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面神经瘤的CT和MRI诊断(附六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MRI对面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面神经瘤CT,MRI表现,结果 6例面神经瘤中位于颞内段4例(迷路段1例,鼓室段2例,鼓室段+乳突段1例),颅,内脑池段,内听段及颞内段(迷路段+鼓室段)1例,颞内段(鼓室段+乳突段_并颅外肋腺段1例,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的部位有关,CT影像上,颞内段面神经瘤显示受累段面神经管扩大,破坏;中耳腔和(或)乳突软组织肿块及膝状神经窝区内质破坏,如肿瘤扩展到中颅窝或肋腺也可一并显示,1例起源于内听道,桥脑小脑角区的面神经瘤,CT,MRI清楚地显示了桥脑小脑角区肿块,内听道扩大,迷路段面神经管扩大,以及扩展到膝状神经窝区的病灶。结论 CT和MRI能准确地描绘面神经瘤的受累情况,CT在显示骨破坏细节方面极佳,而增强MRI对肿瘤本身的显示优于CT。  相似文献   

2.
面神经鞘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面神经鞘瘤的CT和MRI特征,提高对其的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面神经鞘瘤患者7例,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三维重组,3例同时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7例中,右侧6例,左侧1例.以膝状神经节为中心(迷路段+鼓室段)4例,鼓室段1例,乳突段2例.6例为小肿瘤,直径<1.5 cm.CT影像特点:曲面重组(CPR)显示所有肿瘤均位于面神经通路上,受累段面神经管扩大、破坏,局部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明显强化.MRI影像特点:面神经通路上的软组织肿块,呈等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 MSCT CPR技术结合其增强扫描特点是诊断面神经鞘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面神经血管瘤的高分辨率CT(HRCT)和MRI表现,以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面神经血管瘤患者的HRCT及MRI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病变发生于左侧5例,右侧3例.HRCT像上表现为膝状神经窝扩大、增宽伴局部密度增高(8/8),其中5例病灶内可见“点”状及“针”状高密度区,7例同时伴有迷路段增宽,4例水平段增宽.病灶边界欠清楚,周围无骨质硬化表现.MRI上平扫T1WI接近等信号、T2WI上信号稍高,增强扫描均呈较明显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3例强化较均匀.结论 面神经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HRCT与MRI结合有助于全面评价,可早期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面神经管迷路段先天变异和伴发的中耳、内耳畸形的 HRCT。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面神经管迷路段先天变异患者的颞骨 HRCT 图像,在观察常规横轴面 CT 图像的基础上,进行双侧听骨链、内耳结构及面神经管的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组(CPR),从面神经管迷路段的起始部位、管壁情况、管腔长度、第一膝角度及伴发中耳或内耳畸形等5个方面,分析面神经管迷路段先天变异的 HRCT 表现。结果:16例患者共发现30侧、5种类型的面神经管迷路段先天变异,其中膝状神经窝裂缺17侧;起始部向前内移位18侧,伴 Bill 嵴增大5侧;第一膝的角度增大21侧,此角度的平均值为107.2°(96.0°~126.0°);长度增加21侧,长度的平均值为6.8 mm(5.2~8.3 mm);分叉畸形1侧。与同侧中耳畸形伴发4侧,与同侧内耳畸形伴发25侧。结论:面神经管迷路段可发生多种先天变异,且常伴有中耳尤其是内耳畸形。颞骨 HRCT 结合 MPR、CPR 图像重组可清晰显示面神经管迷路段的先天变异及伴发的中耳、内耳畸形。  相似文献   

5.
Ramsay 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Ramsay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  5例临床确诊的单侧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2 9~ 5 4岁 ,行MR平扫及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增强检查 ,其中 3例增强前后对面神经颞骨内各节段分别测量信号强度。 5例均进行面神经各节段信号强度的双侧对比及增强前后对比。结果  4例患侧面神经节段性异常强化 (双侧信号强度增强差值 >2 0或评分相差 1级或以上 ) ,1例双侧面神经强化无差别。膝状神经节 (4/ 4 )和迷路段(3/ 4 )的异常强化相对多见 ,内听道末段、鼓室段和乳突段各有 2例异常强化。结论 对于单侧患病者来说 ,只有患侧面神经节段性强化高于健侧相应节段才有诊断意义。RamsayHunt综合征较易累及迷路段和膝状神经节。Gd DTPA增强MRI能够客观地反映面神经的病变节段 ,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该项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慢性中耳炎继发面神经管破坏HRCT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HRCT对慢性中耳炎继发面神经管破坏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证实为慢性中耳炎并伴有面神经管破坏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HRCT检查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着重研究其HRCT表现,并与临床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面神经管骨质破坏,破坏部位以面神经管迷路段及鼓室段为主15例(83.3%),破坏原因主要为胆脂瘤性中耳炎(14例),占77.8%。面神经管破坏大部分合并面神经损伤而导致面瘫(14例),HRCT主要表现为面神经管骨质模糊,缺损,破坏。结论 HRCT能准确诊断慢性中耳炎继发面神经管破坏,对临床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面神经肿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蓉先  沙炎  邹明舜   《放射学实践》2009,24(1):11-14
目的:研究面神经各种类型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型面神经肿瘤影像学表现特点。21例均行CT检查,其中2例同时行面神经管的多平面重建(MPR);17例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21例面神经肿瘤有面神经鞘瘤15例,分别涉及内听道段1例、迷路段2例、膝状神经节6例、鼓室段11例、乳突段7例、腮腺5例、外耳道3例、颈静脉球窝2例、后颅窝2例,中颅窝1例。面神经血管瘤有3例,均累及膝状神经节,涉及中颅窝1例、鼓室段2例。面神经纤维瘤有3例,2例广泛累及迷路段、鼓室段和乳突段,1例累及乳突段和鼓室段。影像学表现:CT表现:17例面神经管扩大和/或骨质破坏,1例血管瘤于膝状窝区可见蜂窝状骨样密度影;12例鼓室内软组织肿块;5例伴听小骨外移和/或破坏,3例伴外耳道后壁破坏,2例伴颈静脉球窝外侧壁破坏。MRI:16例肿瘤表现为结节状或不规则状软组织肿块,1例表现为面神经增粗。T1WI等信号,T2WI等或偏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中等至明显强化,信号均为不均匀。结论:一个肿瘤常涉及多个面神经节段,CT有利于显示面神经肿瘤区骨质改变,MRI可很好地显示面神经肿瘤的部位、形态、范围和内部结构特征,两者结合有助于不同类型面神经肿瘤的鉴别诊断及其定位诊断,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和手术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耳炎继发面神经骨管破坏的HR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HRCT在中耳炎继发面神经骨管破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骨算法薄层连续扫描后行中耳重建放大 ,显示面神经骨管各段的解剖结构。回顾性分析 2 3例经手术证实的中耳炎继发面神经骨管破坏的 HRCT表现。结果 :1.胆脂瘤型中耳炎继发的面神经骨管破坏最多 (91% ) ;2 .面神经骨管破坏以鼓室段和迷路段为主 (73% ) ;3.发生于上鼓室和鼓窦区的病变易继发面神经骨管破坏 ;4.面神经骨管破坏大部分合并面神经损伤而致面瘫。结论 :HRCT对中耳炎继发面神经骨管破坏的诊断 ,对临床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 ,避免面神经损伤 ,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瘤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面神经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面神经瘤均行CT检查,6例还进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CT表现和MRI表现,并比较CT和MRI的优缺点。结果:10例面神经瘤中6例面神经鞘瘤和4例面神经纤维瘤,8例累及面神经水平段,6例累及膝部,4例累及乳突段,2例累及迷路段,3例累及内听道段,2例累及腮腺段,1例累及脑池段。主要CT表现:面神经管扩大9例;鼓室内软组织影7例;听小骨破坏5例;乳突蜂房内软组织肿块4例。主要MRI表现:6例均表现面神经增粗,其中2例显示鼓室内=乳突内和颈静脉窝软组织肿块,2例显示鼓室内软组织肿块;3例肿块呈略长T1、略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3例肿块与面神经呈等信号,信号均匀,呈均匀强化;2例面神经瘤累及内听道段面神经,平扫未显示,增强后呈明显强化而显示。比较CT与MRI表现后,发现2例累及面神经内听道段者MRI显示而CT未显示,1例累及面神经鼓室段起始部者MRI亦显示而CT未显示;对于较小的面神经瘤,MRI能直接显示增粗的面神经本身,而CT仅显示面神经管扩大和(或)破坏。结论:CT和MRI,尤其是MR增强扫描能很好地显示面神经瘤的形态、部位、范围和内部结构,有助于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为临床制订手术方案和确定手术入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面神经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9例面神经瘤中,8例面神经鞘瘤,1例面神经纤维瘤。7例行颞骨高分辨CT扫描,2例常规扫描;6例行MRI检查,其中5例做了增强扫描。结果:本组发生在右侧5例,左侧4例;内听道1例,迷路段4例,膝状神经节6例,鼓突段(降段)6例,茎乳孔5例,腮腺3例。CT表现:面神经管扩大,膝状窝骨壁膨胀,面神经径路上有条索状或结节样软组织影。MRI表现:面神经呈结节样或条索状增粗,呈跨节段性分布,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有明显强化。结论:面神经径路上出现实质性节段性肿块是面神经瘤的影像特点。MR增强扫描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颞骨内面神经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面神经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跟踪随访证实的面神经病变的CT和MRI表现,31例行MR扫描,其中28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仅行平扫;19例行CT扫描。结果(1)面神经损伤13例,8例行CT扫描,6例显示面神经管骨折,2例表现正常;13例MRI扫描均表现为面神经增粗,其中10例增强扫描显示面神经明显强化。(2)面神经炎14例,7例行CT扫描,1例因岩尖胆脂瘤致面神经管迷路段、前膝部、鼓室段前部骨质破坏,6例面神经管未见异常;14例MRI增强扫描显示面神经节段性异常强化。(3)面神经鞘瘤4例,CT表现为受累面神经管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面神经节段性增粗,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经统计学处理,MRI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病变明显优于CT(P<0.01)。结论HRCT可显示面神经管的异常,MRI尤其是MR增强扫描可显示面神经病变的形态、部位、范围及强化表现,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面神经管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面神经管病变CT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面神经管病变患者35例CT资料,男24例,女11例,年龄4~51岁,平均27岁,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常规行多平面重建和面神经管曲面重建。结果:面神经管骨折15例,其中鼓室段骨折8例,乳突段骨折5例,迷路段骨折2例;胆脂瘤型中耳炎侵犯面神经管15例;面神经瘤1例,乳突段面神经管前移2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累及面神经管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成像能清晰显示面神经管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表现,评价HRCT 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6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HRCT扫描图像。结果 颞骨单侧发病lO例,双侧发病6例。腿cT示受累颞骨弥漫性膨大,骨皮质变薄。根据病变的密度分为3种类型:硬化型9例(56.25%),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变形性骨炎型6例(37.5%),表现为高密度病灶中散在点或片状低密度区;囊型1例(6.25%),病变明显膨胀,表现为多个球形或卵圆形透亮区,有薄的骨壳包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导致颞骨的自然腔隙、孔道狭窄,如外耳道、鼓室腔、内听道、前庭导水管、耳蜗导水管及面神经乳突段骨管;一般不破坏听小骨和内耳骨迷路;常见并发症为炎症、胆脂瘤,3例(18.75%)继发胆脂瘤分别位于外耳道、乳突及上鼓室,乳突窦,其中上鼓室,乳突窦胆脂瘤破坏邻近听小骨、上半规管。此外,还可引起岩段颈内动脉管、颈静脉孔、茎乳孔和颞下颌关节形态的改变。结论HRCT可清楚显示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质改变、病变范围及并发症,在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面神经管骨折的CT诊断:附2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25例面神经管骨折高分辨率CT所见,探讨各类型骨折与面神经管各段损伤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25例面神经管骨折患者均采用高分辨率CT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2例除横断及冠状面扫描外并行直接矢状面CT扫描。结果:面神经管迷路段损伤6例,占13.8%;鼓室段损伤14例,占48.3%;乳突段损伤11例,占37.9%。结论:高分辨率CT可为外伤性面瘫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手术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耳胆脂瘤的HRCT诊断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HR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6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前临床和HRCT检查资料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6例中耳胆脂瘤HRCT表现为鼓室 /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影和骨质改变 ,包括听骨硬化、移位、破坏 ,盾板破坏及中耳腔扩大 ,有的还伴有乙状窦、天盖、面神经管及水平半规管的破坏。结论 :依据中耳腔内软组织影的分布、形态及骨质改变等特点 ,中耳胆脂瘤可通过HRCT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