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细胞减少是肿瘤化疗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CF)对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保证按计划完成化疗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为临床提供较好的G—CSF品种,于2004年4月~2004年12月,观察应用国产G—CSF(商品名:里亚金)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4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惠尔血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尔血针剂含有基因重组产生的有效成份,是应用重组DNA技术制造成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它与由人体膀航癌细胞培养上清液提取的G-CSF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临床应用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惠尔血针剂由日本麒麟啤酒株式会社生产。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或微异味,PH:3.7——4.4,渗透压比率约为1(相当生理盐水),每安韶含活性成分遗传基因重组75ug、150pg、300yg。临床药理基因重组体刺激中性粒细胞前体,细胞分化、增殖和成熟中性粒细胞自骨髓释放,增强成熟中性粒细胞的功能。药动学测定血浆水平,给正常健康…  相似文献   

3.
陈清心 《海峡药学》2016,(5):192-193
肿瘤患者需要使用化疗药物治疗,而化疗药物的最大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从而引起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增加感染几率,进而推延下一个化疗进程,影响抗肿瘤疗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主要刺激粒细胞系造血,促进髓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调节中性粒细胞系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成熟;并驱使中性粒细胞释至血流,使外周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临床上常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因肿瘤化疗药物使用引发的白细胞减少症,可以明显缩短白细胞升高的时间,效率高于一般的升白药.本文就1例肺小细胞癌患者化疗前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安全性问题及不良反应做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于(G-CSF)是体内重要的造血调节因子、自80年代后期G—CSF分子克隆和基因合成成功以来,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国内常用制剂有惠尔血、格拉诺塞特等。现就其生理功能、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生理功能人G-CSF是一类低分子量糖蛋白,分子量为17.9~21.8KD。体内由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和骨髓间质细胞产生,其作用靶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正常人血含量<30ng/ml。其主要功能是①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的前体细胞,促进多能于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刺激其增殖和分化,加速粒细胞生成;②…  相似文献   

5.
王萍  牟莹心 《医药导报》2002,21(4):217-218
目的:观察非格司亭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40例,分别以EACOP方案及VDP L方案化疗后,应用非格司亭150 μg,iv,5 d或sc,4~14 d.观察其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浓度及骨髓AKP积分.对照组28例,单用化疗,未用非格司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性粒细胞数恢复时间治疗组缩短(P<0.05),感染机会减少(P<0.05),但化疗期病死率未见降低.部分病例发现骨髓AKP积分增高、血清 G CSF浓度增高.结论:非格司亭促进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疗效明显,并减少继发感染的机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化疗及骨髓移植早期常引起严重骨髓抑制,由此而发生的感染并发症常使治疗失败。大剂量化疗及骨髓移植后的患者运用GM—CSF/G—CSF,能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性。化疗早期运用CSF并收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于化疗后回输,在自体骨髓移植中亦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骨髓抑制是恶性肿瘤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 G CSF)有促进粒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其所致Ⅰ型超敏反应少见,最严重者可引起休克、死亡等。快速与其他急性重症疾病鉴别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8.
格拉诺赛特(Granacyte),普通名雷诺格拉斯蒂姆(Lenograstim),是一种基因重组人体G-CSF(以下简称rG-CSF),该制剂作用于骨髓中的粒细胞系造血干细胞,促进其向中性粒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我们应用rG-CSF治疗并观完了30例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本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54岁.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胃癌10例、肝癌9例、肠癌6例、乳腺癌5例。化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均大于4.OX10’/L,血小板大于10X10‘/L,主要器官(心、肺、肝、肾)功能在正常范…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种重要的造血因子,主要作用于粒细胞系的造血祖细胞,诱导其分化、成熟,同时具有激活成熟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对机体的防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0.
造血祖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受到某些生长因子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素(EPO)能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增加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加强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功能.对艾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以及癌症和化学疗法引起的中性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了G-CSF和GM-CSF的临床毒性和效力试验,结果表明,治疗后24小时,几乎所有患者中性白细胞计数增加,副作用罕见且轻微.CSF联合应用可能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不同用药时机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7~2018年147例宫颈癌化疗患者,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均合并Ⅰ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根据rhG CSF不同的用药时机分为3组:A组(48例)化疗前24~48 h内给予rhG CSF;B组(49例)化疗前24 h内给予rhG CSF;C组(50例)化疗前不给予rhG CSF,化疗后24~48 h内给予rhG CSF。对比分析化疗后21 d内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及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3组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5例FN事件,发生率为10.2%,明显高于A组(0例)和C组(0例)(P<0.05)。 结论:化疗前合并Ⅰ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在化疗前24~48 h使用rhG CSF,或化疗前不使用rhG CSF,化疗后24~48 h再使用rhG CSF,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及FN事件明显少于化疗前24 h内使用rhG CSF。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从骨髓发育异常综合症,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肿瘤放疗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和白血病等方面介绍了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近些年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长效和短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用于预防化疗药物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效果和经济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莆田市第一医院病案系统中筛选使用长效G-CSF或短效G-CSF的病例,抽取时间范围为2019年5月~2021年5月。入组标准为化疗方案为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高危化疗方案,或者是FN中危化疗方案且有危险因素的患者。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效果差异,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两组药物用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经济性。结果 长效G-CSF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低于短效G-CSF(P<0.05),成本效果分析法显示,每减少1%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需要多付出222.15元。长效G-CSF组和短效G-CSF预防Ⅰ/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小成本分析法表明,短效G-CSF组更具经济性。长效G-CSF组在预防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方面优于短效G-CSF组(P<0.05);成本效果分析法表明,每减少1%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需要多付出525.41元。结论 预防Ⅰ/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短效G...  相似文献   

14.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G-CSF)是一种激素生长因子,主要作用是刺激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分化,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活化,已用于由各种病因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G-CSF主要用于消除抗肿瘤药物治疗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并有助于实施化疗用药方案和逐步增加化疗剂量,以及缩短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恢复的时程。还可用于先天性、后天性及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单用G-CSF或与其他造血生长因子合用来治疗各种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由于能促进中性粒细胞前驱细胞的分化增殖,并促使骨髓中成熟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到外周血循环中,因而对于化疗引起的WBC减少有特效治疗作用。我们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探讨预防性应用和随症应用rhG-CSF有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MOED化疗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中,联合化疗加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为最常用的动员方法。自2007年5月以来我科采用MOED(米托蒽醌+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地塞米松)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具有动员效率高、干细胞采集数量充足、预处理后造血重建快及经济实惠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白介素3(rhIL-3)是一种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体外研究发现,rhIL-3促进骨髓多向祖细胞和定向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动物实验表明,rhIL-3能使接受化疗或放疗的灵长类动物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提前恢复,临床上rhIL-3主要试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症,常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救治的89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水平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水平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助于减少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抑制促进中性粒细胞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同步周化疗期间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应用PEG-rhG-CSF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宫颈癌放疗同步顺铂周化疗患者资料,与同期28例应用rhG-CSF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相关并发症和放化疗延误等,探讨PEG-rhG-CSF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期间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PEG-rhG-CSF预防组同步放化疗期间平均每例患者给药2.3次,无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无抗生素使用,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延迟治疗;rhG-CSF治疗组平均每例患者给药10.6次,2例FN,4例使用抗生素,10例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延迟治疗。PEG-rhG-CSF预防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6.9%(2/29),明显低于rhG-CSF治疗组的64.3%(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 P<0.01)。PEG-rhG-CSF预防组完成5次周化疗率为75.9%(22/29),明显高于rhG-CSF治疗组的42.8%(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 P=0.011)。结论 宫颈癌放疗同步周化疗期间应用PEG-rhG-CSF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安全的,与rhG-CSF挽救性治疗相比,可降低治疗频次,且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治疗延迟发生。  相似文献   

2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是一种能调节粒系干细胞存活、增殖及增强成熟粒细胞功能的糖蛋白生长因子,在抗感染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G—CSF水平较低,而当细菌侵入后,体内G—CSF水平迅速升高,感染控制后又降至正常。因此,测定体液中G—CSF水平对诊断有无细菌感染存在、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意义。本文检测了118例脑脊液的G—CSF水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