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患者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流速和容积反应差异.方法 纳入患者分为COPD组(295例)和哮喘组(577例),将其按吸入沙丁胺醇后第1秒用力呼气差FEV1变化值(AFEV1)每变化0.05L和用力肺活量FVC变化值(AFVC)每变化0.10L分别分层,分析△HEV1和AFVC的分布差异.将两组患者按吸入沙丁胺醇前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re-BD FEV1%pred)每减少10%分层,分析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和△FEV1、△FVC的差异,并分析△FEV1与△FVC的相关性.结果 △FEV1在COPD组中呈近似正态分布,但在哮喘组中呈非正态分布,前者的分布范围小于后者.△FVC在两组的分布均呈近似正态分布.COPD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哮喘组(P<0.001).COPD组内部各层间△FEV1无显著差异,但哮喘组内部各层间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的总△FEV1与△FVC呈正相关,但分层分析显示,pre-BD FEV1%pred为79.9~70.0和69.9~60.0时,COPD组的△FEV1与△FVC无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的流速反应和容积反应明显不同于哮喘患者,提示两组患者存在不同的病理和呼吸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34例患者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3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与FEV1预计百分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理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复合制剂)和富露施(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给予舒利迭1吸,2次/d,富露施0.6 g口服,3次/d;对照组(18例)给予舒利迭1吸,2次/d。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和生存质量(QOL)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FEV1占预计值%、QOL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肺功能和QOL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舒利迭与富露施联合应用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并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QOL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共计92例COP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给予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两组肺功能、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提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COPD自我效能量感问卷(CSES)评分均提高(P<0.05),干预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均降低(P<0.05),干预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COPD患者健康管理中,能够改善肺功能,提高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97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47)与联合组(n=50)。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联合肺泡灌洗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8%(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的N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CD8~+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NO水平,且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莆田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HBO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MS-IOS测量仪测定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采用ABL90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氧分压(PaO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CytoFLEX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的全血CD3+、CD4+、CD8+、CD4+/CD8+值。采用PCR扩增法测定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MVV...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散功能变化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弥散功能变化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27人(均为男性)。受试者进行静息肺功能检查和心肺运动试验。静息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根据FEV1占预计值%将全部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Ⅰ级组(轻度,n=6)、Ⅱ级组(中度,n=13)、Ⅲ级组(重度,n=8)。单次呼吸法测定静息时不同肺泡气氧分压下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采用Roughton和Forster的方法计算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Dm)和肺毛细血管床血容量(Vc)。心肺运动试验检测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max)、最大功率(Wmax)、氧脉搏(O2pulse)等。结果:三组患者DLCO及Vc无显著差异。Ⅲ级组Dm显著低于Ⅱ级组(P<0.05)。Ⅲ级组COPD患者的VO2max、VCO2max、Wmax、O2pulse显著低于Ⅰ级组和Ⅱ级组(P<0.05)。COPD患者的DLCO与VCO2max(r=0.450,P<0.05)、VO2max(r=0.526,P<0.01)、Wmax(r=0.565,P<0.01)、O2pulse(r=0.517,P<0.01)呈正相关,Dm与VO2max(r=0.469,P<0.05)、VCO2max(r=0.514,P<0.01)、Wmax(r=0.532,P<0.01)呈正相关。结论:(1)即使是DLCO无明显变化的COPD患者,其Dm也可出现降低;(2)随着病情的加重,COPD患者运动能力下降,且其运动能力与其弥散功能尤其是Dm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128层螺旋CT测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吸烟者及非吸烟者的肺段及亚段水平气道壁厚度,分析其与肺功能试验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用128层螺旋CT扫描COPD患者、健康吸烟者和非吸烟者40例,分别为第1组(20例)、第2组(10例)和第3组(10例),并测量能显示支气管横截面的气道壁外径D和内径L,通过公式计算出气道壁厚度与外径比值(T/D)及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并分别与肺功能及吸烟指数之间做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1组FEV1明显低于2组和3组(P<0.001),2组FEV1低于3组(P<0.005);1、2和3组之间的T/D及W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1、2和3组气管壁厚度与第1 s用力呼吸量(FEV1)及FEV1/FVC呈负相关性,而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性(P<0.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可以定量评估COPD患者、健康吸烟者及非吸烟者气道壁厚度,气道壁厚度与气流受限程度呈负相关而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及正常志愿者的上气道CT定量参数的差异,探讨COPD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气管指数(TI)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COPD患者和5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检查.按照COPD GOLD分期将COPD患者分为Ⅰ~Ⅳ级,根据COPD高危因素(吸烟>10包年)将健康志愿者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测量主动脉弓上缘1 cm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开口处的前后径(APD)和横径(TRD),并计算TI(TI=TRD/APD).分析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气道CT定量参数的差异,同时评估TI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和对照组间年龄、身高、体重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和对照组在左、右主支气管开口处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2),在主动脉弓上缘1 cm水平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COPD组和对照组的右主支气管TI分别与FEV1(r=0.345,P=0.000),与FVC(r=0.277,P=0.002),与FEV1/FVC(r=0.339,P=0.000)有一定的相关性.左主支气管TI与FEV1 (r=0.233,P=0.008)、FVC(r=0.184,P=0.039)、FEV1/FVC(r=0.218,P=0.014)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主动脉弓上缘1 cm水平TI与FEV1、FVC、FEV1/FVC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OPD各级主支气管TI、左主支气管TI、右主支气管TI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主支气管TI,左、右主支气管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组左、右主支气管T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左、右主支气管的TI值与肺功能参数(FEV1、FVC、FEV1/FVC)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TI可作为评价COPD肺功能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吸烟对牙周健康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非牙周病主因就诊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的235例成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吸烟,将患者分为吸烟组(n=128)和非吸烟组(n=107)。观察所有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和附着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DI)及牙周治疗需要指数(CPITN)。结果吸烟组患者DI高评分比例及CPITN评分牙周炎患者比例均高于非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可能导致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劝诫戒烟可作为牙周病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吸烟、超重及肥胖对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因胸闷、胸痛入院的3 779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吸烟与否将患者分为吸烟组(n=318)与非吸烟组(n=3 461);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将患者(排除2例资料不全者)分为正常体质量组(n=1 751)与超重及肥胖组(n=2 026)。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心功能不全、脑卒中病史、早发冠心病等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女性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超重及肥胖组早发冠心病比例为48.0%(973/2 026),高于正常体质量组的39.9%(698/1 7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早发冠心病比例为53.1%(169/318),高于非吸烟组的43.5%(1 504/3 4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超重及肥胖是女性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超重及肥胖是女性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及早戒烟、减重有助于降低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CT肺功能检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气肿表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66例。行CT肺功能检查,计算深吸气末低衰减区(low attenuation area,LAA)占全肺体积百分比,即肺气肿指数(LAA%),LAA%≥15%者为肺气肿表型组,LAA%15%者为非肺气肿表型组。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价量表(CAT)评价生活质量,记录既往急性加重次数;行常规肺功能检查记录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RV/TLC;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检验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6例平均CAT评分(14.83±7.56)分,平均COPD急性加重次数(2.14±1.42)次,平均FEV1(44.94±21.61)%,平均LAA%(15.25±10.52)%。LAA%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r=-0.473,-0.469;P0.05),与RV/TLC、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呈正相关(r=0.512,0.483,0.421;P0.05);肺气肿表型组和非肺气肿表型组患者在年龄、CAT评分、急性加重频率、气流受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AA%与常规肺功能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对无法配合常规肺功能检查者能提供较为客观的临床参考依据;COPD肺气肿表型患者在年龄、急性加重频率、气流阻力、影像学表现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ACOS)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COS患者45例、哮喘患者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52例分别纳入ACOS组、哮喘组、COPD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总IgE、TGF-β1、IL-6水平及第1用力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支气管舒张实验FEV1改善率。结果 ACOS组、COPD组、哮喘组血清总IgE、TGF-β1及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COS组、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均高于COPD组(P<0.05),而哮喘组又高于ACOS组(P<0.05);ACOS组、COPD组血清TGF-β1水平均高于哮喘组(P<0.05),但ACOS组与COPD组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COS组、COPD组、哮喘组3组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E、TGF-β1、IL-6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ACOS的AUC分别为0.948、0.776、0.737、0.948;ACOS组、COPD组、哮喘组FEV1%pred、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FEV1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ACOS组、COPD组FEV1%pred、FEV1/FVC均低于哮喘组(P<0.05),但ACOS组与COPD组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COS组、哮喘组FEV1改善率均高于COPD组(P<0.05),但ACOS组与哮喘组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IgE、TGF-β1水平与FEV1/FVC、FEV1改善率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IL-6水平与FEV1%pred、FEV1改善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IgE、TGF-β1及IL-6均参与了ACOS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和肺损伤,在该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低剂量螺旋CT定量成像技术对吸烟患者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低剂量MSCT定量成像技术对吸烟患者肺功能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46例,其中吸烟者109例(74.6%),不吸烟者37例(25.3%),通过常规肺功能检查及低剂量MSCT检查,在最大吸气末及最大呼气末屏气扫描,所有数据通过肺计算机辅助检查系统软件进行分割计算,使用Pearson方法分析吸烟患者与非吸烟患者的低剂量MSCT肺功能参数的差异性及吸烟患者低剂量MSCT肺功能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吸烟患者深吸气末肺容积(Vin)为(5125±862) ml,平均肺衰减值为(-902±26)HU,单位体积密度为(0.0984±0.0260) g/cm3,肺气肿体积为(2890±1370) ml;深呼气末肺容积(Vex)为(2756±1027) ml,平均肺衰减值为(-811±62)HU,单位体积密度为(0.1878±0.0631) g/cm3,肺气肿体积为(685±104) ml.非吸烟患者Vin为(3734±759) ml,平均肺衰减值为(-876±40)HU,单位体积密度为(0.1244±0.0401)g/cm3,肺气肿体积为(1503±1217)ml;Vex为(1770±679) ml,平均肺衰减值为(- 765±56)HU,单位体积密度为(0.2360±0.0563) g/cm3,肺气肿体积为(156±45)ml.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低剂量MSCT肺功能检查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患者低剂量扫描MSCT肺功能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参数相关性显示:Vin与肺总量(TLC)有相关性(r=0.58,P<0.01),Vex与残气量(RV)有相关性(r=0.59,P<0.01),Vex/Vin与RV/TLC有相关性(r=0.60,P<0.01),以促发阈值为- 950 HU时的吸气末像素指数(PI-950in)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预测值(FEV1% pre)及FEV1/用力肺活量预测值(FvC%)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3、-0.62,p值均<0.01);呼气末(PI-950ex)与FEV1% pre及FEV1/FVC%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71、-0.77,P值均<0.01).结论 低剂量MSCT肺功能检查能很好地评估吸烟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可作为临床评估吸烟患者肺功能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body mass index,airflow obstruction,dyspnea,and exercise capacityindex)和圣乔治(The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G)评分的影响。方法:11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组、锻炼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均接受12周训练,每周7天,每天锻炼1小时。太极拳组进行24式杨式太极拳锻炼,锻炼组进行缩唇腹式呼吸和健步走锻炼,对照组进行平日常规活动。分别于训练前、训练6周和12周,给受试者发放SGRQ评分问卷,测定体重指数(BMI)、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呼吸困难指数(mMRC)、6分钟步行试验(6MWT),计算BODE指数和SGRQ评分。结果:⑴训练6周,太极拳组FEV1%预计值较本组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mMRC显著降低(P<0.05),BODE指数显著下降(P<0.01),但BMI和6MWT变化不明显(P>0.05)。同期比较,太极拳组FEV1%预计值显著高于同期锻炼组及对照组(P<0.01),mMRC和BODE指数显著低于同期锻炼组和对照组(P<0.01),BMI和6MWT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12周,太极拳组FEV1%预计值、6MWT较训练前及同期锻炼组、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BODE指数和mMRC较训练前及同期锻炼组、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BMI较训练前及同期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与同期锻炼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⑵训练6周,太极拳组SGRQ评分中的活动分及影响分较训练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但与同期锻炼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分、总分与训练前及同期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与同期锻炼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12周,太极拳组症状分显著低于训练前及同期对照组(P<0.01),与同期锻炼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太极拳组活动分、影响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训练前及同期对照组和锻炼组(P<0.01)。结论:太极拳与缩唇呼吸、步行锻炼均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及SGRQ评分,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两种方案相比,太极拳运动对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双气相CT探讨保存率肺功能受损(PRISm)患者的肺部定量影像特征,包括小气道病变及肺气肿。方法:纳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的患或未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吸烟者,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6组。PRISm组定义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7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pred)<80%;正常对照组定义为FEV1/FVC≥70%,FEV1%pred≥80%;COPD GOLD 1~4级定义为FEV1/FVC<70%。将所得胸部双气相CT图像导入“数字肺”自动检测平台进行分析,CT定量参数包括全肺及各肺叶肺气肿区域百分比(Emph%)和小气道病变区域百分比(fSAD%)。6组间的临床基线资料和CT定量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共有159例受试者(PRISm组31例;正常对照组32例;GOLD 1~4级分别为14例、27例、33例、22例)。GOLD 2~4级全肺及各肺叶的Emph%和fSAD%均较PRISm组显著增加(P均<0....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S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气肿指数(EI)进行定量分析,评价EI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COPD患者行胸部MS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按照COPD全球倡议(GOLD)将患者分为1~4级,根据吸烟情况分为既往吸烟组和现吸烟组。采用CT后处理软件对总肺体积(TLV)及总肺气肿体积(TEV)进行定量分析,TLV、TEV及EI与COPD分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肺功能参数[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其比值(FEV1/FVC)]之间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80例均为男性,现吸烟组与既往吸烟组TLV、TEV及EI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TEV和EI在GOLD 1与GOLD 3、GOLD 4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TLV在GOLD 1、GOLD 2与GOLD4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TEV及EI在GOLD 2与GOLD 4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CT可对COPD患者TEV、TLV及EI准确定量分析,且与肺功能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EI严重程度与是否戒烟不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排痰专项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AECOPD患者共1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排痰专项干预.比较两组排痰效果以及干预后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肺活量比值(FEV1/Pre)、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等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排痰有效率为97.0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干预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EV1/FVC、FEV1/Pre、MV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6、4.622、4.383,P<0.05).结论 为AECOPD患者提供排痰专项干预,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排痰,进而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肺气肿指数(EI)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叶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研究组)和34例CT胸部体检且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均行MSCT及临床肺功能检查.测量肺容积、肺气肿容积(EV)、EI,分析全肺及肺叶EI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的相关性,比较两组各肺叶EI总和与全肺EI之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呼吸两相各肺叶及全肺E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深吸气相右肺上叶EI值与FEV1/FVC呈正相关(r=0.400,P<0.05),其他肺叶及全肺EI值与FEV1%(r=-0.693~-0.498,P<0.05)、FEV1/FVC(r=-0.765 ~-0.353,P<0.05)呈负相关;深呼气相各肺叶及全肺EI值与FEV1%(r=-0.729~-0.473,P<0.05)、FEV1/FVC(r=-0.769~-0.353,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 MSCT测量全肺及各肺叶EI值与肺功能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EI值能够判断COPD患者全肺及肺叶的损伤程度及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异丙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疆四七四医院呼吸内科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治疗,研究组再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比较两组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气道峰压(PIP)、每分钟通气量(MV)、肺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CD3+、CD4+水平和运动耐量(6MW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日排痰量和CD8+、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于COPD急性加重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气道功能,提高其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表现,治疗实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