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ET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心脉通胶囊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RS)作用机理。方法:用Fishman空气干燥法,建立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前与处死前从耳缘静脉抽血2ml检测ET。结果:A(心脉通组)B(华法令组)C(手术空白对照组)各组于术前ET值无显著性差异,术后A组显著低于B、C组。结论:心脉通能抑制家免颈动脉内皮损伤后ET(内皮素)分泌,可能是心脉通防治再狭窄的重要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心脉通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作用机理。方法:用Fishman空气干燥法,建立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模型,以组织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术后3天出现表达,7天表达增强,14天表达高峰,21天表达减弱,28天仍然持续表达。其中A组(心脉通组)表达信号最强,B组(华法令组)弱于A组,C组(手术对照组)显著弱于A、B组。结论:心脉通能促进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野生型p53基因高表达,这可能是心脉通防治再狭窄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心脉通胶囊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作用机理。方法:用Fishman空气干燥法,建立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模型,以组织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心脉通组基因杂交阳性颗粒表达信号弱,而华法令和手术空白对照组基因表达信号显著增强,杂交阳性细胞数、杂交信号平均光度对比、杂交信号实面积、杂交信号积分光密度,均明显少于华法令和手术空白对照组。结论:心脉通具有抑制家兔动脉内皮损伤后c-myc基因高表达的作用,其有效防治PTCA后再狭窄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动脉内皮损伤后c-myc表达,从而间接抑制PDGF等生长因子分泌,达到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脉通胶囊抗心肌缺血与血管内皮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丘瑞香  贺敬波  蓝军 《中医杂志》2000,41(6):347-349
为探讨中药复方心脉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将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胶囊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计分、TIB、MDA均显著下降(P<0.05),而心脉通胶囊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心脉通组ET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NO、SOD明显上升(P<0.05),而心脉通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心脉通胶囊有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心脉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6 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组 (30例 ,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 )与对照组 (30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 (TIB)、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心脉通组临床症状计分、TIB、ET、MDA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NO、SOD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心脉通胶囊有较好抗心肌缺血作用 ,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加用心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比单用西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心脉通组(20例,加用心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2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心电图ST段和临床症状等的变化,并与14名健康人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CGRP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①两组患者ET及症状计分明显降低(p<0.01),ST段明显升高(p<0.01),但心脉通组ET、症状计分降低及ST段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0.01)。②常规用药者CGRP变化不明显(p>0.05),加用心脉通胶囊者CGRP明显提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血管调节肽代谢紊乱;心脉通胶囊能促进血浆CGRP的生成和分泌,抑制血浆ET的过量释放,拮抗ET生物学效应,其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整ET和CGRP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和丹参冻干粉联合防治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并回顾性研究本院进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血浆标本222例,分为对照组、丹参冻干粉针组、左旋氨氯地平组和联合组用药组(左旋氨氯地平+丹参冻干粉针,观察对术前、后和随访6个月经冠脉造影(CAG),并测定血浆中术后和随访6个月的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冻干粉组、左旋氨氯地平组的再狭窄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而联合组的再狭窄率降低并且有统计学意义.丹参冻干粉组、左旋氨氯地平组、联合组TG,TC均降低,且左旋氨氯地平组、联合组ET降低,NO升高(P<0.05).结论:丹参冻干粉和左旋氨氯地平两者联合使用对支架内再狭窄(IRS)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丘瑞香  贺敬波 《中医杂志》1998,39(5):281-282
为探讨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随机分组。结果:两组患者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CGRP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及症状计分明显降低(P<0.01),ST段明显升高(P<0.01),但心脉通组ET、症状计分降低及ST段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0.01);常规用药者CGRP变化不明显(P>0.05),加用心脉通胶囊者CGRP明显提高(P<0.01)。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 (ET)在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NP)并发肺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 75只大鼠分为 3组 ,A组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AEP)模型组 ;B组为诱导AEP后再行脂多糖 (LPS)腹腔注射制造ET模型 ;C组单纯接受LPS处理。观察对比各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表达。结果 :A组肺内有一定程度的TNF -α表达 ;C组肺内TNF -α明显表达 ,血浆中TNF -α显著增高 ,并发轻度肺损伤 ;B组TNF -α的生成显著增高 ,同时出现严重肺损伤。结论 :急性胰腺炎时ET可以通过诱导肺内TNF -α等炎症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而导致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计分、TIB、ET、MDA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NO、SOD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脉通胶囊有较好抗心肌缺血作用,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永  陈杨荣  江明  叶盈 《光明中医》2006,21(8):57-58
目的:探讨血栓通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肌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将110只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A组)10只、内毒素组(B组)50只、血栓通 内毒素组(C组)50只,分组给药造模后,A组于最后一次NS注射后30min、B、C组于内毒素注射后30、90min、2、4、6h各随机取10只大鼠处死,取血清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工(TnⅠ)进行比较.结果:①与A组相比,B组血清TNFα在内毒素注射后30、90min、2、4h均明显升高(P<0.01),高峰在90min,6h降至基础水平;C组仅在90min、2h点高于A组(P<0.01),并且除6h点外,其它各点均低于B组.②B、C组血清TnⅠ从90min开始各点逐渐升高,均明显高于A组(P<0.01),但C组各点升高幅度明显低于B组(P<0.05-0.01).结论:血栓通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对血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定针刺 (或穴位电极刺激 )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血糖含量的变化 ,推测针刺复合麻醉具有调整交感神经功能 ,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胆囊切除术共46例 ,其中A组 (针硬组 ) 1 6例 ,B组 (电硬组 ) 1 4例 ,C组 (对照组 ) 1 6例。每例于术前 1天 ,术中3 0min、术后 3天分别抽外周静脉血测定血糖含量。结果 :A、B两组血糖值术中比术前略升高 ,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C组 (对照组 )血糖值术中比术前升高明显 ,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A、B两组与C组术中血糖值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A组 (针硬组 )或B组 (电硬组 )在复合硬膜外麻醉中具有调整交感神经功能 ,减轻手术应激反应 ,使术中、术后血糖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心脉通组(20例,加用心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2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心电图ST段和临床症状等变化,并与14名健康人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CGRP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1)两组患者ET及症状计分明显降低(P<0.01),ST段明显升高(P<0.01),但心脉通组ET、症状计分降低及ST段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0.01);(2)常规用药者CGRP变化不明显(P>0.05),加用心脉通胶囊者CGRP明显提高(P<0.01)。结论心脉通胶囊对血管活血因子ET、CGRP起积极调节作用,其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与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密切相关,为中医对“心有病,从脉起”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石磊  沈建平  顾宁  王志刚  祝兴超  丁永芳 《中药材》2008,31(12):1884-1886
目的:探讨水蛭、何首乌、丹参、三七、赤芍、水蜈蚣等6味中药防治家兔髂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模型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手术加高脂饲料建立家兔髂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模型,观察上述6味药供试品(约为临床人常用量的4倍等效剂量)于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给药6周后对家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髂动脉血管组织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水蛭、丹参、水蜈蚣组家兔血清Hcy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丹参、何首乌组家兔髂动脉血管组织中TNF-α显著降低(P<0.05),水蛭、丹参、水蜈蚣、何首乌组血管组织中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或P<0.01),水蛭、丹参、水蜈蚣组MDA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降低家兔血清Hcy、血管组织中TNF-α及抗氧化(升高血管组织中SOD、降低MDA)可能是水蛭等中药防治家兔髂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治疗作用及防治并发新生血管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8只家兔(96只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24只眼)。分别为:A组:健康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血栓通组;D组:散血明目片组。采用激光光凝法建立兔RVO模型,分别于术后第3、7、14、21天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即刻摘取眼球,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法观察兔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B、C、D3组72只眼成功建立了RVO模型。D组与B组比较,视网膜组织中VEGF、bFGF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能促进RVO后出血的吸收,改善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抑制VEGF、bFGF在视网膜面的高表达,进而治疗RVO,防治RVO后并发新生血管,保护视网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潜阳化瘀方对有色家兔抗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A(空白组)、B(模型组)、C(羚角钩藤汤组)、D(复方血栓通组)、E(潜阳化瘀方组)5组,每组12只.以氩激光照射视网膜静脉从而阻塞主干静脉的方法造模,分别于进行眼底照相及FFA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bFG...  相似文献   

17.
张斌霞  曾晓辉  张奕民 《陕西中医》2007,28(9):1254-1256
目的探讨血脉通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形成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给予血脉通颗粒治疗12周后,观察各组家兔血脂、血清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变化,以辛伐他汀作为对照组。结果:血脉通颗粒可降低模型家兔血脂、CEC、MMP-1、MMP-9的水平;升高造模家兔血TIMP-1的水平。结论:血脉通颗粒可有效调控血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干预颈动脉斑块形成,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8.
活血通腑方对实验性腹腔粘连TGF-β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活血通腑方对大鼠腹腔粘连转化生长因子-β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与粘连级别的关系,研究其防治腹腔粘连的作用机制.方法:造模大鼠随机分为A(假手术组),B(模型组),C(活血通腑方组),D(对照组),分别进行胃内药物灌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一步法RT-PCR),凝胶图像系统分析TGF-βmRNA表达情况、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粘连变化情况,观察药物的影响作用.结果:5、21天各组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026、0.77、0.15、0.36;0.062、0.186、0.097、0.693.其表达强度表现均为D>B>C>A,B组降低实验性大鼠TGF-βmRNA表达作用十分明显.腹腔粘连4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活血通腑方防治大鼠术后腹腔粘连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GF-βmRNA表达有关;活血通腑方能下调实验性腹腔粘连TGF-βmRNA表达水平,影响粘连程度.  相似文献   

19.
心脉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冬眠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冬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将 46例 AMI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组 ( 2 3例 ,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 )与对照组 ( 2 3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 AMI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室壁运动异常指数、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 :心脉通组左室运动功能改善及 QT离散度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心脉通胶囊不但可促进 AMI患者梗死区冬眠心肌的电苏醒 ,而且还可促进冬眠心肌的电苏醒 ,对恢复冬眠心肌的功能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复方丹参注射液及阿魏酸钠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于缺血前30min各组分别静脉注射阿魏酸钠合复方丹参注射液 (A组 )、阿魏酸钠 (B组 )、复方丹参注射液 (C组 )和生理盐水 (D组 ) ,观察在急性缺血及再灌注状态下家兔心功能、心律失常及ST段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B组、C组在缺血30min和再灌注30min内 ,LVSP ,±dp/dtmax 值显著高于D组 (P<0.05) ,而LVEDP值均低于D组 (P<0.05) ;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A ,B ,C组分别为30 % ,50 % ,40 % ,而D组为100 % ,明显高于A ,B ,C组(P<0.05) ;同时 ,A ,B ,C组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后心电图标准Ⅱ导联ST段抬高的幅度和增加再灌注后ST段回落的程度 ,与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阿魏酸钠、复方丹参注射液及阿魏酸钠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都有保护作用 ,但阿魏酸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1∶1配伍应用与两药分别单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