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头颈部感染并发下行坏死性纵隔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头颈部感染并发下行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16例头颈部感染致下行性纵隔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1-40岁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占56.25%;以智齿冠周炎最多,占31.25%;自头颈部感染至纵隔炎确诊6~15d,平均11.5d;病程7~63d,平均37.3d;初期表现为发热,颌下、颈部肿痛,张口、吞咽困难,下行至纵隔后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CT是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的重要手段.颈-纵隔引流联合胸腔引流治愈4例,占25%;颈-纵隔引流加胸腔引流加胸廓切开引流12例,治愈9例,失败3例;治愈率81.25%.结论 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值得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例下行性纵隔炎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颈、胸部CT扫描特征确诊。治疗方法包括积极抗感染和手术切开引流等。结果痊愈7例,死亡2例,均死于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结论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颈、胸部CT检查是确诊DNM的有效方法。根据CT分型采取个体化的切开引流,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支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4.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下行性纵隔炎五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感染源非常隐匿、发病急剧、病情发展迅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大的特点是极易并发下行性纵隔炎且病死率极高。我院 1991年至 2 0 0 1年收治 5例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下行性纵隔炎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中男 4例 ,女 1例。年龄 30~ 6 5岁。病因为牙源性感染 3例 ,食管镜操作损伤 1例 ,不明原因1例。临床表现多为颈部肿痛、活动障碍、张口受限后 4~ 10天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体检都有高热和颈部皮下捻发感。白细胞计数均在 10 3~39 3× 10 9/L。胸部X线或CT检查提示纵隔增宽或脓腔形成 ,颈部和纵隔…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 1995年 8月 8日至 2 0 0 2年 6月 6日共收治 15例纵隔肿瘤施行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中 ,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 3岁 ,平均 35岁 ,体重 15~ 6 5 kg;病情 7天至 2年。无症状 3例 ;有咳嗽、胸闷、胸痛等 12例。肿瘤最小 2 .5 cm×2 .5 cm,最大为 12 cm× 15 cm。神经纤维瘤 4例 ,畸胎瘤 4例 ,皮样囊肿 3例 ,脂肪瘤 2例 ,胸腺瘤 1例 ,支气管囊肿 1例。 1.2 切口选择 :后纵隔肿瘤采用后外侧标准胸部切口 ;中或前纵隔肿瘤偏向一侧者做前外侧切口。较大胸腺瘤累及两上纵隔 ,超过锁骨… 相似文献
6.
肺及纵隔炎性假瘤是发生在肺实质内和纵隔内的良性反应性疾病[1],尤其后者十分少见。在临床、X线表现和病理标本,内眼所见酷似肿瘤,而组织所见则属于炎性增生或与炎症结局相关的病变[2]。临床和X线诊断易误认为肺恶性肿瘤及其它纵隔肿瘤,病理诊断有时也误诊为其它良恶性肿瘤。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80~2000年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34例胸内炎性假瘤(其中肺内29例,纵隔内5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使用电视胸腔镜对94例纵隔肿瘤病人的诊治总结得出应用胸腔镜诊治纵隔肿瘤的体会。方法 94例纵隔肿瘤进行胸腔镜下切除。其中男性60例,女性34例。年龄21~75岁平均46.8岁。胸腔镜置于腋中线的第6~7肋间,探查肿瘤生长情况及毗邻后决定另外两个操作孔位置。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手术方式。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胸引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术后行2月~24月随访,分析临床特点和疗效。结果 67例完全在胸腔镜下完成瘤体切除,其中4例仅行肿瘤活检,17例小切口辅助完成手术,中转开胸6例。术中出血10~600ml,平均106ml。无术中术后输血病例,无二次手术止血病例,术后胸液引流90~893ml,平均250ml。术后在2~6d拔出闭式引流管,平均3.8d。2例术后液气胸调整引流管位置加强引流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7.8d,围手术期死亡0例,术后随访死亡2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合于大部分纵隔肿瘤的治疗,安全有效,对大多数纵隔肿瘤为一安全有效的方式,值得在大多数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巨大纵隔肿瘤临床比较少见,手术复杂,难度大,风险大。我院自1997~2004年先后收治巨大纵隔肿瘤16例,其中3例因晚期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指征,其余13例病人施行了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无1例因手术或者手术并发症死亡,现在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共13例病人,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在1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X线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确诊,总结外科手术治疗体会。结果本组6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中死亡1例,死于术后呼吸衰竭,病死率为1.7%。术后对患者进行4~6个月的随访发现,良性肿瘤患者恢复良好,未见复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术后化疗或放疗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其中发生脑部转移3例,肺部转移1例。讨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应根据患者及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和手术方式,术中操作应仔细,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5):70-7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2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经过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42例患者中有畸胎瘤17例占40.48%,主要处于前纵隔;神经源性肿瘤11例,占26.19%,主要处于后纵隔;胸腺瘤8例,占19.05%,都处于前纵隔;淋巴瘤6例,占14.28%,主要处于前纵隔。肿瘤全切39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2.38%。结论纵隔部位的肿瘤手术治疗需结合胸部 CT 与X 线确定发病部位,进行针对性外科治疗,术后的综合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何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3):52-53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了手术治疗方法,其中单纯肿瘤切除23例,扩大切除6例,单纯探查肿瘤2例,死亡1例。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应在胸部X线检查的基础上,结合CT扫描及核磁共振等检查手估,以获得更高的确诊率;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切口的选择,并注意肿瘤组织大小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21例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01~2002-01,我院胸外科收治巨大原发性纵隔肿瘤21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3~65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20年。经术前胸片、胸部CT扫描、B超等检查及手术证实诊断。其中,前纵隔肿瘤15例,后纵隔肿瘤6例;突入右侧胸腔者14例,左侧7例。肿瘤最小者占据一侧胸腔的2/3,最大者占据一侧胸腔并有纵隔向健侧移位。1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其中因巨大肿瘤压迫引起气管偏移、咳嗽、咯血15例,7例患者伴有胸痛、发热、声音嘶哑等征象,有3… 相似文献
15.
16.
17.
慢性化脓性肋软骨炎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化脓性助软骨炎是开胸术后少见并发症。我院10年来收治《例,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中,男1例、女3例;年龄18~SO岁。分别发生于房缺修补、空缺修补、二尖瓣置换和二尖瓣闭扩术后各1例;其中纵劈胸骨切口3例,左前外侧切RI例。4例手术均I期愈合。术后3周一3月起,渐出现受累肋软骨区剧烈胀痛或烧灼痛,镇痛药物治疗亦难缓解。初仅局限于l~2根肋软骨,后渐波及相邻助软骨,胸骨和对测肋软骨。表面皮肤无明星红肿,但受累肋软骨压痛明显,偶有抵热,WBC在0.8~10.OX10/L之间,N60%一76%。胸片无特殊发现。2例曾…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患者,男,29岁。因咳嗽、咳痰、发热1周,伴胸闷、气促2天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多,呈黄色黏稠痰,伴持续性发热,体温38℃左右。曾在当地医治(具体不详)。2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咽痛、胸部闷痛、气促、不能平卧、进食后发生呛咳,无痰中带血、咯血、心悸、腹痛、腹泻、黑便、意识障碍。起病以来,饮食、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燥。既往身体健康,无烟酒嗜好。院外胸片:双肺感染。体格检查:T 38.3℃,P138次/分,R 38次/分,BP 128/65 mmHg。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