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6例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实施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断,并视术中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对术后输卵管复通情况进行评估,并于术后6、12个月进行妊娠随访,对妊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输卵管壶腹部及伞部阻塞术后的复通率为86.9%,明显高于输卵管间质部、峡部阻塞术后的复通率(33.8%、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侧输卵管阻塞疏通术后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双侧输卵管阻塞疏通术后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妊娠率(48.0%)略高于术后6个月妊娠率(4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能同时对宫腔及输卵管病变进行诊断与治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较满意,可作为某些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手术方式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0年3月~2006年7月住我院的100例因输卵管原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检查、诊断,并视术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本组100例病人200根输卵管,发现病变149根,手术复通95根,复通率63·76%。壶腹部、伞部阻塞术后复通率(87·64%)明显高于间质部和峡部阻塞的术后复通率(22·22%、30·9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01)。术后≥6个月随访到的43例患者,有16例妊娠,妊娠率为37·20%。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同时对输卵管病变者进行诊断与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较满意,是输卵管性不孕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输卵管插管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张四友  李光仪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353-4354
目的:探讨输卵管插管联合宫、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手术方式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住该院的160例因输卵管原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采用输卵管插管联合宫腔镜、腹腔镜进行检查、诊断,并视术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术后2年进行随访。结果:160例病人316根输卵管,发现输卵管病变316根,手术复通221根,复通率69.94%。壶腹部、伞部阻塞术后复通率(87.64%)明显高于间质部和峡部阻塞的术后复通率(25.0%、35.53%),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术后2年随访到的139例患者,有55例妊娠,妊娠率为39.57%。结论:输卵管插管联合宫、腹腔镜能同时对输卵管病变者进行诊断与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较满意,是输卵管性不孕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5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检查、诊断,视术中具体情况以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51例患者宫腔镜与腹腔镜检查发现92条输卵管梗阻,术后复通63条,复通率为68.48%(63/92).壶腹部、伞部阻塞术后复通率为89.66% (52/58),明显高于间质部、峡部阻塞的术后复通率[25.00%(2/8)、34.62% (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0例受孕,受孕率为39.22% (20/51),其中宫内妊娠19例,异位妊娠1例.结论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同时对输卵管病变进行诊断与治疗,术后受孕率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治疗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42例,其中腹腔镜组67例,宫腹腔镜联合组75例,比较两组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及宫内妊娠率.结果 输卵管再通率及宫内妊娠率腹腔镜组为70.18%(80/114)、25.37%(17/67),宫腹腔镜联合组为86.30%(126/146)、44.00%(3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输卵管间质部和远端阻塞者,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6月期间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46例,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共25例为治疗组,单独宫腔镜下引导输卵管疏通术共21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输卵管疏通情况及6~24个月后回访患者妊娠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25例,共50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梗阻43条,术后输卵管通畅36例,再通率83.7%(36/43);对照组21例,共42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梗阻38条,术后输卵管通畅19例,再通率50.0%(19/38)。6~24个月后回访妊娠情况,治疗组妊娠率75.5%,对照组妊娠率48.6%。治疗结果显示术后输卵管再通率与妊娠率相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较单一宫腔镜下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185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给予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对照组(85例)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统计受试者接受治疗后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妊娠率(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术后输卵管复通率、不同输卵管病变程度的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24个月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粘连、中度粘连患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χ2=17.660 3,P=0.000 0;χ2=6.485 9,P=0.010 9),两组重度粘连患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粘连患者妊娠率高于本组未妊娠率(χ2=29.3913,P=0.000 0),但观察组中度粘连、重度粘连患者妊娠率和未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患者术后可以获得更高的输卵管复通率和妊娠率;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效果与输卵管粘连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3家医疗机构选择输卵管性不孕患者310例,分别接受输卵管通液、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手术3种治疗方式,随访1年,记录其妊娠情况。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项logistic模型。结果:共283例得到1年后随访。输卵管通液治疗方式对任何部位阻塞的输卵管疏通效果差,妊娠率较低;近端阻塞患者采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OR=3.370,95%CI(1.456,7.798)]与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OR=3.095,95%CI(1.112,8.614)]疗法宫内妊娠率相当;而远端阻塞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OR=5.962,95%CI(1.497,23.749)]易宫内妊娠。沙眼衣原体阳性、解脲支原体阳性、阻塞程度是影响输卵管性不孕治疗效果的因素。结论: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较差,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操作相对简单安全且妊娠率高,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方式治疗合并有盆腔粘连不孕症的效果更好,且不增加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宁飞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818-3819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因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包括经宫腔镜输卵管口插管加压通液术及应用cook导丝疏通输卵管,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136例患者中182条输卵管峡部及壶腹部梗阻中经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美兰加压疏通,共疏通118条输卵管,插管通液疏通率64.8%;而输卵管插管疏通失败的64条输卵管使用cook导丝可疏通46条,通畅率71.9%。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配合cook导丝介入疏通已成为输卵管性不孕症必不可少的诊疗手段,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吕磊  赵瑾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2):1689-1691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同类型输卵管不孕症对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至12月本院93例不同类型输卵管不孕症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术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输卵管不孕组术后宫内妊娠率高于子宫良性病变合并输卵管不孕组(P<0.05),两组术后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术后妊娠相关因素分析表明,不孕患者年龄< 34岁者术后妊娠率高于年龄≥34岁者(P<0.05);不孕年限越长,宫内妊娠率越低(P<0.01),患者LF评分及妊娠率下降(P<0.01);输卵管阻塞不孕合并一种子宫良性病变者妊娠率稍高于合并两种宫腔病变者,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术治疗单纯输卵管不孕症效果优于子宫良性病变合并输卵管不孕者.不孕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LF评分是影响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2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经内窥镜疏通治疗的结局,评估妇科内窥镜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2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根据术前HSG影像或腹腔镜术中诊断分为A组(近端阻塞型)、B组(中远端阻塞型)、C组(输卵管积水型)、D组(输卵管和周围组织粘连、伞端闭锁型),经妇科内窥镜实施输卵管疏通术并术后综合性抗炎治疗3个月,随诊1年,比较4组术后的正常妊娠、输卵管妊娠、再阻塞情况。结果:1年内A组妊娠率最高,输卵管妊娠、再阻塞率最低,B、D组次之,C组妊娠率最低,输卵管妊娠、再阻塞率最高。结论:炎症仅局限于输卵管的间质、峡部的阻塞通过妇科内窥镜疏通术后,其妊娠率最高,输卵管妊娠发生率、再阻塞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经阴道超声输卵管造影(SSG)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法分组,SSG组40例采取SSG进行诊断,HSG组40例采取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进行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SSG组患者对于单侧梗阻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在治疗输卵管堵塞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3月入该院妇产科治疗的62例输卵管堵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对照组患者行普通输卵管疏通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和术后1年内患者妊娠的情况,并分析患者不孕年限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输卵管堵塞和部分堵塞的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随着不孕年限的增加治疗效果越差,1~5年不孕者治疗后通畅率为76.92%,6~10年不孕者为53.34%,>10年者通畅率仅为16.67%;治疗后1年内观察组宫内妊娠23例,占67.65%,显著高于对照组12例(42.86%),观察组异位妊娠1例(2.94%),显著低于对照组4例(14.29%),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4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输卵管疏通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输卵管总通畅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可有效提高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14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诊断、治疗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对2000年3月~2006年5月我院的142例不孕症患者住院进行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检查、诊断,并视术中的不同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142例中发现输卵管病变95例、盆腔粘连6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34例、多囊卵巢24例、子宫肌瘤5例、卵巢肿瘤6例。共实施了332项操作:双侧输卵管插管通液术142例,输卵管成形术及造口术8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减灭术33例,多囊卵巢打孔术24例。统计比较原发性不孕者卵巢囊肿发生率(9·30%)高于继发不孕者(2·0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壶腹部、伞部阻塞术后再通率(84·71%)明显高于间质部和峡部阻塞者(7·14%、15·0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01)。术后随访到的65例患者妊娠率为27·69%,没有输卵管阻塞者的妊娠率(45·0%)明显高于输卵管阻塞者(20·0%),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能集二者之长处,同时进行宫腔、盆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输卵管远端阻塞和盆腔粘连者,是不孕症重要的检查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1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诊治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32例不孕症病人使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输卵管再通器械(包括DBH-100双球囊导管和FTC-550型同轴导管导丝)在X线监测下介入治疗,向导管内注射造影剂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并术后指导受孕,电话回访3~9个月。结果:132例患者共计264条输卵管梗阻介入术后复通率为81.82%,3个月后妊娠53例,妊娠率为40.15%。导通的输卵管间质部峡部梗阻患者32例,共64条输卵管,输卵管壶腹及伞端梗阻76例共152条输卵管,壶腹部及远端梗阻的患者中有24例导通后造影剂进入盆腔后显示弥散不良,术后受孕最短时间为2个月,最长为7个月,平均5.5个月。结论: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是诊治输卵管阻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不孕症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一种新疗法,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浮  王毅  吴云开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483-148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对不孕的诊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1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术治疗,比较两组疏通率、半年后阻塞率和宫内妊娠率。结果两组输卵管疏通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半年后阻塞率低于对照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有一定的优势,要考虑患者的综合因素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林忠  刘英  吴媛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94-249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09年10月61例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再通术患者,其中实施输卵管吻合术45例,实施输卵管宫角植入术16例,术后口服道地通管一号方及道地通管二号方保留灌肠三个疗程;随访3~24个月统计妊娠情况。结果:6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随访,输卵管绝育术后患者宫内妊娠率88.00%,宫外妊娠率为0.00;结节性输卵管炎患者宫内妊娠率50.00%,宫外妊娠率8.33%,炎症纤维化阻塞患者宫内妊娠率31.25%,宫外妊娠率12.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宫内妊娠率62.50%,宫外妊娠率为0.00。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能有效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对输卵管性不孕(TF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8例不孕症女性进行腹腔镜下盆腔探查和输卵管通畅检查,分析盆腔疾病与不孕症的关系,随访2年并记录其妊娠情况。结果: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输卵管不孕的主要盆腔疾病;盆腔炎的输卵管梗阻率为91.35%,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1.05%)和正常盆腔患者(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与输卵管通液检查输卵管通畅度符合率为70.24%;术后妊娠86例,妊娠率68.8%。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检查具有评估输卵管通畅度及疏通的双重功效,可作为不孕症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