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呼吸机撤离后不同体位对新生儿氧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多种疾病状态下新生儿体位进行了研究,但对呼吸机撤机后这一关键时期新生儿应采取何种体位尚无报道,该实验通过撤机后最初6 h新生儿仰、俯卧位与其氧合关系的研究,来评价呼吸机撤离后最初6 h内新生儿仰、俯卧位对其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受试者随机分为仰卧位组或俯卧位组。吸氧,确保SPO2在正常范围。监测撤机后6 h内的SPO2,记录撤机后1 h及6 h的FiO2,于撤机后1 h及6 h各测动脉血气一次,记录PaO2、PaCO2,并计算A-aDO2、PaO2/FiO2、RI。结果:于撤机后1 h及6 h,俯卧位组FiO2(1 h俯0.4415±0.1152,仰0.5289±0.0986;6 h 俯0.3414±0.1120,仰0.4750±0.1120)、A-aDO2(1 h俯171.06±86.55,仰253.62±71.56;6 h俯105.85±78.18,仰208.48±86.80)及RI(1 h俯2.16±1.24,仰3.74±1.68;6 h俯1.35±1.11,仰3.65±1.28)均明显低于仰卧位组。PaO2(1 h俯88.70±32.65,仰73.43±17.68;6 h俯84.10±13.95,仰70.20±20.27)及PaO2/FiO2 (1 h俯213.49±88.96,仰141.54±43.25;6 h俯275.23±108.83,仰160.62±63.03) 明显高于仰卧位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俯卧位可以改善撤机后最初6 h内新生儿的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2.
不同体位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 观察与仰卧位相比 ,头部抬高倾斜 1 5度俯卧位 (俯卧位 1 5度 )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的影响。方法 2 0例患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 ,于生后 2~ 7d连续、交替于仰卧位或俯卧位 1 5度各监测 2h ,监测指标包括心率 (HR)、呼吸 (RR)和血氧饱和度 (SPO2 )。结果 与仰卧位相比 ,俯卧位 1 5度时SPO2 由 (93 .5± 2 .8) %上升到 (95 .4± 2 .2 ) % ,低氧血症由 2 .2± 1 .6次减少至 0 .8± 1 .2次 ,呼吸暂停从 1 2 .4±7.4次降至 6 .3± 4 .5次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俯卧位 1 5度可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的发生 ,该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仰、俯卧位对新生儿肺炎通换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仰、俯卧位对新生儿肺炎通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 2003年 1 ~10月,将中国医科大学二院NICU住院的 18例肺炎早产儿和 14例肺炎足月儿分别置于仰卧位和俯卧位,分别测定 2种体位时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 )、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并计算出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体积分数的比值(PaO2 /FiO2 )、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气氧分压的比值(PaO2 /PAO2 )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 aDO2 )。结果 早产组及足月组肺炎患儿俯卧位时PaO2、PaO2 /FiO2及PaO2 /PAO2明显高于仰卧位 (P<0 05),A aDO2明显低于仰卧位(P<0 05)。两组肺炎患儿仰、俯卧位时RR及PaCO2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俯卧位可改善早产儿和足月儿肺炎的氧合,这提示俯卧位可能为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氧合功能的适宜体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不同护理体位对鼻饲喂养早产儿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 34周、体重< 2000 g、胃肠营养达到100 ml/kg以上、需鼻饲喂养的早产儿.根据住院号随机确定护理体位的顺序,分别给予仰卧、俯卧、左侧卧和右侧卧位护理.每个体位持续观察2h,监测患儿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和呼吸暂停次数,并测量胃内潴留量,观察早产儿的状态(入睡、清醒或哭闹).结果 共有26例早产儿完成研究,胎龄(31.2±1.7)周,出生体重(1461±250)g,进行研究时平均日龄(22.3±9.1)天.早产儿在4种体位护理时多数保持安静入睡或清醒,偶有哭闹但易于安抚,护理过程中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和血压均无显著变化.婴儿在仰卧、左侧卧和右侧卧时呼吸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波动在50~55次/min,而俯卧位时呼吸由开始的(54.1±6.1)次/min逐步下降至2h的(49.1±7.2)次/min(P <0.001),低于其他体位(P<0.05).在2h的体位护理期间,仰卧位体温平均37℃,其余3个体位体温平均上升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儿喂养1h后仰卧、俯卧、左侧卧和右侧卧的胃内潴留量分别为(3.2±2.9)、(1.8±2.4)、(5.3±3.4)和(2.9±2.2) ml/kg,左侧卧位显著高于其他体位(P<0.001);2h后胃内潴留量分别为(1.1±1.8)、(0.1±0.2)、(1.7±2.2)和(0.8±1.4) ml/kg,左侧卧位也显著高于其他体位(P <0.001).4种体位中仅仰卧位有1例发生呼吸暂停.结论 鼻饲喂养早产儿均能较为安全地采用仰卧、俯卧、左侧卧和右侧卧进行体位护理,俯卧位有利于呼吸平稳、维持体温和促进胃排空,且不会增加呼吸暂停的危险性,左侧卧位不利于胃排空. 相似文献
5.
晚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晚期(出生24h后)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NRDS)肺功能和呼吸机参数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NRDS患儿晚期通过气管插管一次性分左侧、右侧、头低脚高、平卧4个不同体位注入PS,100~150mg/(kg.次),每一体位缓慢注人所需药量的1/4,抽出细管,手控通气,为减少药液损失,除有明显的呼吸道阻塞外,用药后6h不进行拍背吸痰,注药后机械通气。检测用药前后NRDS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与肺泡氧分压的比率[a/Ap(O2)]、氧合指数(OI)等肺功能指标和吸氧体积分数、吸氧峰压、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呼吸道压等呼吸机参数,观察NRDS患儿用药前后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变化及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用药后NRDS患儿的pa(O2)、a/Ap(O2)较用药前显著上升,OI较用药前显著下降,呼吸机参数(PEEP除外)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a〈0.05)。给药后2h临床观察,发绀减轻20例,发绀消失8例;26例血氧饱和度由70%~80%上升至〉90%;听诊双肺呼吸音增强24例。24h后观察胸片,病变明显改善21例,好转5例;存活率85.7%;并发症发生率:肺炎25%、动脉导管未闭10.7%、肺出血7.1%、脑室内出血3.6%。结论晚期应用PS对新生儿NRDS呼吸功能有明显改善,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仰、俯卧位对足月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寻求足月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合理体位。方法 应用美国BicoreCP 10 0新生儿肺功能仪分别检测 3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仰、俯卧位时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气道阻力、动态肺顺应性和呼吸功。结果 俯卧位呼吸频率和气道阻力明显低于仰卧位 [(4 4 .3±9.2bpm min)vs (4 8.0± 10 .6bpm min) ;(15 3.1± 5 0 .4 )cmH2 O (L .sec)vs (2 11.9± 6 3.1)cmH2 O (L .sec)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俯卧位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动态肺顺应性和呼吸功明显高于仰卧位 [(2 .2 9±0 .4 6ml kg)vs (1.6 5± 0 .5 0ml kg) ;(0 .0 95± 0 .0 2 4 )L (min .kg)vs (0 .0 75± 0 .0 2 2 )L (min .kg) ;(0 .6 2 1±0 .2 14 )ml (cmH2 O .kg)vs (0 .389± 0 .115 )ml (cmH2 O .kg) ;(8.9± 3.5 )gm (cm .kg)vs (5 .9± 2 .7)gm (cm .kg)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俯卧位可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和动态肺顺应性 ,降低呼吸频率和气道阻力 ,提示俯卧位是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适宜体位。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呼吸暂停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柳国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89-92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顿超过20s或不足20s而伴发绀、突发苍白、心动过缓或肌张力低下,严重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如处理不当可导致脑损伤。可分为继续发性和原发性,发生呼吸暂停应及时予触觉刺激等处理,并应努力寻找呼吸暂停原因。呼吸暂停反复发作者,应予药物治疗,首选选甲基黄嘌呤类药物(茶碱尖和咖啡因尖),上呼吸道不畅或功能残气不足选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或无创呼吸支持方法,上述治疗无效应用机械通气。呼吸暂停缓解后4~5d停止治疗,治疗停止后还应监测4~5d。 相似文献
8.
组织多普勒成像对早期新生儿心室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新生儿房室环运动,探讨不同胎龄早期新生儿左右心室功能的特点。方法 采用TDI技术检测生后3—7d的36例胎龄32~36周早产儿(早产儿组)和33例足月新生儿(足月儿组)二、三尖瓣环运动,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以脉冲多普勒显像测量舒张期二、三尖瓣口血流E峰及A峰峰值速度。结果 早产儿组各部位Ea、Sa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早产儿组三尖瓣环Ea/Aa显著低于足月儿组,两组Aa及E/Ea无显著差异;各部位Ea、Sa与胎龄及出生体质量均呈正相关。结论 早产儿左、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低于足月儿,早期新生儿心室功能与其出生前成熟程度有关,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生后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均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国维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7):488-49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RDS主要是因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引起.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呼吸机的基本性能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昕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6)
呼吸机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仪器之一,适宜的机械通气对抢救危重患儿的生命至关重要.由于新生儿的呼吸生理及解剖特点与儿童和成人有明显不同,对呼吸机具有特殊要求.呼吸机的控制方式包括压力限定、容量限定、流速限定和时间限定等类型,常用的常频通气方式包括间歇正压通气、间歇正负压通气、持续正压呼吸道通气、间歇指令性通气、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分钟指令性通气和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等.近年来在新型呼吸机上开发了一些新的通气方式,如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比例辅助性通气、压力支持及高频振荡通气等.现在介绍新生儿呼吸机控制及通气方式的基础上,对临床常用新生儿呼吸机的性能作一比较,以便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俯卧位对机械通气新生儿氧合和肺力学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20例,采取交叉设计的方法随机分为仰卧位-俯卧位组和俯卧位-仰卧位组,每组10例.分别采取仰卧位→俯卧位各3h和俯卧位→仰卧位各3h,共6h,记录并分析患儿呼吸机参数、动脉血... 相似文献
12.
13.
新生儿慢性肺疾病的机械通气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慢性肺疾病发生前后的机械通气方法。方法 对24例新生儿慢性肺疾病(CLD)在确诊前后均进行以保护性肺通气为策略的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慢性肺疾病新生儿共24例,死亡2例,病死率8.3%,好转出院1例(4,2%),其余21例痊愈出院(87.5%);确诊CLD后有9例患儿仍需要应用呼吸杌辅助通气,7例痊愈出院;8例曾应用激素治疗,但有3例因出现副作用而停药。结论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是新生儿慢性肺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措施,选用鼻塞间歇指令通气或鼻塞持续气道正压作为撤机方式,可提高治疗效果;CLD发生后容许性高碳酸血症的应用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新生儿发育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新生儿发育指标降低与母婴HBV感染状态和感染孕周的关系。方法将137例孕中期HBV标志物阳性孕妇足月分娩后与其婴儿配对,用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其中40对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BVDNA;对照组HBV标志物和HBVDNA均为阴性者共73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均按规范要求测量体重、身长和头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V标志物阳性率20%(27/137),HBVDNA阳性率48%(19/40);两种方法检出的宫内感染儿发育指标降低率分别为33%(9/27)和32%(6/19),其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发育指标降低的宫内感染儿均显示HBV处于复制状态。对照组新生儿无HBV标志物和HBVDNA阳性标本检出,仅1例(1/73)表现为体重降低。结论宫内感染儿发育指标降低特点表现为3项指标同时降低或身长、头围降低,提示胎儿宫内HBV急性感染后病毒血症期,病毒在胎儿体内呈高水平复制时干扰细胞分裂与增殖,尤其影响细胞增生旺盛期身长和大脑发育,以致在孕晚期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5.
仰俯卧位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探讨仰俯卧位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美国Bicore 公司的CP100新生儿肺功能监护仪,分别测定30 例健康早产儿[( 胎龄34.5±0.3)周,体重(1 905±52) g] 仰、俯卧位时肺功能。结果 俯卧位潮气量为(5.400 ±0.200)mlkg,明显高于仰卧位时的(4.700 ±0.200)mlkg(P< 0.01);俯卧位气道阻力为(33.750 ±3.000) mmHg(L·s) ,明显低于仰卧位时的(43.000 ±4.000)(L·s)( P< 0.01) ;俯卧位动态肺顺应性为(3.380 ±0.160) ml(mmHg·kg) ,明显高于仰卧位时的(2.380±0.110) ml(mmHg·kg)( P<0.01) ;仰俯卧位时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时间常数及呼吸功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俯卧位可改善早产儿的潮气量和动态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提示俯卧位可能是改善早产儿肺功能的适宜体位。 相似文献
16.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新生儿的右心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和组织追踪显像(TTI)技术评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新生儿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前后的右心功能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QTVI和TTI技术离线分析35例正常新生儿以及52例CH新生儿在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的心尖四腔切面三尖瓣环运动速度曲线和位移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最大位移(D)、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计算Ve/Va值;常规记录三尖瓣口脉冲多普勒(PWD)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充盈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充盈峰值速度(A),计算E/A值。同时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儿的血清促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甲状腺素总量、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并与QTVI、TTI检测指标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CH组新生儿E峰及E/A值低于对照组(均P〈0.001),但A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TVI及TTI示,CH组Ve、Ve/Va值、Vs及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T4替代治疗后1个月,CH组新生儿Ve、Ve/Va值、Vs、D及E、E/A值分别为(6.92±1.86)cm/s、(1.13±0.22)、(5.92±1.03)cm/s、(0.78±0.17)cm和(61±10)cm/s、(1.1±0.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相关分析显示,Ve、Ve/Va值、Vs、D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甲状腺素总量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促甲状腺素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CH新生儿的右心收缩与舒张功能均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早期及时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逆转受损的右心功能。应用QTVI及TTI技术检测三尖瓣环运动频谱可定量、准确、有效地评价新生儿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呼吸衰竭28例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呼吸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2 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经常频呼吸机治疗无效后改用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 ,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 8例患儿中治愈 2 0例 ,治愈率 71 4% ,死亡 5例 ,放弃治疗 3例 ;出现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6例 ;治愈患儿中高频振荡通气 (HFOV)治疗后 8~ 12h的PaCO2 迅速下降 [(6 8± 0 4)kPavs(5 5± 0 6 )kPa,P <0 0 5 ],2 4~ 48h的PaO2 明显上升 [(5 8± 1 1)kPavs(9 2± 1 7)kPa ,P <0 0 5 ];同时吸入氧浓度、平均气道压、振荡压力幅度、血氧合指数等均有明显下降 (P均 <0 0 5 )。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具有常频机械通气 (CMV)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机械通气治疗中对肺氧合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将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0例NRD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保护通气组(PV组)和传统通气组(CV组),每组20例。对两组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肺氧合功能指标、并发症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PV组呼吸机参数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和氧浓度显著低于CV组(P均〈0.05);呼气末正压高于CV组(P〈0.01);两组通气频率(RR)差异无显著性(P〉0.05)。(2)Pv组PaCCh高于CV组(P〈0.01);pH低于CV组(P〈0.01);两组Pa02差异无显著性(P〉0.05)。(3)Pv组上机后48h与72h氧合指数明显低于CV组(P〈0.01),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氧分压的比率在机械通气后72h也高于CV组(P〈0.01),PaO2/FiO2在各监测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P〉0.05)。(4)Pv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病率低于CV组(P〈0.05)。(5)两组脑室内出血及动脉导管开放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V组上机时间均短于CV组(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改善肺部气体氧合,维持适当血氧分压,减少并发症,缩短上机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不增加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开放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