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催传玉 《江苏医药》1994,20(3):156-156
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是造成十二指肠梗阻的一个内在原因。1986年6月至1991年12月我们共收治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症1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2例中男8例,女4例。手术年龄3天~12天5例,1岁半~2岁7例。发病年龄:生后出现症状5例,3个月~18个月7例。主要临床症  相似文献   

2.
王萍  李苏伊  刘春义 《河北医药》2001,23(10):776-776
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症是小儿十二指肠梗阻常见原因之一。我院自 1989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十二指肠隔膜症 3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入院时年龄 1月内 2 1例 ,1月~ 1岁 3例 ,~ 2岁 4例 ;3岁1例 ,10岁 1例 (病史 4年 )。 3岁以内就诊者均为生后即发病。1.2 临床表现 新生儿和小婴儿除 4例为非胆汁性呕吐外 ,其余均为胆汁性呕吐 ,大多有正常胎便排出。年长患儿有间断上腹痛 ,呕吐隔夜酸腐食物。 7例上腹部出现胃型及蠕动波。1.3 X线检查 腹平片多数显示上腹双泡征 ,下腹气…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192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肠旋转不良91例,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82例(合并肠旋转不良31例),环状胰腺19例(合并肠旋转不良12例)。行Ladd手术134例,十二指肠隔膜切除、肠管纵切横缝术7例,十二指肠前壁菱形侧侧吻合术90例,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4例。结果本组176例痊愈出院,3例死亡,13例放弃治疗,102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常见原因、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肠旋转不良均行肠扭转复位,Ladd’s手术;12例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7例行十二指肠空肠梭形吻合,4例行十二指肠纵行切开、隔膜切除、十二指肠横形吻合,1例行胃空肠吻合;环状胰腺2例行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1例行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结果46例中43例痊愈,3例死亡。25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是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环状胰腺,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刘杨  马达智 《天津医药》1999,27(6):373-374
胃窦部隔膜是造成小儿呕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胃窦部粘膜性隔膜造成胃出口部狭窄所致。视隔膜中央孔的大小,可表现为胃出口的完全性或不全性梗阻。本文报告12例病人,重点讨论其X线表现。 材料与方法 近年我院收治12例本病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在1岁至 12岁之间。临床以呕吐为主要症状。 11例为无胆汁性呕吐,1例为咖啡色呕吐物。9例呕吐史在1个月以内,最短者为3天;3例呕吐史在2年以上,最长者间断呕吐4年。11例除呕吐外无其它阳性体征,1例女性患者合并生长发育迟缓。本组12例人中10例经手术证实诊断,另2例根据呕吐特点,X线特征性表现做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病理类型。方法对123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患儿的术前诊断、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3例十二指肠梗阻患儿中,肠旋转不良56例(45%);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27例(21%),其中隔膜型及风袋型13例,十二指肠狭窄7例,十二指肠闭锁9例;环型胰腺造成的梗阻11例(8%)。伴发畸形:本组患儿中合并胎粪性腹膜炎11例,肠扭转坏死4例,腹裂4例,脐膨出3例,美克尔憩室4例,先天性心脏病18例。123例患儿中117例存活(存活率95.12%),3例医院内死亡,5例手术后1~8d内放弃治疗,11例环型胰腺及7例肠狭窄患儿全部存活。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粘连性肠梗阻(13例)、肺炎(67例)、吻合口瘘(5例)、应激性小肠溃疡(1例)、切口裂开(11例)、新生儿硬肿症(22例)。结论孕妇产前B超检查若发现胎儿胃及十二扩张或羊水过多都应该考虑胎儿高位肠梗阻的可能;生后胆汁性呕吐为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术前X线平片可见双气泡或三气泡特征,上消化道造影可见造影剂阻滞和(或)通过困难,是诊断十二指肠梗阻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方式,避免漏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及静脉高营养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的诊断要点与治疗经验。方法对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儿中,男15例,女11例。闭锁Ⅰ型13例,闭锁Ⅱ型2例,闭锁Ⅲ型2例,闭锁Ⅳ型1例;狭窄Ⅰ型5例,狭窄Ⅱ型3例。术前合并症:肺炎8例,水、电解质紊乱5例,营养不良4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低蛋白血症6例,硬肿症5例,急性肾功不全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产前B超和出生后X线检查明确诊断。所有病例经手术治疗。治愈25例,治愈率96.14%;死亡1例,死亡率3.86%,无再次手术病例;远期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通过产前B超和出生后X线检查可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良好的新生儿监护治疗、静脉营养的应用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 X线表现特征 ,我们对我院 1999— 2 0 0 2年收治的资料完整、手术证实的 2 7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 X线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7例中 ,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17h~ 2 8d。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 9例 ,合并肠旋转不良 3例 ,孤立性右位心 1例 ;环形胰腺 10例 ,合并肠旋转不良 2例 ;肠旋转不良 8例 ,合并十二指肠异位 1例 ,肠扭转 2例。所有病例均拍腹部立位片 ,17例做钡餐或碘油上消化道造影 ,8例在上消化道造影同时做钡灌肠检查。2 结  果2 .1 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 :腹部立位片表现“双泡征”6例…  相似文献   

9.
周乙正 《贵州医药》2002,26(1):53-54
我院自 1995年以来 ,采用窥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 3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3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8~ 4 7岁 ,平均 2 7岁。病程 3个月至 5年 ,平均 17个月。后尿道狭窄 15例 ,球部尿道狭窄 8例 ,海绵体尿道狭窄 5例 ,尿道闭锁 5例。狭窄长度 0 3cm~ 3.8cm ,闭锁长度 0 5cm~ 3.5cm。术前治疗 :行尿道吻合术 6例 ,尿道会师术 1例 ,尿道扩张术 11例 ,膀胱造瘘术 2 1例 ,假道形成 3例 ,合并膀胱结石 1例。1 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 ,膀胱截石位 ,经切开镜侧孔插入输尿管导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临床治疗。方法对71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证实肠旋转不良41例次,十二指肠狭窄及闭锁24例次;环状胰腺23例次;合并两种以上梗阻原因14例。伴发畸形30例次。结果治愈63例。放弃治疗死亡8例:肠旋转不良合并肠坏死4例,伴发严重畸形3例,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可通过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在先天性畸形中较为少见,我院1969—1979年共收治22例。其中十二指肠闭锁10例,十二指肠狭窄12例。男7例,女15例。生后5天以内就诊者11例,6天至1个月者9例,3岁1例,4岁1例。生产时有羊水过多者8例。全部有生后吐奶及吐黄绿水症状。检查:8例有胃型及蠕动波,15例曾照立位腹平片为典型“双泡影”。4例钡餐造影为十二指肠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方法 对本院3年内经手术证实的26例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的腹部平片及上消化道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诊断为十二指肠闭锁.结论 腹部平片及上消化道造影是本病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肿瘤是少见的消化道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3.0%~6.0%,其恶性肿瘤约占整个消化道肿瘤的0.3%,小肠恶性肿瘤的30.0%[1 ].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首选方法.本文对我院2008 年8 月至2010年8 月期间收治的11 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本组11 例,男性7 例,女性4 例;年龄34~71 岁,平均58 岁;发病至确诊时间:4 天至3 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环状胰腺诊治方法和引起消化道梗阻的原因.方法 总结8年间收治的7例环状胰腺的临床资料,对术前诊断、手术所见、病理改变及并发的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环状胰腺均表现为高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本组病例合并十二指肠膜状闭锁1例,空肠闭锁2例;X线平片示:3例可见典型的"双泡征",2例显示"三泡征",1例显示"单泡征".年长儿则出现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常为环状胰腺压迫十二指肠所致,本组1例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降部内陷,造影剂排空延迟.环状胰腺直接引起十二指肠梗阻占18.4%.结论 有症状的环状胰腺患儿均应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建立通畅的消化道为原则,十二指肠前壁菱形吻合术是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术式,术中应详细探查有无肠闭锁等并发畸形.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一个旋转的过程 ,因旋转不到位或不固定而引起的索条造成胆管压迫而致胆管狭窄 ,胆汁排出不良 (胆管扩张、胆汁瘀滞 ) ,肝脏功能受损。十二指肠旋转不良所致胆管狭窄的发病率约为 1 /6 0 0 0 ,男∶女为3∶1 ,诊断较困难。我院自 1 980~ 2 0 0 1年间收治 2 1例 ,随诊1~ 1 0年 ,均无不适反应 ,现就 2 1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女 =3∶1 ,年龄 1~ 1 0岁 ,平均年龄 5岁。主要症状腹痛 2 0例 ,呕吐 1 8例 ,黄疸 1 5例 ,发热 1 5例。就诊时间 1~ 4个月不等。1 2 辅助检查 B超…  相似文献   

16.
十二指肠癌临床少见,因解剖学上的特异性,所以临床起病隐匿,极易误诊.本文收集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2011年收治的25例经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4.5岁.上腹痛或不适18例,黄疸12例,消瘦8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发热5例,恶心、呕吐3例,腹部肿块1例.病程2周至1年,平均4.8个月.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第1段3例,第2段16例,第3段4例,第4段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选十二指肠间质瘤发病部位均在降部外侧;多以右上腹部疼痛不适、餐后饱胀感等消化道症状、腹部包块及反复黑便症状就诊,内镜和CT为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1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完整切除肿块+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切缘均阴性;1例术后出现腹腔内手术创面渗血,经止血药及新鲜血浆治疗后自行止血,术后无1例出现肠瘘、胆瘘、吻合口狭窄及胰腺炎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45个月,1例复发,1例出现肝脏转移,术后分别存活26个月和14个月,其余均未发现复发,为无瘤生存,生活质量佳。结论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外侧(系膜对侧缘)间质瘤,采用完整切除肿块+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手术方式,同样能够达到根治目的 ,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对于免疫组化c-kit表达阳性患者术后应给予格列卫辅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现就1972~2002年来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8例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1972年~1992年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0岁。伤后至入院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48小时。损伤原因:机动车撞伤5例,高空坠落伤1例,牛角顶伤1例,爆炸伤(开放性)1例。损伤部位:十二指肠上部2例,降部和水平部分别为4例和2例。合并伤:本组8例均有合并伤。手术方式:肠壁单纯缝合修补3例,单纯修补加十二指肠造瘘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加十二指肠残端造瘘3例。术后并发症:膈下感染2例,十二指肠瘘1例,急性肾…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损伤较少见 ,仅占腹部损伤的 3% - 5 % [1 ] ,其诊断和处理较困难。我院 1993~ 2 0 0 0年共收治本病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 7例 ,女 1例。年龄 18~ 5 0岁 ,平均 34岁。损伤性质 :腹部闭合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 2例。受伤原因 :车祸 4例 ,锯木反弹撞击伤 2例 ,锐器伤 2例。损伤部位 :十二指肠球部 2例 ,降部 5例 ,水平部 1例。损伤程度 :十二指肠裂口 1~ 2 cm者2例 ,2~ 3cm者 3例 ,超过 3cm者 3例。合并伤 :肝破裂并休克 3例 ,脾破裂并休克 1例 ,胃破裂 1例 ,横结肠右半及其系膜、胰腺轻度挫伤及后膜血肿 6例…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1990年 2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 4 4例 ,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4例均为手术证实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其中男 4 0例 ,女 4例 ,年龄 14岁~ 70岁 ;空腹穿孔 30例 ,餐后穿孔 14例 ;术前有溃疡症状者 36例 ,无症状者 8例 ;穿孔距手术时间最短 2h ,最长 4 8h。1.2 术中情况 腹腔积液量 :最少者 5 0mL ,最多者 2 5 0 0mL ,平均 5 0 0mL。穿孔部位 (穿孔距幽门环的距离 ) ,<2 .0cm者 2 8例 ,2 .0cm~ 3.0cm者 14例 ,>3.0cm者 2例。溃疡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