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目的为探讨Brugada鉴别宽QRS心动过速的方法是否适用于预激综合征及原有束支传导阻滞者。76例最大预激图形的QRS按Brugada标准全部符合室性心动过速,假阳性率100%。147例束支传导阻滞的QRS则有145例符合室上性心动过速,假阳性率仅为1.4%。可见该标准不适用于预激综合征患者,但对原有束支阻滞者仍有很高的准确性。作者认为,Brugada标准对鉴别不同心室激动时序所致的宽QRS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形态心电学标准是否适用于原有束支阻滞(BBB)或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宽QRS波群心动过速(WRT)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窦性心律时呈BBB的患者236例[左束支阻滞(LBBB)60例,右束支阻滞(RBBB)176例],分析形态心电图标准用于鉴别WRT的特异性。结果胸前导联图形一致,胸前导联无RS图形;RBBB时电轴重度右偏(-90°~±180°)、V1导联呈左兔耳征(Rsr`.Rr`)、V6导联呈QR、QS、R形或R/S<1、aVF导联呈Qr、QR、QS形;LBBB时V1~V2导联S波降支钝挫、V6导联q(Q)波、aVF导联呈QS、qR形,Ⅰ导联呈qRr、S、Rs形等11项标准特异性较高(88.6%~100%)。另8项标准特异性较低。心肌梗死并WRT(尤其QRS呈RBBB)时采用上述标准鉴别诊断有一定局限性。结论部分形态心电图标准适用于原有BBB伴WRT的鉴别诊断,但对心肌梗死并WRT的鉴别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3.
黄业清  朱立光  郑剑光 《内科》2010,5(6):585-587
目的探讨形态心电图特征在宽QRS波心动过速(WC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住院并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WCT 96例患者的心电图,分别应用Brugada标准及形态心电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Brugada标准诊断室性心动过速(VT)的敏感性高(92.4%),但特异性较低(53.3%);而形态心电图特征可应用于WCT的鉴别诊断,30例WCT心电图QRS波形态符合典型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66例WCT心电图QRS波形态不符合典型的束支传导阻滞表现,诊断为VT。结论形态心电图特征在WC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更简便。  相似文献   

4.
形态心电图标准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评价形态心电图单项标准、多项组合的Brugada标准及Brugada标准联合Steurer标准在宽QRS波心动过速(WR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缺陷。方法:对112例WRT[室性心动过速(VT)6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48例]发作时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形态心电图单项标准诊断VT的敏感性不高,但部分单项标准的特异性很强(100%),一旦出现,强烈提示VT;多项组合的Brugada标准可提高VT诊断的敏感性(93.8%)及准确性(86.6%),但特异性较低(77.1%);Brugada标准联合Steurer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诊断VT的特异性(89.6%)及准确性(92.0%)。进一步分析显示:Brugada标准对器质性原因所致VT、右束支传导阻滞型(RBBB)特发性VT(IVT)、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AC)或原有单侧束支传导阻滞(BBB)者诊断符合率高(96.3%~100.0%);对左束支传导阻滞型(LBBB)特发性VT、SVT伴原有双支阻滞、心肌坏死或心肌梗死伴宽QRS波SVT及预激综合征(WPW)伴旁道前传型SVT(WPW-SVT)诊断的符合率低(0~57.1%)。联合Steurer标准可使WPW-SVT得以明确诊断,但对前三者无鉴别意义,故不适合在前三者中应用。结论:形态心电图单项标准诊断VT的敏感性较低,不能依赖某一单项标准判断VT,多项组合的Brugada标准联合Steurer标准是目前诊断VT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许原  王惠德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5,14(3):224-226,223
临床心电学杂志心电快讯专栏编辑: 寄上的心电图是一位89岁高龄女性患者的心电图,这几份心电图按记录的先后排序.图1为宽QRS波的心动过速,心室率150bpm,节律整齐,似乎在每个QRS波前均有"心房波",其是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还是心房扑动的F波?或心动过速时的逆向P波?我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6.
对射频消蚀治疗成功的37例左室特发性心动过速时心电图QRS电轴与消蚀成功的室速起源部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室速起源部位绝大多数分布在左室中隔部,心动过速时额面QRS电轴范围为-50°-115°。以额面QRS电轴-86°-100°判断室判断室速起源部位位于左室后中隔中1/3部,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80.0%。  相似文献   

7.
Brugada法和Griffith法在宽QRS心动过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Brugada法和 Griffith法在宽 QRS心动过速 (WR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61例 WRT〔其中室性心动过速 (VT) 34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2 7例〕心电图采用Brugada法及 Griffith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rugada法诊断 V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91 .2 %、85.2 %、88.5% ,略高于 Griffith法的 82 .4%、77.8%、80 .3%。结论 :Brugada法和Griffith法对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 VT及 SVT伴室内差异传导或原有单侧束支传导阻滞者诊断的符合率高 ,但对左束支阻滞型特发性 VT、SVT伴双分支阻滞 (右束支阻滞加左前分支阻滞 )及预激综合征伴旁路前传型 SVT诊断符合率低 ,易误诊  相似文献   

8.
马雯  孙凯  徐立松 《心脏杂志》2008,20(5):649-651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为心内科急症,其可致快速的心室率,严重者可诱发心室颤动和猝死;随着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广泛开展,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的病因得到进一步认识,分析其病因及心电图的表现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猝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有QRS终末向量改变的预激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到一例间歇性Mahaim型预激综合征,因旁束邻近动脉圆锥,在预激发作时引起QRS终末向量改变(Ⅰ、Ⅱ、Ⅴ6导联的终末S波和aVR导联的终末r波皆消失)。作者认为凡旁束位于正常心室最晚除极区域的预激综合征,都有可能引起QRS终末向量改变。  相似文献   

10.
aVR导联四步流程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验证分析aVR导联四步流程对宽QRS波心动过速(WCT)进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患者发生WCT时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形态学特征.按aVR导联四步流程分步骤地对113例WCT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鉴别,将分析的结果与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计算每一步...  相似文献   

11.
12.
Brugada法联合Steurer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Brugada法联合Steurer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 (WR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缺陷。对 1 0 1例WRT[室性心动过速 (VT) 5 8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43例 ]进行分析。结果 :Brugada法诊断VT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 85 .7%、89.5 %、87.1 % ;联合Steurer法后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升至 91 .5 %、90 .5 %、91 .1 %。进一步分析显示 :Brugada法对器质性原因所致VT、右束支阻滞型 (RBBB)特发性VT(IVT)、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AC)或原有单侧束支阻滞 (BBB)者诊断符合率高 ( 95 .8%~ 1 0 0 .0 % ) ;对左束支阻滞型 (LBBB)特发性VT、SVT伴原有双支阻滞、心肌坏死或心肌梗死伴宽QRS波SVT及预激综合征伴旁道前传型SVT(WPW SVT)诊断的符合率低 ( 0~ 5 0 .0 % )。联合Steurer法可使WPW伴旁道前传型SVT得以明确诊断 ,但对前三者无鉴别意义 ,故不适合在前三者中应用。结论 :Brugada法联合Steurer法能提高WPW伴旁道前传型SVT的鉴别能力 ,是目前鉴别WRT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的旁路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14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射频消蚀术治愈。回顾性分析体表心电图各导联定位特征。左侧旁路偏前及偏后者的aVL和I导的δ波依次由负向(-)变正向(+)。左前及侧位者aVL导的δ波全部为一。Ⅱ、Ⅲ、aVF导的δ波则在偏前者为+,偏后者为-。心前导联全部δ波为+。主波在V1导中91.3%朝上,移行带在V1或其右侧导联,无1例在V2及其左侧导联。右侧旁路位者aVL和I导的δ波都是+,Ⅱ、Ⅲ、aV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体表心电图I导联呈宽M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的左心室同步性。方法:按体表心电图I导联QRS波是否呈宽M型将46例LBBB患者分为LBBBM型组(20例)和LBBB非M型组(26例),并选择正常对照组40例。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测定2组患者左心室心肌12个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S),并计算达峰时间差(△TS);以△TS>65ms为标准,判断心肌同步性。用实时三维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并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对所有患者的实时三维超声图像对三维数据库进行定量分析,测得到左室整体容积曲线、17节段容积曲线、17节段的平均最大容积(Vmax)及其标准差(Vmax-SD)、平均最小容积(Vmin)及其标准差(Vmin-SD)、最小容积点距离心电图Q波起始点的平均时间(T)及其标准差(T-SD)、17个节段中的最小容积点距离心电图Q波起始点的最大时间差(Tmax)。结果:①以同一心肌壁内不同节段间的△TS>65ms为心肌收缩不同步标准,计算LBBBM型组患者中左心室心肌非同步化的发生率为85.00%(17/20),明显高于LBBB非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食管和改良 V1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对心动过速定性、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美国 BRENTWOOD1 2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机 ,记录 63例心动过速发作时的标准导联和食管及改良 V1导联心电图 ( ECGe+ ECGvv1) ,并分析心动过速的性质和发病机制。结果 :诊断左侧旁路合并 35例 ,右侧旁路 2例均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AVRT) ;房室结双径路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AVNRT) 2 4例 ;房性心动过速 2∶ 1传导和室性心动过速 1∶ 1逆传各 1例。除后 2例患者因先天性心脏病行外科手术治疗外 ,余患者均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电消融治疗所证实。结论 :ECGe+ ECGvv1能分别反映左右心房激动顺序 ,在心动过速定性方面和异位节律点的定位方面具有简单、直接、准确、无并发症等优点和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84岁.因反复发作性胸闷,伴黑矇、晕厥入院.BP:140/60 mmHg(1 mmHg=0.133 kPa),心脏超声示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7.
文中分析了动态心电图检出的31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病人的发作特点。结果显示多数病人NSVT发作阵次少,每阵持续时间短,频率不过快(多在130~150bpm),以单形性居多,舒张晚期定性异位搏动较舒张早期更易诱发NSVT。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体表心电图10项指标对73例窄型QRS波(<0.12s)心动过速鉴别诊断,并与电生理检查分型比较,射频电消蚀术验证,73例均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房性心动过速1例,房室结折返住心动过速26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6例。10项指标中,P’波及极性,RP’间期、RP’/RR比值、RP’间期与P’R间期二者的关系、V1导联之r’波、QRS波电交替、2°度房室传导阻滞对鉴别有肯定价值,检出符合率82.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食管和改良V  相似文献   

20.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点的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室性心动过速(VT)在自然状态下的发作情况,研究VT起源位点的分布规律。方法:对2934例心悸等不适症状患者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24h或48h。对VT病例按其QRS波形态和持续时间进行分类,记录各部位发作例次和发作比例。对检出的VT病例依据体表心电图的VT起源点定位规律进行初步定位。结果:检出VT102例,总检出率3·74%。单形VT78例,占VT病例的76·4%,检出率2·65%,多形VT23例占22·55%,检出率0·78%,同一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形态单形VT13例占12·6%,检出率0·44%,心室颤动1例占0·98%,检出率0·03%。单形VT初步定位右心室流出道1600例次占50·9%,前乳头肌50例次占1·6%,左心室流出道204例次占6·5%,前分支472例次占15·0%,中分支330例次占10·5%,后分支487例次占15·5%。结论:自然状态下的VT发作以单形为主,其次为多形VT,或同一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形态的单形VT,较少检出心室颤动。VT起源部位为非随机分布,主要分布区域,依次为右心室流出道、左后分支、左前分支部位。对VT患者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较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