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0年25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对258例266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单侧膝关节置换250例,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8例16膝;行髌骨置换16例16膝。原发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23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关节畸形包括膝内外翻畸形、屈曲挛缩畸形。216例(224膝)成功随访,随访时间4月~10年。手术前、后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随访患者术后在疼痛、膝关节功能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尤其在疼痛缓解方面效果显著。膝关节活动度平均屈曲110°,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4.38分,增加到术后的平均91.43分,优良率达95.6%。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近、中期疗效佳,术后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有效的康复措施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TKA的主要适应症是重度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相对适应证包括:畸形、不稳定和活动度丧失.使用TKA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炎性关节病,创伤性关节炎,骨与软骨坏死,血友病性关节病,以及其他导致功能障碍的疾病(如肿瘤、骨折).其10年的成功率超过90%[1]. 相似文献
3.
4.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采用假体关节代替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关节功能重建手术。临床上常用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人工全膝置换术的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我科自2002年9月至2005年8月共实施了1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通过我们精心的护理及配套的康复训练,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60~72岁;骨性关节炎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其中双侧膝关节置换3例,单侧膝关节置换7例。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 相似文献
5.
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61例(男68例,女93例,年龄56~85岁,平均67岁)因原发性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术中软组织平衡的处理。结果随访4年92.3%的膝关节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伸屈间隙,内外侧平衡,伸屈间隙相等,优占78.3%,良18%。结论良好的软组织平衡可使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获得畸形矫正和功能恢复,应掌握规范的软组织平衡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体会。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结合其临床表现、诊断结果和既往病史,对患者进行身心的综合评估,再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123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活动度,以及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的优良率为95%,活动度为98.67°,远远高于术前的优良率43.3%和活动度64.36°,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手术后并未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及假体松动等严重术后并发症,住院期间有2例患者有关节红肿现象,经换药和关节冲洗等治疗后,伤口Ⅰ期愈合。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对于晚期或者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效果尤其明显,术后不但可以减轻患者膝关节的疼痛感,还能最大限度改善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为膝关节肿瘤、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疼痛、强直、关节功能严重障碍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目前。TKA在临床已广泛开展,取得了显著疗效,这不仅依赖于手术技巧的提高、关节置换材料和工艺的不断改进,更离不开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和规律系统的康复训练。我院自2000年至今,共完成TKA58例(79膝),其中双侧同期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14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7,(9)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应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系统评价该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术后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且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症状改善明显,膝关节功能显著增强。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后关节囊切断松解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膝后软组织松解的合适途径.方法 对12例膝关节不同程度屈曲畸形的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中对较难松解的后关节囊采用横形切断或局部切除的方法,对合并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通过去除胫骨平台内侧骨赘甚至部分骨质,以达到内侧副韧带长度满足截骨后膝关节间隙矩形化.手术前后按HSS评分系统进行评定,术后随访9~38个月.结果 术前平均HSS评分为38.8分,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HSS评分为83.1分.优:4膝,良:7膝,可:1膝.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对屈曲畸形的膝关节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时,通过横断或局部切除后关节囊松解方法既能达到屈膝间隙和伸膝间隙的平衡,又能保持软组织平衡与关节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TKA患者的临床情况.对膝关节进行术前及术后HSS评分,测量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34.9个月,术前术后患膝HSS评分分别为(45.54±7.67)分和(88.66±5.05)分,术前术后患膝最大屈曲度分别为(92.44±10.80)°、(99.13±9.90)°,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完善术前准备、正确处理术中胫骨骨缺损与软组织挛缩、防治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早期行功能行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孟凡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112-113
目的探讨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结果本组38例经过6~28个月的术后随访,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31例,良7例。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有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2003至2010年我们对83例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一系列康复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康复护理三个阶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3例,其中男13例,女70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65.6岁;术前活动度平均(87.4±19.2)°,Hss膝评分[1](32.6±10.2)分,术后活动度平均(115.4±12.4)°,Hss膝评分平均(91.7±7.3)分;无感染,假体松动或髌骨脱位及腓总神经麻痹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患有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6例患有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HS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患有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性骨关节炎所致膝部疾患临床上并不少见,患者病情发展到后期,多出现关节软骨的广泛破坏,软骨下骨质外露,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畸形,疼痛严重,功能障碍,保守治疗或一般手术难以达到满意效果。作者于2000年8月至2001年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中心进修期间,参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20例(28膝),所用假体为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后方稳定型( IB—Ⅱ型,Insall Burnstein Ⅱ型)假体,患者术后2周拆线并出院。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20例患者男8例,女12…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周围骨折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伤前均有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史.其中,股骨远端骨折6例,采用人工铰链膝关节置换;胫骨平台骨折7例,采用胫骨加长柄人工表面膝关节置换;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骨折断端错位1例,采用人工铰链膝关节置换.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2.5 h.平均随访21个月,术后3个月,14例患者均能下地活动,8例步态正常.HSS评分,优良率100.0%.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旭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7):70-72
目的探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52例晚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及人工组,每组26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方案治疗,人工组患者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3个月的膝关节评分表(KSS)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人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常规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组患者的上下楼梯、行走功能、稳定性、活动度、疼痛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组患者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身体健康评分分别为(71.15±4.23)、(75.18±4.12)、(75.51±4.31)、(74.51±4.63)分,均高于常规组的(63.35±4.59)、(69.44±4.30)、(67.73±4.25)、(62.23±4.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保守治疗方案更有优势,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明显,且膝关节的恢复也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3例关节炎患者,共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36膝。患者进行术后跟踪随访及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总结治疗效果。方法:采用1976年纽约特种外科医院提出的膝关节评分系统(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评分)。分别对实验组术前评定。术后情况通过随访记录、分析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结果:按照膝关节HHS评分标准对实验组术前及术后评分进行比较。III级组术前与术后评分分别为(41.0±9.3)和(89.7±6.9),IV级组术前与术后评分分别为(38.2±9.1)和(88.5±7.0)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患者术后明显改善的是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等。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疼痛缓解作用和屈曲挛缩、内外翻畸形的矫正。本研究中TKR术后近期的优良率为100%。远期疗效评定尚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观察和系统的研究。总之TKR仍然是医生治疗重度膝关节炎的首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