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5,(3)
<正>患者,男,36岁,伊拉克人。主诉:左侧肢体结节、破溃1月。现病史:患者1月前被"蚊虫"叮咬后,于左侧肩背部、左上肢、左下肢逐渐出现丘疹、结节,部分出现破溃,有脓液流出,无疼痛或瘙痒,于当地医院行组织液涂片检查发现利士曼小体,未予治疗。因来我国做外贸生意,遂至我院门诊就诊。自起病以来,患者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腹泻,精神、胃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个人史:原籍出生并长大,近年来定期至广州做贸 相似文献
3.
4.
5.
6.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4)
患者男,50岁。左小腿斑块、结节1年半。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临床表现为左小腿斑块、结节。皮损组织病理示:肉芽肿性炎症,见大量嗜碱性小体线状分布于空泡边缘。予伊曲康唑胶囊200mg,2次/d口服,连续3个月,静滴两性霉素B脂质体20d,后改为伊曲康唑口服液至总疗程6个月治愈停药,随访2年未见复发。临床诊断:皮肤利什曼病。 相似文献
7.
8.
报告1例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男,20岁,汉族,45天前曾去伊朗进行贸易生意,回国后7天无明显诱因左前臂出现丘疹,搔抓后局部形成溃疡、坏死,曾多次到当地就诊(具体不详)均无明显改善,背部、右手臂及左下肢亦出现相似皮疹,伴轻压痛。皮肤病理:真皮浅层、血管、附件周围较致密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核尘,少许浆细胞团块浸润,见较多针尖大小嗜碱性颗粒状物质。抗酸染色:阴性。PAS染色:针尖物部分阳性。Gimsa染色:真皮组织细胞内可见大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六胺银染色:阳性。患者随后在外院行利什曼原虫PCR结果显示阳性,血清抗体阳性。最终诊断为:皮肤利什曼病。 相似文献
9.
陈秋霞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90,(4)
患者男,50岁,以腹前区进行性溃烂9月而就诊。初起为一无痛性红色结节,于1个月内增大并溃烂,随后扩及大部分上腹部及胸部,且在大腿、手臂和背部出现新的损害。无全身症状,经多次抗生素治疗未能阻止其发展。皮肤检查见上腹部有一不规则卵圆形75×50cm的红色斑块,边缘隆起成坡状,界限分明。胸部及躯干有许多卫星状损害。皮损上散布有0.5~1.0cm的坏死腐痂小病灶。此外在双大腿上部、左上臂及背部各有一处2~3cm的溃烂斑块。在患者背部及双上肢还有红疹样的发红区。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的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10.
11.
12.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2)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是由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引起的一组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疾病,可分为内脏利什曼病、黏膜皮肤利什曼病和皮肤利什曼病3个临床类型。利什曼病的治疗首选五价锑制剂,但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部分利什曼原虫对锑剂耐药,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临床研究显示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可以用于对锑剂耐药的患者,唑类和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对部分利什曼病治疗有效、安全。该文从利什曼原虫胞膜成分的分析入手,重点介绍抗真菌药物在利什曼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用法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皮肤利什曼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并分析6例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7.67岁(37 ~ 67岁),平均病程10个月(6 ~ 18个月)。皮损特点为红斑、结节、溃疡,分布于面部及四肢暴露部位。组织病理表现为感染性肉芽肿模式,组织标本中均可找到组织细胞胞质内嗜碱性小体。6例患者均具有疫区工作或旅行史。结论 皮肤利什曼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资料、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6)
报告1例并发Corynebacterium jeikeium(JK)棒状杆菌感染的皮肤利什曼病病例。患者男,49岁。双前臂红色丘疹、结节、渗液、溃疡、结痂伴疼痛7个月余。患者发病前于阿富汗工作,有白蛉叮咬史。体格检查:系统查体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双前臂肿胀明显,可见散在分布、蚕豆至乒乓球大、红色至暗紫红色斑块、结节,质中,活动可,略浸润,表面可见黄色渗液、结痂,部分皮疹中央可见浅溃疡,溃疡基底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触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皮损组织细菌培养可见JK棒状杆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缺损并有溃疡、不规则增生,真皮内可见弥漫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浸润,组织细胞胞质内及周围可见很多圆形或卵圆形嗜碱性小体。诊断:皮肤利什曼病;皮肤JK棒状杆菌感染。治疗予头孢呋辛及葡萄糖酸锑钠治疗,皮损痊愈。 相似文献
15.
利什曼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楠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26(1):43-45
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可引起人类皮肤及内脏黑热病。介绍利什曼病的发病机理,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预防等。 相似文献
16.
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可引起人类皮肤及内脏黑热病。介绍利什曼病的发病机理 ,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 ,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预防等。 相似文献
17.
吴玲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2,9(2):134-134
本人自2000年8月~2001年2月在突尼斯克比里省医院工作期间采用Glucantime(这是一种五份合成锑剂,其溶液含锑85mg/ml)治疗52例皮肤利什曼病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7,(3)
患者男,25岁。因右肩部丘疹、斑块7个月,渗出伴结痂3个月就诊。发病前曾于尼日利亚工作,有蚊虫叮咬史。按皮肤利什曼病给予局部清创并口服甲硝唑、氟康唑治疗2个月无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真皮浅中层弥漫性组织细胞浸润,部分细胞内外见利杜小体,伴浆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过碘酸-雪夫染色(PAS)阳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子测序显示为硕大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ajor),明确皮肤利什曼病诊断。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口服、外用盐酸特比萘芬治疗1个月无效,随后使用葡萄糖酸锑钠治疗,3个月后皮损痊愈。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性.患者男,40岁.四肢、躯干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相间,伴苔藓样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20年,无自觉症状.全身皮损于夏季加重且可出现水疱.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父母系近亲结婚(表兄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乳头内有红色团块样均质性物质,结晶紫染色阳性.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表皮基膜带及表皮细胞间IgG、IgM、IgA、C3均阴性,真皮乳头及真皮浅层可见大量团块状物质沉积,其中IgG标记可见较强荧光.电镜检查:真皮乳头及真皮浅层可见大量团块状物质沉积与基膜带及基底细胞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