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女,9岁,汉族,因右下肢肿胀,疼痛伴发热3~ d,活动障碍2d入院。查体:心肺腹(一),右大腿肿胀明显,上延至下腹、会阴、下延至踝部,以右大腿上段为甚,皮肤发红、张力高,远端足背动脉搏动弱,感觉正常。RBC 16.6×10~(12)/L,WBC 30.2×10~9/L,N 0.93,L0.07,BT 1min,CT 2min,BPC 90×10~9/L,诊断为右侧肌筋膜炎。在外科积极抗感染、作术前准备,复查BPC逐渐增高分别为:64.9×10~9/L、803×10~9/L、902×10~9/L、1210×10~9/L,故转儿科治疗,骨髓示:骨髓巨核明显增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 54岁病案号 508853 因右臂部皮损伴疼痛1周,诊断带状疱疹,于1991年8月27日住院。查体:右侧肩胛部至右上肢呈带状分布的群集性丘疹、丘疱疹,部分为浆液性小水疱。化验:Hb 14 g/dl,RBC 3.9×10~(12)/L,WBC 8×10~9/L,P 5.6×10~9/L,L 2.4×10~9/L,Pt 190×10~9/L,GPT 100.02 nmol·S~(-1)/L(正常<696.79 nmol·S~(-1)/L),HasAg(-)。给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草酸胺法对200例正常健康人作血小板数目的调查,结果血小板平均值为112×10~9/L标准差19×10~9/L,变异率为16.9%,按正态分布一般原理制图,近似正态分布,与理论分布比较: 常用范围×10~9/L 实际分布%理论分布%  相似文献   

4.
例1 男37岁。左上腹包块伴不适16个月。查体脾肋下4cm,左右活动,边缘钝,无触痛,肝未触及。血像正常。B超:脾大,脾实质回声欠均质。疑脾多发性囊肿。剖腹见脾暗红色,25cm×25cm×10cm大,质中,部分与左腹壁粘连,下极有直径1.5cm的丘状突起。 例2 男19岁。因鼻衄、牙龈出血6个月以“原发性脾功能亢进”入院。查体脾刚触及。Hb90g/L~105g/L,WBC3.5×10~9/L~4×10~9/L,分类正常,BPC40×10~9/L~50×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女,30岁。7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曾疑诊肺结核,服用雷米封、利福平,3d后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查血小板30×10~9/L,骨髓象正常,用激素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血小板升至150×10~9L,停药。1998年3月7日患者因咳嗽、发热,自服利福平2d后牙龈出血伴皮肤瘀点、辨斑、口腔血泡,月经量多,来诊。查血常规:HB154g/L、WBC13.0×10~9/L、血小板23×10~9/L。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均正常。骨髓象呈现增生性骨髓象,粒红比例在  相似文献   

6.
陆某,女,62岁,因左侧肢体无力一天经CT扫描确诊为脑血栓形成,于1987年12月5日入院。入院次日血象:WBC8.7×10~9/L,N80%,L20%,Hb112g/L,Plt115×10~9/L,凝血酶元时间14.7s。12月9日开始口服阿斯匹林0.25g,2次/日,连续使用1个多月。1988年1月10日血象:WBCS5.6×10~9/L,血片只见到淋巴细胞和异形淋巴细胞(占30%左右),未见到嗜中性粒细胞,,Hb111g/L。此后白细胞急剧下降,l月13、14、15日白细胞分别为:1.7×10~9/L,1.7×10~9/L,1.8×10~9/L,100%为淋巴细胞。Hb99.8/L,Plt242×10~9/L,网织红细胞0.5%;  相似文献   

7.
例1,女,18岁。10天前在当地医院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8天发热、体温38.9℃,头痛、呕吐、烦燥,来我院急诊。查白细胞18.9×10~9/L,中性0.89;脑脊液细胞数752×10~6/L,中性粒细胞大于0.91,单核及淋巴细胞少许,蛋白定量1.800g/L,糖2.0mmol/L,氯化物110mmol/L。给于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及脱水降颅内压药物治疗。第12天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周围血象正常。第16天复查脑脊液:细胞数14×10~6/L,蛋白定量0.500g/L,糖、氯化物正常;第20天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患者26岁,妊娠35周,因妊高征于1986年5月5日入院。检查血压130/90mmHg,下肢水肿(+),宫高31cm,右枕前位胎心140次/分。化验: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3.46×10~(12)/L,白细胞6×11~9/L血小板12万×10~9/L红血球压迹0.30,尿蛋白(+)。眼底检查正常。入院后经用解痉、降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74岁,因高血压于2010年8月14日收入院,平素体健,既往无血液病史,皮肤无黄染、无瘀点。实验室检查:血WBC 5.20×10~9/L,RBC 4.57×10~(12)/L,Hb 146g/L,PLT 26×10~9/L,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正常。重复检测PLT为22×10~9/L。患者血常规结果出现血小板重度减少,但与临床医师沟  相似文献   

10.
肾透明细胞癌伴血小板增高一例,现报告如下。病例:男患,50岁,于1989年3月9日入院。患者述近二月来间断畏寒,伴右侧腰痛,尿频,无尿痛及血尿。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双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正常。血常规 Hb88/L,RBC2.72 ×10~(12)/L,WBC8.×10~9/L,N80%、L20%,BPC45.6×10~9/L。BuN3.8mmol/L,Cr60.8umol/L,co_2cp26.15mmol/L,ESR137mm/h。肝功能正常,AKP614iu/L。胸片正常。IVU提示双肾囊肿。B超示①双肾囊肿;②右肾下极实质性  相似文献   

11.
患者,29岁,妊娠29周,因间断性牙龈出血10天收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2.36×10~9/L,Hb89g/L,WBC4.1×10~9/L,血小板(PC)27×10~9/L,IgG 25μg/L,IgM 18μg/L;血清铁蛋白56μg/L,游离铁蛋白2.45μg/L。骨髓报告提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比值形态正常:红系增生活跃,比值增高;全片见巨核细胞13个,血小板少见。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既往无血小板减少,考  相似文献   

12.
纵隔Castleman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东辉 《疑难病杂志》2011,10(6):472-472
<正>患者,男,36岁,因体检时拍X线胸片发现右后下纵隔占位10余天于2000年6月入院。查体:体温、血压正常,浅表淋巴结不大,胸廓无畸形,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Hb 15.1 g/L,WBC 6.4×10~9/L,PLT 207×10~9/L,肝功能:转氨酶正常,白蛋白40.4 g/L,球蛋白29.2 g/L,碱性磷酸酶70U/L,红细胞沉降率15 mm/h。胸部X线片:纵隔多发占位伴钙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10例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患者造血重建的结果。白细胞在平均6.6天降为0,其恢复至0.5×10~9/L、1.0x10~9/L、4×10~9/L时间分别为平均移植后18.5天、23.4天、51.3天;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1×10~9/L、0.5×10~9/L时间为21.6天和33.5天;血小板在移植后4~14天降最低值(2~16)×10~9/L,其恢复至20×10~9/L、50×10~9/L时间为平均16.5天和39天。通过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57岁,干部;5年前右侧肢体无力,CT证实为左基底节区脑梗塞,为进一步康复而入院。查体:眼底动脉硬化Ⅱ级,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上肢肌力Ⅳ°,左下肢Ⅲ°,左半身痛觉稍减退,腱反射左略高于右。化验:红细胞4.65×10~(12)/L,血红蛋白140g/L,白细胞9×10~9/L,中性64%,淋巴36%,血小板2.4×10~6/L,纤维蛋白原0.38g/L,出凝时间正常。用蝮蛇抗栓酶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女,43岁。因左舌下腺区无痛性肿物20余天住院。检查:一般情况尚好,未见异常。口腔颌面双侧对称。张口正常,口内左口底外有一约1.5×1.5×1.0cm大小椭园形肿物,肿物表面粘膜颜色正常,光滑,硬度中等,活动度正常,界限清,无压痛。肿物使舌体左侧明显翘起,舌体活动稍受限,口内粘膜颜色正常,无溃疡,牙齿萌出正常,颌下区及颈部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RBC3.2×10~(12)/LHb:130g/L WBC:0.7×10~9/L,血沉:18mm/h,胸透正常,心电图正常。印象:左舌下腺肿物。  相似文献   

16.
将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肾上腺组织,用不同浓度的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和ACTH作用不同时间,观察其醛固酮分泌的变化。结果表明:ANF10~mol/L作用0.5h能刺激正常肾上腺组织分泌醛固酮,而作用24h则呈现抑制作用;同浓度ANF能抑制同时有ACTH10~(-8)mol/L参与作用的醛固酮分泌。ACTH10~(-8)moL/L单独作用不能刺激正常肾上腺组织分泌醛固酮,当浓度增加到3×10~(-8)或5×10~(-8)mol/L时才能使醛固酮分泌增加。以相同浓度的ANF和ACTH(3×10~(-8)或5×10~(-8)mol/L)同时作用于肾上腺组织,ANF不能完全抑制由ACTH引起的醛固酮分泌增加的作用。提示体外培养的正常肾上腺组织分泌醛固酮的反应与ANF和ACTH的剂量及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万荣  杨庆铭  邓廉夫  张玥 《上海医学》2005,28(2):104-106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雌兔关节软骨细胞,分为 A、B 两组。A 组中分别加入 17β 雌二醇 0 mol/L (正常对照亚组)及 1×10-6 ~1×10-12 mol/L干预72 h;B组先以白介素(IL) 1β10 ng/ml干预24 h,随后分别加入17β 雌二醇0 mol/L(单用IL 1β亚组)及 1×10-6 ~1×10-12 mol/L作用 72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的表达。结果 A组的 1×10-6、1×10-7、1×10-11、1×10-12 mol/L 17β 雌二醇亚组和B组的单用 IL 1β亚组的 TGF β1 mRNA 表达量低于A组的正常对照亚组,B组的 IL 1β+1×10-11、1×10-12 mol/L 17β 雌二醇亚组较单用 IL 1β亚组表达增加。A组的1×10-6、1×10-7、1×10-8、1×10-9、1×10-12 mol/L 17β 雌二醇亚组 bFGF mRNA 表达量较正常对照亚组多;B组的单用 IL 1β亚组不表达 bFGF mRNA , IL 1β+1×10-6、1×10-7、1×10-8、1×10-11、1×10-12mol/L 17β 雌二醇亚组表达 bFGF mRNA。A组的正常对照亚组和 B组的单用 IL 1β亚组均不表达 IGF ⅠmRNA,A组的1×10-6~1×10-12 mol/L 17β 雌二醇亚组及 B组的 IL 1β+1×10-7、1×  相似文献   

18.
男,48岁。以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5天入院。体检:体温37℃,急性病容,醉酒貌,双腋下及口腔粘膜、软腭均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面部对称,双侧球结膜充血,水肿。心肺正常,腹平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叩击痛。化验:尿蛋白(+++),血小板95×10~9/L,白细胞3.08×10~9/L,中性80%,淋巴20%,红细胞4.1×10~(12)/L,血红蛋白125g/L,出血热免疫荧光抗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8岁。因持续发热、畏寒伴头晕、出汗、胸闷、纳差、乏力、四肢关节酸痛8天,于1991年3月1日入院。无伤寒或外伤史。查体:急性病容,重度贫血貌,T39.8℃,BP15/8kPa,肝助下1.5cm,脾肋下1.0cm。Hb48g/L,RBC1.58×10~(12)/L,WBC3.0×10~9/L,N0.58,L0.42,BPC50×10~9/L。其他检验正常。心电图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5岁。1988年9月12日开始发热,全身不适,拟诊“上感”;至9月19日仍中度发热而住入县医院内科,给予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等,仍不规则发热(T37~40.5℃),3次化验血象,白细胞均正常(6~4.6×10~9/L),肥达氏反应阳性,拟诊伤寒。9月28日转入传染病科,予以氨苄青、氯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高热时用过氨基比林、保太松等。白细胞渐下降(10月2、6、10、16日分别为3.6×10~9/L,2.6×10~9/L,1.8×10~9/L,1.2×10~9/L)血小板降至48×10~9/L。于10月16日转本院附院。入院时T39.3℃,BP120/76,中度贫血貌。鼻衄。躯干及四肢有紫癜和两处小淤斑。心肺(-)。肝肋下lcm、质尚软、轻触痛。脾未扪及。血象:Hb50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