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 (ACST)的病理生理学变化。方法 :制造急性重症胆管炎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ACST组。分别采用偶氮显色法和产色基质法测定外周血总胆红素和内毒素浓度。应用MTT法检测TNF、IL - 1、IL - 2和IL - 6活性。使用电子自旋共振仪和酸滴定法测定血氧自由基及血清磷脂酶A2 含量。通过放免分析方法检测PGFα/TXB2 比值。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T -淋巴细胞亚群。应用多功能生化测定仪检测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结果 :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外周血总胆红素和内毒素浓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 0 0 1,p <0 0 5 ) ;TNF、IL - 1、IL - 2和IL - 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p <0 0 1) ;血氧自由基、血清磷脂酶A2 含量明显升高 (p<0 0 1,p <0 0 5 ) ,PGFα/TXB2 ,比值明显降低 (p <0 0 5 )。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CD3 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1) ;补体C3 和C4,免疫球蛋白LgM和IgA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p<0 0 1)。结论 :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处在过度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紊乱状态 ,因此阻断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所致的继发性细胞损伤是其至关重要的治疗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清解灵配合胆管减压内引流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肝、肺组织的治疗作用.[方法]制造大鼠急性重症胆管炎模型和胆管减压内引流手术模型.Wistar大鼠53只随机分为正常、造模、减压和中药治疗4组.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肺脏器的组织学变化.放免分析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肺组织的前列腺素/血栓素(PGF1α/TXB2)比值.[结果]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肝、肺脏器组织损伤严重,肝、肺组织中的比值显著下降.中药配合胆管减压治疗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肝、肺脏器有保护作用,仅表现轻、中型病理损害,组织中的比值明显增高.[结论]中药配合胆管减压治疗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肝、肺脏器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清解灵配合胆管减压内引流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肝、肺组织的治疗作用。[方法]制造大鼠急性重症胆管炎模型和胆管减压内引流手术模型。Wistar大鼠53只随机分为正常、造模、减压和中药治疗4组。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肺脏器的组织学变化。放免分析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肺组织的前列腺素/血栓素(PGF1α/TXB2)比值。[结果]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肝、肺脏器组织损伤严重,肝、肺组织中的比值显着下降。中药配合胆管减压治疗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肝、肺脏器有保护作用,仅表现轻、中型病理损害,组织中的比值明显增高。[结论]中药配合胆管减压治疗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肝、肺脏器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清解灵配合胆管减压引流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脏器组织中磷脂酶A2(PLA2)和氧自由基(OFR)含量的影响。方法制造胆道急性感染模型和胆管减压内引流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ACST、减压和中药4组。采用电子自旋共振仪检测组织中的OFR含量。采用酸滴定法检测组织中PLA2活性。结果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回肠黏膜、肝、肺组织中的OFR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5,<0.01,<0.001),PLA2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强(P值分别为:<0.05,<0.01,<0.001)。与ACST组比较,中药组OFR含量和PLA2活性降低为著(P值均<0.05)。结论中药清解灵配合胆管减压引流治疗,可有效地降低脏器中的炎症介质OFR含量和PLA2活性,减轻由于过度炎症反应所造成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组织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清解灵配合胆管减压引流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脏器组织中磷脂酶A2(PLA2)和氧自由基(OFR)含量的影响.[方法]制造胆道急性感染模型和胆管减压内引流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ACST、减压和中药4组.采用电子自旋共振仪检测组织中的OFR含量.采用酸滴定法检测组织中PLA2活性.[结果]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回肠黏膜、肝、肺组织中的OFR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5,<0.01,<0.001),PLA2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强(P值分别为<0.05,<0.01,<0.001).与ACST组比较,中药组OFR含量和PLA2活性降低为著(P值均<0.05).[结论]中药清解灵配合胆管减压引流治疗,可有效地降低脏器中的炎症介质OFR含量和PLA2活性,减轻由于过度炎症反应所造成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组织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外科常见的肝内感染是脓性胆管炎和肝脓肿。急症病人常伴休克、败血症和/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尽管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进步,它仍然是腰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疗效尚未明显改善。急性梗阻性脓性胆管炎重症的治疗主要依靠胆道减压和引流。“切开引流”是治疗脓肿的原则,多年来奉行不悖。一般认为:胆管高压必须解除后,肝细胞恢复分泌功能,药物才能进入胆管胆汁发挥疗效。我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肠源性内毒素(E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和SAP组,成功造模后3、6、12h取大鼠胰腺行病理学检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水平;鲎试剂法测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 SAP组胰腺病理学评分随病程进展升高,血浆ET,外周血Treg水平逐渐明显升高(P<0.05)。结论 Treg和E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稻花香活力型白酒(DVL)和普通稻花香白酒(DCL)对大鼠血中内毒素和IL-6水平的影响,以比较这两种酒毒性的差异,并探讨白酒毒性及肝损伤的机理。方法: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DVL组、DCL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上述两种白酒进行大剂量灌胃,制备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采用基质染色法检测血浆中内毒素浓度,采用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含量,并取肝脏作组织切片观察。结果:DCL组内毒素水平及IL-6含量显著升高,且肝细胞广泛浊肿,胞浆内出现弥漫脂滴,胞核模糊不清,而DVL组的内毒素及IL-6水平明显低于DCL组,且肝细胞浊肿及脂肪变较轻。结论:与普通稻花香白酒相比,稻花香活力型白酒可降低血液中内毒素水平,减少大鼠体内IL-6的产生,从而减轻了对肝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术期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前5min内,U组经静脉注入含5000U/kg乌司他丁的0.9%氯化钠溶液100ml,C组静滴0.9%氯化钠溶液100ml,药物滴注完毕麻醉诱导开始。检测并记录二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5d的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结果手术后二组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但U组下降明显多于C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降低重症胆管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能减轻重症胆管炎患者肝细胞损害,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系胆总管和肝内胆管在急性梗阻的基础上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随着管内压力不断地升高,压迫肝细胞、发生坏死,大量细菌内毒素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胃乐散对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不完全结扎胆总管制备大鼠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模型,胃乐散灌胃给药72 h后,取血和肝脏组织标本,检测血胆红素水平、肝脏功能,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升高,ALT和AST水平也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0...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胆管炎紧急胆道减压引流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宁福  黎乐群 《医学综述》2009,15(17):2630-2632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及时、快速且有效地解除胆管梗阻、通畅引流仍然是最基本的处理原则。近年来,随着微创胆道外科技术在ACST胆道减压方面的应用日趋成熟,紧急引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取得较好的救治效果。本文对现有紧急胆道减压引流方式的选择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对肝组织血流和肝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琪  黄正接 《重庆医学》2001,30(2):111-113
目的:研究大白鼠阻塞性黄疸和胆汁引流减压后内毒素血症对肝组织血流和肝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闭塞胆管和胆道减压后注入内毒素,测定肝血流量和肝能量代谢。结果:阻塞性黄疸时肝血流减少,能量代谢降低,注入内毒素后肝血流和能量代谢进一步降低。阻塞4周后,肝能量代谢不能恢复,结论:阻塞性黄疸时肝组织血流明显减少,影响肝能量代谢,伴有内毒素血症时,肝能量代谢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差异,为早期手术干预此类患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诊的80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均为入院8h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在入院8h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后24h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引流量、APACHE-Ⅱ评分以及预后情况。结果:①察组术后24h胆汁引流量、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功能能障碍器官个数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施行手术有助于改善急性重症胆管炎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An improved operative technique to transect the fibrous cord by dividing the ligamentum venosum (Arantius' canal) is described for noncorrectable biliary atresia. The Arantius' canal is situated cranial and posterior side to the bifurcation of the umbilical portion and the portal branch of the Quinous' segment 3. The portal vein is fully mobile and the porta hepatis can be widely exposed by dividing the Arantius' canal. The fibrous cord of the porta hepatis can easily be dissected posteriorly and laterally where there is an extensive number of bile ducts. Eight patients with biliary atresia underwent this procedure. Jaundice resolved completely (serum total bilirubin concentration: < or = 1 mg/dl) in 7 patients within 40 days. Postoperative cholangitis did not occur. By dividing the Arantius' canal, the portal vein comes free from the portal fissure to make the hepatic hilum wider, and surgeons are able to work within a larger porta hepatic space without causing portal vein compression. Free drainage of the bile from the porta hepatis may prevent postoperative cholangitis and promote resolution of jaundi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共45例,随机分2组,两组均在全麻下手术,解除梗阻和胆道引流,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4例另用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WBC、ALT、血胆红素恢复正常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治中西医结合疗组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结论]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内镜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8例有严重并发闰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进行急诊内镜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和(或)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有取石术、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结果:18例患者经急诊内镜治疗,完成治疗17例,成功率94.4%。取石成功14例(82.4%),单纯鼻胆管引流2例,胆总管塑料支架置入2例。产生与内镜有关的并发症1例(5.9%),无死亡病例,治愈率为88%。结论:急诊内镜治疗存有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存有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重症急性胆管炎并胆道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对8例重症急性胆管炎并胆道出血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行胆总管切开和T管引流术,并使用胆道镜探察,其中肝动脉结扎术2例,术后再出血2例,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痊愈。7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根据重症急性胆管炎并胆道出血的特殊病理特点及定位诊断,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肝内胆道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道了肝包虫病并发胆道感染36例。肝细粒棘球蚴压迫或破入胆道和肝泡状棘球蚴侵蚀胆道是导致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具有一般胆道感染及肝包虫病的特点,B超、CT及PTC能协助诊断。治疗应尽早行胆道及包虫腔引流;泡状棘球蚴所致胆道感染则需通过包虫累及胆道置U管引流。手术前后应给予氨基甙类抗生素和甲硝唑。  相似文献   

20.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感染严重,病死率高,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十分必要,本文讨论了发病原因及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