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应用不同设备不同方案评估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2011—2014年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门诊应用不同的激光设备对182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不同次数不同方案治疗后的疗效差异。Pinpointe~(TM) Footlaser~(TM)长脉宽Nd∶YAG1 064 nm激光(Laser M)治疗102例,分为4次治疗组、8次治疗组及12次治疗组;欧洲之星~(TM)靓甲~(TM) Nd:YAG1 064 nm长脉宽激光(Laser S)治疗59例,分为追加治疗组及8次治疗组;奇致~(TM)ML-3420型Nd∶YAG1 064 nm脉冲激光(laser N)治疗21例,均为4次治疗。结果:激光M:4次治疗组24周有效率为37.4%,8次治疗组24周有效率为44.0%,12次治疗组24周有效率为55.4%。激光S:追加治疗方案24周有效率为39%;8次治疗方案24周有效率62.5%。激光N:4次治疗方案24周有效率为52.6%。结论:3种激光设备治疗甲真菌病均有显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同一激光设备增加治疗次数可以提高有效率;相同的治疗方案,不同的激光治疗有效率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与医师操作手法及参数选择有关;治疗间隔不宜过长,应该在真菌恢复生长能力之前或增长至治病数量之前予以巩固治疗;轻中度甲真菌病患者或者病甲数目较少或患者有基础疾病伴有肝肾功能不良者可单纯选择激光治疗,重度甲真菌病或是病甲数目较多的患者应考虑药物和激光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2001年3月24日,由法国高德美制药公司赞助的甲真菌病的外用药物治疗专家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会议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李若瑜教授为研讨会主席,并邀请了国内著名皮肤病学专家刘维达、王家俊、温海、冉玉平、佟菊贞及席丽艳等多位教授,探讨了外用药物在甲真菌病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理想外用药物应具备的特点,并对甲真菌病的不同分型和严重程度提出了推荐治疗方案。外用药物在甲真菌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李若瑜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型的系统广谱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等陆续应用于临…  相似文献   

3.
甲真菌病顽固难治,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以及口服药物和局部治疗等综合疗法,但这些方法的疗效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甲真菌病预后的因素主要有甲的局部因素,包括甲真菌病的临床类型、甲板生长速度、甲板厚度、甲母质受累、甲下癣菌瘤或甲下条索状损害的影响,另外还有甲的既往感染史,遗传因素,药物的选择以及糖尿病、银屑病的影响等.其中甲的局部改变是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充分了解影响甲真菌病的预后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以及随访时间的长度,从而有助于提高甲真菌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介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随着抗真菌药物的不断开发,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有明显进步,但是其效果在不同患者、不同药物治疗组间可有很大差异,有的甚至相差达到60%左右,常造成经治医生对其疗效难以准确估计。最近俄国学者Sergeev为此提出了一种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oringclinicalindexofonychomycosis,SCIO)犤1犦,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1影响甲真菌病疗效的因素病甲的严重程度以及甲板的生长速度与真菌的侵入速度是影响甲真菌病疗效的主要因素,严重程度主要由3个因素所决定。1.1真菌侵犯甲板的部位这与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有关,1972年Zaias将甲真菌病分为3型:①白…  相似文献   

5.
甲真菌病的外用和联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真菌病治疗困难,本文就甲真菌病的外用和联合治疗进行综述,单独外用的药物有28%噻康唑溶液,8%环吡酮甲涂剂和5%阿莫罗芬甲涂剂,化学拨甲也可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对于特殊类型和难治的甲真菌病,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甲真菌病治疗方案选择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抗真菌药物的不断发展,目前对甲真菌病的治愈已经有了比较确切的把握。 甲真菌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诸多的因素,包括甲板感染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患者是否先有原发的其它甲病,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经济承受力、依从性和药物的适应症、毒副作用和禁忌症等。  相似文献   

7.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搜集并整理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剂量、方法及流行病学资料,我们于1996年4月-1997年8月应用西安杨森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胶囊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病例选择1.1病例入选标准:凡临床症状典型,真菌真接镜检阳性,确诊为甲真菌病者,年龄在15-75岁之间,征得病人同意后方可进人本试验,同时作真菌培养。1.2不入选标准:凡<15岁、>75岁;孕妇、哺乳期妇女,治疗期间发生妊娠妇女,应中断治疗F3个月内接受过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者;1个月内接受过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者;同…  相似文献   

8.
甲真菌病的治疗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40余年经历了化学剥甲治疗甲真菌病,各种口服抗真菌药治疗甲真菌病,各种外用抗真菌药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实践。于2003年出版了“甲真菌病诊治彩色图谱”,把个人肤浅的体会介绍给同道们可能会有帮助。一、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国外平均为9.1%,国内平均为15%,香港居民趾甲真菌病为17%-21%。它占浅部真菌病的30%,占整个足病的50%。二、甲真菌病对患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甲真菌病是致病真菌的贮库对患者本人,对家庭和对社会都有一定的传播性。三、口服酮康唑治疗甲真菌病发生致命性中毒性肝炎已死亡不少患者,希望不再发生此类医源性死亡事件。四、对甲真菌病患者开出口服抗真菌药处方之前必需三思而后行。1、治疗之前甲真菌病的诊断确切无疑,2.处方前必须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认识到服药时间较长,费用较贵,而且可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3.对患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用药要谨慎,尽可能地避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五、甲真菌病的诊断要提高到真菌学水平。1,真菌学确诊可以避免误诊,2.明确致病性真菌可以有的放矢,选择更有效的抗真菌药,3.甲真菌病进行真菌学检查可以发现新的致病菌,可以观察到致病性真菌的变迁。六、甲真菌病治疗失败、复发和再感染,治疗失败有许多原因,复发的关键问题是药量不足。七、对甲真菌病治疗应采取首诊负责制,在治愈之后至少要再随访一年。八、甲真菌病治疗学的发展方向:甲真菌病根据病情的轻重可以采取化学剥甲治疗,外用抗真菌药治疗和口服抗真菌药治疗。口服抗真菌药的治愈率也只有60-75%,失败率占25%-40%。甲真菌病联合疗法可以起到协同增效作用,起效更快,减少口服药物总量,提高治愈率,降低失败率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顺从性。这是甲真菌病今后治疗的新方向。目前对5%阿莫罗芬甲涂剂与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茶芬联合治疗已取得成功的经验,把治疗水平更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9.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好,安全性高,这已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所证实.国外的一些临床研究发现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可使甲生长速度加快;在黄甲综合征中也观察到了伊曲康唑可以促进甲生长.伊曲康唑促进甲生长的机制目前不清,可能是增加了甲母质细胞的活性[1].为了了解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远端侧位甲下甲真菌病(DLSO)的疗效及其对甲生长速度的影响,在全国15家医院皮肤科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各时期发表的文章表明甲真菌病的疗效在不同患者、不同药物组间有很大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影响甲真菌病疗效的各种因素来解释这些差异,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正确地指导患者用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甲真菌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批高效安全的抗真菌药物问世,可供选择的药物和不同的疗程、不同的组合也在不断增多,通过广泛地临床应用对于疗效和安全性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一些新型的非口服药物治疗方法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为甲真菌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我国于2008年制订了甲真菌病指南,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深入解读和补充,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于甲真菌病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60岁以上甲真菌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120例老年甲真菌病患者口服特比萘芬250mg,每日1次,指甲真菌病患者连续口服12周,趾甲真菌病患者连续口服16周;指甲真菌病患者在服药后第36周、趾甲真菌病患者在服药后第52周评价最终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在停药时及第36周时,指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8.8%和96.9%,真菌学治愈率分别为87.5%和96.9%;在停药时及第52周时,趾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4.2%和87.2%。真菌学治愈率分别为62.8%和9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未发现特比萘芬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结论:特比萘芬治疗老年人甲真菌病有效,且安全、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甲真菌病是甲板和甲床被皮肤癣菌或其他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病变,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及拔甲治疗,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光学治疗被应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中,目前用于甲真菌病的光学治疗包括光动力治疗和激光治疗,它们分别通过光化学反应及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治疗甲真菌病.多项临床研究均表明,光动力疗法和激光可以有效治疗甲真菌病,且不良反应小.概述光学治疗甲真菌病的机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4年4月以来使用比利时杨森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治疗甲真菌病,现将疗程结束、停药后能定期随访6月以上的40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40例均为门诊病人,有典型的指(趾)甲改变。指甲癣31例,趾甲癣9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17~64岁。病程4月~40年,其中全营养不良性甲真菌病32例,远端侧位甲下甲真菌病6例,近端甲下真菌病2例。患者病甲1~13个,手指病甲110个,足趾病甲53个,共计病甲163个。其中合并足癣100%,合并手癣98%。40例患者甲中35例曾外用不同药物治疗无效,1例曾服用酮康唑治疗痊愈后复发。甲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不同治疗参数(能量密度、光斑直径、脉宽及治疗次数)治疗由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的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影响该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不同能量密度(35J/cm2,40J/cm2,45J/cm2),光斑直径(3mm,4mm,5mm),脉宽(25ms,30ms,35ms)及治疗次数(3次,4次,5次)等治疗参数正交设计A~I共9组治疗方案,将177例甲真菌病患者511个病甲随机分为9组,分别接受A~I组方案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临床有效率、真菌学有效率及复发情况,记录观察治疗过程及随访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A~I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治疗结束后各组患者的病甲有明显改善,各组的临床有效率与治疗结束时相比,各组病甲均有明显改善;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治疗的能量密度越高(6个月Wald=5.129,P=0.024;12个月Wald=10.471,P=0.001),次数越多(6个月Wald=4.529,P=0.033;12个月Wald=4.021,P=0.045),其临床有效率及真菌学有效率越高。结论长脉宽Nd:YAG 1064nm激光是治疗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的甲真菌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高能量密度、多次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第1周均给予特比萘芬0.25 g口服,1次/d,第2周开始,隔日1次,每次0.25g,指甲真菌病患者共服7周,总量7 g,趾甲真菌病患者及指、趾同患真菌病患者共服11周,总量10.5 g,两组患者分别于服药后的第12周和第16周复诊观察近期疗效;服药后第24周复诊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指甲真菌病患者近期治愈率为52.4%,趾甲真菌病及指、趾同患真菌病患者为35.2%,远期治愈率分别为85.7%和75.9%。结论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灰黄霉素治疗甲真菌病疗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长期用药有肝损伤等毒副作用。酮康唑长期用药无症状肝酶升高发生率为5%~10%,症状性肝炎发生率为1:10000~1:15000,少数患者因此而死亡[1]。目前这两种药物已不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新一代口服抗真菌药物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治疗甲真菌病以其疗程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耐受性好、安全性高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对其不良反应的种类、发生机制和频率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现对近年来报道的有关这3种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并着重介绍其肝脏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甲真菌病是真菌感染指(趾)甲形成的甲病,是皮肤科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甲病.该文对比《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15年版)》,对美国继续医学教育系列文章《甲真菌病临床概述与诊断》和《甲真菌病治疗与预防复发》进行解读:病史、查体、皮肤镜等临床表现为诊断甲真菌病提供了重要线索,确诊依赖于实验室真菌学检查.治疗方案包括口服和局部...  相似文献   

19.
伊曲康唑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伊曲康唑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182例甲真菌病患者每天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次,每次200mg×7天,停药21天为1疗程。指甲真菌病用药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用药3个疗程。结果55例指甲真菌病临床痊愈率90.9%,127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同患真菌病临床痊愈率80.3%,二者伴发皮肤真菌感染者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8%和96.5%。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电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甲真菌病患者22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5例采用德国洁兰赫公司电动甲磨削仪器对病甲进行磨削,1次/月,联合5%阿莫罗芬,1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109例单纯外用5%阿莫罗芬,1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实验组痊愈率为51.30%,有效率为73.91%,真菌清除率为75.00%;对照组分别为30.28%,52.29%和60.71%,电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的痊愈率、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优于单纯外用5%阿莫罗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有较好疗效,为临床上单纯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无法系统用药的甲真菌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