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 24例胫骨开放性不稳定骨折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加用少数螺钉内固定治疗.伤口清创,对胫骨断端分离骨块复位用少数螺钉进行有限内固定,不剥离骨膜,结合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使骨折端牢靠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4例中18例伤口Ⅰ期愈合(75%),骨折骨性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9个月).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减少骨折端血供损伤,有利于骨愈合,感染率下降,骨折固定稳定,有效避免了骨折畸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讨应用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及护理经验。方法应用骨外固定器对胫腓骨骨折进行固定治疗,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及制定手术后护理计划,根据患者骨折愈合的情况对骨外固定器进行调整,以防止出现断针,针道感染,松动或再骨折。结果 110例患者经过3~10个月的精心治疗,X线复查后,1例患者没有完全愈合,其余患者均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有效率达97.2%。结论应用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良好,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及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9年至今运用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病例48例,其中胫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9例,桡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6例。所选取的病例均采用各种不同型号相对应的骨外固定器治疗。结果随访48例行外固定器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术后骨折对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外固定器固定在位,大多数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少数患者因不同原因导致出现了针道感染,骨不连,迟缓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结论随着外固定器等医药材料和生物力学的发展,骨外固定器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侧简易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价值。方法 自1993-10~1999-06我院应用此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325例,对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经0.3~5年的随访,骨折愈合率达100%,伤肢功能良好。结论 本外固定器既可延长和维持伤肢的长度,又可对断端行初期的坚强固定,可早期行动力加压,使骨折按生理需要修复。本器械适用于治疗四肢骨折,尤其是火器伤后的骨缺损、感染性骨折不宜做内固定者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复杂性骨折,也适用于关节融合,截骨后的固定。  相似文献   

5.
张卫东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9):30-31,33
目的探讨梯形加压钢板与外固定器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2004年对2组胫骨干骨折74例分别采用梯形加压钢板与外固定器治疗并作随访。结果加压钢板组35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1±7.8)天,并发症发生率11.4%,外固定器固定组39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5±10.4)天,并发症发生率15.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固定方法都会有一定的感染发生率,在适应症上各有其特点,梯形加压钢板内固定较适用于胫骨短斜形和横形骨折、有蝶形骨块和粉碎骨折、多段骨折等闭合性骨折;外固定器则较适用于开放性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不同处理对预后影响。方法对股骨干骨折分别行常规切开固定,切开复位固定及加压外固定器。结果自身加压钢板骨膜外固定及加压外固定器治疗预后良好,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采用加压外固定方法简单、愈合良好,值得在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7.
赵大海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457-457,459
目的探析临床采用外固定支架加压牵开联合加压治疗长管状骨非感染性不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9例长管状骨非感染性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外固定支架加压牵开联合加压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病例的愈合情况。结果其中2例胫腓骨不愈合患者发生针道深部松动、感染导致对位异常,应用抗生素以及外固定架加压牵开联合加压治疗后愈合。3例股骨干不愈合的患者在进行第二次加压治疗时向后成角、内翻。其余4例患者仅仅出现了轻微的针道并发症,经过临床医师及时合理的对症治疗后愈合。9例患者经过治疗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8.1±1.8)个月,患者带架时间6~18个月,平均(12.3±2.5)个月,患者拆除外周支架后随访1~12月未见有骨折发生。结论临床上对于良好接触面积、未合并肢体长度异常、骨折端形态适宜于加压的长管状骨肺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加压牵开联合加压疗法进行治疗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剥离不愈合端,避免进行植骨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外固定器上试用新型复合材料支撑杆治疗肢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合理的外固定器构型,行骨折复位,病灶外穿针,安装不锈钢支撑杆,进一步复位、紧固、包扎、护理针孔,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4~6周用复合材料支撑杆替换原不锈钢杆直至骨折愈合。结果:25例外固定器治疗的肢体骨折患者全部治愈,无固定失败、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针孔感染及再骨折发生。结论:复合材料支撑杆可以替换不锈钢支撑杆,为骨断端提供了合理的刚度和应力。促进了骨优化结构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微型钛板加压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 ,并与钢丝内固定对比。方法 :自 1995年起收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中 ,有 12 6例分别采用微型钛板加压固定和钢丝内固定 ,对其骨愈合形式进行总结分析 ,讨论压力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 :加压固定为骨折的直接愈合 ,没有外骨痂形成 ,而钢丝固定则为传统的骨折愈合形式 ,有大量外骨痂形成。结论 :加压固定的骨愈合质量、速度明显高于钢丝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型钛板加压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并与钢丝内固定对比。方法:自1995年起收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中,有126例分别采用微型钛板加压固定和钢丝内固定,对其骨愈合形式进行总结分析,讨论压力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加压固定为骨折的直接愈合,没有外骨痂形成,而钢丝固定则为传统的骨折愈合形式,有大量外骨痂形成。结论:加压固定的骨愈合质量、速度明显高于钢丝固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总结10来年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16例,其中骨折不愈合24例,通过锁定加压钢板(LcP)重新内固定后完全愈合。结果所有24例不愈合的患者将髓内钉取出,重新使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后得到完全愈合,1例需植骨。结论交锁髓内钉术后发生骨不愈合的原因很多,骨不愈合后使用锁定加压钢板重新内固定,固定牢固,断端充分加压,血运破坏少,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外固定架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共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78例,其中肱骨干6例,股骨干15例,胫骨干57例,均采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术前及术后3d、1、3、6个月时分别拍摄X线平片检查,术后嘱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并在取出外固定后的3、6个月时再次随访。结果72例患者骨折按时愈合,4例有骨缺损二期植骨愈合,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改用钢板固定并植骨愈合。结论外固定器能有效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良好复位、固定,术后合适的处理并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是取得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骨外固定治疗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5例骨折均采用骨外固定治疗。骨断端相对稳定者采用骨断端直接加压固定,粉碎性或多段粉碎骨折整复后行中立位固定;不稳定大斜面或大骨块骨折复位后辅加侧方加压器顶压或加拉力螺丝钉固定。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选用腓肠肌内侧头或腓肠肌皮瓣转位、中下段用邻近筋膜皮瓣覆盖。结果:25例中19例伤口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5-7个月,平均5个月,关节活动及功能效果满意。结论:本方法简便,骨折固定牢稳。钢针远离骨折端对血供干扰小,有益于骨愈合。同时也便于术后对肌、皮瓣的观察和伤口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胫骨骨折骨不连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单边式骨外固定器并植骨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12例骨不连病例中9例为内固定术后骨不连,9例中的7例为术后过早负重活动,导致内固定材料断裂、松动,起不到稳定作用,2例骨感染造成骨不连,还有3例行石膏外固定治疗,治疗处置不当,延误所致骨不连,12例骨不连患者应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治疗3~16个月后均获得骨折愈合。结论:应用单边式骨外固定器并植骨治疗,是一种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外固定器治疗严重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3例胫骨骨折患者应用骨外固定器治疗。结果患者随访证实均取得良好愈合。结论骨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特别是对于开放骨折伴有骨缺损的患者,在一期外固定器固定术中,使骨缺损的两断端互相接触,对骨折行短缩对位,约2周后,利用外固定器的调节装置行骨延长术。此方法在创面处理的同时,一期完成了骨折的治疗和骨缺损的修复,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6.
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在切除病灶后,用肌皮瓣、局部皮瓣及筋膜间隙岛状皮瓣等局部转移覆盖胫骨外露.对骨不连、骨缺损之骨断端加修整,进行加压固定,如果骨缺损较大而小腿有短缩者,则同时作胫骨近侧干骺端截骨牵伸延长.患者可早期下地,逐渐负重,可促进骨折愈合.用此法治疗13例,收到良好的效果,认为是治疗严重创伤并发胫骨外露、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一种新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侧简易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价值。方法 自1993年10月~1999年6月我院应用此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325例,对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经0.3-5年的随访,骨折愈合率为100%,伤肢功能良好,结论 外固定器既可延长和维持伤肢的长度,又可对断端行初期的坚强固定,可早期行动力加压,使骨折按生理需要修复,本器械适用于四肢骨折,尤其是火器伤后的骨缺损,感染性骨折不宜行为固定者或伴有软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不适合内固定应用的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5月至2009年11月,应用外固定器治疗多段骨折3例,Pilon骨折6例,胫骨远段骨不连1例,胫骨骨折感染性不愈合1例,股骨骨折感染性不愈合1例,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病理性骨折1例,必要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58个月,平均24.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术后3~14个月,平均6.6个月,有2例延迟愈合。保证了肢体长度的均衡。结论应用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骨折,避免了内固定治疗的一些缺陷,显示其特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外固定器以其动力性加压,不影响骨断端血供,不需二次手术,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为优点。我院1990年~1997年6年间使用单臂式外固定器或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及骨折、骨髓炎所致骨不连16例。现将其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环槽外固定器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行骨断端病灶清除加压固定,骨缺损短缩者采用同步肢体延长术。结果所有病例感染得到迅速控制,肢体长度得以恢复,最终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半环槽弹性固定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