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和EV71所致脑炎的发病情况及荧光定量PCR诊断病毒性脑炎的意义.方法 收集银川市118例临床诊断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和EV71阳性率及病毒拷贝数,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检测血清EV71病毒IgM抗体.结果 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阳性病例42例,检测阳性率为35.6%;EV71阳性病例22例,检测阳性率为18.6%,占EV阳性病例的52.3%;ELISA定性检测EV71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30例,检测阳性率25.4%,肠道病毒和EV71病毒性脑炎患者6岁以内幼儿明显多见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肠道病毒是本地区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者最常见的病原体,EV71可能是本地区肠道病毒性脑炎中最多见的一种,肠道病毒和EV71感染所致脑炎都以6以内幼儿为主;荧光定量PCR对EV71检测特异性高于ELISA.  相似文献   

2.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脊液(CSF)中的病原体的价值。方法应用定性聚合酶链反应(PCR)作筛选,检测最常见的引起病毒性脑炎的6种病毒,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柯萨奇病毒(CV),埃可病毒(EV)阳性者作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其中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SVE)分别在3个时点(治疗前、治疗中、出院时)检测DNA拷贝数。结果定性聚合酶链反应阳性标本FQ-PC检测100%阳性,HSV—DNA量在3时点有差异,病毒核酸拷贝数与临床表现一致。结论FQ—PCR可作为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动态观察HSV—DNA含量有助于指导治疗,估计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USA)方法,对2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HSV—DNA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脑脊液检查HSV—DNA阳性或HSV—IgM阳性者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12例,占44%。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予以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连续用药1周,结果治愈7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及死亡各1例。结论:PCR技术与特异性IgM抗体检测两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提供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依据,而阿昔洛韦的使用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逆转录PCR结合荧光探针对体外RNA扩增和检测技术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测定脑脊液中柯萨奇病毒(CBV)的数量,诊断柯萨奇病毒性脑炎。方法:采用CBV FQ-PCR诊断试剂盒,以一种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实时检测定量PCR法,检测了113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标本。结果:46例脑脊液FQ-PCR CBV阳性患者中,CBV拷贝数与临床病情轻重呈正相关,在病程早期CBV阳性率较高。结论:FQ-PCR法可用于柯萨奇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对指导治疗和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脊液基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脑脊液(CSF)中单纯疱疹病毒(HSV)特异性DNA,观察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36例临床确诊病毒性脑炎用PCR扩增检测脑脊液、血液HSV,并行病毒分型。同时与38例非脑炎组对照。结果:病毒性脑炎组36例脑脊液中,HSV-DNA阳性19例(19/36,52.78%),血液HSV-DNA阳性13例(13/36,36.11%),低于脑脊液阳性率。结论:本检测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早期、快速诊断、HSE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脑脊液病毒病原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差异。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92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肠道病毒(EV)、单纯疱疹病毒(HSV)I型和II型、EB病毒(EBV)、腺病毒(ADV)及流感病毒(FLu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者56例,阳性率为60.8%(56/92)。其中,第一位病原是肠道病毒27例,其次是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II型共14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结论:(1)肠道病毒是本地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致残率及病死率较其它病毒高。早期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可明显改善愈后。(2)脑脊液中病毒特异性的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病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所致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脑炎)在各个季节的分布及I}缶床特点。方法全部病毒性脑炎患者在疾病的急性期留取脑脊液,按比例在每季节各随机抽取15例、42例、14例和9例患儿,以PCR法检测肠道病毒,观察肠道病毒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结果①80例患儿中肠道病毒PCR阳性22例(27.5%),其中春季13.3%(2/15),夏季35.7%(15/42),秋季26.7%(4/14),冬季11.1%(1/9)。②肠道病毒感染者和非肠道病毒感染者脑脊液、头颅CT与脑电图的异常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临床情况:两组发热、惊厥和意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皮肤肌肉刺痛、口角或咽峡疱疹、扁桃体灰白小点及心肌损害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损害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肠道病毒脑炎和非肠道病毒所致病毒性脑炎在季节分布、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头颅CT、脑电图及发热、惊厥、意识改变等方面无显著差异;②肠道病毒脑炎较易出现肌肉刺痛、咽峡黏膜疱疹及心、肝功能损害,患儿扁桃体上可见灰白斑点。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68年4月至1979年10月观察了15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电图(下称EEG)变化,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意义作一探讨和评价。观察对象 157例均为急性期的住院病例。其中80例有明确的脑脊液改变,脑脊液病毒分离阳性者36例(腺病毒23例,灰髓炎病毒及非灰髓炎肠道病毒13例);余44例未作病毒分离,但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量均增高。另77例仅根据临床症状为诊断依据,脑脊液常规正常,未作病毒分离。观察方法采用国产ND-82B型EEG机记录,  相似文献   

9.
陈焕辉  陈翊  林涛  朱冰 《广州医药》2012,43(1):18-21
目的 研究引起广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用荧光PCR方法检测19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核酸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病原抗体IgM,100例其他脑病患儿脑脊液作为对照.结果 198份脑脊液病毒和(或)抗体检出病原体的66例,阳性率33.6%.其中肠道病毒(EV) 25例占阳性病例的37.9%,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 19例占28.8%,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2)1例占1.5%,巨细胞病毒(CMV)3例占4.6%,EB病毒(EBV)3例占4.6%,流感病毒(IFV)1例占3.0%,腺病毒(ADV)5例占7.5%,乙脑病毒(JEV)6例占9.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例占3.O%,所有标本均检测不到麻疹病毒.对照组的其他脑病患儿标本均检测不到病原体.患儿全年均可发生病毒性脑炎,但5月~10月发病率最高.疱疹性病毒脑炎没有明显季节性,年龄较大患儿的居多,乙型脑炎和肠道病毒引起的脑炎以夏秋季较多,而且年龄较小的患儿更容易受感染.结论 引起广州地区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是疱疹病毒和肠道病毒,肠道病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以年龄较小的儿童多见;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全年散发,以年龄较大的儿童较多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76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中69例(90.8%)治愈,症状完全消失;7例(9.2%)遗留后遗症。结论目前诊断病毒性脑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和脑脊液检查,治疗主要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如无环鸟苷及其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儿童EB病毒性脑炎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性脑炎(EB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和(或)脑脊液EBV—VCAIgM抗体阳性患儿36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EB脑炎的临床特点。结果EB脑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36/36),头痛、呕吐(21/36),抽搐(9/36),昏迷(3/36),嗜睡、精神萎靡(2/36)和肢体活动障碍(1/36)。36例脑脊液EBV—VCAIgM阳性,其中26例血清和脑脊液EBV—VCAIgM同时阳性。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惠儿如果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改变,要考虑EBV感染可能。确诊有赖于血清和(或)脑脊液EBV—VCAIgM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患者体内干扰素 (IFN)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 (CPE)检测5 1例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 (CSF)中的IFN水平。结果 :(1)急性期血清及CSF中的IFN水平均显著升高 ,恢复期显著下降 ,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CSF中的含量高于血液 ,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2 )采用IFN肌肉注射治疗的患者用药后血清中IFN升高 ,但CSF中IFN水平未见升高 ,而且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与未用IFN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1)IFN参与了乙型脑炎的发病过程。 (2 )IFN治疗并不能提高疗效 ,临床上不易贸然使用 ,需寻找其它更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T Chonmaitree  M A Menegus  K R Powell 《JAMA》1982,247(13):1843-1847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CSF viral cultures was evaluated by reviewing the records of 390 patients whose CSF was cultured for virus during a two-year period. The diagnoses at hospital discharge were aseptic meningitis, meningoencephalitis, or both in 111 patients, and enterovirus was isolated from the CSF or other test specimens in 46 patients (41%). The diagnosis or management of nearly one half of the patients from whom enterovirus was isolated was directly influenced by this information.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unnecessary use of antibiotics were shortened by at least 70 days. Enterovirus was the only virus isolated from the CSF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CSF was more likely positive for an enterovirus if it was drawn from a young patient with aseptic meningitis during the summer of fall months. The clinical data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national statistic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EEG与病毒性脑炎患者神经体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住院病历 6 6份 ,对神经症状、体征、EEG、CSF等进行分析。将EEG分甲、乙两组 ,甲组为中度以上异常EEG ,乙组为轻度异常或正常EEG ,进行两组间的意识障碍、颈项抵抗、病理征阳性、异常CSF病人数的 χ2 检验。结果 甲组意识障碍病人数明显高于乙组 (P<0 .0 1) ,其他 3项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再分意识障碍与意识清楚两组进行两组间的病理征阳性、颈项抵抗、异常CSF病人数的 χ2 检验 ,结果显示病理征阳性、颈项抵抗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结论 中度以上异常EEG与病毒性脑炎患者神经体征之间的关系密切 ,有统计学意义 ,可以作为病毒性脑炎的一项诊断条件  相似文献   

1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核酸分子杂交和病毒分离技术检测了7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及10例其他神经疾病对照组患者的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DNA。结果PCR检出5例脑炎患者CSF中HSVDNA阳性,其中HSV1型2例,HSV2型3例,而核酸杂交方法仅检出2例,其中HSV-1和HSV-2各1例,与病毒分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06-2015年近10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病原谱构成,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宜昌市6所监测医院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血液和(或)脑脊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反应进行病原体检测,得出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病原谱构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采集血清标本1958份,脑脊液标本1867份.2504例病例开展乙脑病毒学检测,1545例病例开展其他四种病毒学检测,1867例病例开展细菌学检测.实验室确诊病毒性感染955例,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乙脑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84%、20.00%、17.02%和2.44%,;确诊细菌性感染52例,检测出的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阳性率分别为42.31%、42.31%和15.38%.时间分布上病毒性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总数的55.92%;细菌性感染病例呈全年散发.人群分布上病毒性感染病例以<15岁青少年为主,细菌性感染病例以>15岁较大年龄组为主,分别占总数的51.83%和67.31%.性别分布上病毒性感染病例男女比为1.09:1;细菌性感染病例男女比为2.06:1.结论 肠道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是引起宜昌市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宜昌市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应该重点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应用多细胞系微量细胞培养法进行病脑脑脊液病毒分离,以建立简便、快速的病毒初筛方法。方法采集病毒性脑炎病例脑脊液46份,应用4种细胞系在96孔细胞培养板进行分离病毒,所得培养物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RT-PCR扩增,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46份标本分离病毒11株,其中3株应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扩增出预期片段。结论多细胞系微量细胞培养法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病毒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传统MRI阳性EV71脑炎与MRI阴性脑炎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1位传统MRI阴性的EV71患儿与11位MRI阳性的EV71脑炎患儿,所有患儿进行传统的MRI检查(T1WI、T2WI、FLAIR),并根据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MRI阳性组及MRI阴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 MRI阴性组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高热、皮疹、肢体震颤、头痛、呕吐、心率加快、呼吸加快、高血压、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眼球运动异常、肺出血、血糖、血白细胞计数、CSF压力、CSF细胞数、CSF总蛋白与MRI阳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MRI阳性的EV71脑炎患儿,并不代表其临床特征更差。为了识别更加严重的EV71脑炎,可能需要行增强MRI或弥散-加权成像的M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