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23岁,面部反复起红斑、脓疱伴轻度瘙痒1个月余来我院就诊.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两侧面颊部及前额发际出现红斑,脓疱,有轻度瘙痒,抓破后糜烂、渗液及结痂,皮疹不断向四周扩大.在外院先后按体癣、脂溢性皮炎和湿疹治疗未愈.发病以来无发热及明显消瘦等不适.否认特殊药物及物质接触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相似文献   

2.
中年女性患者,反复右侧面颊部丘疹8年余,每年发作2~3次,伴瘙痒,皮损多于15天左右自行消退。皮肤科情况:右侧面颊部肿胀性斑块,表面有针尖大小脓丘疹。组织病理示:毛囊上皮海绵水肿,伴明显嗜酸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毛囊炎。予口服吲哚美辛治疗后皮损消退,随访6个月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3岁,面部反复起红斑、脓疱伴轻度瘙痒1个月余来我院就诊。1个月前患者无明渺诱因两侧面颊部及前额发际出现红斑,脓疱,有轻度瘙痒,抓破后糜烂、渗液及结痂,皮疹不断向四周扩大。在外院先后按“体癣”、“脂溢性皮炎”和“湿疹”治疗未愈。发病以来无发热及明显消瘦等不适。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主要可分为3种类型,即经典型、免疫抑制相关型和婴儿型,许多患者的发病与艾滋病有关。该文就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的分类、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和治疗等各方面作一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张炜(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610051)1965年Ise和Ofuji报道了一例日本患者反复发作的面部毛囊性脓疱和周围血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的病例,病理学上脓疱中主要含嗜酸性白细胞。1970年Ofuji又报告了相同的3例,并认为是一个新的独...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OJun-hong,HAOZhen-feng,YANGRong-ya[摘要]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皮肤、毛囊性疾患。多发生于男性青壮年。皮疹好发于颜面、躯干和四肢,表现为瘙痒性的成簇的毛囊性丘疹和脓疱,并可形成环形或多环形结构,可反复发作。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嗜酸细胞浸润丰富的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浸润部位主要在毛囊峡部和皮脂腺导管。临床和病理上,该病主要应与HIV相关性嗜酸性毛囊炎、毛囊皮脂腺黏蛋白沉积症相鉴别。目前已见报道的治疗药物有消炎痛、氨苯砜、米诺环素、西替利嗪、甲消唑、皮质类固醇激素、他克莫司、伊曲康唑、PUVA、阿维A、异维甲酸、干扰素α-2b和干扰素γ、环孢霉素A等。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5岁。主诉:全身反复起红斑、丘疹、小脓疱1年。现病史:患者1年前背部出现一红色小丘疹,逐渐扩大,形成环状或多环状损害,偶有微痒,无发热。环状皮损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可自行消退,局部留有色素沉着。此后,皮损逐渐增多,并累及面部、胸腹部和四肢。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远心性环状红斑”,外用炉甘石洗剂和口服维生素C、西替利嗪(仙特明)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于2004年3月10日来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起病前无明确服药史。否认非婚性接触史。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男,20岁.躯干、四肢出现毛囊性丘疹、脱屑1个月.皮肤科检查颈部、躯干及四肢弥漫红色及暗红色斑片,其上密集分布粟粒大毛囊性丘疹,部分丘疹顶端可见针尖大脓疱.血常规及骨髓检查均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毛囊及真皮内有大量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见毛囊内嗜酸性粒细胞小脓肿.  相似文献   

9.
Ise和Ofuji于1965年报告了1例妇女患者,其颜面、背部罹患复发性毛囊性脓疱性皮损,伴周围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多,拟诊为角层下脓疱性皮病的毛囊型。1970年Ofuji等又报告了3例同样患者,并首次提出“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pus tular folliculitis)的命名,其后有人称为Ofuji氏病。随着病例报告的增多,发现皮损也可见于无毛囊的掌蹠部,故Saruta和  相似文献   

10.
1973年太藤重夫和1974年猿田隆夫等分别报告5例和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并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因和治疗作了文献复习,现将其主要观点摘译如下。1965年太藤等首先报告本病,怀疑它是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1970年他又补充报告3例,指出它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有特征性,认为它是一独立的疾病。至1974年,日本已有17例报告,男性16例,女性1例,年龄分布16~61岁,20~30岁多发。皮疹好发于面部(尤其额、颊、颏部)、胸、背、肩、腰、上肢伸侧。为毛孔性红色丘疹,常常顶端有脓疱,周围有1~2毫米红晕,丘疹一般群集分布,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头面部、背部红斑、丘疹伴瘙痒1年余,加重10余天,于2008年5月就诊.患者就诊前1年余无明确诱因于背部出现数十个红色米粒大丘疹,当地医院查真菌阴性,给予多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丘疹反复发作,伴瘙痒.继而丘疹逐渐增多并融合成片状,中心部丘疹消退后,边缘又有新发丘疹,逐渐向周围蔓延,发病2个月后头皮、面部出现类似斑丘疹,丘疹顶端有脓疱,曾在多家医院进行诊治,先后诊断为:"体癣"、"淋巴瘤"、"银屑病"、"副银屑病"、"湿疹"等,并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农民,因"头面皮疹伴瘙痒3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起出现头皮红色皮疹,略高出皮面,瘙痒明显,皮损表面偶有细小脓疱.无脱发.无发热.于其他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使用地塞米松针等瘙痒好转,皮疹亦消退,停药后复发.1个月前,皮疹发展至面部,遂来我院门诊.  相似文献   

13.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男,44岁,因左侧面部起红斑,丘疹1个月余,于2004年12月就诊。患者就诊前1个月无明确诱因于左侧面部出现红斑及米粒大群集红色丘疹,丘疹顶端有脓疱,周围有红晕。中心部丘疹消退后,边缘又有新发丘疹,逐渐向四周蔓延。  相似文献   

14.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面部斑块、丘疹伴瘙痒7年。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反复红斑丘疹,在外院多次诊断为面部皮炎痤疮,用药后症状稍改善,具体用药不详,仍反复。患者无发热、咳嗽、乏力、消瘦等伴随症状。患者已婚已育,既往体健,个人史无特殊,近期无生育要求。家族史:其父亲有骨结核,奶奶有肺结核病史。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各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32岁。面部、上肢及肩背部反复出现红斑毛囊性脓疱4个月余,于2013年2月20日就诊。2012年10月起患者面部及上臂开始出现片状水肿性红斑,部分红斑上出现密集性针尖大脓疱,自觉瘙痒,无疼痛及发热等不适。曾多次前往多家医院就诊,未行组织病理检查,分别诊断为"湿疹并发感染","疱疹样皮炎?"等,予口服抗过敏药物、抗生素,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不详)、莫匹罗星乳膏  相似文献   

16.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e pustular folliculitis,EPF)是一种少见的疾病,首例成人患者为东亚人。1970年,ofuji等首次报道,笔者遇到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2岁。面部红斑、丘疹和脓疱,伴脱屑3月余。面部可见数个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和丘疹,顶部可见针尖大脓疱,伴破溃。血常规正常。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增厚。毛囊及真皮内可见大量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毛囊内见嗜酸性脓肿。  相似文献   

18.
<正>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PF)国内报告了3例,为一少见疾病,作者遇见二例,并用消炎痛治愈,现报告如下。例1 男,36岁。颜面复发性丘疹、脓疱3年。患者于1985年7月起面颊部出现红斑、丘疹、小脓疱,伴轻度瘙痒。曾多次诊为“脂溢性湿疹伴感染”,“体癣”,“毛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男,24岁.因颜面、躯干及手足出现红斑和脓疱1周,于2007年1月5日来我所就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颜面部出现粟米大红色丘疹,渐增多,且融合成红色斑丘疹,并在其上出现粟米大脓疱,脓疱渐增多,并迅速波及背部及双侧手、足,自觉微痒,无发热等全身不适,既往有脂溢性皮炎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