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手法排乳治疗乳汁郁滞症15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排乳治疗乳汁郁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运用手法按摩经穴、疏通乳络、排出积乳治疗乳汁郁滞症158例.结果:158例经1次手法排乳治愈149例,治愈率94.30%,有效率100%,无1例发展成急性乳腺炎.结论:中医手法排乳治疗乳汁郁滞症,安全可靠、方法简便,并可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齐惠莉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1):2820-2821
乳汁郁积症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多由于哺乳期哺乳不当或其他原因致使乳络阻塞,乳腺导管不畅,排乳受阻,最终使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郁积于乳房,出现乳房胀痛、结块,如治疗不及时将引发急性乳腺炎。笔者自2007-01~2010-12采用按摩结合柴胡散结汤治疗了56例产后乳汁郁积症患者,获得理想的冶疗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发生于哺乳期,特别是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故又叫急性哺乳期或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2%~4%,比经产妇乳腺炎多1倍。多因乳汁淤积伴发细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手法排乳治疗产后哺乳期乳腺疾病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手法排乳为主治疗产后哺乳期乳汁淤积、急性乳腺炎、产后乳少共101例,部分病例配合使用中药治疗,观察用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排乳前后肿块大小改善情况、乳孔堵塞改善情况、体温改善情况等指标.结果 疼痛改善方面总有效率为83.95%;肿块大小改善情况总愈显率86.46%,有效率93.75%;乳孔堵塞改善情况急性乳腺炎及产后乳汁淤积患者均为100%;体温改善情况急性乳腺炎患者有效率为76.92%.结论 手法排乳对产后哺乳期多种乳腺疾病的治疗均有较明显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宁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1):811-811
乳汁淤积是指哺乳期妇女出现排乳不畅,乳汁淤积,久则患乳结块胀痛,甚则乳管阻塞,点滴不出,往往诱发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8年起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诊治乳汁淤积6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邱榕 《河北中医》2001,23(10):745-745
乳汁淤积症是产后哺乳期妇女常见病症。 1999~ 2 0 0 0年 ,笔者用自制清凉膏外敷治疗乳汁淤积症 2 4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4例均为初产妇 ,年龄 2 2~ 31岁 ;就诊时哺乳时间 0~ 1个月 10例 ,1~2个月 8例 ,2~ 3个月 6例 ;出现症状 3日内就诊者 2 0例 ,5~ 7日就诊者 4例。临床症状均以乳房发现质硬肿块 ,自觉胀痛 ,排乳不畅为主 ,无明显高热 ,无表皮潮红 ,无淋巴结肿大 ,血常规检查无异常改变。2 治疗方法先于哺乳后清洗乳头乳晕 ,将清凉膏 (青黛 10 0g、熟石膏 10g、冰片 0 .5g与凡士林调匀 )按肿块大小均匀…  相似文献   

7.
积乳常发生于产后未满月的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也可见产后2~4个月。临床以乳房结块伴疼痛等症状为特征,乳汁淤积,排乳不畅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乳汁郁滞症是指产后乳汁排出受阻,乳汁郁滞于乳管内,临床表现有乳房结块、肿胀、疼痛、排乳不畅、发热等为症状特征的一种疾病[1]。近年来,我科运用葱水湿热敷联合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汁郁滞症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分析哺乳期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患者采用吕氏八步排乳法联合铁箍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例哺乳期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手法排乳组(吕氏八步排乳法)、中药外敷组(局部外敷铁箍膏)、联合组(中医手法排乳联合铁箍膏外敷),各67例。观察对比分析3组临床通乳效果、乳房肿胀硬度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乳汁分泌量。结果 联合组通乳效果明显高于中医手法排乳组、中药外敷组(P <0.05);联合组乳房肿胀硬度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医手法排乳组、中药外敷组(P <0.05);联合组治疗后乳汁分泌量明显多于中医手法排乳组、中药外敷组(P <0.05)。结论 哺乳期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患者实施吕氏八步排乳法治疗同时加用铁箍膏,能够进一步提高通乳效果,增加乳汁分泌量,减轻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急性乳汁淤积症为产后哺乳期妇女常见病。自1974年以来我们采用针刺破“白疱”,拔除栓子和按摩排乳方法治疗急性乳汁淤积症18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本组初产妇149例,经产妇35例,均发病于哺乳期。发病于单侧乳房者172例,双侧者12例,共196个乳房。2、诊断标准:①患者可有轻度畏寒,发热与全身不适,继而乳房某一象限出现肿胀疼痛。②患者脉浮数或弦数,部分有舌苔黄。检查乳头可有糜烂,乳管开口处可有“白疱”,乳房相应部位可有触痛和肿块,血白细胞一般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增高。  相似文献   

11.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率越来越高,多因过食肥腻,气血虚弱引起[1],患者血液循经乳络时,发生瘀滞。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中医学认为,由于乳络不通,虚火灼伤经脉,出现此类急性炎症。发病初期由于大量淤积的乳汁不能排出,乳汁内的抗原抗体发生变态反应,造成乳腺导管水肿,进一步加重乳汁淤积[2]。这个阶段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不能有效缓解乳腺导管水肿,收效甚微。薏苡败酱汤在临床上治疗盆腔炎、阑尾炎等疗效可靠,能够疏通局部瘀血、痰湿、气滞[3],对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初期的乳腺导管水肿有积极的疏通效果。2011-02—2012-11,我们应用薏苡败酱汤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初期患者151例,并与抗生素治疗151例对照,观察对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松式乳房按摩法治疗哺乳期妇女乳房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疏松式乳房按摩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疾病,按摩患侧乳房15min~25min,1d1次。结果:本法对哺乳期乳腺疾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产后乳房胀痛、乳汁淤积以及急性乳腺炎按摩1次治愈率均达90%以上。结论:疏松式乳房按摩具有迅速、有效的治疗哺乳期妇女产后乳房胀痛、乳汁淤积和乳腺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利芳  张建荣 《中国针灸》1999,19(3):178-178
笔者近2年来采用针刺的方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中有28例为产后3~5天的哺乳期产妇,2例为产后一月余的哺乳妇女,年龄在21~31岁,均为经由婴儿吸吮、人工挤乳、吸奶器吸及热敷、按摩等方法处理后,乳汁仍不通,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20例产后乳汁淤积的产妇按住院号尾号得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热敷乳房局部的同时按摩排乳;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乳房局部的同时按摩排乳。观察2组治疗前后乳汁淤积解除情况。结果观察组乳汁淤积解除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1~2个月内的哺乳期妇女。1976年以来,我们应用加味四逆散治疗本病15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15例全部为已婚妇女,其中哺乳期14例,已断乳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41岁;发病时间最短产后15天,最长20个月。  相似文献   

16.
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乳痈”,是乳房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是产后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尤其初产妇由于缺乏哺乳经验,易发生乳汁淤积而引起急性乳腺炎。临床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乳汁淤滞期,炎症浸润发展期,脓肿形成期。使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急性乳腺炎患者107例,年龄23~38岁;经产妇5例,初产妇102例;体温最高40.5℃。将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2组。1·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予抗生素治疗,并加中药大黄和芒硝肿块…  相似文献   

17.
肖璐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2):27-28
乳痈是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多见于初产妇哺乳期。乳汁淤积是发生乳腺炎的基础。哺乳方法不当、哺乳不畅、乳腺导管堵塞等情况下最易发生乳汁淤积:乳头破裂、乳头畸形或乳头外伤时,细菌可从乳头沿淋巴管逆行进入乳房而扩散至乳腺实质导致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  相似文献   

18.
乳痈相当于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乳腺急性炎症。哺乳期由于乳头开裂或乳汁瘀积易诱发急性乳腺炎。早期患乳肿痛,呈现大小不等之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升高等。西医采用雌激素和抗生素治疗。但有些患者担心药物副作用影响婴儿,而刮痧疗法治疗此症见效快且不影响哺乳。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观察86例,年龄23~35岁;其中初产妇72例,经产妇14例;发病时间1~7d;经雌激素和抗  相似文献   

19.
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经乳头皲裂处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组织所引起。本病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乳头隐畸形、乳房受挤压、乳汁淤积等诱因。本病初起乳房肿胀、疼  相似文献   

20.
急性乳腺炎系哺乳期妇女常见病,为乳汁排泄不畅,继发细菌感染所致。本病以初产妇多见,如处理不及时,易发展为蜂窝组织炎或乳腺脓肿。笔者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3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均为产后哺乳期妇女,初产妇27例,经产妇3例;发病于产后1~12周,平均3.80周;年龄22~36岁;其中单侧乳腺炎者28例,双侧乳腺炎者2例;伴发热者18例,无全身症状者14例。1.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中23例属急性乳腺炎早期,继续哺乳;7例炎症严重患者暂停哺乳,改用吸乳器吸出乳汁。30例均予青霉素320万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