到野生型表型;而ΔespF或Δmap espF感染TC-7细胞后,有大量细菌紧密黏附,细菌下陷入微绒毛丛,但微绒毛损伤轻微,质粒表达互补可恢复删除株表型.结论:多个效应分子参与EPEC黏附,但EspF是造成微绒毛脱落损伤的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观察了云芝多糖(PSK)腹腔注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mRNA含量的影响以及小剂量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OOH)体外对PSK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SeGSHPx mRNA 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PSK可以增强巨噬细胞SeGSHPx基因表达,与我们先前工作揭示的它能增强SeGSHPx活性的结果相一致。小剂量tbOOH体外对PSK处理小鼠巨噬细胞SeGSHPx mRNA 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能诱导未经PSK处理的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SeGSHPx mRN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葡萄糖对人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uman mon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THP-1)巨噬细胞的载脂蛋白E(Apo E)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佛波脂诱导THP-1细胞使其分化成巨噬细胞。再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巨噬细胞72 h后,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巨噬细胞Apo E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结果:葡萄糖呈剂量依赖性(20~30 mmol/L),明显抑制THP-1巨噬细胞Apo E的表达。结论:葡萄糖抑制THP-1巨噬细胞Apo E的表达,其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5-LOX)、c-fos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闭合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损伤组及损伤后0.5h组、1h组、2h组、4h组、8h组、12h组、24h组、48h组、72h组。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LOX、c-fos蛋白和ELISA检测NSE在闭合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 5-LOX免疫阳性细胞在损伤后8h明显增高,24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损伤72h后仍高于正常值;c-fos蛋白于损伤0.5h后表达明显增高,8h达到高峰,24h降至正常值;血清中的NSE于损伤2h候表达增高,24小时达到高峰,损伤72h后仍高于正常值。结论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5-LOX、c-fos蛋白及血清中的NSE表达均上调,且各自具有时间规律,有希望为法医学中的颅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爱国  冯梅  蒋宗滨 《微创医学》2011,6(3):196-198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神经节苷脂对椎管内麻醉所致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骨科住院行下肢手术穿刺时出现神经症状患者75例,随机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A组)、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治疗(B组)及生理盐水对照(C组),观察术后6 h、12 h、48 h和72 h时点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评分。结果疼痛及麻木评分:A组术后12 h起评分低于B、C两组(P<0.05或0.01);B组疼痛评分术后72 h低于C组(P<0.01)。感觉异常评分:A组术后24 h起低于B组,48 h起低于C组(P<0.05或0.01);B组术后72 h低于C组(P<0.01)。三组在四个时段间的MAP、HR和SpO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有效地促进椎管内麻醉引起外周神经损伤的恢复,优于单纯使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方法,探讨BMSC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在无菌条件下采集SD大鼠(雄性,体质量150~160g,10只)的长骨骨髓,获得骨髓细胞。实验组细胞以高质量浓度rhGM-CSF(400μg/L)为诱导剂,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对照组培养基为常规1640培养液。培养至第8天,收集细胞后分别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分化后细胞的超微结构,并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内皮细胞的鉴定。结果实验组细胞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内皮细胞结构特征及特征性的W-P小体结构,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呈多边形,细胞膜表面有大量的细长丝状伪足及短小的微绒毛,符合内皮细胞的特点。结论BMSC在高浓度的rhGM-CSF诱导作用下分化的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后大鼠脑微循环形态学的改变.方法:制作大鼠侧位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脑微血管墨汁灌注、制备透射电镜脑组织标本,观察脑微循环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墨汁灌注示脑外伤后3h微血管的数目和密度均较对照组降低.伤后48h、72h微血管数目和密度均较3h组增加,但仍较对照组低.透射电镜示微血管在伤后3h即有微绒毛的形成,伤后6h微血管内膜不完整,内皮细胞管腔面有微绒毛形成,相邻的微绒毛往往合抱形成小泡.伤后24h~72h,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明显、管腔狭窄呈缝状,细胞核轻度固缩,胞质内线粒体呈空泡状.毛细血管内膜凸凹不平,有断裂.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微循环的改变是导致脑外伤后继发性缺血缺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采用ACAS570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LPO),观察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C-LDL)对巨噬细胞线粒体膜的损伤及云芝多糖(PSK)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OX-LDL可使巨噬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消失,细胞内LPO含量升高。而正常LDL和乙酰化LDL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较小。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PSK能降低巨噬细胞内LPO含量,对OX-LDL引起的巨噬细胞线粒体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蒲黄单体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模拟体内纤维蛋白予以损伤,并给予中药蒲黄单体以观察其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内皮细胞与纤维蛋白接触48小时后,细胞明显皱缩,多数细胞脱落或解体;(2)同时加入蒲黄单体组,细胞损伤明显减轻,脱落减少,多数细胞排列规则,形态正常,尤以单体Y_4的保护作用更显著;(3)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同样纤维蛋白作用条件下,其形态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禁食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 ]制备小鼠及大鼠禁食 (4 8h)模型 ;取小鼠空肠和结肠肠壁组织 ,分别制备光镜及电镜标本 ,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 ;取大鼠肠系膜前淋巴结 ,细菌培养 4 8h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结果 ]光镜下禁食组与对照组空肠相比 ,肠壁变薄 ,肠绒毛短细 ,间距变宽 ,肠黏膜上皮细胞严重缺损 ,肠组织有淤血及出血现象。结肠无明显变化。电镜下禁食组空肠和结肠与对照组相比均可见微绒毛缩短 ,数量减少 ,但紧密连接无明显变化。大鼠禁食组肠系膜前淋巴结细菌易位率为 7/ 8,较对照组 2 / 8明显升高 (P <0 .0 5 )。 [结论 ]禁食可降低肠黏膜机械屏障进而影响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14例正常人孕早期胎盘绒毛超微结构。结果发现:(1)细胞滋养层细胞主要结构特征为核大、异染色质少、核仁明显,胞质中含有大量游离核糖体及散在线粒体。(2)合体滋养层细胞表面有密集的微绒毛,有些绒毛末端可呈球形膨大。细胞核大小和形态不一。胞质内含丰富的小管、小泡,扩张的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此外线粒体和脂滴较多,亦含少量髓样结构。并可见部分胞质突起插入细胞滋养层细胞间,直接与基膜相接。(3)细胞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以桥粒为主。(4)绒毛间质内的间充质细胞呈现功能活跃状态,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本文结合这些形态学特征,对其生理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对卡氏肺孢子虫表面结构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7周诱导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用双氢青蒿素治疗大鼠,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卡氏肺孢子虫表面结构的变化.结果扫描电镜下,卡氏肺孢子虫表面有密集的类似微绒毛的结构,呈念珠状或小簇状,通过其丝状伪足可与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或虫体间相粘连.经双氢青蒿素治疗后,卡氏肺孢子虫表面微绒毛脱落,残存微绒毛变形,虫体表面出现凹陷,表膜出现较大较深的缺损.结论双氢青蒿素可破坏卡氏肺孢子虫表膜.  相似文献   

16.
ASrudyonUltrastructuresofNormal5-8WeekHumanPlacentalVilliLiShulan;ZhuQiding.(ACTAACADEMIAEMEDICINAENANJING,1994,14(1):26-29)A...  相似文献   

17.
PurificationandPropertiesofHumanLiverGlutathionePeroxidaseXuHeng(徐蘅);QiuQi(裘奇);HuMeiQing(胡梅清);WeiYong(魏涌)(DepartmentofBioche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对弓形虫RH株速殖子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收集弓形虫RH株速殖子感染72 h后的昆明(KM)小鼠腹腔冲洗液,加入复方一枝蒿颗粒水溶液使药物终浓度达到0.8 mg/mL,并以0.04 mg/mL剂量阿奇霉素作为阳性药物对照,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置二氧化碳孵箱作用2 h,分别制备吉瑞氏复合染色涂片和透射电镜样本,比较观察各实验组弓形虫速殖子光镜下形态和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结果 空白对照组虫体符合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正常形态,而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复方一枝蒿颗粒作用组均显示着色较浅的异常形态虫体:虫体肿胀变形,两端钝圆。细胞质着色浅且偶见空泡,个别虫体细胞膜似有断裂缺如,胞膜不完整。透射电镜下可见阳性药物对照组和复方一枝蒿组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疏松并出现大量不规则空泡等异常形态,复方一枝蒿颗粒还可使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发生胞膜断裂、破损,核膜破损,致密颗粒增多等改变。结论 复方一枝蒿颗粒具有损伤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小鼠H_(22)肝癌细胞经血卟啉衍生物PSD-007加激光照射后不同时间的超微结构改变。最早发现线粒体的变化;在15min时,线粒体嵴密集,基质电子密度增加,30min时线粒体开始肿胀内质网扩张6~120min时线粒体空化,内质网进一步扩张、细胞膜破裂,核周间隙增宽,异染色质轻度聚集;6~24h时胞质内几乎看不到完整的细胞器、核膜破裂,核质胞质掺杂,核固缩,碎裂,细胞解体死亡。  相似文献   

20.
体外培养了6例人胚外周神经的雪旺氏细胞,均经传代繁殖,1例传至第11代,存活期达110天。雪旺氏细胞与麻风菌混合培养,定期取出部分细胞进行抗酸染色观察。感染10小时后,可见少量(10%)细胞吞噬了抗酸菌。72小时后吞菌细胞数达到高峰(95%以上),在细胞内可形成菌团——麻风球。电镜下雪旺氏细胞表面的微绒毛间及胞浆内见有多量麻风菌。96小时后,雪旺氏细胞出现明显变性及坏死,但细胞内的麻风菌却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