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对其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发病3d以内入院的170例急性期老年脑卒中患者,男93例,女77例,年龄60~84(66±5.9)岁。170例中脑梗死患者114例,脑出血患者56例。分别于发病3d内及发病1年后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EX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第1腰椎正位、双侧股骨颈及双侧桡骨远端骨密度。结果发病3d内双侧股骨颈、双侧桡骨骨密度两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1年后L1、股骨颈(健侧)、股骨颈(患侧)、桡骨(健侧)、桡骨(患侧)骨密度均明显减少,分别为-2.8%(P<0.001)、-2.5%(P<0.01)、-10.2%(P<0.001)、-3.9%(P<0.001)和-11.3%(P<0.001)。发病1年后双侧股骨颈、双侧桡骨骨密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01)。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后骨密度下降,患侧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变化的探讨 陈陵霞 苗懿德 刘杰 魏雅楠 郏蓉 宝辉 褚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北京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支持项目 陈陵霞,女,1972年生,重庆市人,汉族,1995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毕业,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毕业,2005-2007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骨质疏松症及2型糖尿病并发症研究。 chenlingxia@medmail.com.cn 摘要 背景:2型糖尿病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高危人群,但其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 了解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特点及骨密度变化,为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观察住院及门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97例,非糖尿病男性76例,空腹采血测定血骨保护素(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钙素(BGP)、骨碱磷酶(BAP)、I型胶原C-末端(CTX)。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骨密度使用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 结果与结论 男性糖尿病患者各部位骨密度较非糖尿病组无显著变化。男性糖尿病患者OPG及CTX较非糖尿病者显著升高,分别为(1173.7±791.0)ng/L vs (868.6±483.0)ng/L(p<0.05)及(10.09±4.65)nmol/L vs (8.65±3.86)nmol/L(p<0.05)。BGP、BAP、TRAP无显著变化。提示OPG及CTX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中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糖尿病;骨代谢;骨密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70例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EX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患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发病1年后,患者骨吸收指标IL-4、IL-6水平增高,骨形成指标IL-10表达降低,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患者患侧股骨颈骨密度减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IL-4、IL-6、IL-10参与了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已知脑卒中偏瘫患者,瘫痪侧股骨颈易发生骨折。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微骨密度计测定法(micro-densitometry MD),测定第二中指骨骨质疏松症的各项指标,分析左右指骨的差别,以便弄清其病态。研究对象为脑卒中后偏瘫(患病时间1485±1907日)患者33例,应用微骨密度计测定骨量及骨盐量,其中10例给予1—α—OH—D_3 6个月观察  相似文献   

5.
背景:99锝标记的亚甲基二磷酸盐在骨骼的沉积量取决于骨的局部血流量、无机盐代谢及成骨活跃程度,当骨骼血流增加、代谢旺盛、新骨形成时可较正常骨骼聚集更多的99锝标记的亚甲基二磷酸盐。因此延迟骨显像可反映出骨代谢的强弱。 目的:以计算机“感兴趣区”技术评估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对骨折愈合及骨重建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3-01/2008-06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完成。 对象:经颈型股骨颈骨折患者21例,男女比例为10︰11,采用C型臂透视下复位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方法:固定后同位素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显像随访。固定前、固定后1,3,6个月、1,2年分别以99锝标记的亚甲基二磷酸盐进行三相骨显像。 主要观察指标: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技术,选取患肢股骨干中点计数为基准,分别计算各时相股骨头、颈和转子区放射性核素计数比。 结果:血流灌注像和血池相患侧与健侧各时相比较无差别。21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19例股骨颈骨折愈合良好,1年后行股骨颈内固定取出术,2年未出现股骨头坏死;1例出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1例患者固定后1年出现股骨头坏死Ⅱ期表现,经治疗后好转。延迟骨显像中愈合良好的1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区核素计数比值固定前和固定后2年比固定后1~12个月的比值小(P < 0.05),固定后1~12个月的比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股骨颈区核素计数比值固定后1个月升至最高,固定后3个月也高于其他时相(P < 0.05);股骨转子区核素计数比值各时相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计算机“感兴趣区”技术评估结果发现,股骨颈骨折患者适度的负重控制有利于股骨近端骨折愈合和骨重建。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发现,骨对频率为15~30 Hz的动态应变比较敏感。在此频率范围内,很小的应变也能产生较大的成骨反应。 目的:通过人体振动实验,观察振动对骨与关节病的影响。 方法:以60例20~75岁患有骨与关节疾病的青、中和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振动组和对照组。振动组进行3个月(10 min/d,每周5次)的全身振动实验。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模式,不予振动治疗。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下肢肌力、关节活动范围以及骨密度等指标在3个月内的变化趋势。 结果与结论:60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振动组在振动治疗3个月后腰椎的骨密度明显增加,比实验前平均增加了1.2% (P < 0.05),股骨颈骨密度和股骨颈抗骨折能力分别增加了0.85%和2.81%(P < 0.05),膝关节有效活动范围平均增加了9.52% (P < 0.05),双下肢最大肌力平均增加了13.2%(P < 0.01)。提示全身振动疗法可以提高骨密度和有效改善膝关节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去骨板减压术治疗老年(>60岁)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7例老年MMI的临床资料;其中21行去骨板减压术治疗(观察组),26例保守治疗(对照组)。发病12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GOS评分评估预后,采用Log-rank χ2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病3个月、半年和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1.75%、53.82%和35.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47%、33.65%和8.97%;P<0.05)。发病12个月,观察组mRS评分、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疝发生率(14.29%,3/21)明显低于对照组(57.69%,15/26;P<0.05)。结论 老年MMI行去骨瓣减压术较保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髋部骨密度可能受到髋关节炎的影响。实验拟验证单髋关节炎对髋部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5-01/2006-12在本科门诊就诊的单侧髋关节炎患者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31~77岁;左侧发病者29例,右侧发病者12例。参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符合单髋关节炎的诊断,凡是可能影响患者双侧骨密度不均衡的情况被排除。对入选患者进行双侧髋部(股骨颈区、Ward’s三角区和大转子区)骨密度检查。 结果:纳入单侧髋关节炎患者4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侧髋部平均骨密度高于健侧(0.019±0.050) g/cm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其中,股骨颈区双侧差别为(0.037±0.072)g/cm2,Ward’s三角区为(0.024±0.097)g/cm2,大转子区为(0.009±0.049)g/cm2。②左侧发病患者患侧与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差值为(0.013±0.048)g/cm2,右侧发病患者患侧与健侧平均骨密度差值为(0.033±0.055)g/cm2,左侧患病或右侧患病的差异无显著性(P=0.262)。③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双侧骨密度差异与病程无相关性(r=0.063,P=0.069) 结论:髋关节炎可能导致局部骨密度增高,其中股骨颈区与健侧差异最为明显,Ward’s三角区和股骨大转子区与健侧的差别依次缩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病灶彻底清除后Osteoset人工骨加自体骨移植联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治疗效果,并与单纯使用自体骨植骨比较。 方法:①实验对象:2003-01/2005-11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124例,随机选择40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分析,对治疗和实验均知情同意。②实验材料:Osteoset-T人工替代骨: 由美国瑞特(Wright)医疗技术公司生产的骨移植替代材料。③实验方法:实验组20例,病灶彻底清除后带妥布霉素的Osteoset人工骨加自体骨植骨内固定;对照组20例,病灶彻底清除后单纯自体骨植骨内固定。④实验评估:根据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患者脊柱X射线正侧位片及CT扫描对两组患者的骨融合和畸形矫正情况进行评定和分析。 结果:①患者平均住院19.5 d(12~27 d)。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全身并发症状,术后1周平均白细胞计数8.2×109。②随访12~48个月,平均26个月。影像学资料提示钢板位置良好,内固定无松动;结核病灶均无复发,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Cobb角15°,畸形矫正角度没有丢失。③Osteoset人工骨加自体骨植骨术后3个月融合率为40%(8/20);术后6个月融合率为85%(17/20),单纯自体骨植骨术后3个月融合率为10%(2/20例),术后6个月达55%(11/20)。术后1年两组的融合率均为100%。 结论:Osteoset人工骨在胸腰椎脊柱结核骨融合术中可以补充植骨量,与单纯使用自体骨植骨相比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既往动物实验表明,淫羊藿总黄酮能有效抑制雌激素相关的骨丢失,但是相关的临床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双盲,阳性对照临床试验,病例来自2005-06/2007-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门诊。 对象: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男11例,女53例。 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淫羊藿总黄酮 0.45 g/次,3次/d,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骨疏康颗粒10 g/次,2次/d,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L1~L4),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和左髋的骨密度变化。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变化。 结果:6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组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他部位两组骨密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骨密度无明显改变(P > 0.05),对照组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髋部骨密度明显降低(P < 0.05,P < 0.01)。②两组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治疗组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 > 0.05)。 结论:淫羊藿总黄酮治疗能有效抑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肌电F波的变化与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内科收治的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脑卒中组,另选同期在院体检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入院后行常规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应用Kepoint.net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F波检测,对脑卒中组患者偏瘫侧、未瘫痪侧及对照组F波波幅、F波阈值进行比较,对所有脑卒中患者行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并与F波参数(F波波幅、F波阈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病1~7 d脑卒中患者偏瘫侧、未瘫痪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偏瘫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未瘫痪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9~15d脑卒中患者偏瘫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未瘫痪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偏瘫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未瘫痪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21~35 d脑卒中组偏瘫侧、未瘫痪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偏瘫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未瘫痪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波参数与腕部及四指MAS均呈正相关(r=0.911,0.920,0.690,0.671,P0.05)。结论肌电F波是1个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极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指标,与运动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手术治疗的10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50例(观察组),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53例(对照组)。结果 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3、7 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8.0%)显著低于对照组(35.8%;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52.0%)明显高于对照组(32.1%;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增加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13.
肌电F波对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波参数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21例为康复组;22例作为对照1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2组.运用肌电仪追踪分析肢体恢复过程中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康复组和未康复组F波的波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卒中早期,瘫痪侧和非瘫痪侧F波的波幅均异常,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月,未康复组瘫痪侧F波波幅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无论康复与否瘫痪侧和非瘫痪侧阈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肌电F波波幅是卒中偏瘫早期康复评价的一个比较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腰骶部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FSPR)治疗脑卒中所致下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腰骶部FSPR治疗的35例脑卒中所致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2个月肌张力[(1.3±0.4)级]较术前[(3.5±0.3)级]明显降低(P<0.01)。术后6个月肌力[(3.71±0.18)级]和术后12个月肌力[(3.84±0.22)级]较术前[(3.24±0.23)级]均明显提高(P<0.05)。术前不能独立行走16例中,术后10例可独立行走,6例扶持下行走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19例可行走但步态不稳病人术后行走步态稳定,步幅增大,步速加快。术后6、12个月步频、步长、步速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13例术后出现肢体麻木,大部分1周内缓解,1~3个月后均消失。无脊柱侧弯、腰椎滑脱等并发症。结论 腰骶部FSPR治疗脑卒中所致下肢痉挛性瘫痪,结合术后规范康复训练,可降低肌张力,提高肌力,改善步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侧与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84例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临床资料。42例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单侧组),42例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双侧组)。结果 术后4 h、12 h、24 h、72 h、7 d,两组颅内压呈逐步降低趋势(P<0.05),而且双侧组均明显低于单侧组(P<0.05)。术后第14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双侧组均明显低于单侧组(P<0.05)。双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43%,9/42)明显低于单侧组(35.71%,16/42;P<0.05)。伤后6个月,双侧组预后良好率(61.90%,26/42;GOS评分4~5分)明显高于单侧组(42.86%,18/42;P<0.05)。结论 对于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去骨瓣减压术具有一定效果,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较单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1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85例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小骨窗组),77例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大骨瓣组)。结果 ①脑出血量≥60 ml的69例中,小骨窗组21例,大骨瓣组48例;小骨窗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二次手术率均明显优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术后5 d脑水肿体积、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GO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脑出血量30~60 ml的93例中,小骨窗组64例,大骨瓣组29例;小骨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术后5 d脑水肿体积及二次手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如果血肿量≥60 ml或脑疝中晚期,以大骨瓣开颅手术为妥;脑出血量在30~60 ml、无脑疝形成或脑疝形成早期,宜选择小骨窗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改善预后。不同手术方式,各有适应证,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背景: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与骨保护蛋白表达下调相关,在治疗雌激素缺乏性骨质疏松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骨保护蛋白均表现出良好的抗骨吸收效能。 目的:验证外源性重组骨保护蛋白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1/2008-06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 材料:选择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为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产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515。 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对照组,生理盐水给药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单纯糖皮质激素给药组;骨保护蛋白组,糖皮质激素联合重组骨保护蛋白给药组。 主要观察指标:12周各组大鼠分别取材,进行尿钙、磷、肌酐、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测定;大鼠骨骼局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保护素表达。 结果:纳入动物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比较,尿钙上升(P < 0.05);腰椎、股骨骨密度均明显下降(P < 0.05),其中腰椎骨密度下降尤为显著(P < 0.01);腰椎和股骨生物力学检测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弹性载荷、弹性应力、弹性模量显著下降(P < 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骨髓内源性骨保护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 0.01)。②骨保护蛋白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尿钙下降(P < 0.01);骨密度增加 (P < 0.05);腰椎和股骨生物力学检测指标均增强(P < 0.05);骨髓内源性骨保护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结论:糖皮质激素抑制骨骼局部骨保护蛋白表达,继发了渐进性骨质丢失,促进了骨质疏松的形成。重组骨保护蛋白可以部分抑制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吸收,降低骨吸收指标、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强度,从而改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双额冠状骨瓣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行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减压术。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33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51.26%;P<0.05)。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7 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疝1例、颅内感染3例、急性脑膨出2例、脑积水2例、脑脊液漏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疝4例、颅内感染4例、急性脑膨出3例、脑积水4例、脑脊液漏8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26%)明显低于对照组(53.49%;P<0.05)。结论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充分减压,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背景:作为骨折发生的重要临床预测因子,骨密度在一定程度上由遗传因素决定。护骨素基因是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重要候选基因。 目的:探讨护骨素基因T245G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08-09/2010-04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常规查体的老年人281名,其中男182名,女99名。应用PCR-RFLP结合DNA测序检测护骨素基因T245G多态性,使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受试者腰椎、髋部标准位置及前臂的骨密度。同时收集受试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观察项目。应用ANOVA方法分析护骨素基因T245G多态性与各检测指标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在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中,T245G基因T,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老年男性中,GG和TG基因型具有较高的腰椎骨密度,而TT基因型的腰椎骨密度较低(P < 0.05),Ward’s三角区及前臂骨密度在各基因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绝经后女性中,T245G多态性与骨密度无关,说明护骨素基因与老年男性腰椎骨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的34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后24 h内手术,16例)和常规组(发病后24~72 h手术,18例)。结果 早期组术后1个月死亡1例;常规组术后1个月死亡2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其余30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与常规组相比,早期组术后3、6个月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神经功能及脑灌注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早期组恢复良好率(60.0%,9/15)明显高于常规组(20.0%,3/15;P<0.05);两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无统计学差异(60.0% vs. 33.3%;P>0.05)。结论 对于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能够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