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住院的HF患者123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8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组,Ⅰ级21例,Ⅱ级33例,心功能Ⅲ级25例,心功能Ⅳ级44例。应用南京普朗FIA8000系列免疫定量分析仪测定HF患者及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出院后随访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 HF各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Ⅳ级组(8246.1±2447.7)pg/mL>Ⅲ级组(3676.0±901.3)pg/mL>Ⅱ级组(1072.4±329.0)pg/mL>Ⅰ级组(573.2±132.6)pg/mL,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出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为(2188.6±642.3)pg/mL,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95.3±32.4)pg/m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测定应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评估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外膜脂肪(EAT)、冠状动脉周围脂肪(PCAT)水平及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 (Gal-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17例,其中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31例,Ⅲ级44例,Ⅳ级42例;死亡患者29例,存活患者88例。比较不同患者EAT、PCAT及血清NT-proBNP、Gal-3水平差异。结果 NYHA分级Ⅳ级患者EAT、PCAT、NT-proBNP和Gal-3分别为(97.29±15.56)cm3、(20.20±5.01)cm3、(460.20±95.56)pg/mL和(6.01±1.32) ng/mL,明显高于Ⅱ~Ⅲ级患者(P<0.05)。EAT、PCAT、NT-proBNP、Gal-3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s=0.344、0.387、0.401和0.411,P<0.05);EAT与NT-proBNP、Gal-3呈正相关(r=0.411和0.426,P<0.05);PCAT与NT-proB...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血浆NT-proBNP检查对预防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90例,心律衰竭患者90例,共180例。按患者类型,设定为高血压组及心衰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衰组分为Ⅱ级35例、Ⅲ级34例、Ⅳ级21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浆NT-proBNP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心衰组[(238.24±62.71)pg/L vs(1 429.38±161.25)pg/L],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Ⅱ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Ⅲ级心衰患者[(364.78±23.22)pg/L vs(1 059.78±92.75)pg/L],而LVEF明显高于Ⅲ级心衰患者[(54.24±8.25)%vs(40.47±4.89)%],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Ⅱ级、Ⅲ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Ⅳ级患者[(364.78±23.22)pg/L vs(1059.78±92.75)pg/Lvs(2 112.47±325.84)pg/L],而LVEF明显高于Ⅳ级患者[(54.24±8.25)%vs(40.47±4.89)%vs(26.21±5.72)%],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及高血压有关,进行早期血浆NT-proBNP检查,实施有效干预措施,能预防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余昌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2,(25):2889-2891
目的检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伴心力衰竭(心衰)老年患者的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以寻找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性指标。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慢性心衰的HAP老年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不伴心衰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用AIA360全自动荧光磁微粒酶免疫分析仪检测。心功能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法分级。结果 HAP伴心衰老年患者NT-proBNP水平〔logNT-proBNP(3.42±0.19)pg/ml〕较对照组〔logNT-proBNP(2.65±0.16)pg/m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患者的NT-proBNP水平〔logNT-proBNP(3.72±0.18)pg/ml〕>Ⅲ级〔logNT-proBNP(3.36±0.14)pg/ml〕>Ⅱ级〔logNT-proBNP(2.88±0.1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36,P=0.00)。结论 HAP伴心衰老年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衰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是评价心功能较为敏感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严重失代偿期急性心力衰竭外周血神经调节蛋白1(NRG-1)、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严重失代偿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NRG-1、NT-proBNP、CRP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外周血NRG-1、NT-proBNP、CRP水平差异,并分析观察组死亡和存活患者临床特征及外周血NRG-1、NT-proBNP、CRP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外周血NRG-1为(936.61±204.40)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NT-proBNP和CRP分别为(3611.88±505.52)pg/mL和(28.77±8.0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YHA分级Ⅳ级患者外周血NRG-1为(1106.65±210.41)pg/mL,明显低于NYHA分Ⅲ级患者(P<0.05),而NT-proBNP和CRP分别为(3410.45±54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BNP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就诊于该院35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将35名来该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BNP水平以及不同的killip分级的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BNP水平(287.43±48.65)pg/mL高于对照组的(18.84±11.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患者的BNP水平(213.13±43.81)pg/mL低于Ⅲ级患者(367.72±51.3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患者的BNP水平(367.72±51.37)pg/mL低于Ⅳ级患者(761.10±31.4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因慢性心力衰竭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CHF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心衰程度将CHF组患者分为NYHA心功能Ⅱ级组31例、心功能Ⅲ级组35例和心功能Ⅳ级组32例.检测各组受检者的血清Gal-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以及甘油三酯,分析血清Gal-3与NT-proBNP、hs-CRP、LVEF、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①CHF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Gal-3[(32.69±12.37)μg/L vs(14.59±10.33)μg/L]、NT-proBNP[(2.64±0.47)pg/mL vs(1.18±0.39)pg/mL]和hs-CRP[(6.39±2.75)mg/L vs(3.41±2.46)mg/L]水平比较,CHF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患者的血清Gal-3水平分别为(23.05±2.41)μg/L、(26.39±2.75)μg/L和(28.52±2.77)μg/L,血清Gal-3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Gal-3与NT-proBNP、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957、0.78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31,P<0.05).结论 血清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相关性,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可以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Beckman DXI 800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检测不同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含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的2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Ⅰ级患者68例,血浆BNP水平为(59±6)pg/m L;Ⅱ级患者82例,血浆BNP水平为(112±10)pg/m L;Ⅲ级患者74例,血浆BNP水平为(255±14)pg/m L;Ⅳ级患者44例,血浆BNP水平为(416±19)pg/m L,Ⅰ级患者与Ⅱ级患者、Ⅱ级患者与Ⅲ级患者、Ⅲ级患者与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分级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李庆英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5,14(6):499-500,505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6例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入院时测定BNP,同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比较BNP同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的BNP水平分别为(127±15)pg/ml、(352±29)pg/ml、(580±31)pg/ml和(1045±38)pg/ml。心功能越差,BNP越高,不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BNP差异有显著性(P<0.001)。BNP水平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8,P<0.05)。【结论】BNP能很好的反映心功能情况,动态观察BNP变化水平有助于对心衰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hs-cTn)、肌红蛋白(MYO)、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室重塑的关系。 方法选择AMI后心力衰竭患者103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或是否心室重塑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或心室重塑组、非心室重塑组。比较各组血清hs-cTnT、hs-cTnI、MYO、NT-proBNP水平,分析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以及对心室重塑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hs-cTnT、hs-cTnI、MYO、NT-proBNP水平心室重塑组高于非心室重塑组,且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其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血清hs-cTnT、hs-cTnI、MYO、NT-proBNP联合检测对AMI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预测效能最高(P<0.05)。 结论血清hs-cTnT、hs-cTnI、MYO、NT-proBNP联合检测对AMI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清晨空腹静脉抽血,分离血浆,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0例对照者、45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15例,Ⅳ级20例)血浆UⅡ含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记录二尖瓣血流频谱,计算E/A比值。结果(1)对照组血浆UⅡ含量为(4.35±1.22) pg/ml,心力衰竭组血浆UⅡ含量为(1.41±1.09) pg/ml,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0)。(2)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改善,血浆UⅡ含量为(1.90±1.47) pg/ml,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1);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浆UⅡ呈正相关关系(r=0.563,P=0.000)。(3)血浆UⅡ含量减低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不同心功能级别血浆UⅡ含量排序为: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0)。(4)血浆UⅡ含量与心功能级别呈显著负相关(r=-0.656,P=0.000),血浆UⅡ含量降低与左室射血分数、E/A比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540,P=0.000;r=0.539,P=0.000)。结论UⅡ血浆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B型钠尿肽前体和D-二聚体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CHF患者140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其中无临床症状患者37例(Ⅰ级组),心功能Ⅱ级CHF患者36例(Ⅱ级组),Ⅲ级CHF患者34例(Ⅲ级组),Ⅳ级CHF患者33例(Ⅳ级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5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D-二聚体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血中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各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各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Ⅰ级组高于健康对照组,Ⅱ级组高于Ⅰ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Ⅳ级组高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Ⅰ级组高于健康对照组,Ⅱ级组高于Ⅰ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Ⅳ级组高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Ⅱ、Ⅲ、Ⅳ级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1.04±0.34)、(1.43±0.39)、(1.51±0.42)μg/m L]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2.80±1.21)、(4.76±2.09)、(6.43±2.58)μ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级组患者治疗后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47.8±13.5)、(75.4±28.1)、(86.6±31.7)pg/m L]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334.4±79.5)、(494.6±134.6)、(1535.2±723.5)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中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r=0.64,P<0.05)。结论 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可作为判断患者心功能的客观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在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152例HF患者、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NT-proBNP水平,同法检测75例HF(Ⅲ-Ⅳ级)患者经常规抗心衰治疗后第3天、第8天、第16天血清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F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级数递增,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增高(P<0.05)。心功能Ⅰ-Ⅳ级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74,P<0.01)。不同疾病所致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不尽相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其他疾病组(P均<0.05),高血压组与缺血性心肌病组血清NT-proBNP水平较低。Ⅲ级组和Ⅳ级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下降(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升高的程度和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是诊断心力衰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记为疾病组,另选取100名健康志愿者将其记为健康组.对比两组hs-cTnT和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比疾病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亚组的hs-cTnT和NT-proBNP水平.结果 疾病组hs-cTnT和NT-proBNP水平远高于健康组[(20.56±4.32)pg/mL vs.(4.02±1.07)pg/mL,(1167.5±102.4)pg/mL vs.(65.3±10.2)pg/mL,P<0.05];IV级者hs-cTnT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III级者[(29.38±5.54)pg/mL vs.(19.25±2.07)pg/mL,(1548.5±117.8)vs.(1098.7±89.6)pg/mL,P<0.05],且III级者显著高于级者的(8.32±1.14)pg/mL和(469.5±23.7)pg/mL(P<0.05).结论 hs-cTnT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功能及NT-proBNP水平均存在相关性,对病情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衣欣  胡奉环 《中国全科医学》2013,(21):1859-1861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20例、心功能Ⅲ级19例、心功能Ⅳ级21例,比较3组间RDW和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的水平。再根据RDW分为RDW正常组42例和异常组18例,比较两组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不同心功能级别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RDW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级别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异常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6例(33.3%),心力衰竭反复或加重8例(44.4%),死亡3例(16.7%);RDW正常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1例(2.4%),心力衰竭反复或加重2例(4.8%),死亡1例(2.4%),RDW异常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RDW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升高可能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RDW升高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ST2和NT-proBNP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诊断价值评估。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ST2和NT-proBNP的检测结果分析其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Ⅱ级患者的sST2、NT-proBNP水平低于Ⅲ级患者,Ⅲ级患者低于Ⅳ级患者,且Ⅱ~Ⅳ级患者的s ST2、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12例死亡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sST2、NT-proBNP水平均远远高于78例存活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NT-proBNP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其灵敏度为97.50%、准确度为100.00%、特异度为100.00%。结论在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sST2和NT-proBNP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联合诊断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为患者的预后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D-二聚体、脑钠肽(BNP)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CHF患者100例(CHF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Ⅰ~Ⅱ级组(46例)与Ⅲ~Ⅳ级组(54例),选取同期门诊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中老年人10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浆D-二聚体及BNP水平.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BNP分别为(1.29±0.70)μg/mL、(534.29±143.5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14±0.05)μg/mL、(42.88±16.9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BNP分别为(1.89±0.17)μg/mL、(749.63±268.96)pg/mL,明显高于Ⅰ~Ⅱ级(0.78±0.08)μg/mL、(318.57±145.6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浆D-二聚体、BNP水平随之增高,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血浆D-二聚体与BN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BNP与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患者病情加重D-二聚体及BNP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黄杰  刘海威  邹奇霖 《浙江医学》2024,46(6):625-629
目的 分析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丽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66例,依据患者1年随访结果分为发生MACE 102例(观察组)及未发生MACE 26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清指标[心肌肌钙蛋白(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RP]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TnI、NT-proBNP与CRP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1年MACE发生的预测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1年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人数占比及cTnI、NT-proBNP、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TnI、NT-proBNP与CRP均可用于预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1年MACE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cTnI≥0.51 ng/mL、NT-proBNP≥3 617.46 pg/mL、CRP≥6.43 mg/L...  相似文献   

19.
陆卫红  张笛  郁志明 《重庆医学》2008,37(19):2225-2226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时NT-proBNP和Killip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并评价NT-proBNP的高低和3个月后其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90例(男51例,女39例,平均65.8岁),其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45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8例,静脉溶栓后补救性PCI患者16例,未予开通病变血管患者21例.急性期分析按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远期分析按NT-proBNP值分3组,分别为NT-proBNP<00pg/mL(A组),800pg/mL≤NT-proBNP≤8 000pg/mL(B组),NT-proBNP>8 000pg/mL(C组)3组.急性期分析比较各组间心肌酶峰值,EF值及NT-proBNP,远期分析比较不同NT-proBNP水平组别3个月内患者心衰入院治疗的病例人次数,EF值和⊿LVED.结果 急性期分析提示Killip I级组NT-roBNP值平均为1 253.6pg/mL,Killip II级组NT-proBNP值平均为4 582.1pg/mL,KillipⅢ级组NTproBNP值平均为8695.7 pg/mL,KilliplV级组NT-roBNP值平均为12 315.8pg/mL.远期分析提示A组3个月内患者心衰入院治疗的病历次数9人次,⊿ LVED平均为6mm,B组25人次,⊿LVED平均为11mm,C42人次,⊿LVDD平均为18mm.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时各Killip心功能级别下对应的NT-proBN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性心肌梗死时,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心功能越差,NT-proBNP值越高.而且NT-proBNP值越高患者3个月内因心衰再入院治疗的可能越高,且左室舒张内扩大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13-15
目的 探讨sST2和NT-proBNP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诊断价值评估。 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ST2和NT-proBNP的检测结果分析其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Ⅱ级患者的sST2、NT-proBNP水平低于Ⅲ级患者,Ⅲ级患者低于Ⅳ级患者,且Ⅱ~Ⅳ级患者的sST2、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12例死亡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sST2、NT-proBNP水平均远远高于78例存活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NT-proBNP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其灵敏度为97.50%、准确度为100.00%、特异度为100.00%。 结论 在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sST2和NT-proBNP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联合诊断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为患者的预后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