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分析治疗2年后患者缓解率及相关因素。方法调查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肿胀数、血沉、患者的总体评估(VAS),分析2年后的缓解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2年后随访率为46%,失访率为54%,缓解率为42%,未缓解率为58%;治疗2年后关节的肿胀数、压痛数、血沉及VAS均明显下降;缓解者DAS28与病程、年龄、晨僵时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之间并无相关性。结论通过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了解疾病的活动程度,定期给予患者疾病评估,指导治疗;同时增强患者的教育意识,提高随访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1例经克拉屈滨治疗的复发毛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分析,进一步了解毛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和方法。方法观察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1例经克拉屈滨治疗的毛细胞白血病复发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此例患者经1个疗程克拉屈滨治疗,3个月后达到部分缓解,随访5个月持续部分缓解。结论克拉屈滨是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适合在中国毛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应用在小脑囊性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经MR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性孤立性病变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0年5月-2016年8月间,分析小脑囊性病变的MR特征.结果 :血管母细胞17例(42.5%)、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者16例(40.0%)、其他类型7例(17.5%);术前诊断正确率90.0%.结论 :MR应用在小脑囊性病变患者诊断中效果确切,可将血管母细胞瘤和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做显著鉴别;但壁强化较弱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以及囊结节型的血管母细胞瘤难以区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MR诊断和病理变化。方法:选取疑似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10例,对其分别进行病理检查和MR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和MR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病理诊断证实,1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检查结果为8例患者被确诊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诊断符合率高达80%。MR检查结果显示,8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小脑半球患者4例,小脑蚓部患者4例;2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囊性,2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实性,3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囊实性,1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实性伴有微小囊变,增强后,病灶囊性部分没有强化,实性部分以及囊壁出现显著强化,肿瘤周围水肿轻度或者未出现水肿情况。结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应用MR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MR诊断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否能减少复发并延长缓解时间.方法 对42例激素治疗敏感但反复复发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观察完全缓解后的持续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3个月后42例患者均完全缓解,随访过程中,21例(50.0%)4年未复发,15例(35.7%)3年未复发,其余6例(14.3%)2年未复发.采用激素+来氟米特治疗的患者平均持续缓解时间明显长于单用激素治疗者及激素+其他药物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能延长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持续缓解时间,减少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缓解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PKP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伤椎平均高度、Cobb角和疼痛缓解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手术时间44 min~118 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7~15 mL,平均10 mL.所有患者术后2 d~4 d可下床活动,有56例疼痛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4例未缓解,缓解率为95.00%.术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未发生便秘、坠积性肺炎或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者疼痛评分、伤椎平均高度、Cobb角均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硫酸镁-ATP和ATP对豚鼠爆震性耳聋,庆大霉素性耳聋的防治作用的实验观察.结果是爆震性聋组应用镁-ATP治疗后,内外毛细胞损失数少于对照组(P<0.05);庆大霉素聋组应用镁-ATP治疗,毛细胞损失数较对照组少(P<0.025),听力损失程度较对照组轻.而用ATP治疗组毛细胞损失数,听力损失程度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实验结果提示镁-ATP对爆震性聋和庆大霉素性聋有防治效用.  相似文献   

8.
使用自编问卷,利用家访、专科门诊、咨询服务等机会对社区的中晚期肿瘤患者236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成人癌性疼痛治疗临床指引>的数字等级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分级.有疼痛者211例(占89.4%),其中轻度疼痛31例,中度83例,重度97例,接受镇痛治疗的117例(占55.5%),完全缓解78例(占66.7%),部分缓解26例(占22.2%).未缓解13例(占11.1%).未接受治疗或疼痛未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害怕吗啡成瘾.说明仍有大量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9.
使用自编问卷,利用家访、专科门诊、咨询服务等机会对社区的中晚期肿瘤患者236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成人癌性疼痛治疗临床指引>的数字等级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分级.有疼痛者211例(占89.4%),其中轻度疼痛31例,中度83例,重度97例,接受镇痛治疗的117例(占55.5%),完全缓解78例(占66.7%),部分缓解26例(占22.2%).未缓解13例(占11.1%).未接受治疗或疼痛未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害怕吗啡成瘾.说明仍有大量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0.
使用自编问卷,利用家访、专科门诊、咨询服务等机会对社区的中晚期肿瘤患者236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成人癌性疼痛治疗临床指引>的数字等级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分级.有疼痛者211例(占89.4%),其中轻度疼痛31例,中度83例,重度97例,接受镇痛治疗的117例(占55.5%),完全缓解78例(占66.7%),部分缓解26例(占22.2%).未缓解13例(占11.1%).未接受治疗或疼痛未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害怕吗啡成瘾.说明仍有大量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1.
使用自编问卷,利用家访、专科门诊、咨询服务等机会对社区的中晚期肿瘤患者236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成人癌性疼痛治疗临床指引>的数字等级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分级.有疼痛者211例(占89.4%),其中轻度疼痛31例,中度83例,重度97例,接受镇痛治疗的117例(占55.5%),完全缓解78例(占66.7%),部分缓解26例(占22.2%).未缓解13例(占11.1%).未接受治疗或疼痛未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害怕吗啡成瘾.说明仍有大量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2.
使用自编问卷,利用家访、专科门诊、咨询服务等机会对社区的中晚期肿瘤患者236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成人癌性疼痛治疗临床指引>的数字等级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分级.有疼痛者211例(占89.4%),其中轻度疼痛31例,中度83例,重度97例,接受镇痛治疗的117例(占55.5%),完全缓解78例(占66.7%),部分缓解26例(占22.2%).未缓解13例(占11.1%).未接受治疗或疼痛未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害怕吗啡成瘾.说明仍有大量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雏鸡庆大霉素(GM)中毒后耳蜗毛细胞的再生及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其再生的影响.方法:给雏鸡注射GM10d,其后再注射EGF5d,分别用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耳蜗基底乳头(BP)形态学变化;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P细胞增殖.结果:停用GM后1d,BP毛细胞损失平均约51%,毛细胞形态不规则,线粒体和表皮板肿胀,细胞自溶破坏.停用GM后5d,支持细胞表面增宽,中间出现小的表皮板和短的听毛,此为新的毛细胞.14d新生毛细胞形态规则,21d发育成熟,BP形态接近正常.PCNA阳性细胞主要是支持细胞和透明细胞.EGF组毛细胞再生活跃,PCNA阳性细胞核明显增多.停用GM后10d,毛细胞数明显比GM组多,14dBP形态接近正常.结论:GM耳中毒的雏鸡耳蜗毛细胞可以再生;再生的毛细胞可能来源于支持细胞和透明细胞;EGF可促进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4.
使用自编问卷,利用家访、专科门诊、咨询服务等机会对社区的中晚期肿瘤患者236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成人癌性疼痛治疗临床指引>的数字等级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分级.有疼痛者211例(占89.4%),其中轻度疼痛31例,中度83例,重度97例,接受镇痛治疗的117例(占55.5%),完全缓解78例(占66.7%),部分缓解26例(占22.2%).未缓解13例(占11.1%).未接受治疗或疼痛未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害怕吗啡成瘾.说明仍有大量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5.
使用自编问卷,利用家访、专科门诊、咨询服务等机会对社区的中晚期肿瘤患者236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成人癌性疼痛治疗临床指引>的数字等级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分级.有疼痛者211例(占89.4%),其中轻度疼痛31例,中度83例,重度97例,接受镇痛治疗的117例(占55.5%),完全缓解78例(占66.7%),部分缓解26例(占22.2%).未缓解13例(占11.1%).未接受治疗或疼痛未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害怕吗啡成瘾.说明仍有大量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6.
使用自编问卷,利用家访、专科门诊、咨询服务等机会对社区的中晚期肿瘤患者236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成人癌性疼痛治疗临床指引>的数字等级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分级.有疼痛者211例(占89.4%),其中轻度疼痛31例,中度83例,重度97例,接受镇痛治疗的117例(占55.5%),完全缓解78例(占66.7%),部分缓解26例(占22.2%).未缓解13例(占11.1%).未接受治疗或疼痛未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害怕吗啡成瘾.说明仍有大量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MAE方案(米托蒽醌+阿糖胞苷+足叶乙甙)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8年7月应用MAE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骨髓象变化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急性难治性白血病36例患者治疗完全缓解率为61.11%,部分缓解率为16.67%,未缓解率22.22%,总缓解率为77.78%;化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32例,有轻微消化道反应31例,经积极输注血小板和蒽丹西酮止吐后均完成化疗.结论 MAE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缓解率有所提高,不良反应轻于以往治疗方案,是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长期缓解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并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60例,比较治疗前后24h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而对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缓解预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60例糖尿病初诊患者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在1年内均无失访患者。其中50例患者长期缓解,长期缓解率为83.33%,10例患者未缓解,未缓解率为16.67%。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治疗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急性反应(AIR)、空腹血糖(FPG)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使大部分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长期缓解,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PRT)治疗其他术式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2-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采用CT引导下PRT治疗其他术式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分级评定标准评定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疼痛未缓解)。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面部麻木、咀嚼力下降、角膜炎、复视、脑脊液漏、死亡等。采用生存分析中的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术后1、2、5、10年疼痛缓解率。结果 本组88例患者均成功行CT引导下PRT。83例(94.3%)患者术后疼痛缓解,5例(5.7%)患者术后疼痛未缓解。88例患者术后1年疼痛缓解率为83.0%,术后2年疼痛缓解率为75.0%,术后5年疼痛缓解率为59.0%,术后10年疼痛缓解率为49.0%。76例(93.8%)患者在随访期间存在持续麻木;咀嚼肌力下降8例(9.1%);角膜炎4例(4.5%),其中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1例、三叉神经三支均受累3例,采用人工泪液滴眼后症状缓解;无复视、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因CT引导下PRT死亡患者。结论 CT引导下PRT治疗其他术式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新存 《当代医学》2021,27(16):67-69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MRI-DWI)对食管癌放疗患者预后的评价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接受放射治疗的5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近期疗效分为缓解组(n=30)与未缓解组(n=23),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12)与未复发组(n=41).患者均接受MRI-DWI检查及化疗2个月,比较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复发组与未复发组ADC值、食管癌病变长度.结果 治疗后,53例食管癌患者中,CR 12例,PR 18例,SD 14例,PD 9例.治疗前,缓解组与未缓解组ADC值及食管癌病变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缓解组ADC值高于未缓解组,食管癌病变长度短于未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ADC值低于未复发组,食管癌病变长度长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行MRI-DWI检查,可根据ADC值、食管癌病变长度对患者近期疗效进行客观、准确、有效、量化的评估,并依次依据制定适宜的后续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