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重建钢板及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治疗锁骨骨折患者127例,男性78例,女性49例;道路交通伤51例,摔伤36例,运动伤40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锁定加压钢板组(n=43)、重建钢板组(n=38)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组(n=46)。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重建钢板组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微创经皮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的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比较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微创经皮锁定钢板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少于锁定加压钢板组和重建钢板组,锁定加压钢板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重建钢板组(P0.05)。术后1d三组患者血清IL-1、TNF-α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术后1d微创经皮锁定钢板组的血清IL-1、TNF-α水平低于锁定加压钢板组和重建钢板组,锁定加压钢板组的血清IL-1、TNF-α水平低于重建钢板组(P0.05)。术后6个月三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重建钢板及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锁骨骨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可减轻炎症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收治的掌骨骨折后行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45例患者为A组,选择掌骨骨折后行克氏针治疗的50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AFS评分、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对其进行TAFS评分,A组患者优良率为86.7%(39/45),显著高于B组的64.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显著低于B组患者,手术时间、总主动屈曲度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骨折处感染、炎症、伸肌腱断裂及骨延迟愈合,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9/45),显著低于B组的4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周立  杨红林  沈韬 《临床军医杂志》2016,(11):1150-1152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桥接组患者26例,钢板组患者2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后并发症、肩肘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对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做出评价。结果桥接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肩、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骨不连、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骨折在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并发症、肩肘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另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操作方面较锁定钢板更为简便,结构更稳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应用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以及锁骨远端钩形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对比分析两种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患者58例,进行手术治疗,分别安放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n=25)、钩板(n=3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疗效(采用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评分)、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以及美国肩肘外科评分,发现无论采用哪种内固定方式,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组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以及美国肩肘外科评分分别为(30.5±1.4)分、(80.5±13.4)分,明显优于锁骨钩板组评分(25.7±2.1)、(65.4±12.1)分,P0.05;但术后6个月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组(33.5±1.7)、(89.5±11.7)分和锁骨钩板组(32.9±1.9)、(88.9±10.9)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估,术后3个月时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组[(83.3±6.4)分]要明显优于锁骨钩板组[(71.5±5.9)分,P0.05],但术后6个月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组[(91.3±4.2)分]和锁骨钩板组[(92.7±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和锁骨钩板都可以有效重建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但是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以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4例(A组),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26例(B组),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A、B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影像学指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测定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A组患者的背伸角[(40.6±8.7)°]、掌倾角[(42.7±8.9)°]均显著高于B组[(34.8±5.5)°和(35.1±5.8)°,P0.05];两组患者的桡偏角、尺偏角、旋前角、旋后角测定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A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活动范围评分、屈曲/伸展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握力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A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显著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较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腕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种不同手术方案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骨科收治的单侧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落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32例。A组患者行肩锁关节张力带治疗,B组患者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而C组患者行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术。详细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随访1年,统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A组、B组及C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62.5%(20/32),78.1%(25/32)及90.6%(29/32),B组及C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同时,C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平均恢复工作时间明显低于A组,而Constant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C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B组(P<0.05)。与A组比较,B组及C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下降,而Constant评分显著升高(P<0.05);同时,C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而Constant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类型包括感染、再脱位、骨关节炎、功能受限及肩痛,A组、B组及C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0.6%(13/32)、31.3%(10/32)及21.9%(7/32),B组及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而C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与肩锁关节张力带治疗及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比较,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术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可改善临床效果、VAS评分及Constant评分,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78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克氏针组(42例)和钢板组(36例)。克氏针组采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钢板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变化、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克氏针组与钢板组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桡骨缩短程度、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C2型患者:克氏针组、钢板组手术前后各时段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患者:克氏针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钢板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和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C3型骨折患者疗效明显优于锁定加压钢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高能量Pilon骨折分期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3-10治疗的56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采用跟骨牵引或支具、石膏外固定后,二期按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27例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B组29例行微创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比较术后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骨折愈合时间(4.9±0.6)个月,B组(5.2±0.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1.5%)与B组(7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共发生并发症5例(18.5%),B组7例(2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感染发生率比较,A组(14.8%)高于B组(0)(P<0.05)。结论 在高能量Pilon骨折分期治疗中,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且疗效相当,但对伴有重度软组织伤者,微创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较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感染的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B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Lysholm评分、36项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评分(P<0.05),且B组Lysholm评分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评分(P<0.05),且B组SF-36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A组的13.3%(4/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其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及并发症低等优点,并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锁骨中段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1月间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23~61岁。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1)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桥接组):共15例,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29~61岁,平均44.67岁。(2)锁定加压钢板组(锁定钢板组):共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3~60岁,平均45.19岁。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肩关节Constant评分,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85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伤口均无感染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均为一期愈合。桥接组中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锁定钢板组中有2例男性患者分别在术后28d及36d出现钢板断裂。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0.60±2.41)周,显著短于锁定钢板组的(24.07±3.8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中段骨折,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效果比锁定钢板更好,能减少对骨折端血供的破坏,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干骨折中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四肢骨干骨折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4月—2017年6月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98例,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20~59岁,平均36.6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弹性髓内钉组(50例)和锁定钢板组(48例),弹性髓内钉组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处理;锁定钢板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VAS评分、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弹性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锁定钢板组(77.04±12.67)min vs.(117.76±17.64)min、(6.56±1.12)d vs.(7.93±1.27)d、(14.19±1.67)周vs.(17.42±1.98)周、(16.89±2.24)周vs.(19.45±2.64)周,P<0.05;弹性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锁定钢板组(98.67±12.74)mL vs.(211.84±23.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术后2、4周弹性髓内钉组VAS评分(4.34±0.36)分、(3.65±0.34)分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5.17±0.49)分、(4.68±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弹性髓内钉组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81.25%(P=0.006);弹性髓内钉组优良率90.00%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64.58%(P=0.00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与1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干骨折效果显著,且其能显著加速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加自体骨移植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锁骨骨折骨不连患者行LCP加自体骨移植,根据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评价效果。结果 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9.5±1.3)个月,均未出现感染、不愈合、内固定断裂或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为86~100(92.1±2.3)分。结论 LCP加自体骨移植是一种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2月—2016年10月东莞康华医院收治5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IPPO组和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组(Henry组),每组各2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60~83岁,平均70.03岁。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范围、上肢功能评分(DASH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IPPO组手术时间为(37.28±4.17)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0.27±2.24)d,均短于Henry组[(57.68±6.38)min,(17.62±2.78)d,P0.05],MIPPO组术中出血量(9.76±1.63)m L,少于Henry组[(19.32±3.17)m L,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腕关节掌屈、背伸、旋前、旋后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DASH评分低于Henry组(P0.05)。MIPPO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0%,Henry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显著改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沈阳市骨科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后踝大块骨折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空心钉组和微型钢板组,每组各41例患者。空心钉组行空心钉固定术,微型钢板组行微型钢板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早期活动时间以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卡氏评分(KPS)及踝关节活动度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空心钉组改善率为70.7%(29/41),低于微型钢板组的90.2%(37/4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OFAS评分、KPS评分、背伸及跖屈测量水平均升高,内翻、外翻测量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型钢板组AOFAS评分、KPS评分、背伸及跖屈测量水平均高于空心钉组,内翻、外翻测量水平均低于空心钉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早期活动时间上均高于微型钢板组(P<0.05)。空心钉组与微型钢板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0%(9/41)和4.9%(2/4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空心钉内固定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疗效更显著,可加快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对患者损伤小、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和普通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疗效和愈合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T型钢板进行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腕关节尺偏活动度、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情况[(21.8±3.7)°、(9.4±2.7)°、(21.3±3.8)°]明显优于对照组[(17.8±3.1)°、(8.1±2.0)°、(18.4±3.8)°,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8,P=0.028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0,P=0.0377)。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疗效显著,愈合情况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MIPPO)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5例,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MIPPO组(n=55)和传统切开复位组(n=50),MIPPO组患者行微创锁定钢板改良内固定治疗,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MIPPO组患者手术时间[(69.1±16.4)min vs.(101.4±30.5)min]、术中出血量[(85.3±24.5)m L vs.(163.5±40.8)m L)]、术后引流量[(18.3±4.6)m L vs.(23.4±5.3)m L]、住院时间[(2.8±0.9)d vs.(4.5±1.0)d],骨折愈合时间[(11.6±2.3)周vs.(16.8±3.5)周],可负重时间[(8.1±2.1)周vs.(9.6±2.0)周]均短(少)于传统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55%、80.00%,MIPPO组优于传统切开复位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MIPPO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传统切开复位组(P<0.05)。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术后3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例发生外展受限;MIPPO组患者术后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发生外展受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3.64%,χ^2=1.538,P=0.173)。结论微创锁定钢板改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效果显著,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LCP、锁钉及多针固定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带锁髓内钉和多枚克氏针应用在中老年肱骨外科颈复杂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2年10月—2007年3月手术治疗并获得1年随访的肱骨外科颈骨折58例,年龄39~65岁,NeerⅡ型骨折33例,Ⅲ~Ⅳ型骨折25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CP组36例,带锁髓内钉治疗组(A组)11例,多枚克氏针治疗组(B组)11例,各组均采用手法复位。术后就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伤口延迟愈合率、8周骨折愈合率、术后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方面,将LCP组分别与A组、B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Murley绝对值标准评分。结果LCP组和A组比较切口总长度、伤口延迟愈合率、8周骨折愈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肩关节最大外展度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和B组比较术中出血量、伤口延迟愈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总长度、8周骨折愈合率、肩关节最大外展度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结果:治疗Ⅱ型骨折LCP组优良率90.9%,Ⅲ~Ⅳ型骨折LCP组优良率85.7%。A组优良率45.5%,B组优良率36.4%。结论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复杂性骨折首选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固定,其临床疗效优于带锁髓内钉和多枚克氏针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常见四肢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从2009-03~2012-03收治的骨折患者共30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关节的活动程度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得到显著的改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微创经皮钢板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关节活动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的好,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患者手术后其关节功能以及关节活动程度恢复较好,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患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5例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参数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估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腕关节面平整度等影像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桡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优良率(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时间短、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普通T型钢板内固定术与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5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行普通T型钢板内固定术(22例),另一组行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3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型锁定加压钢板与普通T型钢板均可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但以T型锁定加压钢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