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肌肉注射顿克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下鼻甲注射顿克尚未见报道.1995年4月至19 98年6月我们分别对4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顿克行下鼻甲注射,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胎盘肽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的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8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别予胎盘此(PF)双下鼻甲粘膜下注射、转移因子(TF)双下鼻甲粘膜下注射、特非那丁(TD)口服,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 三种疗法近期疗效很相似,远期疗效PF、TF优于TD,PF、TF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发生变化。结论 变应性鼻炎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确切,PF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确切而稳定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3.
我科以纯醋酸泼尼松龙下鼻甲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共1421例,其中2例由下鼻甲注射引起单侧眼视力突然下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变应性鼻炎发病率持续增高,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尤以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为主。下鼻甲在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预后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下鼻甲手术是目前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尤其是鼻塞、喷嚏症状的重要治疗方法。本文就下鼻甲手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变应性鼻炎发病率持续增高,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尤以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为主。下鼻甲在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预后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下鼻甲手术是目前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尤其是鼻塞、喷嚏症状的重要治疗方法。本文就下鼻甲手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微波热凝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微波热凝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82例.结果随访1年,显效64例(78%),有效15例(18.3%),无效3例(3.7%),总有效率为96.3%.结论微波热凝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操作简便,反应轻,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微波组织凝固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我们用微波组织凝固法治疗我科在1998-2000年间收治的94例患者。利用微波产生的热能凝固中鼻甲、对应鼻中隔粘膜以及下鼻甲前端等筛前神经支配区域,阻断神经传导,治疗变应性鼻炎。对微波在不同条件下的治疗效果做了仔细的观察。结果 微波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微波凝固法是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较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低温消融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低温消融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应用鼻内镜对35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进行打孔消融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为94.3%(33/35),显效率为85.7%(30/35)。结论:等离子低温消融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电灼蝶腭神经节后纤维和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摘要)邓耀成,谭成勋,张日茂我院1990年5月~1992年5月采用电的蝶腭神经节后纤维和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51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一、病例:51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附合标准[本刊,19...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行鼻中隔软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方法5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鼻内镜下行鼻中隔软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斗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及药物治疗。结果3及6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3个月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有效率N31.2%(P〈0.05)。6个月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2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软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斗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常见病,常规对有适应证的患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变应性鼻炎(AR)也是本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多采用局部结合全身药物综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相当一部分鼻中隔偏曲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单用一种治疗方法效果欠佳。我科2003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鼻甲肥大患者56例,  相似文献   

12.
细胞粘附分子在变应性鼻炎鼻甲粘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鼻甲粘膜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对 2 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2 4例变应性鼻炎非发作期和 2 0例变应性鼻炎发作期患者下鼻甲粘膜组织石蜡切片 ,用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ymphocytefunction associatedantigen 1,LFA 1)单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与变应性鼻炎非发作期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相比 ,变应性鼻炎发作期鼻甲组织ICAM 1和LFA 1的表达增高 (P <0 .0 1)。结论 :变应性鼻炎发作期鼻甲粘膜组织中ICAM 1和LFA 1呈高表达 ,其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炎症过程。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 LFA 1)是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行鼻后神经切断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80例,其中46例同时合并有鼻中隔偏曲,所有患者应用等离子射频行鼻后神经切断术,同时行下鼻甲成形术;对4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观察手术前后变应性鼻炎症状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筛前神经切断和下鼻甲挤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的患者,行选择性筛前神经切断和下鼻甲挤压术。统计其术前和术后症状和体征评分,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1年随访,总有效率90.0%。结论:选择性筛前神经切断和下鼻甲挤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便,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下鼻甲肥大有各种不同的手术疗法,但无完全有效的疗法。该作者对52例下鼻甲肥大病人分别施行了两种疗法:下鼻甲部分切除术(PIT)和冷冻疗法(CS),对病人作了主观和客观评价,比较了两种疗法的结果。根据慢性鼻塞的病因将病人分为变应性鼻炎组和非变应性鼻炎组。52例中26例施行了PIT,另26例施行CS。女性28例(54%),男性24例(46%),年龄17~46岁(平均31.5岁)。这些病人对药物治疗及局部药物治疗均无效。根据皮肤变应性试验和放射变态反应吸附试验鉴别血管舒缩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40例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腔神经部分切断术和下鼻甲粘骨膜下血管神经离断术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18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鼻腔神经部分切断术与下鼻甲粘骨膜下血管神经离断术。所有病例随访12个月,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10例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明显改善;7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征改善;1例无效。总有效率94.4%。结论:鼻腔神经部分切断和下鼻甲粘骨膜下血管神经离断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鼻后下神经下鼻甲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尸头解剖明确鼻后下神经下鼻甲支进入下鼻甲的位置,为选择性切断支配下鼻甲的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头标本,共20例4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在1 0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下鼻甲.结果鼻后下神经在黏膜和骨膜之间下行由下鼻甲附着处末端前方6 mm~13mm处进入下鼻甲黏膜下;另一部分通过下鼻甲附着处末端进入下鼻甲黏膜下.结论选择性切断支配下鼻甲的鼻后下神经下鼻甲支,可能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腔综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鼻中隔黏膜下分离,并在软骨膜面划痕,切除下鼻甲的肥大部分,保留鼻中隔及下鼻甲部分黏膜于表面划痕.结果118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88例体征消失症状明显改善,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3%.结论鼻腔综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聚焦超声联合下鼻甲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并下鼻甲结构异常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确诊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并下鼻甲结构异常患者142例,根据患者自愿接受手术情况,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聚焦超声联合下鼻甲结构异常矫正手术治疗;B组单纯行聚焦超声治疗。参照我国兰州标准(2004年),对术前及术后症状和体征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总有效率100%;6个月时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4.54%,B组88.51%,两组之间无明显疗效差异;12个月时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2.73%,B组75.86%,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结论伴有下鼻甲结构异常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聚焦超声联合下鼻甲结构异常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聚焦超声治疗,近期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D30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苏木精 伊红染色对 3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黏膜 (变应性鼻炎组 )和 2 6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黏膜 (对照组 )标本中CD30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变应性鼻炎组CD30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变应性鼻炎的鼻黏膜组织中存在着Th2细胞主导的黏膜反应 ,通过研究CD30的表达水平可了解变应性鼻炎中Th2反应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