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心脏生理(一)心脏的射血机能1.心动周期与心率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称一个心动周期,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通常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而言。如按心率75次/分计算,则每一心动周期平均约为0.8秒。其中心房收缩期约为0.1秒,舒张期约0.7秒;继心房收缩终止,心室进入收缩期,约0.3秒,舒张期0.5秒。  相似文献   

2.
彭萱 《广西医学》1991,13(1):33-34
心脏的X线平片检查,通常采用正位和斜位(左或右斜位)摄影。进行这几个常规位置投照,怎样才能使所用的条件比较符合实际要求?通过复习文献和我们工作中的体会,提出下面几点意见与同道们商榷。一曝光时间的选择心脏是由心肌组织构成的空腔器官。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着血液不断循环流动。心脏的每一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期较舒张期为短,心房收缩期又比心室收缩期为短。如以成人平均心率75次/分计算,则每一心动周期平均约为0.8秒,其中心房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约为0.7秒;心室收缩期为0.3秒,舒张期为0.5秒。由于推动血液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三、动脉血压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在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动脉血压是不断变化着的,收缩期高,舒张期低;由于舒张期的时间大于收缩期,因此平均动脉压的数值不是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和的一半,而是更接近于舒张压。  相似文献   

4.
用组织多谱勒评价左右心室收缩期时间间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心动周期中收缩期的时间分布是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同一心动周期同步测量左右心室及室间隔收缩期间期非常困难,本文旨在探讨判断心脏收缩协调性的好方法。方法: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同时确定左右心室及室间隔等容收缩期、加速射血期和减速射血期的特征。31例健康志愿者,年龄(34.77±8.47)岁,最大42岁,最小25岁,其中男性17例,在心尖四腔图切面,在基底部和中部分别测量这些时间值。结果:左心室基底部等容收缩时间(63.33±13.73)ms,加速收缩时间(64.33±16.54)ms,减速收缩时间(246.67±22.49)ms,收缩达峰时间(127.67±19.78)ms。右心室基底部等容收缩时间(75.67±18.32)ms,加速收缩时间(98.33±27.30)ms,减速收缩时间(206.00±40.05)ms,收缩达峰时间(180.00±28.77)ms。结论: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是判断心室壁运动时间方便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11例心力衰竭患者安置心房-双心室起搏器作为心脏再同步治疗方法(CRT)之前、之后1个月和之后3个月时,分别测定了其收缩和舒张间期。结果显示,CRT主要通过降低左心室电活动延迟,并轻度缩短等容收缩时间来缩短射血前间期;通过延长舒张期而产生左心室收缩期缩短的趋势。心力衰竭时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时间间隔@Baker C. @Love C.J. @Moeschberger M.L. @宁宁  相似文献   

6.
问:什么是心动周期?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瓣膜、容积、血流方向各发生哪些变化? 答:心室或心房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就叫一个心动周期、亦即心房收缩和舒张一次可称一个心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320排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静脉成像时延迟采集和连续采集两种静脉延迟采集方法及心脏收缩舒张期对冠状静脉的显示质量和显示率的影响.方法 50例临床需要进行冠状动、静脉CT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连续组22例连续扫描5个心动周期,前面3个心动周期用于冠状动脉成像,最后1~2个心动周期用于冠状静脉重建;延迟组28例先扫描1~2个心动周期用于冠状动脉成像,延迟5 s后再扫描1~2个心动周期用于冠状静脉重建.比较两种扫描模式、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冠状静脉显示质量和显示率.结果 延迟组的扫描方案较连续组静脉管腔内CT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窦及其属支在静脉窦及其属管径、面积收缩期均大于舒张期.静脉窦在75%舒张期CT值较高,而心中静脉及左室后静脉在35%收缩期CT值较高,心中静脉无明显差异.结论 320排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静脉成像时冠状动脉采集后延迟5 s进行心脏收缩期采集可以得到更高的冠状静脉显示质量及显示率.  相似文献   

8.
动脉血液双层面流动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贺中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253-1254
心动周期进入到心室射血期,在心室肌收缩使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被打开,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内压力迅速升高,此时,作用于血液的压力,一方面推动血液向前快速流动,另一方面通过血液作用于主动脉壁.主动脉壁富含弹力纤维,有较强的可扩张性,具有弹性贮器功能,受力后迅速扩张,即容纳了迅速增加的血液,又以弹性势能的方式储存了心脏收缩所作的功.心脏每搏排血量决定于舒张期心室充盈血量的多少及心肌收缩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简称心缩间期Systolic Time Intervals即STI)的测定是心脏功能状态无损伤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并应用于临床,现已证实:人体心缩间期与心输出量、心搏出量、特别是心射血分数均有明显的相关,可作为一种间接判断心室收缩功能的较为灵敏并可反复测定的指标,目  相似文献   

10.
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功能障碍,常常出现在心脏收缩功能降低之前。它也可以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唯一表现。本文简要介绍心室舒张功能及冠心病对舒张功能的影响。Little和Downes给心室正常舒张功能的定义为:“心室的充盈量以保证适应机体需要的心脏输出,并且平均肺静脉压低于12mmHg(1.6kPa)。”心室舒张期可分为四个时相:等容舒张期,快速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及心包剥离术后各项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超声诊断的21例缩窄性心包炎进行观察分析,着重观察切面超声心动图上心包脏层和壁层增厚、粘连的范围、钙化的程度、形成局限纤维沉积的部位以及心脏大小的改变、心肌受累程度、肝脏淤血的轻重。观察M型超声心动图左右心室收缩期缩小的程度、收缩期室间隔有无增厚及收缩时间间期的测定。采用脉冲及连续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和三尖瓣舒张期最大流速、左室收缩末期至最大充盈间期时间、估测肺动脉压、测量吸气时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并对已行心包剥离术的患者作相关指标的测量,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检出缩窄性心包炎21例,其中16例行心包剥离术,其中5例因心包粘连未能彻底剥离,而且有明显心肌萎缩伴心源性肝硬化,术后4个月死亡。其余15例患者经复查均获满意疗效。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及术后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可将限制性心肌病与缩窄性心包炎明确地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狗心脏假腱索传导细胞内部结构及其在心动周期中的适应性形态变化的光镜和电镜观察表明:传导细胞于心脏收缩期发生明显弯曲,形成波浪状外观,当心脏舒张时,传导细胞伸展,弯曲程度明显减轻。在透射电镜下,假腱索内传导细胞肌原纤维含量不等,排列不规则,根据肌原纤维含量及其排列方式,可将传导细胞分为三类:类浦肯野细胞,类普通心肌细胞及移行细胞。收缩及舒张状态下肌原纤维 A 带均靠近 Z 线,I 带不明显,提示传导细胞在心动周期中无明显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13.
郑平  王凌珊  王桂贤 《当代医学》2009,15(22):70-71
平衡法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ERNV)是利用心电图R波作为生理触发信号,同步采集多个心动周期各不同时期的一系列影像,用以反映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全过程的方法,应用本方法可获得心脏功能参数,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安全可靠、灵敏度高、无创伤性的检测方法。现将我科N2007年5月-2008年5月用ERNV法测定的冠心病(CAN)及30例正常人的左心室舒张早期功能参数,并与收缩期功能参数对比,探讨CAD患者舒张早期功能变化及ERNV对CAD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赵旭  杨娅  李嵘娟 《重庆医学》2013,(25):2961-2963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评估胎儿心脏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运用STIC技术采集160例健康孕妇胎儿的心动周期图像,后处理使用VOCAL法测量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积,计算每搏心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每分心输出量(CO)。结果胎儿心室收缩末容积(VESV)、心室舒张末容积(VEDV)、SV和CO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射血分数(EF)不随孕周的变化而变化。胎儿右心室VESV、VEDV、SV、CO和EF均大于左心室。结论胎儿心脏收缩功能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右心收缩功能优于左心。  相似文献   

15.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是心脏收缩时的时相变化,反映收缩时的心室功能。为探讨老年人STI的特点,我们对585例60岁以上者做了简要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长P-R间期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方法 筛选28例长P-R间期患者做观察组,筛选28例健康人做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左室射血分数(EF)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较对照组降低(P<0.01),肺静脉血流频谱显示心室收缩期S波的最大速度(S)、心室舒张期D波的最大速度(D)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反向心房收缩A波的最大速度(Pva)较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 长P-R间期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7.
王宇容 《中外医疗》2013,(22):184-185
目的对糖尿病孕妇引起的胎儿心脏功能变化进行检查,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通过采用超声诊断仪对38例糖尿病孕妇胎儿(实验组)和58例正常孕妇胎儿(对照组)进行测定,测定内容包括心室舒张期的周长和面积、收缩期的周长和面积、室间隔的厚度、心室收缩分数1(VSF1)、心室收缩分数2(VSF2)。在胎儿出生后可以通过对新生儿心脏超声的检查来判断产前诊断的正确性。结果实验组的室间隔的厚度为(5.8±0.5)mm,显著高于对照组室间隔的厚度(4.6±0.2)mm。实验组左心室收缩期面积与舒张期面积分别为(2.5±0.6)cm2、(3.4±0.7)cm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4)cm2、(2.8±0.5)cm2。实验组右心室舒张期面积、收缩期面积分别为(3.8±0.8)cm2、(2.7±0.8)cm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0.6)cm2、(2.3±0.6)cm2。实验组左心室收缩分数1为(0.21±0.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5±0.05)。实验组的左心室收缩分数2为(0.33±0.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4±0.10)。实验组的右心室收缩分数1(0.18±0.04)显著高于对照组(0.12±0.01)。实验组的右心室收缩分数2(0.32±0.08)显著高于对照组(0.24±0.04)。结论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心脏相对于正常的胎儿都较大,心脏收缩力也有显著的增加。所以在诊断时对糖尿病孕妇建议采取胎儿心脏检查治疗,从而可以对胎儿的心脏功能变化采取进一步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周翠翠 《医学综述》2011,17(15):2313-2315
QT间期是指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时间间隔,即心室除极开始至心室复极结束的时间,亦称为心室的电收缩时间。在病理情况下,电收缩常较机械性收缩更早地出现变化。QT间期延长可致尖端扭转型室速,致死率高,故QT间期的变化受到医师、制药商等多方关注。现对导致QT间期延长的原因、QT间期的测量及相关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外健康文摘》2008,(4):76-76
心脏杂音可分为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收缩期杂音有病理性和生理性之分,范围较局限,是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杂音。其声音轻而柔和,呈“吹风样”。持续时间短,大多发生在运动后、情绪激动或发热时。舒张期杂音是心脏扩张时产生的杂音,听起来响亮而粗糙,持续时间较长,声音传导较长、较广。它几乎都是属于病理性的,一般表示有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20.
心缩间期(Systolic time intervals STI)是分析同时描记的心电图、心音图与颈动脉波图之间的时间关系,从而计算出心室收缩期各时相的数值。经过对照观察这些数据与由心导管及造影等心内方法所测得的相应心缩时相结果相关性很好。因而,根据心缩间期可以分析研究左心室收缩射血功能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价。心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