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后手术脓胸的特点及预防。方法术前深静脉高营养,肠道消毒,穿孔病例控制毒血症。术中严格无茵操作,对食管穿孔、破损、残留处以碘伏,洁尔灭酊消毒,高频氩气电刀烧灼。关胸前碘伏,洗必泰,盐水反复冲洗。术后加强呼吸道及胸腔引流管管理,防止胸腔积液,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121例病人术后脓胸2例,占1.65%。结论食管癌放疗后手术团术前穿孔率高,胸内心肺脏器生理功能发生不同程度改变,术中肿瘤破损及残留机会多,易发生脓胸。本组术前、术中、术后采取严密施治,可有效地预防脓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全量放疗后复发性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量放疗后食管癌复发的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76例全量放疗后复发的食管癌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率86.0%,并发症40.8%,死亡率17.1%。切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1%、23.7%、14.5%。结论:对全量放疗后复发性食管癌行外科手术是可行的,但手术适应症应严格掌握。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经手术治疗后极易复发,预后不良,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在降低食管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放射治疗作为食管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二维放疗到如今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其放疗技术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放疗靶区剂量不足、对器官造成危害的剂量过高等缺陷,提高了放疗精确度。目前临床在术前放疗、术后放疗以及放化疗结合等放疗方式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就食管癌放疗技术及放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放疗后手术早期低氧血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后手术早期低氧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食管癌放疗后患者203例,发生早期低氧血症98例,占48.3%,未发生105例,占51.7%。回顾分析手术早期低氧血症与术前肺功能、血气、放射治疗量、放射距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前准备、术后治疗诸因素的关系。结果:98例低氧血症中90%为足量放疗病人,术前肺功能、血气分析均显示异常,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前准备时间短、部分伴随呼吸道疾病。结论:食管癌放疗后再手术,患者应充分术前准备,手术时间应尽量缩短,术后采取有效综合措施,可预防、减少低氧血症、呼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放疗方式分为常规放疗组(A组47例);三维适形放疗组(B组67例);前程常规+后程适形组(C组31例)。结果(1)B组与C组的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2)A、B、C三组治疗后有效率(CR+PR)分别为63.8%、89.6%、77.4%,A组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A、B、C三组放疗结束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6%、21.5%、12.0%,40.8%、17.3%、12.6%和48.4%、25.8%、16.1%,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4)急性放射性反应:A、B、C三组总的放射性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结论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疗较常规放疗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长期生存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放疗后的主动脉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探讨食管癌放疗后主动脉瘘形成机制、先兆症状及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食管癌放疗后发生食管─主动脉瘘并经尸检证实的12例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瘘均发生在放疗后14个月内。瘘前先兆症状有剧烈胸背痛、低热、白血球数增高,X片上有明显穿孔征象。病理检查癌瘤仅侵及主动脉壁外膜层,但主动脉内、中、外膜三层均有明显炎症反应。结论放疗后的主动脉瘘与残存癌有关,但最终引起穿孔的直接原因是癌瘤合并的炎症。故有先兆症状的病人,应考虑积极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前瞻性研究梅泽如项其昌吴维继蒋向民冯存伟穆怀德我院于1987年2月~1989年11月,对食管中段及中下段癌术后按设计要求作随机分组,全部病例随访满5年。1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择食管中段及中下段癌根治术后病例,按术后病理有无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 12 0例经病理证实为食管癌 (自 1985年 3月~ 1995年 3月 )病人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方法 单纯放疗组 35例 ( 组 ) ,先放疗后化疗组 34例 ( 组 ) ,先化疗后放疗组 31例 ( 组 ) ,放疗 化疗同时治疗组 2 0例 ( 组 )。放疗剂量 5 0~ 70 Gy,2 Gy/日。化疗药物以 PDD、PYM、5 - Fu、VCR为主的联合方案。结果 总的 1,3,5年生存率为 88% ,2 7.5 % ,13.3%。 、 、 和 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 %、17.1%、11.4% ;91.2 %、47.1%、17.6 % ;87.1%、16 .1%、16 .1% ;10 0 %、30 %、5 %。结论  组 3年生存率优于其他 3个治疗组 (P<0 .0 5 )  相似文献   

9.
根治性放疗后食管癌复发的手术切除和再程放疗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分析比较食管癌根治性放疗 (DT6 0~ 70 Gy/ 6~ 7周 )后复发的患者经手术切除和再程放疗的疗效。材料与方法 :1984年 1月~ 1990年 1月间将前瞻性随机分组的 78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切除组和再程放疗组进行对比治疗。手术切除组 39例 ,再程放疗组 39例 ,放疗剂量 DT4 0~ 6 0 Gy/ 4~ 6周。结果 :手术切除率为 89.7% ,手术切除组术后并发症为 2 5 .7% ,手术死亡率达 1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2 .8%、34.5 %和 2 7.6 % ;再程放疗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4 0 .5 %、8.1%和 2 .7% ,两组比较(P<0 .0 1)。结论 :手术切除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再程放疗组 ,手术是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首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食管高度狭窄的晚期食管癌,金属被膜内支架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25例晚期食管癌,食管狭窄在2mm以下,其中7例呈梗阻状,1例伴食管瘘。共置入26个镍钛合金被膜内支架,2周后行外照射,DT60~70Gy。结果支架全部顺利置入,2周后均能进普食,并能接受根治性放疗,未出现并发症。6个月生存率71%,1年生存率25%,2年以上生存率13.1%。结论放置食管内支架加放疗,疗效确切,操作方便,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食管癌手术患者资料,对术后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过60岁、FEV1/FVC<70%、术中失血超过600ml、术前半量放疗是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结论对于高龄、术前放疗及术前肺功能下降的患者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术式,术后常规镇痛。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Hu J  Cha Y  Ye D  Ni Y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2):197-199
目的 探讨应用新术式治疗食管中段癌及部分中上段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行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68例的疗效。其中食管中段癌49例,中上段癌19例。鳞状细胞癌50例,腺癌16例,未分化癌2例;双原发癌8例。Ⅰ期9例,Ⅱ-Ⅲ期59例。结果 全部食管切缘均阴性。无术后吻合口瘘,无手术近期死亡。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可经胸单切口最大限度地切除食管,尤其适用于部分食管中上段癌。该术式对游离胃长度的要求较颈胸腹三切口手术为低,而游离胃位于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内,故胸胃对术后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加之有主动脉弓的阻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并降低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论 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中段癌的一种新术式,对部分食管中上段癌亦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无法切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2003年216例行开胸探查而未能切除食管癌患者及2024例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我院1954~1984年食管癌未切除手术248例和770例根治切除病例相比较。结果:1985~2003年资料显示,食管癌开胸探查率为9.6%(216/2240);食管癌肿瘤外侵部位最常见者依次为主动脉、肺门、气管膜部、支气管、下肺静脉、椎体及心包等;主动脉受累率为42.6%(92/216),气管、支气管受累率为25.0%(54/216),远处转移率为21.8%(47/216).1954~1984年资料显示。食管癌开胸探查率为32.2%(248/770),主动脉受累率为35.5%(88/248),气管、支气管受累率为26.6%(66/248),远处转移率为19.8%(49/248);与1985~2003年比较,开胸探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查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食管癌切除的可能性与病程、症状、病变长度、肿瘤部位、分期和大体病理类型有密切关系。由于先进诊断设备的应用,食管癌开胸探查率较以前明显下降,肿瘤外侵和转移仍然是影响手术切除的重要原因。综合各项检查,正确评估切除可能性,可降低开胸探查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左侧入径治疗累及主动脉弓段的食管瘤手术特点.方法:连续观察51例累及主动脉弓段食管癌外科治疗,手术经左侧入径.手术切除41例,占80.6%,其中颈部吻合38例,主动脉弓上吻合3例;手术探查10例,占19.4%,不能切除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外侵,侵及主动脉及支气管等局部重要结构.结果:本组无死亡,术后17例发生20项并发症,占33%,经治疗恢复.结论:累及主动脉弓段食管癌周围结构复杂,与其它部位中下段食管瘤手术相比,切除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强调术前评估、术中注意局部解剖和术后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食管癌左胸一切口根治术(Sweet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使用超声刀切除食管中下段鳞癌28例,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72h引流量的差异.结果:超声刀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6±24) min和(206±32)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3±59)ml和(310±47)ml;术后72h引流量分别为(989±214) ml和(1 203±403)ml;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9.5±7)枚和(16.5±6)枚;两组比较总手术时间和术后72h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刀可缩短食管Sweet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的胸腔引流,有助于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沙培林在食管癌手术中局部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术中使用含有沙培林溶液的明胶海绵贴于手术创面,对照组40例术中不予沙培林处理,统计术后3 d的体温变化、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后局部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高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的胸腔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局部应用沙培林可以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减少胸腔引流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手术径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选择一种比较理想的食管癌手术径路,方法:1958年-1997年的40年间945例胸吵段食管癌病例,分为5组,分别采用:(1)左胸后外侧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弓上吻合。(2)右胸前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胸顶吻合。(3)右胸前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颈部切口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左颈或右颈吻合。(4)右胸后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颈部切口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颈部吻合。(5)右胸后外侧切口经胸游高分子食管,食管癌切除,经膈肌食管裂孔游离胃,胸顶食管胃吻合,用SAS医用统计软件列联表方法分析切除率,并发症,死亡率,五年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右胸后外侧切口径路切除率较左胸后外侧切口和右胸前外侧切口径路高,生存率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5组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4.19%和29.00%,81.69%和28.57%,83.65%和26.19%,90.74%和34.70%,93.67%和39.74%。结论:右胸后外侧切口径路可作为胸中段食管癌的常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并了解食管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方法 收集我院2001至2009年经手术治疗102例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按纵隔淋巴结分区标准,以食管的分段分组,统计区域淋巴结转移在各分区中的分布。结果 在102例食管癌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有阳性淋巴结转移50例(49.0%)。肿瘤浸润深度、病变长度和肿瘤所在部位不同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长度、浸润深度和病变部位是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102例患者术后共计有13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下颈区59个(44.70%),上纵隔区51个(38.64%),主动脉肺窗区1个(0.76%),前纵隔区1个(0.76%),隆突下区5个(3.79%),中下段食管旁区3个(2.27%),肺门区3个(2.27%),腹部区9个(6.82%)。结论 病变长度、浸润深度和病变部位是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病变越长,浸润越深,病变部位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食管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在下颈区及上纵隔区,是术后放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38例食管癌病人采用术中十二指肠放置营养管,术后48小时开始肠内营养,观察其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全组仅1例出现吻合口瘘,继续肠内营养顺利恢复;5例在肠内营养中出现轻度腹泻,经处理缓解,其余病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有利于病人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