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姜黄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smad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smad信号转导途径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10 μg/L的TGF-β1作用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不同的时间(0、12、24、48和72h),以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用递增浓度的Cur(1、5、10μmoL/L)预处理HK-2细胞24 h, 加入含TGF-β1(10 μg/L)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48h后,收获细胞提取蛋白和mRNA,以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smad3、p-smad2/3、smad7、TFβR-II的表达;以RT-PCR方法检测ColⅠ、ColⅢmRNA的表达.结果 TGF-β1诱导HK-2细胞内smad2/3磷酸化的现象,既早于E-cadherin蛋白的下调,更先于新蛋白α-SMA的合成;姜黄素干预后,可明显抑制TFβR-II蛋白的表达、smad2蛋白磷酸化及ColⅠ、ColⅢmRNA的表达,增强抑制因子smad7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可干预TGF-β1 /smads信号转导途径的多个位点,从而阻断EMT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骨形成蛋白-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及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探讨其抑制、逆转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对照组,3 ng/ml TGF-β1组,TGF-β1同时加不同浓度BMP-7(100~400 ng/ml)组.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间接免疫荧光测定E-cadherin的表达;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α-SMA、E-cadherin、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3 ng/ml TGF-β1刺激48 h后,HK-2细胞由立方形铺路石样转变为梭形长条样;去除TGF-β1,再加入200 ng/ml BMP-7干预48 h,可见到大部分细胞逆转回原来的形态.免疫荧光显示,E-cadherin蛋白在正常HK-2细胞质膜高表达;3 ng/ml TGF-β1刺激后,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弱;去除TGF-β1,再加入200 ng/ml BMP-7干预后,E-cadherin表达重新恢复.RT-PCR及Western印迹显示,3 ng/mlTGF-β1刺激48 h后,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同时CTGF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BMP-7与TGF-β1共同刺激48 h后,BMP-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TGF-β1诱导下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逐渐恢复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400 ng/ml BMP-7组与TGF-β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MP-7能阻断并逆转TGF-β1诱导的EMT,下调CT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逆转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马东红  苏颖  李明喜  李雪梅  郑法雷 《北京医学》2012,34(4):305-309,33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马兜铃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阴性对照组、马兜铃酸(AA,10μg/ml)作用组、Dex(100μmol/L)作用组、AA(10μg/ml)+无水乙醇(100μmol/L)组、AA(10μg/ml)+Dex(100、10、1、0.1、0.01μmol/L)共同作用组,培养细胞48h,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FMS)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α-SMA、E-cadherin、p-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AA作用48h后,CFMS观察发现HKC细胞E-cadherin表达减弱而α-SMA表达增强;地塞米松干预后,E-cadherin表达逐渐增强而α-SMA表达减弱,且呈剂量依赖性。Real-timePCR、WesternBlot结果均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AA组α-SMA、p-Smad3、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强,E-cadherin、Smad7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减弱(P0.05)。同AA作用组比较,AA+Dex共同作用组随Dex剂量增加,α-SMA、p-Smad3、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E-cadherin、Smad7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P0.05),而无水乙醇却无此作用。结论 Dex可抑制AA诱导HKC细胞发生EMT,并同时下调EMT过程中TGF-β1和p-Smad3的表达、上调Smad7分子的表达,提示TGF-β1/Smad下调可能是Dex抑制EMT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北京医学》2012,34(4)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 Dex)对马兜铃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阴性对照组、马兜铃酸(AA,10μg/ml)作用组、Dex(100μmol/L)作用组、AA(10 μg/ml)+无水乙醇(100 μmol/L)组、AA( 10 μg/ml )+Dex( 100、10、1、0.1、0.01 μmol/L)共同作用组,培养细胞48 h,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FMS)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SMA、E-cadherin、p-Smad 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 7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从作用48 h后,CFMS观察发现HKC细胞E-cadherin表达减弱而α-SMA表达增强;地塞米松干预后,E-cadherin表达逐渐增强而α-SMA表达减弱,且呈剂量依赖性.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从组α -SMA、p-Smad 3、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强,E-cadherin、Smad 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减弱(P<0.05).同AA作用组比较,从+Dex共同作用组随Dex剂量增加,α-SMA、p-Smad 3、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E-cadherin、Smad7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P<0.05),而无水乙醇却无此作用.结论 Dex可抑制从诱导HKC细胞发生EMT,并同时下调EMT过程中TGF-β1和p-Smad 3的表达、上调Smad 7分子的表达,提示TGF-β1/Smad下调可能是Dex抑制EMT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A549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时间相关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加入F-12培养基)、模型组(加入10ng/ml TGF-β1)后继续培养。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Vim、FN mRN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在48h、72h时与空白组比较,A549细胞显著增殖(均P<0.01)、细胞形态明显改变,72h时几乎所有细胞呈纺锤形;48h、72h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FN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E-Cad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48h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FN蛋白表达上调(P<0.05),E-Cad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在72h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FN、Vim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E-Cad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A549细胞发生EMT与TGF-β1刺激的时间长短有关。72h和48h为体外实验EMT发生的时间,72h为EMT的最佳时间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槲皮素(Qu)不同给药时间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取经过鉴定的体外原代培养的足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Qu先干预组、Qu同时干预组和Qu后干预组,共5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采用5 ng/m L TGF-β_1诱导48 h;Qu先干预组采用50μmol/L Qu干预24 h后,再用5 ng/m L TGF-β_1继续诱导24 h;Qu同时干预组采用50μmol/LQu和5 ng/m L TGF-β_1同时干预48 h;Qu后干预组先用5 ng/m L TGF-β_1干预24 h,再用50μmol/L Qu干预24 h。将上述5组细胞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Wilms瘤抑癌因子-1(WT-1)和足细胞EMT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足细胞Nephrin,WT-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Vimentin,α-SMA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3种不同干预方法中,Nephrin的蛋白表达量以Qu后干预组最高,WT-1的蛋白表达量以Qu同时干预组最高,Vimentin的蛋白表达量以Qu先干预组最低,α-SMA的蛋白表达量以Qu先干预组最低(P0.01)。2)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足细胞Nephrin mRNA和WT-1 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Vimentin mRNA和α-SMA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3种不同干预方法中,Nephrin mRNA的表达量以Qu同时干预组最高(P0.05),WT-1 mRNA的表达量以Qu先干预组最高(P0.01),Vimentin mRNA和α-SMA mRNA表达量均以Qu先干预组最低(P0.01)。结论 Qu能够抑制T GF-β1诱导的足细胞EMT,且Qu先干预组能够更好地抑制TGF-β_1诱导的足细胞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相关信号分子、维持足细胞生理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腹膜纤维化是长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透析不充分和退出PD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能改善各种组织中的纤维化。文中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在高糖腹膜透析液(peritonealdialysis fluid,PDF)诱导下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纤维化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非尿毒症、非糖尿病择期手术患者的大网膜作为HPMCs的来源,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PDF组、丹参酮1组(含丹参酮ⅡA浓度为50μmol/L的PDF组)、丹参酮2组(含丹参酮ⅡA浓度为100μmol/L的PDF组),同步培养72h后,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cadher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Ⅰ型胶原酶(CollagenⅠ)、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smad7 mRNA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法发现,丹参酮ⅡA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E-cadherin低表达和α-SMA高表达。Real-time-PCR发现,添加丹参酮ⅡA的PDF组α-SMA、FN、CollagenⅠ、TGF-β1、smad2 mRNA表达与PDF组比较显著下调(P<0.05);E-cadherin、smad7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在PDF中添加丹参酮ⅡA可显著减轻PDF导致的HPMCs转分化,从而抑制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紫杉醇(PTX)对大鼠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 Ⅱ)发生的上皮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取孕19 d SD大鼠的胎鼠AEC 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 ng/mL)诱导细胞发生EMT。用低浓度PTX(10 nM,50 nM)于TGF-β1诱导后24 h开始干预,采用特异性TGF-β1信号通路阻断剂(SB431542)作为阳性对照。倒置显微镜、电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以及AEC Ⅱ特异性肺表面活性蛋白C(SP-C)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性蛋白(E-cadherin、vimentin)和Smad3/p-Smad3的表达变化;real-time RT-PCR检测E-cadherin、vimentin和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低浓度PTX阻断AEC Ⅱ的EMT,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vimentin和p-Smad3的表达,P<0.05;而PTX对Smad3无显著影响。结论 PTX有效阻断AEC Ⅱ的EMT,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中小分子RNA-21(miR-21)及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RK49F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模型组以TGF-β1(10μg/L)诱导NRK49F细胞活化,姜黄素组以高、中、低浓度(20、10、5μmol/L)干预24 h和72 h。免疫荧光方法及高内涵成像分析设备检测并分析NRK49F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NRK49F细胞中miR-21及纤维化相关因子COL1A1、COL3A1、α-SMA、Smad3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TGF-β1作用于NRK49F细胞72 h后,能明显上调细胞中α-SMA蛋白的表达(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各组的α-SM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P0.01、P0.05)。TGF-β1作用于NRK49F细胞24 h后,能明显上调细胞中miR-21、COL1A1、COL3A1、α-SMA、Smad3 mRNA的表达(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高、中浓度组可明显抑制miR-21、COL1A1、COL3A1、α-SMA、Smad3 mRNA的表达(P0.01或P0.05);姜黄素低浓度组可明显抑制COL1A1、COL3A1、α-SMA mRNA的表达(P0.01),对miR-21、smad3 mRNA的表达有下调的趋势。结论姜黄素能够有效抑制TGF-β1诱导的NRK49F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其作用与下调miR-2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发酵红参总皂苷(FRGTS)对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1 D-葡萄糖)、高糖组(30.0 mmol·L-1 D-葡萄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EX527组(30.0 mmol·L-1 D-葡萄糖+10.0 μmol·L-1.EX527)、FRGTS组(30.0 mmol·L-1 D-葡萄糖+25 mg·L-1FRGTS)和EX527+FRGTS组(30.0 mmol·L-1 D-葡萄糖+10 μmol·L-1 EX527+25 mg·L-1FRGTS)。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α-SMA和SIRT1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Ⅰ)水平,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 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高糖培养48 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α-SMA 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升高(P<0.01),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FRGTS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α-SMA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降低(P<0.05),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FRGTS组比较,EX527+FRGTS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α-SM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升高(P<0.05),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 结论 FRGTS可通过上调SIRT1表达,进而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效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EMT。  相似文献   

11.
胡蕾  刘莉  张霜  杜芳腾  张吉翔 《重庆医学》2016,(17):2323-2326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 A1(HMGA1)siRNA 对人肝星状细胞 HMGA1、α-SMA 、E-钙黏素(E-cadherin)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用及增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有效的人工合成的 HMGA1 siRNA 转染人肝星状细胞 LX-2(LX-2)后沉默 HMGA1基因的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LX-2细胞中HMGA1、α-SMA 和 E-cadherin 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 TT )法检测 LX-2细胞增殖水平。结果以HMGA1-siRNA 序列1组沉默效果最好。 TGF-β1刺激组与 TGF-β1+ NC-siRNA 组之间细胞增殖水平、HMGA1、α-SMA 、E-cad-herin 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增殖水平、HMGA1、α-SMA 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E-cadherin 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GF-β1+ HMGA1 siRNA 组细胞增殖水平及 HMGA1、α-SMA 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另外3组均显著下降(P<0.05),E-cadherin 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靶向 HMGA1的 siRNA能够沉默 LX-2中 HMGA1的表达;抑制 TGF-β1诱导的 LX-2增殖水平,提示 HMGA1参与了 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12.
赵班  吴华  郑法雷 《北京医学》2010,32(4):270-274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的作用及其与该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HKC,以未处理的HKC为阴性对照,以8ng/ml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的HKC为阳性对照,以不同浓度(0.1、1.0、10、50、100IU/ml)的rHuEPO与8ng/ml的TGF-β1共同处理HKC,或在不同时间(-24、0、12、24、36h)用同一浓度rHuEPO(100IU/ml)对8ng/ml的TGF-β1处理的HKC进行干预。应用RT-PCR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VEGFmRNA转录水平,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α-SMA、E钙黏蛋白以及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HuEPO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TGF-β1诱导的HKCα-SMA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保护性上调TGF-β1抑制的HKC细胞E钙黏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同时上调TGF-β1抑制的HKC细胞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rHuEPO对TGF-β1诱导的EMT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具剂量-时间依赖性;该作用可能与rHuEPO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姜黄素潜在的抗纤维化作用,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T6)激活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5、10、20、40μmol/L)处理HSC-T6后,用MTT法测定其对HSC-T6增殖作用的影响;用RT-PCR法检测其mRNA水平的表达;用Westem blot法检测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α1I胶原(Col1α1)、NADPH氧化酶4(NOX 4)、 Smad 2、Smad 3及其磷酸化的水平。结果40μmol/L的姜黄素组刺激HSC-T648 h后,其抑制率达到最大,显著低于仅TGF-β1刺激组、5、10及20μmol/L姜黄素组( P<0.05)。姜黄素可显著降低激活型HSC-T6的α-SMA、α1I胶原mRNA与蛋白表达,从而可以降低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有效降低了NOX 4的蛋白水平,减少了活性氧的水平;还明显降低Smad 2、Smad 3的磷酸化程度,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在体外能够明显地抑制HSC-T6激活,对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诱导的NOX4的激活及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HK-2细胞发生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的过程中对Smad2/3,Smad7信号途径以及Sno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TGF-β1(5μg/L)阳性对照组;③VEGF165(100μg/L)作用组;④TGF-β1(5μg/L)+VEGF165(100μg/L)共同作用组。采用WesternBlot法和RT-PCR分别检测各组细胞p-Smad2/3和Smad2/3(共同作用30和60m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mad7、SnoN的表达水平(共同作用48h)。结果 TGF-β1组α-SMA蛋白和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TGF-β1与VEGF165共同作用组α-SMA蛋白和mRNA表达与TGF-β1单独作用组比较明显减弱(P0.05)。体外HK-2细胞,TGF-β1组刺激30、60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mad2/3)/(Smad2/3)比值明显升高,TGF-β1+VEGF165组与TGF-β1单独作用组相比明显下降,且以30min时下降明显。TGF-β1组作用48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VEGF165+TGF-β1组较TGF-β1单独作用组Smad7表达明显升高(P0.05)。VEGF165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α-SMA、(p-Smad2/3)/(Smad2/3)、Smad7蛋白和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组SnoN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P0.05),TGF-β1与VEGF165共同作用组SnoN蛋白表达与TGF-β1单独作用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SnoN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165抑制TGF-β1诱导HK-2细胞EMT的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Smad2/3磷酸化、上调Smad7信号表达有关,而与调节SnoN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TGF - β/smad信号通路探讨七方胃痛颗粒对人胃腺癌AGS - EMT细胞ZEB2、E - cad及Vimentin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TGF -β1处理AGS细胞建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七方胃痛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